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琳,于大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000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00700)
露剂是用植物的全草、花朵及果实等材料直接或加水蒸馏,将水蒸气集聚凝结而形成的澄明、具芳香气味的液体。根据原材料的类别可分为花露、叶露、草露、果露、皮露等,根据用法的不同可分为香露、食露、药露等[1]。
最早传入中国的露剂是花露,著名的蔷薇露在五代时即登陆中国。在宋人的生活中,流行以蔷薇、薄荷、留兰香、柑花、金银花露为主的花露水作为熏染香泽的化妆品和芳香剂[2]。明代熊三拔著《药露说》,并将《泰西水法》等西方炼制药露的方法传入中国。明代万历年间,中国人就已经能应用西法提炼药露。药露是指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或临床疗效,用于治疗疾病的露剂。清朝是药露应用的鼎盛时期,瘟疫肆虐,瘟疫学说和温病学说逐渐形成和完善,清宫太医院专设武英殿露房,制有众多露剂,各地药店亦有各种药露出售。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了当时药露的使用情况:“凡时医多有用药露者,取其清冽之气,可以疏瀹灵府,不似汤剂之腻滞肠膈也,名品甚多。”[3]并列举了金银露、薄荷露、玫瑰露、香橼露、桂花露、兰花露等22种药露。清末民国时期,医家对药露的临床应用作了深入的探讨。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在“温热兼暑”的治疗中记载:“势轻者,但先轻宣上焦,如桔梗汤加苦杏仁、青蒿露,或五叶芦根汤加西瓜翠衣、银花露之类。”[4]何舒在《舌诊问答》中记载:“银花露为清润之品,可治疗肺津已伤所致的舌苔薄白而干。”[5]这些探讨无疑促进了露剂的临床应用。新中国成立后,药露的研究呈现出衰落的势头。《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只收录了金银花露、地骨皮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至今为止也仅收录了金银花露。露剂作为一种传统剂型,具有气味芳香、起效快、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现代学者在药露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兹将近年来药露的生产工艺、成分研究、临床研究等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以期找到研究中的问题所在。
露剂的制作方法多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该法系将含有挥发成分的原材料洗净、粉碎,放入蒸馏器中,加适量的水进行加热、冷凝,收集蒸馏液至相当于原材料重量的6-10倍即可。必要时可蒸馏数次。现代研究中,很多学者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质量稳定的目的。孟宪功[6]等人对人参露的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由于高热、辐照、加入防腐剂等方法均可使人参露发生变质,失去原有的气味,一般原有保存期约为三个月。他们改用机械性滤过技术,经生物散孔滤膜二次滤过,由于0.8um及0.3um散孔滤膜孔径比细菌体积小,细菌不能通过滤膜,既除去了细菌又不破坏原有的化学成分,可延长保存期半年至一年以上。唐静[7]使用β-CD的羟丙基衍生物HP-β-CD,利用其溶解度大、稳定的性质,确定最佳的增溶工艺为10%的HP-β-CD的浓度,HP-β-CD与挥发油的比例为1∶8,搅拌时间为6小时的方法,制成金银花露浓缩液,同时全面系统地研究改进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使其成为高效且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剂型。在黎贵卿[8]等人的研究中,采用减压水蒸气蒸馏法同时提取茉莉花精油和纯露,通过优化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即蒸汽量为200L/h、真空度为13.33kPa、提取时间2.5h,在此条件下,茉莉花精油的得率为0.170%,当投料量为1000kg时,同时可得茉莉花纯露500kg。王珍[9]等人利用旋转蒸馏的方法探究月季花纯露提取的最佳工艺,通过改变影响提取工艺的有效条件表明:料液比1∶25(g/ml)、浸提时间60min、蒸馏温度70℃,为月季花纯露提取的最佳条件。还有关于保健食品类的研究,如金钗石斛花露饮品最佳配比方案的研究,分别对比25%、30%、35%、40%的石斛花露添加量,通过实验表明最佳配方为:选择金钗石斛花露30%、金钗石斛花提取液3%、柠檬酸0.1%、木糖醇5%。依此配方制作的金钗石斛花饮品微红透亮、香气怡人、酸甜适中、滋味协调[10]。
