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亦飞 姚雪青
5月底到6月底,在亚洲大陆北部的苔原地区,温度升到10摄氏度以上,勺嘴鹬迎来了繁育期。等到7月初,雏鸟将纷纷破壳而出,等待它们的,将是一段漫长的旅程。
苔原上的夏季非常短暂。雏鸟破壳后,雌性亲鸟经过短暂逗留就向南飞走了。雄鹬留下来对雏鸟略加照顾两周左右,等小勺嘴鹬刚能独立在苔原上觅食,也向温暖的南方迁徙。
小勺嘴鹬怎么办?虽然没有父母教,它们却知道要去哪里,还知道怎么去——这可能是渐渐寒冷的环境所迫,可能是对周边其他候鸟的模仿,总之,这是刻在它们基因里的本能。
候鸟为什么要迁徙?有很多假说,温度和食物是两个主要原因。当北方地区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及以下,水面冰封,就没有了鱼虾昆虫等食物,候鸟会在秋天来临时,一路南飞,寻找食物来源。那为什么候鸟不待在热带、不再北归呢?因为鱼虾昆虫也有自己的物候,候鸟会选择在一个区域的食物最丰富的时间集中觅食。
不论是先天遗传还是要后天学习,不同候鸟都有一套巧妙的“迁徙机制”,以及精准的“导航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候鸟都沿着海岸线飞。老鹰、雕等一些猛禽,就是沿着山脊线迁徙。以凤头蜂鹰为例,它们的食物在陆地上,而且陆地上因太阳辐射带来的上升热气流更充足,让它们可以展开宽阔的翅膀借力,轻松滑翔。它们靠什么定位和辨别方向呢?聪明的凤头蜂鹰会把我国从西向东、从高到低的三级阶梯间的“台阶差”作为地標,再通过太阳位置来分辨南北,实现“导航”飞行。
那么,夜里迁徙的候鸟,靠什么“导航”呢?科学家在雀形目候鸟的身体中发现了一种感应电磁的蛋白,可以根据地球南北极电磁感应的变化来分辨方向,还有的鸟类懂得观测星星的东升西落来定位。
(摘自《人民日报》 贾亦飞 姚雪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