陈雅茜 柯平
关键词:档案服务;高校校史馆;“元宇宙”;Z世代;沉浸体验;交互体验;跟踪定位;政产学融合
近年来,“元宇宙”技术、产业高速发展,政策大力支持,其引领的去中心化、以创作者价值为本的社会生态文化兴起。“元宇宙”相关研究成为热点,基本聚焦于“元宇宙”的应用扩展、持续发展、用户视角的探析等,[1]主要有:“元宇宙”应用场景扩展,如“元宇宙”在图书馆、博物馆、银行、居家、旅游、医疗[2]等的智能沉浸式服务;“元宇宙”中相关技术应用,如5G无线通信技术在“元宇宙”中发展,[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元链[4];“元宇宙”持续发展探究:包括相关国内外环境、法律法规、伦理安全[5]等保障可行性持续发展研究;“元宇宙”用户分析,如“元宇宙”用户信息行为,用户现实与虚拟世界交叠的信息需求及行为变化[6]等。
而以“元宇宙”校史馆为主题的研究尚未兴起发布(2023年2月28日,以中国知网检索“元宇宙校史馆”或“元宇宙”校史馆的结果为0),校史馆作为传统校史文化发展依托主体,近年来面临场馆防疫控制、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已催发了虚拟文化展览、虚拟校史馆等中小型虚拟社区项目建设。以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作为发展主力军[7]的高校校史馆,其发展趋势将顺应“元宇宙”大潮与Z世代的新需求,协同高校校史记忆,完成虚实相融的社会生态升级,充分引入网络潮流,增加校史馆参观学习的趣味性,提升校史记忆展览的用户交互性,激发高校优越人才资源价值,实现高校校史馆多维持续性发展。
1 “元宇宙”校史馆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现状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际争端频发,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线上活动更为活跃,网络依赖性增强,“元宇宙”浪潮爆发,对高校校史馆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1.1 影响因素与趋势分析。“元宇宙”从游戏、社交等泛娱乐体验延伸到各种现实场景,所有用户遵守统一文化规则,线下线上一体化,涵盖了从体验场景到底层技术的广阔空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区块链技术、虚拟现实XR等领域的不断成熟,“元宇宙”的下一发展阶段是在数字化的世界中去重构现实中的社交、生活、经济、文化与社会系统等,并实现虚拟和现实的一体化,[8]而高校校史馆借助势头强劲的“元宇宙”技术平台发展,是高校校史文化发展为谋得延续而被动产生的响应与改进,其主要影响包括外部与内部变化,如表1所示。
(1)外部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社会背景,传统校史馆发展是在现代化兴起,各高校新建校史馆、门户网站,发展相关校史研究,实体图书等,而“元宇宙”浪潮兴起,使虚拟、现实界限更模糊。二是时代思潮,高校校史馆发展的主流思想更提倡低调内敛,有文化底蕴,而新趋势下,其更具包容性,注重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三是教育政策,以往注重均等化教育,而新趋势下,已充分保障用户获取资源,更为强调个性化教育。四是所在位置,传统馆所设在各个校区,线上资源滞后且内容较少,而利用电脑、智能手机、VR设备等进入“元宇宙”平台,虚拟现实资源相融,校史资源极大丰富。
(2)内部变化。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概念认知,传统认为校史馆活动须在校史馆这一特定场所开展,而“元宇宙”将相关机构变为用户学习、传承、了解、分享校史文化与记忆的智能互动助理。二是功能需求,传统校史馆发展是为了保存校史,开展相关校史文化教育,“元宇宙”中校史馆发展更注重爱国、爱党、爱校情感传递,强化高校归属感与文化沉浸感,扩大其在政府、相关产业影响力,提升办学实力与高校平台资源。三是价值观,传统发展首要任务是提供高校校史馆办展、讲解服务、编辑校史研究成果等,而“元宇宙”中,注重推广高校文化成果,获得社会各界认同,共同推动文化发展。四是服务主体,传统是以师生、校友为主,而借助“元宇宙”技术,校史馆不断衍生,将校史文化传输到全国,乃至世界。