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们对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性产品的需求量激增,合理利用资源、有效节约资源的理念更加深入。为了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者们在使用同等原料的情况下,对于活性成分和提高含量方面展开方法技术研究。有学者为了提高人参药露中成分的含量对其进行了研究,在加工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洗参水和人参露,其中含人参皂苷、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由于浓度极稀,难以充分利用。采用膜蒸馏技术对洗参水和人参露进行浓缩实验,研究表明皂苷的截留率达到90%以上;膜蒸馏前后人参露和洗参水中主要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也提高了近10倍[11]。刘田园[12]在对金银花露的研究中表明,在浸泡30min后95℃提取90min的条件下,采用1∶50的料液比对7种主要成分均能达到较好的提取效果,既能保证较高的活性成分提取量又能保证生产效率。金银花干花与鲜花制露的挥发性成分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所有检出化合物中,仅有2-庚酮、苯甲醛、苯甲酸甲酯、芳樟醇、壬醛、α-松油醇、肉桂酸甲酯、香叶基丙酮、苯甲酸苄酯等9种成分为该研究中干花和鲜花制露中均检测到的共同成分。因而不同金银花原料和不同的工艺制得的金银花露产品的风味也有所不同。曾鸣[13]等人在研究中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金银花露七个不同蒸馏段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62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是醇、醛、萜、酮、酯类物质。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蒸馏进行,蒸馏液中的挥发性成分总量由214.49μg/g逐渐下降到12.21μg/g,第一蒸馏段中挥发性成分总量约是其他蒸馏段的4-17倍。金银花露不同蒸馏段挥发性成分含量及主体香气差异明显。关于露剂中成分的研究近年也有很多。如郭佳[14]等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人参纯露,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处理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从人参纯露中分离鉴定37种化合物。其中鉴定出烃类(13种,9.86%)、酮类(1种,0.42%)、醇类(5种,29.87%)、酚类(1种,0.38%)、酯类(1种,0.28%)、醚类(1种,1.67%)、醛类(10种,6.66%)、元素有机化合物(2种,0.44%)、苯胺类(1种,1.46%)、硝基类(2种,18.59%)10大类化合物(百分数为化合物含量),这些数据为人参纯露开发提供了科学信息。某项对桂花纯露中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酮类和酯类为主的研究,结果表明芳樟醇可以通过结合细胞膜蛋白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使得大分子物质发生泄露,影响正常生长,从而产生抑菌效果。因而芳樟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抑菌效果[15]。
近年来,露剂的研究在临床应用中涉及多个病种。胡宇声[16]使用苦参饮片进行蒸馏,制得苦参露(KSL),能够有效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小肠炎症。米尔阿迪力[17]等人的研究应用维吾尔医药复方纳尼花蒸露对慢性前列腺炎70例患者进行观察,总有效率达到94.3%,说明该药露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此外,还有联合应用药露的临床疗效观察,菊苣蒸露(卡斯尼蒸露)+孜玛德蒲地那(zim at pudina)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该方法有效地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疗效,促进皮肤消红、皮肤弹性及韧性恢复,减少复发率,控制表皮过度角化[18]。王天元[19]等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茅科、唇形科、伞形科等芳香植物制得香茅纯露,观察其对所选的六种微生物(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青霉、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该纯露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性,对白色念珠菌、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证明安全、清新、成本低廉的香茅纯露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类真菌感染、除异味,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应用于足癣等皮肤疾病的防治。有研究表明,玖玟枳椇纯露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对0.12%的四氯化碳玉米油溶液0.1mL/10g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有预防作用[20]。