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平
摘要:部分普通高中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存在过度宣传高考升学率、轻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失真、不能全面关照学生多样化发展等问题。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学生评价目标是通过多主体协作评价、多资源统整评价、多场域协同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进行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评价改革,需要在育人环境、治理体系、评价技术和招生制度上不断进行优化。
关键词:协同育人 普通高中 学生评价 优化路径
普通高中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是影响教育实践和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多元化和人才科技化的影响,学校培养人才面临新的挑战,现有的普通高中学生评价体系需要对标高质量课程体系多元协同建设的要求进行优化。
一、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评价工作反思
(一)部分学校过度宣传高考升学率
近些年,一些县域普通高中通过过度宣传高考升学率,在同类学校之间竞逐优质生源,误导一些学生和家长只以高考本科达线人数、考上名牌大学的人数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其他学校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竭尽全力提高学校的高考本科达线率,并以此作为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评价依据,进一步助推对高考升学率的过度宣传。
(二)轻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智力以外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部分普通高中对学生的评价管理体系滞后,并未全面贯彻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了学生考试获得高分,学校被迫迎合家长心理,极力挖掘学生的智力因素,而轻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三)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失真
有专家提出,不能对评价改革降低学生课业负担寄予过多期望,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负担的投入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现在的综合素质评价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评价的主体问题。综合素质评价仍然是单一的教师评价。二是评价的信度问题。评价者的工作量没有保证,评价失信。三是评价的效度问题。到目前为止,综合素质评价还没有与学生的升学真正挂钩。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多有形式主义之嫌,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不能全面关照学生多样化发展
到目前为止,高考是绝大多数高中学生的选择。高考和招生制度必然成为普通高中学生的终极评价,并且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最为重要的高利害评价。尽管我们说“高利害学生评价改革的原则,一是尽量减少对青少年学生造成的伤害和压力,二是不让高利害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扭曲学校应然的价值追求”。但我们知道,从现有的国情来看,学生必须面对这种高利害评价。关于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这些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如,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高校自主招生等,但囿于种种原因,在实施一段时间后被迫停止。现行的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仍然无法满足体量庞大的高中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二、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学生评价改革目标
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相当复杂,受人们的价值立场、认识能力、教学愿景和既得利益等种种因素影响。我们认为,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评价改革的目标,应是基于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多主体协作、多资源统整、多场域互动,以引导学生多元发展。
(一)多主体协作评价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分数至上导致的教师至上和学生就范现象,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强权所致,而是在教师和学生的不对等的角色博弈后自然形成的。打破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让更多的“社会人”走进学生的评价生活,“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社区家长参与、专家支持和政府调控的多元共管”的多主体协作评价共同体,助力学生实现多元发展。构建多主体协作评价共同体,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群体、学科专家、政府行政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学校职工、学生群体的评价功能,建构不同的协作评价共同体样式,如行政部门主导-学校审议-教师参与评价共同体、社区主导-学校审议-家长参与评价共同体,等等。在落实多主体协作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收不同主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多元发展。
(二)多资源统整评价支撑学生多元发展
早在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第三份教育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提到,可以将知识广泛地理解为,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无疑,这是我们除传统知识之外需要考虑的。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需要学校在学生学习教材资源之外,引导学生关注更多的校外资源,把学校和外部世界、国家及国际社会的文化、经济生活持久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地扩大学校课程学习的边界,拓宽课程学习渠道,关注学校周边社区资源、高校相关资源以及校友、家长等资源。特別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有别于传统课程资源的网络新资源,有学习时间自由化、学习空间开放化、学习内容隐蔽化等特点,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共同构成学生学习经历的评价支撑。
(三)多场域协同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纠正长期以来只重视学生智力培育,将高考窄化为“唯智考核”,而不重视其他方面培养的错误行为,就要重新审视学校的社会属性,让更多的社会场域共同承担起育人的重任。学校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学校由各种社会性存在构成,学校日常生活也是社会生活。更多的社会场域与学校一起,协同互动,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随着学校课程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和发展,多场域协同评价学生会成为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学校课程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校—社协同(可细分为企业—大学—中小学协同、区—校协同、课内外协同、学校—基地协同)和家—校协同。这些丰富多彩的课程建设实践探索,其共同点就是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精神、共赢的心理建设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学校外的场域,甚至是完全虚拟的网络空间完成学习,接受评价。