1.2 高校校史馆发展现状分析。面对“元宇宙”对高校校史馆的影响,高校校史館主体用户——互联网的原住民Z世代,其需求偏好、行为惯性与之息息相关,发生改变。这些使高校校史馆发展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用户导向模糊。尽管高校校史馆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被各界反复提及,但高校校史馆发展理念仍相对落后,偏重校史编撰研究及实体校史馆管理等工作,忽视高校Z世代用户个性化体验与自我实践,忽视用户个性外化需求。且校史研究成果并未针对用户网络行为偏好,无法精准投放,较少运用网络社交媒介,造成高校校友、师生对校史馆各类研究成果知之甚少,传播宣传效果较差。
(2)用户主观性低。校史教育活动多带有强制性,偏向于保存校史资源,宣传回归成就,形式以讲授灌输相关知识为主。校史文化资政、育人等效能较低,用户互动性较低,忽略用户体验。Z世代作为校史的亲历者和创造者的主力军,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打破校史文化传播、传承以单向式、说教式的灌输为主[9]的模式,共享共建校史文化,找到与学校发展的契合点,为其搭建互动平台,才能更好地激活高校人才资源,最大化高校校史馆效能。
(3)私人征集困难。目前,高校校史档案征集主要是在校史馆筹建和完善过程中,由馆藏档案、部门资源、社会征集、校友私人收集而来,大部分高校校史馆受办学条件制约,其展示体量及保管规模有限,[10]而重要校友的私人藏品有限,展出时空受限,校友或亲友多偏好家传保存,或短期借于校史馆办展,较难长期征集布展。
2 “元宇宙”校史馆模型
为解决高校校史馆发展问题,高校校史馆应借鉴“元宇宙”已赋能艺术展览,博物馆虚拟展览等,初步设计其功能框架,协同用户校史记忆,构建用户为主的内容框架,建设其初级模型体系,使高校校史馆能充分利用“元宇宙”成为加强大学记忆构建、提升大学文化传承、宣传大学形象[11 ]的重要力量,获得更多政府、市场、媒体、用户关注。[12]
2.1 设计功能框架。以现有“元宇宙”相关展览为建设基础,“元宇宙”校史馆的初级功能是为用户提供虚实互通的校史馆沉浸式、交互式学习,满足用户对校史资源获取、传承、展示的需求,其用户需求分析与相应功能有以下几点,如图1所示。
(1)自主沉浸。现有“元宇宙”产品应用平台,以凡拓数创为例,实现用户自主参与功能,包括:一是自主创建数字人,设计自己的虚拟“化身”或仿真“假身”配合多关键节点穿戴式捕捉设备,赋予数字人活灵活现的动作表现[13];二是自主游览,满足用户自行参观需求,设有自主游览模块,使用户以自建数字人自由参观虚拟校史馆,与“元宇宙”中的校园相融通,可漫游馆内外整个校园环境;三是即时切换,进入“元宇宙”校史馆展厅后,全息感受数字馆藏与校史记忆,可根据用户需求即时切换到“智能引导”模式。
(2)智能引导。根据高校信息化认证用户身份后,可自动生成用户数字人或数字员工,提供引导功能:一是参观引导,为需要引导的用户,提供智能路线引导,一对一或一对多维度智能化讲解,应具有路线引导功能,根据大数据、云计算分析用户兴趣的优先级,智能化匹配好感度、亲切度高的虚拟讲解员或真人数字化讲解员,制定个性化路线,合理分配参观时间,突出讲解重点,引导用户参观,并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全息视频、音频讲解,即时反馈,让用户可以沉浸式、全方位了解校史馆,获取信息高密度的校史资源;二是记忆重建,为具备校史记忆的用户提供创建展厅、生成NFT数字藏品的引导,以元居科技为例,现可在Web端快速构建、装饰虚拟空间的SAAS工具与虚拟空间素材,[14]以及Fabian等将一种交互式设计方法用于展览叙事,用户可通过多点触控界面作为共同策展人或共同作者参与展览,[15]用户个人或多人可参与校史馆大型布展或建设个人展厅,如武汉理工大学鲍振世家人向校史馆短期无偿借出其革命时期曾经使用过的枪套和大衣等实物,形成现实世界的个人专题展,展览时限较短,而在“元宇宙”校史馆中,校友捐赠实物可利用3D扫描成型,形成数字展厅,生成数字藏品,长期展出,捐赠人及其亲友可随时在“元宇宙”中追忆往昔,更有利于校友对校史馆进行实物捐赠布展。而游戲引导可使用户沉浸式享受校史记忆构建的游戏,或以自身校园记忆构建游戏场景,“元宇宙”校史馆可借助如Roblox游戏平台,兼容了虚拟世界、休闲游戏和自建内容,[16]用户可畅玩或自建以校史发展为游戏蓝图的经营类游戏、以某个杰出校友人生轨迹为主轴的成长类游戏或是不同时期数字校园修建等游戏,让用户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学习校史。