苗潇潇[21]研究玫瑰花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黄曲霉菌的抑制效果,并考查了玫瑰花露主要成分的含量与其抑菌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玫瑰花露的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而对黄曲霉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郑静静[22]等人对艾叶纯露的研究表明,其对羟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并且随着艾叶纯露浓度的升高,羟自由基清除作用成正比例增强,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梁卉[23]等人对5种芳香中药饮片枳壳、麸炒枳壳、吴茱萸、车前子和黄栀子蒸馏纯露的研究中,显示5种纯露对细菌的抑菌能力较真菌强,其中枳壳纯露和麸炒枳壳纯露对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因此,枳壳纯露和麸炒枳壳纯露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有学者对玫瑰花水的保湿性能进行了初步验证,通过皮肤水分含量(MMV)和经表皮水分散失(TEWL)这两种保湿功效评价实验验证了添加2%玫瑰保湿水(玫瑰花水含量2%)可显著提升皮肤保湿性能,为临床开发护肤品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24]。
4.1 临床的应用 有维吾尔族学者[25]统计维医目前用于预防治疗疾病的露剂达30种,但露剂这一剂型在中医和其他兄弟医院应用并不广泛。但因其药物组成成分简单、疗效迅速、制作简单、易保存的特性,特别适合乡村基层医务工作者应对季节性疾病。如:金银花露因其“气芬郁而味甘,能开胃宽中,解毒消火”,可用于治疗肺热津伤、胃热、舌疔及疮痘、小儿胎毒等热毒证[1]。丁派本擅长联合应用成药入汤,露剂代水,治内科病常用甘露消毒丸、清宁丸、紫金丹等入煎剂,而把枇杷叶露、金银花露等代水煎药。需调心神者,以蔷薇花露代水,需和胃者,以香稻叶露代水[26]。较为常见的露剂应用于临床,易于发挥药效。
4.2 生活中的应用 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露剂在生活中,特别是日化行业中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如:玫瑰纯露源自天然,非常符合当下消费者对天然、绿色化妆品的追求,玫瑰纯露可以作为化妆水直接接触皮肤,具有保湿、美白、抗氧化的作用,无需添加任何其他成分,含有玫瑰纯露的化妆品本身具有天然玫瑰芳香[27]。一项由多种菊花纯露混合美容液(杭白菊纯露1-5份、黄金菊纯露1-3份、洋甘菊纯露1-4份、玫瑰纯露1-1.5份、橙花纯露0.5-1.5份及茉莉纯露0.5-1.5份)的发明[28],保湿效果显著,可以每天使用,天然绿色,试验测试未发现刺激皮肤及过敏现象,因此此类纯露本小利大,有非常可靠的市场发展前景。实验证明木香薷纯露具有抑菌的功效[29],为未来在卫生防疫、食品中添加木香薷纯露进行抑菌提供理论依据。很多饮片的种类亦与今日药食两用药材品种相符,这对于中药饮品和保健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4.3 鲜药应用的开发 近年来鲜药应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露剂是鲜药应用的传统特色剂型之一,鲜药所制露剂较干品汤剂效用更为轻灵。《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诸露凡谷、菜、果、蓏、草、木、花、叶诸品,具有水性之物,皆取其新鲜及时者,依法入甑,蒸馏得水,名之为露”,且认为“用得其宜,远胜诸药”“诸药既干且久,或失本性”。[30]同时还存在地域差别,因为南方气候多湿,易发温热之病,常受厉疫之邪所侵袭,故而临证用药常以轻灵为主。露剂的特性正好与之符合。又因南方地区适合花露原料生长,物资丰厚,故花露这一剂型的成药占据着《胡庆余堂丸散膏丹全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据统计,其中有20种花露记载[31]。这也是鲜药应用发展的另一个途径。
4.4 炮制方法的传承 《凌临灵方》、《重订广温热论》、《本草害利》、《本草简要方》、《湿温时疫治疗法》、《丛桂草堂医案》等皆有“青蒿露”的使用记载,《冷庐医话》的记载中还说明了青蒿露的炮制方法:“余每于秋仲采青蒿洗晒收藏,次年夏入甑煎露,用以代茶,殊胜。”[32]清代及以前,青蒿炮制方法众多,其中就包括蒸露之法。佛手的炮制法中,在清代增加了蒸露方法,如《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入药以陈久者良,蒸露尤妙,亦可蜜渍收藏。”[33]挖掘和保护露剂的炮制方法,将其在医疗机构以临方炮制品的形式进行应用,方法简便,易于操作,能增强临床疗效,有创新传承之功,将有助于中药炮制品向品种更加丰富、应用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露剂历史沿革的回顾及现代研究进展的回顾,为露剂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扩大临床应用范围及提高疗效。一些医学流派在药露的应用中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联合用药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探寻各种药露的有效成分,在日用化工和保健品行业中值得开发和利用:如含有广谱抗菌成分的露剂,可成为卫生防疫消毒用品的原料;具有补益功效的药露剂可以用于保健品的开发;具有美容、保湿功效的药露在化妆品中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用等。近年来,鲜药受到行业内同仁的日益关注,用鲜药制作的药露如佛手露、青蒿露等,发展前景广阔。《增广贤文》所谓“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观点,亦为中药炮制传承“守正传正”的指导原则,这在目前露剂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仍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