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军同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从恢复高考至今,我国的大学教育先后经历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个发展阶段,就人才培养来看,“精英教育”存在着人才数量供给短板,“大众教育”存在着人才质量供给短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度推进,在市场经济与人口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质量短板问题日益突显。为了提升高等院校专业化教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进一步提高专业化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1],在这样的背景下,应用型人才成为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起源于欧洲,19世纪初期欧洲的大学教育处于精英层,以学术型本科教育为主,随着市场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当时教育发展主流,尤其在工业生产领域。19世纪中后期,美国赠地学院建立了大规模的应用本科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2],引领了世界性高等人才教育培养的变革。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开始于20世纪初期,发展于50年代的国家高等教育院系大调整[2]。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极大促进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一直到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专业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成形。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之一,在我国的本科人才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化教育为目标,侧重教育的工具性,缺乏人文性[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传统的应用型本科教育难以满足创新型、复合型、通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被重新定义。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2],教育组织方面要求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的架构与专业化教育环境;教学内容方面强调专业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注重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方面以专业技术应用教育为主导,专业职业化发展为主线,以专业综合能力提高教育[4]为宗旨,激发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索精神,紧抓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5]。
有学者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研究后认为,当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知识教育与职业态度教育是成功的,但是专业应用性能力培养水平太低,高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6]。毕业生专业综合能力薄弱导致就业市场结构性改变,进而改变了企业的人才选择标准,造成就业难,从而更为直接地改变了人们对当今大学教育的态度。高校人才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普通本科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键性问题,成了整个社会人才需求市场的关注点。
从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来看,已有的研究主要对培养目标[3,7]与方法[4,7]进行了宏观研究,奠定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内容、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三维度九方面的培养内容与“学生—教师”认知互动的检测教学管理方法,补充了培养实践领域研究的空白,为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本文研究立足于“学生—教师”认知耦合视角,基于网络分析法构建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认知耦合评价模型,依据问卷调查数据,以宝鸡文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培养提供理论参考,达到改善人才培养质量目的。
专业综合能力是学生在获得良好的德、智、体、美素养的基础上,经过体系化的专业知识学习与理论实践教育,在专业及相关领域甚至跨领域进行整体化思维的能力。具有普适性和可迁移性,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积极适应、主动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本领[7]。
从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来看,首先应该以良好的专业学习能力为基础,包括知识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其次以培养良好的专业应用能力为核心,包括问题发现能力、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最后以培养人才的创新发展能力为重点,包括科研创新能力、国际视野能力、发展自评能力。
从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过程来看,第一阶段经过多形式课堂教育形成初步专业能力,其主要特点是偏向理论解释,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缺乏实操性;第二阶段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应用专业能力,其主要特点是偏向实践应用,表现出较强的认知迁移性,缺乏创新性。初步专业能力是高校人才专业综合能力形成的前提,决定了应用专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水平。高等院校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集中在初步专业能力培养阶段,不同学年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应用能力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在学生职业发展与企事业单位人事统筹的博弈中,得到质的提升。
对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的形成评价主要来自学生的主观认知评价与企事业单位的客观测评。学生的主观评价可以准确反映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形成的过程性内容及因素,而企事业单位的客观测评则是一个宏观性结论,反映了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形成的结果状态,往往会在薪资、岗位及待遇方面表现得更为真实。