(3)交互体验。“元宇宙”校史馆应注重用户交互需求,各层用户都有权在其中生产核实无误的校史内容,这些校史记忆(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实物等),经“元宇宙”数据加工其记忆场景、物品可生成特定时空虚拟校史节点,并链接相关个人、班级、院系、部门的校史记忆之中,并通过交互设备与其他用户分享交流自身的校园情感,以及二次创作与校园记忆相关的数字周边礼品。在“元宇宙”交互中,用户可通过体感类设备与昔日同窗、老师远程拥抱、握手,交换数字礼品或跨越时空与高校创建者AI交流学习,AI智能收集体验数据,与用户直接反馈问题相结合,通过机器学习不断完善算法模型,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4)跟踪定位。用户在“元宇宙”校史馆中自主浏览或交互体验时,可以穿梭各个校史时间节点,置身不同用户重建的校史记忆中,容易迷失其中,功能切换不流畅。“元宇宙”校史馆应设有悬浮定位功能,包含时间、空间的多维定位功能,实时定位用户的当前时空位置。无论用户进入哪一个时期的校史或哪一个展馆位置的虚拟场景中,都可以及时地查看自己在多维时空中的位置,任意切换。
(5)未来扩展。目前“元宇宙”初步兴起,真正实现还需各项技术发展、后期资金投入、各界关注参与等。加入更多感官体验,如“舌尖上的高校食堂记忆”,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也能回味在校时期熟悉的食物味道与香气。未来,技术不断发展,用户需求升级,“元宇宙”校史馆应预留扩展空间,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2.2 构建内容框架。初级阶段,“元宇宙”校史馆须结合校史资源的特性,满足用户线上、个性化、互动性等偏好,设计其内容框架,应以去中心化的用户协议为底层逻辑,兼顾高校校史资源的专业性、真实性、唯一性,故其用户内容应分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
( 1 ) 以校史馆的专业生产内容P G C ( P l a t f o r mGenerated Content)[17]为主的内容底层,如现有校史编研资料,校史馆讲解员的解说内容,校史档案数字化资源等,高校档案馆、校史馆为其他用户内容提供底层逻辑,为机器学习、算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并以此为基础,锚定其他用户内容,具有内容核定功能。
(2)以高校各部门的职业生产内容OGC(OccupationllygeneratedContent)[18]为主的高校院系、部门历史内容供给。高校各院系、部门都会编研年鉴资料,这些资料数字化后,是“元宇宙”校史馆的OGC主要构成,不间断地补充“元宇宙”校史馆的内容基础。
(3)以用户生产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19]为主的师生、校友间交互内容。在PGC和OGC搭建基础内容后,用户生产属于自身学习生活经历的内容,包括个人视频、学习心得、校园生活等,不断扩展“元宇宙”校史馆,并与相关联校史内容互融,相互验证,相互支撑,为用户提供更真实、更生动的观感体验。
( 4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 I G C ( A I G e n e r a t e dContent),[20]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如ChatGPT、Newbing等学习后,生成校史资料、编研成果等基础内容,并根据用户需求智能生成咨询对话、校史讲解等内容,并且当数据不断扩充,算法不断升级,后续将逐渐取代“元宇宙”校史馆中的PGC与OGC。
