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宝(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医科是指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将设立新的医科专业或改造原有的医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逐步进入信息文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2018年10月17日,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对文、理、工、农、医、教等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具体安排,并重点强调“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1]。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新工科”等其他体系建设交互推动,建立生物医学科学平台,培养基础医学拔尖人才,打造中国特色的“新医科”教育新体系,培养能够适应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以合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变革,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本文阐述了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医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培养复合型中医人才的思路和方向。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教育也是我国医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实验医学时代到整体医学时代的逐步过渡,中医学更加得到国家的重视,但中医学的发展也面临着培养理念滞后、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新医科相对于传统医科,既包括医科新的领域,也包括新的专业,为新医科中医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而当下中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困境,亟待解决。
1.1 教育理念、方式滞后问题 中医新医科发展的脚步较其他学科慢,并且与其他学科的互融互通尚处于摸索阶段,导致医学高校在培养人才体系内的教育理念还未跟上时代,教学方式也稍显落后。①培养目标并不明确,还是采用传统经验的方法,专注于专科教学,并无大健康全科理念,没有把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融会贯通到教学中。②教学对象无针对性。传统课堂还是以教师及相关课程为中心,并没有做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需要更新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培养更好的中医专科人才。③新的信息技术、新的互联网资源等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智能化测评、虚拟课堂、AR显示等多种教学和测评方式能够拓宽医学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1.2 课程设置、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 在新医科新医学的发展背景下,一流的中医教育是基础,而现在中医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结构还偏落后,课程交叉、跨学科互融互通的意识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课程设置并不普遍,并且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并不能满足现有中医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此外,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线上充分的教学资源也很少得到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未得到实施。①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传统中医学科教学课程着重于基础知识的重复教授,过分细化的课程分类和独立设置使不同学科不能有效地交叉互融,缺少知识的横向互联和技能传递。学生只有兼具文理思维和跨学科的知识架构才能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在工作中更为重要。②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高水平教学能力作保障。目前,很多教师大量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机械性地重复教授本学科知识,并不具备系统的教学理念,也无统一的教学培训,教授方法单一,不涉猎其他学科,也不利用现有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来加强学科教授的时效性和前沿性。以上几方面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亟待解决,为培养新时代的高层次中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医教协同机制不完善问题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高校附属医院是医学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学、中医行政部管理部门要贯彻医教协同机制,不断规范和强化高校附属医院的管理[2]。①管理、协调机制有待加强。虽然省、市政府已建立了卫生、教育、财政等多个行政部门组成的医教联合协同发展机制,但在院校、附属医院的实际问题解决中发挥的力量仍不足,可能是没有明确各自职能和设立有效的发展制度保障。此外,很多附属医院并不隶属于院校,或者虽有隶属关系,但在人事任免、财政支配上并无有效的话语权,导致在附属医院为学生提供整合教学、实践等资源上执行效果不佳,临床科室与其他基础医学科室间并无交叉融合学习,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科研等能力。②合理设置、建设方面有待提高。附属医院直属于高校是医教协同最好的管理模式[3],但由于直属医院数量不足导致某些高校并无附属医院,而有些院校虽有附属医院,但并无隶属关系。此外,有些附属医院师资教学水平满足不了学生培养需求,但由于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大,很多医学院校学生基数太大,附属医院的数量满足不了临床教学要求。③校院合作协同机制不够顺畅。首先,医院并不是主要以培养人才为首要目标,而是以病人为中心,为其提供治疗、保健等服务,这就与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并不完全契合。医学生从在学校招生、教育培养后,到医院进行见习、实习、规培,并最终进入工作岗位,都需要学校和医院组成全链条的完整培养体系,并在每个阶段设置高水平的教师进行指导。但一些医院不能更好地为基础医学的学生提供更好的临床实践机会,也不能很好地统筹管理医学院和各临床学院间的协同教学关系。此外,学校的科研能力建设也需要医院的相关科室提供更好的科研合作平台和机会。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对高校培养新医科要求的多元复合型人才具有导向意义。并且,中医药发展处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中医人才培养要符合新医科理念的新要求,满足大健康时代的中医人才多元化需求,成为能够掌握全面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知识,以及多方面多角度的交叉学科知识,以中医思维知识、中医思维技能和大医精诚精神等中医思维为基础的,具有医学专业能力、科研创新精神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中医全科复合型人才。为此,需从知识、技能、能力、素质等多方面全方位的进行培养:①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首先需要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科的全部理论医学知识,并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元学科知识为辅助,对中医领域前沿知识具有敏锐的观察和学习能力,不断丰富知识库,以提高自己的理论专业知识水平。②高水平的临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具备中医思维和临床实践技能水平,提高自身临床诊疗水平,以适应中医大健康服务发展的更高要求。③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富有创新精神、独立人格和国际视野,不断追求更强的科研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具备本行业学科带头人的发展潜力,能够适应现代大健康时代的社会、医学发展,独立开展前沿的中医药科学研究,为中医在国内及国际社会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④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科学品质和人文素养,更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水平,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态度,能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带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理解中医文化内涵,树立中医文化自信,积极探索中医文化价值,立志将所学的全部知识、技能投入到祖国中医发展事业上来。
