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意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职业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外包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模式對职业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外包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旨在推动职业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弥补职业院校内部审计资源不足,有效提高职业院校经济责任审计效益,促进职业院校稳步发展。
职业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外包背景
近年来,职业院校在“双高计划”的建设指引下飞速发展,大量以项目为导向的中央资金、地方资金以及自筹资金涌入职业院校,加之职业院校规模不断扩大,部分职业院校为更好地完成二级管理部门机制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便将管理重心下放至各二级管理部门,致使二级管理部门领导干部权力和责任再次扩大,在重大政策方针的部署、预算安排与重大调整、重大项目研究决策、管理和使用的重大专项资金、履行有关职责、有效推动本单位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以,开展各二级管理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既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常态化趋势。
然而,职业院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却发展迟缓,内部审计的诸多问题也越发明显,对新形势下的职业院校经济责任审计认识还不够深入,职业院校内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缺乏成熟经验,要做到内部审计全覆盖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2020年2月教育部审议通过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2021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都对审计工作新的适应性做出了新的调整,其中就涉及对审计服务的购买及可聘请具有与审计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外包就成了短期内解决审计资源匮乏和审计全覆盖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
职业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外包存在的问题
一、外包机构选取缺乏评价依据
部分职业院校在制定招标文件时缺乏充足的调研,对招标评标方案和评标标准依旧沿用相对较为单一的审计标准,低估了新时代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的复合性和高要求;甚至部分职业院校直接将招标工作全权交由招投标管理部门负责,而招投标管理部门仅对投标外包机构做基础性资格要求,如营业证照、财务状况、纳税情况、违法违纪、是否失信等。经笔者调研部分省内外职业院校招标评分方案,出现频率较高且分值占比较高的四项评分指标分别为(图1):项目报价、实施方案、经审业绩和人员配备。单从这四项占比较高的评价指标中,确实无法对优质外包机构的选取起到有效把控。
图1
二、外包机构缺乏审前环境调查
对于长期从事财务审计的外包机构,更习惯于从财会数据入手,大部分外包机构第一时间会去查阅财务数据和会计凭证,从中寻求大量审计证据,往往忽略了审计环境,没有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相关情况,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规划、地方配套政策及相关制度也不够熟悉,在审计方案的制订上就会出现偏差,达不到预期审计效果。
三、外包机构审计素质参差不齐
(一)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党政同审,而职业院校大多属于行政事业单位范畴,外包机构属于私营企业,在对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和决策部署方面一知半解,党建引领相对薄弱,缺少党务工作经验对口审计的专业人员。(二)部分外包机构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费用低,专业程度需求也远远低于其他财经工程类审计,在前期人员驻派和专业技术支持上往往就会有所下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大的项目上。(三)外包机构人员流动性较大,为确保自身机构的有效运行及利益最大化,外包机构人员长期同时身兼多个审计项目,在项目之间来回流动频繁调整。(四)外包机构审计人员责任感较低,因身份原因,缺乏积极性,为快速完成审计任务,查找问题往往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以履约规避自身责任为原则。(五)由于市场监管体系较为薄弱,部分外包机构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并不完善,执行力度相对较低。(六)据笔者调查,目前大部分外包机构缺乏再教育管理,知识体系不具备前瞻性,单一的以审代训是远远不够的。
四、外包机构缺乏权威性
首先,外包机构身份尴尬,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并不像上级行政机关审计被重视。其次,负责协调的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属于平级,部门与部门之间难免存在一些利益关系。最后,被审计对象担心经济责任审计对自身造成影响害怕得罪领导,常常掩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法律也并未规定被审计对象有积极主动配合的义务,最终导致被审计部门及人员配合程度不高态度消极,材料提供也不够全面深入,外包机构较为被动,严重影响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五、外包机构责任认定及建议过于理论化
一是未对职业院校的历史背景、遗留问题、其他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对部分法律法规条款生搬硬套,提出的建议是否适合该职业院校、是否具有可执行性没有进一步了解。二是领导干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权责存在广泛关联性,权责认定不够清晰,主观性较强,没有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导致职业院校在后期整改上无从下手,二级部门对责任整改落实无法真正下沉,相互推诿,长期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无法处理。
六、对外包机构缺乏量化考核
大部分经济责任审计外包项目完成即付款,对项目的完成质量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缺乏对外包审计机构的管控和约束,无法真正客观地对外包机构进行评价考核。
七、外包机构缺少整改环节
审计整改作为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体现审计工作是否做实的一个重要依据,审而不改是对整个审计工作的全盘否定。大部分外审机构在审计报告出具完成后即完成该审计项目,不会再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监督。
基于PDCA模式下经济责任审计管控
经济责任审计的外包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在审计质量的把控上却大打折扣,《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中介机构开展的受托业务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价,并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在此前提和背景下,职业院校内部审计部门就应该强化经济责任外包审计质量的管控。PDCA循环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图2),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在外包质量管理过程中不断循环逐步提升,下面将通过PDCA模型对外包经济责任审计进行质量管控和分析。
图2
一、外包計划阶段(Plan)
(一)以党的引领为外包模式的核心,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的要求,积极落实职业院校党委对审计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构建独立权威的审计监督管理体系。(二)做好三方调研:一是职业院校要对校内经济责任审计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历史背景、当前问题现状和薄弱环节,明确自身审计需求和审计目标。二是对周边职业院校外包情况进行调研,收集指导意见,提前规避部分外包风险。三是对外包市场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外包机构规模、范围和业务能力。(三)根据前期调研制定外包机构评选办法和质量控制标准,量化外包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责。(四)选取外包机构确认外包形式,与内部审计部门形成联合审计组。(五)将前期调查情况与外包审计机构进行共享,以较为崭新的规章制度作参考,比如2022年3月25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第3204号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一经济责任审计》,共同编制适合本单位的审计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二、外包执行阶段(Do)
(一)根据审计计划及实施方案,将相关具体实施工作分配至各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要随时了解审计进度,审计人员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借鉴,并定期召开审计工作会,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汇报。(二)外包机构在执行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时,要严格遵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合理界定认真研判。
三、外包检查阶段(Check)
(一)内部审计人员要严格对照审计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外包机构按计划实施、按要求实施、考虑环境历史等因素,最终达到预期效果。(二)内部审计人员要严格履行质量控制标准,不仅要求外包机构审计人员进行阶段性自测,还要进行全过程管控,确保审计程序、审计工具、结果运用符合质量控制要求。(三)对外包机构的成果进行复核,包括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和审计报告。
四、外包处理阶段(Action)
对检查的结果进行统计收集,利用矩阵分析表(图3)认真研判,将收集的问题按照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的程度依次排序进行处理,无法处理的问题将按照PDCA模型要求,统一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最后梳理出优秀控制方法和成功经验,将其纳入外包机构质量管控的标准中,从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外包中存在的问题。
图3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监督部分,对职业院校未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运用审计外包机构,不仅可以弥补职业院校内部审计资源匮乏和全覆盖,还可以让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机构充分交流学习,借鉴外部审计机构优秀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经验,运用PDCA模型不断改进提升,充分发挥外包审计优势。(作者单位: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