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根本上讲主要来源于社会环境下的个体主观发展意识,学校教育作为外因的存在可以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了确保人才教育质量,学校教育有必要及时地进行教学效果检测,并及时作出调整,由于时间跨度过长,个体差异过大,导致时效性欠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 “学生—教师”专业教育认知互动机制是一个高效可行方案。
本研究追踪了2016—2020级五届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发展情况,采用网络分析法在控制层与网络层架构了专业综合能力的要素体系,采用判断抽样法进行师生模糊评价数据的收集,通过判断矩阵的建立与求解,得到了专业综合能力认知评价测度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分析的方法展开专业综合能力的“教—学”互动效应关系探索,对专业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作出解释。
专业综合能力认知的测度主要依据网络分析法获得。网络分析法依据专家问卷数据进行复杂问题的权重决策研究,包括控制层与网络层两个部分,控制层由专业综合能力认知评价目标和认知评价准则构成,网络层由控制层支配的认知要素构成,认知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与反馈关系[8]。基于ANP网络分析法的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网络评价模型构建如下:
首先,对专业综合能力评价进行准则分解,依据结构隶属关系确定控制层的目标与准则要素,确定网络层指标构成及相互关系,构建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评价网络模型(图1)。
图1 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ANP网络评价模型
其次,采用专家1—9标度的重要性评价数据构建两两要素重要性判断矩阵,通过计算一致性比率CR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当CR≤0.1时,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不能通过一致性检验,同时要对不合法矩阵进行最优方向的必要性修正。
最后,通过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汇总,可得到专业综合能力评价各要素权重。
本研究基于“教—学”认知互动视角展开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学生—教师”耦合协调分析,进而展开专业综合能力的“教—学”互动效应关系探索。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9],一般采用耦合协调度(亦称耦合协调系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学生与教师认知系统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如下:
公式⑴中,C:“学生—教师”专业综合能力认知耦合度;
u 1:教师认知系统;
u 2:学生认知系统。
公式⑵中,T:U1与U2对D的耦合协调贡献度;
a :教师认知系统u1的调整系数;
b :学生认知系统u2的调整系数;a+b=1,T∈[0,1],D∈[0,1]。
公式⑶中,D:“学生—教师”专业综合能力认知耦合协调系数。
一般认为,耦合度C可划分为3个阶段:(0,0.3] 为低水平耦合阶段,(0.3,0.5)为拮抗期,(0.8,1] 为高水平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D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0.80,1.00]为极度协调耦合,(0.50,0.80]为高度协调耦合,(0.40,0.50]为中度协调耦合,[0,0.40]为低度协调耦合[9]。
本研究采用判断抽样法对宝鸡文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6级至2020级五届学生与教研室中高职称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学生的抽样内容为:研究生(包括在职、在读与计划考取)1名、城乡规划就业方向1名、人文地理就业方向1名、其他就业方向随机抽取1名,五届学生共计抽取22个样本。专任教师的抽样包括:区域规划研究(博士、双师型)、国土空间信息技术研究(博士、双师型)、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博士、双师型)、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硕士、双师型)。问卷调查共收回27份,剔除2份无效问卷,剩余25份,有效率为92.59%,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地理科学大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0]结合宝鸡文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11],对专业综合能力评价因素在控制层、网络层进行构建,构建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能力评价模型,依据问卷数据,在元决策软件(yaanp 2.5)环境中分别计算得到准则层与指标层权重系数ωi、ωijk,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能力评价模型(教研室,均值法)
由表1分析可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内容主要涵盖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三方面,教研室一致认为:在专业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学习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在学习能力方面,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知识学习;在应用能力方面,问题识别>技术应用>规划设计;在创新能力方面,发展意识>研究创新>国际视野。综合来看,问题识别>技术应用>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知识学习>发展意识>规划设计>研究创新>国际视野。
依据问卷数据,经过ANP网络分析计算可获得学生与教师专业综合能力各构成要素权重,将权重系数ωi、ωijk分别代入公式⑴,便可得到“学生—教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能力认知耦合度,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分析可知,学生与教师对专业综合能力认知整体表现出高度耦合,说明学校教育对于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多形式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会产生强相互作用,形成良好“教—学”互动效应,进而对专业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到深度影响。