“元宇宙”校史馆将以AIGC与UGC相结合为主,其他为辅,相互核实,互为补充,各层次用户共同内容供给和展示,为长效发展提供坚实的内容基础。
2.3 建设初级模型。在确定基本功能与内容后,“元宇宙”校史馆初级架构已逐渐清晰:借助“元宇宙”相关技术平台,先以单一高校校史馆为主体,运用已有“元宇宙”技术平台进行构建,引导高校各学院、部门资源数字化,用户利用移动3D采集数据设备,捕捉校园实景、文化藏品、师生人物等各类与高校相关数据,利用“元宇宙”校史馆3D成像设备,构建到“元宇宙”校史馆中,同时二次创作相关NFT数字藏品,自建所属圈层或个人“元宇宙”校史馆分展厅及相关游戏场景,利用VR等设备漫游参观“元宇宙”校史馆,学习校史文化知识,并沉浸式感受校史文化场景游戏。由多个分展厅与实体校史馆的数字孪生馆相结合,形成初级的“元宇宙”校史馆,如图3所示。
“元宇宙”校史馆的漫游参观,为用户提供自主沉浸、智能引导功能。根据大数据、云计算分析用户兴趣的优先级,智能化生成好感度、亲切度高的虚拟讲解员,制定个性化路线,合理分配参观时间,突出讲解重点,引导用户参观,智能化推送其趣缘群体,优化学习效果,全息视频、音频讲解,即时触觉反馈,让用户打破时空界限,进入任意时期的校史或展厅,任意切换,沉浸式、全方位漫游“元宇宙”校史馆,获取信息高密度的校史资源,利用如数字圆明园增强现实系统,依据档案史料精准绘制出三维模型,利用ARA技术,在遗址现场实时直观地恢复昔日的辉煌景象。[21]引入游戏元素,“元宇宙”校史馆可满足Z世代用户对校史资源获取与传承的需求,提高用户动机需求,如能力需求(处理与外部关系的掌控力)、关系需求(与朋友保持社会联系,获取归属感)以及自主需求(个人生活、精力与自我意志的统一),帮助用户体验到愉悦感和成就感,进而内生地驱动用户的持续参与。[22]
3 高校建设“元宇宙”校史馆的策略
高校建设“元宇宙”校史馆必须健康长效地发展,需形成相应的文化联盟,充分发挥出高校校史馆校史文化优势,与用户互链,为其提供虚实交互,突破时空限制,丰富文化内涵,构建安全共享资源的交互式、智能化、持续发展的“元宇宙”校史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
3.1 实现长效保障。随着我国“元宇宙”经济的发展,高校建设“元宇宙”校史馆还须获得网络环境、政策法规多维度的支持才可能实现其长效发展。
(1)网络环境支持。“元宇宙”需要实时链接虚实世界,必须能够为用户提供超高分辨率与刷新率,覆盖范围更广、传输速率更快、时延更低、可靠性更强的网络环境。因此,5G/6G网络发展将为了实现“元宇宙”提供基础网络支撑,保障其发展的网络环境支持。预计2020—2035年期间,全球5G产业链投资额将达到约3.5亿美元,其中我国约占全球30%,2030年左右商用6G[23]。
(2)政策法规支持。近期,中国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出台,为数据安全和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24],为“元宇宙”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发展提供了数据安全保障。2022年以来,国家层面大力倡导“元宇宙”相关技术发展、各类场景应用、数字货币经济发展、碳中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元宇宙”未来实现的有力政策环境。[25]
(3)硬件设备支持。“元宇宙”核心的虚实交互设备升维是必不可少的,现有个人虚拟现实硬件受限于显示屏和芯片,无法达到真实视觉感受所需的分辨率、刷新率和视场角,用户无法长时间佩戴相关输出交互设备,会导致用户出现眩晕感、不适感。[26]各类性价比高的智能穿戴设备问世,如Meta Quest 2 一体式VR头戴设备,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等,各项技术交叉融合集成发展,各类网络、政治、经济、认证体系等环境改进,输入、输出交互硬件升维,“元宇宙”校史馆将为用户提供娱乐体验、社交体验、内容供给、教育学习。[27]
在国家“元宇宙”经济不断发展下,高校建设“元宇宙”校史馆不再是由某个中心化的组织机构管理,而应转变为引导中心,在网络环境适宜、政策法规稳定、便捷低价硬件设备的支持下,制定统一标准,保障“元宇宙”校史馆发展。