2.2 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和大卫生观,明确了“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4]。新医科发展的本质是医科和其他自然、社会、人文等学科的相互融合,共同构建,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更加符合新时代的要求。①三元型培养方向。多元化人才培养要转变以疾病为中心的陈旧理念,要以促进健康为中心,将大健康理念融入到中医教育中,在各个不同环节和阶段发挥其影响,探索更加先进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各大高校在新医科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重视中医人才的全方位培养,教育理念逐渐从一元型向三元型方向推进。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全面加快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有追求卓越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及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三元型人才[5]。②跨学科联合培养方式。各类高校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对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细化方案,强调不同学科的融合理念,不再局限于多学科教育或者双学位教育,而是真正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针对性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以反馈学习成果,达到培养知识多元、能力复合、思维先进的中医学人才。跨学科培养人才,要秉承“一贯制”培养理念,采用“分阶段+模块制”培养方式,依托多院校联合培养、多导师联合培养,切实保证实验人才培养的目标。
2.3 建立协同创新的培养体系 ①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搭建协同育人平台。首先,在新医科的大背景下,国家推行中医学科的快速发展,在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面扩展方面都要给予政策性支持,以推动中医学的现代化快速发展进程。其次,依托医院、医疗中心等医疗、诊断实践平台,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和诊疗能力,建立高水平实验室,为学生提高科研实验能力提供助力。最后,与校外高科技企业合作,以科研创新、应用发展为导向,就智能、医疗、科技、生物等多方面发展方向,立足中医特殊性,创新打造创业发展平台,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②践行“5+3”人才培养体系,实行三全育人政策[6]。随着新医科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高校现有的培养体系要向“5+3”及“5+3+X”方向改革,培养医理、医工交叉学科背景的“医学+”三元型人才。通过本科研究生一体化培养,或本硕住培互融互通培养等多种培养模式,在整合课程,提高专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职业素养和与岗位相适应的沟通协调能力、逻辑能力、科学思维等能力的提升。并健全小班制、书院制等个性化培养机制,开展“杏林计划”[7]等具有文化特色的中医文化建设工程,将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统一培养体系有机融合,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理论、文化、专业、综合素质水平。③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所谓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就是利用多种方式对每个培养阶段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多元化的评价,并建立可量化的评价体系,及时进行反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对学生理论专业成绩、临床技能等进行直接评价。在临床实习或规培过程中,采取导师、用人单位综合评价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我评估机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挖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2.4 建设交叉互融的“新学科”“新专业” 学科建设是新医科背景下中医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面向现代化医学和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为了适应中医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学科教育结构等方面都做了很多积极的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中医学科为主,多学科同步发展”的新局面。
①构建多学科交叉互融的中医教育新结构。首先,促进中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的交叉互融,整合医学院校整体学科专业资源,在中医学及中医思维的基础上,与其他现代医学相结合,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探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专业课程。其次,促进中医学与通识教育的交叉互融,依托校内外大学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大学计算机课程等课程,对学生增设雅思、托福、程序设计等必修或选修课程,并深化大数据、互联网等前沿学科对中医学的积极影响,开设人工智能医学、大健康医学等新兴医学专业。通过学科交叉,扩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及创造性思维,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②夯实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新医科是在探索新生命科学革命背景下的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实现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模式”向“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学科为支撑的医学模式”的医学转变[8]。这对肩负培养重任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首先应打破院校之间的壁垒,增加高校之间名医名师的合作,整合资源,创造平台让各高校老师可以跨学校合作授课,其次要打破校内不同院系的界限,根据职业需求和专业设置,跨学科建立合作机制。并且完善考核奖励机制,激发中青年老师的创新热情,增强师资的综合能力素质,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培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③扩展中医专业口径,改变专业培养方式。要实现“多元、创新、卓越”的中医人才培养目标,要在中医学科学术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医学人才的独特发展规律,根据一流高校教育的人才教育要求,促进专业横向发展,更新专业设置的学习内容,跨专业,跨学科,形成中医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新专业。同时,要依据国家大健康策略、中医发展新方向、科学发展新变革等前沿方向设置深层次的专业,促进中医人才对专业的深层次理解和掌握。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对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教育方式是培养的关键。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要充分利用网上国内外丰富的教学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的多种教学方式,增加专业课程的前沿性,借鉴国外培养人才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国中医发展行业要求、社会具体需求和医疗实际情况,研究未来职业发展路径,提高中医人才自我学习、能力提高的主动性。在理论的基础上,增加校外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得到市场实际需要的、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实践教学实用性、针对性得到完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