三、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评价改革优化路径
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评价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多元协同视角下的学生评价改革,不仅要求我们破除“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还要在育人环境、治理体系、评价技术和招生制度上不断进行优化。
(一)营造多元协同评价的良好育人环境
随着新课改进入深水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向内生发展的道路,从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转变为上下互动协同驱动创新,营造多元协同评价的育人环境。多元协同评价的良好育人环境的形成需要多方支持。一是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没有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科学标准的支撑,学校就难以拥有自己正确的办学方向。二是学生和家长的行动支撑。要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地看待考试和分数,引导学生和家长合理地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三是教师的教育情怀的支持。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是有温度的,是能够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并快乐地享受和发现生活的意义的。四是社会媒体力量和舆论的支持。社会媒体要积极宣传普通高中学生评价的新理念、新政策、新措施,引导人们转变错误评价理念。要继续严格控制对中高考状元的宣传报道,严格控制对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入“清华北大率”“一本率”等情况的宣传报道,治理新闻媒体中各种胡乱排名的现象。
(二)加强多元协同评价的治理体系建设
普通高中多元协同评价治理体系建设离不开教师评价改革、学校评价改革、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改革。教师评价改革要重在“布道”,即关注教师转变育人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努力和实效。布道,即是虔诚地传道的行为。将教师能不能“布道”、会不会“布道”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就会营造教师行业本身的德艺双馨。一个思想品德高尚、厚植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灵魂,是培养不出一颗懦弱而卑微的种子的。学校评价改革要重在“聚魂”,即关注学校开发和整合课程、进行教学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等举措。学校评价改革要将学校能“聚魂”作为硬性标准,学校工作的一切努力都应该旨在抓住教师和学生的心灵,鼓舞和激励师生成长,唤醒并点燃师生梦想。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改革要重在“凝心”,即明确教育发展方向、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优化区域教育治理等。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团结各行各业的人才,凝心聚力,便是有作为、敢担当。
(三)推动协同育人评价的教育评价技术创新
教育主体多样化、学生发展多元化、学校发展多极化,是高中学校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其中势必要关注教育评价技术的更新与换代。首先,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以建立网络电子档案为主,便于随时调阅;学生同伴之间的评价要以质性评价为主,开发纸质评价模板,以学生的描述性文字为主,便于相互欣赏,相互激励。其次,要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多样化。要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细化学生评价内容,教师对学生的量化评价以等级制呈现,师生的质性评价以文字或图表形式呈现,注重个人内差异评价,即对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学科之间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横向比较和评价,以及对个体不同时刻内的成就表现出的前后纵向评价;注重差异性评价,提倡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再次,要注意联系实践场景。学生的德育评价、体育评价、美育评价、劳动教育评价,要借助广阔的生活天地,注重实践性和活动性,及时创新,动态管理。“人”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探讨。因而要关注教育中的“人”的形成与发展,引导“人”回到真实的生活世界。最后,要注意开发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清单。探究学校、家庭、社区、实践基地等不同教育场景的需求,开发出学生、教师、社区委员会、实践基地负责人等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清单。多侧面、多角度、多场合还原学生的生活模样,建立学生动态综合素质评价空间。
(四)构建协同育人评价的招生制度支持体系
从协同育人的角度来看,当前围绕高考招生制度支持体系,要着力加强考试试题、录取渠道、监察制度等方面的研究。第一,要加大对开放性考试试题的研究,缩小知识记忆类试题的比例。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本身,尊重学生科学的认知规律,必然也要在学生考试命题中,扩大生活情境试题比重,缩小知识识记类试题的比例,以此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在“做”中体验生活的真谛。第二,要打破“唯分数”的单一录取渠道,探索“综合素质+分数”的大学新生录取制度。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分数是他学习的最强烈的动力;可是,对于学习困难生来说,他不具备在考试中获取高分的优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需要在学理上强化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也需要在高考录取实践中彰显它的重要地位。第三,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招生监察制度。任何一项改革,其最初出发点都是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发展的可能。防止高考和招生环节,出现利益寻租现象,是学生评价改革中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招生监察制度,比如,将招生监察制度予以立法,明确懲罚力度,会有效规避高考和招生过程中的利益寻租可能。
参考文献:
[1]柯政.学生评价改革的难为、应为、须为[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8):2937.
[2]徐岩,丁朝蓬,王利.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评价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3):1221.
[3]胡定荣.高中课程自主发展的体制机制分析[J].教育研究,2017,38(5):99105.
[4]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马胜利,高毅,丛莉,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74.
[5]杨清.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科学研究,2020(10):6267.
[6]吴康宁.学校究竟是什么——重申学校的社会属性[J].教育研究,2021,42(12):1421.
[7]王本陆,汪明.学校课程建设的三大趋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7(2):15.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