3.2 发展持续升級。高校校史馆应不断推动文化联盟可持续发展,开展与校内不同学院、单位链合,拓展与校外文化机构、组织合作,开拓“元宇宙”中文化联盟发展持续升级,紧跟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
(1)激励学习新兴技术。高校校史文化相关部门要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构建新的管理技能体系,参与底层逻辑建设,指导监督链上相关节点。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指导功用,完成能岗匹配的人力配置优化,与联盟链成员积极互动,链接有教育资源优势的机构及个人节点,确保其适时上链工作实务系列的电子培训课程,并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实名认证追溯各层链上机构及个人节点学习进度与效果反馈,定期公开表彰或批评,以此激励联盟全体成员紧跟时代步伐,系统学习业务前沿知识,更新迭代自身知识储备,在数字化大潮的冲击下,始终保持学习积极性,投入档案工作中。
(2)协同推动政产学融合。“元宇宙”校史馆的日常管理、优化升级需要“中央政治+科技市场+高校发展”的三重推动。校史馆须提升自身地位,将相关行业历史、企业历史,与地方政府发展史、国家发展史相结合,契合新兴科技市场的市场逻辑,提升其影响力与人才认同感,获得上级重视[28]与扶持,建设地区高校或全国高校的“元宇宙”校史馆文化联盟。该联盟应具有制定“元宇宙”中校史资源建设共享的相应法规标准,进行组织成员管理,以实际校史馆参观情况编写联盟协议,监督链上成员数据安全。随着实现“元宇宙”校史馆文化联盟中的彼此协作,个人用户、政府、企业、其他高校机构都可以安全有序地共享高校校史资源,如图4所示。
高校可利用现有“元宇宙”底层技术服务,以校史馆(或相同职能部门)为监管中心,利用区块链技术上链学校各学院、部门为基础用户,可自主上传或智能采集校园记忆,AI学习,形成基础数据;个人用户,政府、企业、其他高校机构用户分阶段上链,分布式存储共享各个时期、不同地点的校史数字资源,不断完善发展,进一步发扬高校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在校园文化传播、育人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在“元宇宙”中,实现多层交互循环,从“元宇宙”校史馆交互到关联用户、再由关联用户返回到校史馆等相关部门的循环体系,扩充了不同循环内用户的思考维度。[29]
“元宇宙”校史馆可自动收集分析用户使用情况、文化传播影响力等,反馈升级“元宇宙”校史馆展览布局、藏品收集,不断扩展联盟成员,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效果,最大化校史文化价值。
4 结语
高校建设“元宇宙”校史馆是在构建起完整统一的三维虚拟校史馆,并能够模拟自然环境规律、学校师生校友的社会基本规则的基础上,[30]充分激活用户校史资源,自主扩充用户数字展品,建立用户专属数字展厅,为用户提供多感官沉浸式互动体验的新型智能校史馆。
“元宇宙”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将改变互联网的社交模式、文化偏好、法规制度等,且其具有丰富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产业,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未来“元宇宙”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引擎,会变成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31]未来,以Z世代为主体受众的高校校史馆应借助“元宇宙”技术发展,建设校史文化联盟,注重用户不断觉醒主人翁意识,激活更多用户资源,获得更为广泛的受众,积极有序地扩大学校在政府、企业中的影响力,充分发挥高校校史文化优势,实现政产学一体化,使各高校“元宇宙”校史馆得到社会各界的共享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