表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教师”专业综合能力认知耦合度分析
将计算得到的“学生—教师”认知耦合系数C与贡献度T代入公式⑶(本研究认为学生认知系统与教师认知系统同等重要,故a=b=0.5),便可得到“学生—教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综合能力的认知耦合协调度,结果如表3所示。按照研究需要将低度协调耦合再次平均划分为4个阶段:(0.31,0.40] 为轻度失调,[0.21,0.30] 为中度失调,[0.11,0.20] 为严重失调,[0.00,0.10]为极度失调。
表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教师”专业综合能力认知耦合协调度分析
由表3分析可知,在准则层,教师与学生认知整体呈现高度协调耦合,年级之间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应用能力与学习能力呈现高度协调耦合,年级之间大体呈上升趋势;创新能力基本呈现中度协调耦合,年级之间大体呈下降趋势。在指标层,教师与学生认知整体呈现低度协调耦合,协调度在年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⑴知识学习方面,轻度失调,年级之间大体呈上升趋势;⑵自主学习方面,轻度失调,年级之间大体呈稳定趋势;⑶团队合作方面,轻度失调,年级之间大体呈上升趋势;⑷技术应用方面,轻度失调,年级之间大体呈稳定趋势;⑸问题识别方面,轻度失调,年级之间大体呈上升趋势;⑹规划设计方面,轻度失调,年级之间大体呈上升趋势;⑺研究创新方面,中度失调,年级之间大体呈下降趋势;⑻国际视野方面,中度失调,年级之间大体呈下降趋势;⑼发展意识方面,轻度失调,年级之间大体呈下降趋势。
基于“学生—教师”认知耦合视角,以宝鸡文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16—2020级为例,依据问卷数据,通过构建评价网络模型,展开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⑴ 应用型人才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专业应用>学习能力>创新驱动,其中,发现专业问题>专业分析>问题解决,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知识学习,发展自评>专业创新>国际视野。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专业应用理论的学习与专业分析技术的掌握,其中,发现专业问题、团队合作、发展自评应该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⑵ 实证研究发现:师生专业综合能力认知高度耦合,教师与学生会产生强相互作用,进而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效应,有利于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形成;“学生—教师”认知耦合协调度在准则层表现出中高度协调耦合,指标层表现出低度协调耦合能力,年级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学生初步专业转向应用专业能力的过程中,专业问题识别与解决的能力受到高度重视,知识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⑶ 高校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站在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角度,放眼全局,处理好当下发展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关系,进行课程内容与能力培养的统筹。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对专业综合能力目标深度剖析,按照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架构进行拆解,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章节教学内容,精准化教学谋划与设计,做到课堂教学与能力培养一一对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社会发展,制定适应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评价标准,进行“教—学”效用宏观监控。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来看,专业应用能力是专业综合能力形成的主要支撑,会受到老师与学生高度关注;专业学习能力是专业综合能力形成的基础,决定了专业应用能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专业创新能力的发展。专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主要来自专业实践,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学生会对专业领域内感兴趣的话题、问题、现象等加以思考剖析,并由此引发知识探索的积极兴趣,从而取得成就感;继而因为专业应用能力的提升,弥补了原来学习能力的不足。学校教育中,学生会因长期缺乏专业实践活动,而产生专业目标的迷茫与厌学情绪,所以创新教育就成了最好的专业学习情感体验。从学生的职业发展来看,专业学习能力是基础,决定着职业发展方向;专业应用能力是目标,决定职业生存;专业创新能力是重点,决定着职业发展能否可持续,所以,学生与教师对专业综合能力的认知在学习能力、专业应用、创新驱动方面表现出高度协调耦合,年级之间存在差异性。
历时4年的学校教育,学生具备了初步专业能力,迫切期望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所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在生产实践中很快形成,就企业而言,更加注重解决问题带来的实际收益,就个人而言,解决问题有利于职业生存,发现问题更有利于职业生涯质的提升。随着专业的社会实践不断强化,学生专业素养认知不断变迁,个体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经过长期发展与积淀进入人生职业生涯阶段。如果经过长期的专业教育与实践,没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体系化的专业思考能力,学生很容易在职业生涯阶段产生职业倦怠感,随着时间推移形成职业倦怠期,尤其是普通本科。从根本上讲,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专业综合能力集中的体现,决定着学生职业生涯的“长度、宽度、深度”,所以创新驱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具有深远意义。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应作为核心,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12,13]培养应作为中国大学教育的目标。在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细化,容易在知识点与能力目标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但是,有时会因为多目标交叉而导致“教-学”效用产生偏差,所以,教师作为高校课堂的主导者,应该具备精准的教学策划能力与应对措施,适时展开教学目标检测,通过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为国育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