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割、“双碳”目标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
——基于中介和调节效应的检验

2023-08-17 10:27古丽娜尔玉素甫夏子惠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13期
关键词:双碳省份能源

古丽娜尔·玉素甫,夏子惠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

1 研究背景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做好“双碳”目标工作列为八项重点任务之一。然而,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能源效率2021》报告显示,中国要实现2050 年净零排放目标,能源效率需要翻一番。此外,我国能源供给侧还存在高投入、高污染、低经济效率的弊端。如何破除制约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以提高能源效率,引领绿色发展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1]。

厘清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能源效率问题的关键[2]。目前,关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社会因素,另一类是自然因素。与能源经济相关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技术创新、国家政策和能源结构等。例如,Wu 等[3]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可以提高绿色能源效率,但这种关系是非线性的,资源不匹配则可能降低能源效率。此外,腐败会恶化劳动力资源错配,产生对能源效率的抑制作用[4]。在谭忠富等[5]看来,适度提高能源价格对提升能源效率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进步。Liu 等[6]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能源价格和城镇化水平与能源效率呈正相关,而第二产业占比和传统能源消费结构与能源效率呈负相关。综上可知,从宏观社会经济因素角度研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从制度因素出发研究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还较缺乏。

随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程的不断推进,相关研究逐渐重视市场分割对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7]、市场分割对地区生产率的影响等[8]。但关于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还较少,并且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结论。一方面,有学者表示能源资源禀赋充足的地区受市场分割影响会产生资源配置扭曲,从而抑制规模经济的形成并最终造成能源效率损失[9];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适度的市场分割有利于提升新兴经济体能源效率[10]。还有学者发现,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呈现“U”型的影响特征,超过 97.59% 的样本点表明降低市场分割水平有利于能源效率提高[11]。

关于“双碳”目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较少。较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碳排放约束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轨迹方面。例如,潘雄锋等[12]认为碳排放约束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U”型特征。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学者们开始关注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但也仅是将“双碳”目标作为研究背景,对影响能源效率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例如,Wang 等[13]认为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效率是实现碳中和的可行途径,但文中也提出缺乏对碳中和度的测量,和对各省份实现碳中和目标差异化路径的分析。

从涉猎的上述文献看,缺乏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及分析“双碳”目标作为外部环境约束,在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中产生怎样的调节效应。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中国在经济发展、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这意味着实现“双碳”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倒逼经济结构转型,使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向低投入、高效率、低排放的路径发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14]。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发现,魏楚等[15]从中国整体层面出发,对市场分割影响能源效率的内在机制与渠道进行了系统性解构,是本领域研究的重要进展。

鉴于此,力图为现有文献做出拓展和补充,将首先对市场分割能否抑制能源效率及其传导路径做出假设,然后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其次,分析“双碳”目标在市场分割与能源效率之间的调节效应;再次,将“双碳”目标的调节效应进行异质性分析,讨论不同因素差异所引起的效果差异;最后,通过一系列检验得出有关结论,并提出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的相关对策建议。

可能存在的边际贡献在于:(1)以市场分割为切入点,探讨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和途径,强调了能源配置效率、能源技术效率和能源规模效率在其中的传导作用,为建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2)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使用碳脱钩方法对中国各省的“双碳”目标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分析了“双碳”目标在市场分割和能源效率之间的调节效应,对科学合理地实施“双碳”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升能源效率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市场分割是指政府出于地方保护目的导致的市场机制扭曲,会造成要素价格失真,技术、劳动力、资金等资源无法达到最优配置,最终抑制经济效率[15]。“双碳”目标的提出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Grossman 等[16]将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解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

具体从配置效率来看,市场分割能够通过如下几方面影响能源效率:

市场分割对劳动力等关键要素定价权的控制不利于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提升。市场分割抑制了地区劳动力技能互补和人力资本结构多样性,导致劳动力无法很好地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职业匹配,造成该地区的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市场分割造还会造成要素价格失真和资源错配,能源禀赋充裕地区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进而导致能源利用效率较高地区得不到充足的能源资源配置。基于以上情况,提出研究假设1。

假设1:市场分割能够通过能源配置效率渠道扭曲能源效率。

从技术效率来看,市场分割会通过以下几方面抑制能源效率提升:

科技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根本途径[17]。市场分割通过抑制技术效率渠道抑制能源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3 个方面:第一,在市场分割下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企业的保护,可能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是常用的方式之一,但补贴既存在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政府补贴会在一定程度降低企业的研发投资,最终降低行业整体的研发水平[18]。第二,由于地方政府保护的对象大多为本地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过量的政府保护,以及长期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等建设将导致地方政府形成财政负担,整体而言并不利于技术创新。第三,当企业在形成垄断地位后可能不会把资源组合到根本性核心技术创新上。综上,提出假设2。

假设2:从全国层面看,市场分割能够通过抑制技术效率渠道抑制能源效率。

从规模效率来看,市场分割会通过以下几方面抑制能源效率提升:

第一,有效率的跨区并购与重组会因地方保护而很难进行,还会导致完全市场竞争中出现无效率的兼并重组现象[15]。例如,地方官员为增加政治控制权收益和获得政治晋升,通过投资补贴、成本外部化等途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或是直接干预企业投资的方式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化现象。第二,存在市场分割的地区可能基于比较优势从事生产活动,诱发能源结构性依赖,阻碍产业结构升级[10]。这可能最终导致本该在市场经济中被淘汰的企业依旧延续着高能耗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高耗能的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被锁定,技术效率没有得到提升或提升进度缓慢。第三,随着市场竞争和环境管制的不断加剧,市场分割也可能造成区域内省份的环境管制政策不兼容,进而降低能源规模效率,并最终降低能源效率。总之,市场分割会维系能源利用效率低、产能落后的部分企业,导致逐渐拉大与该领域领头企业之间的差距,并最终影响宏观能源效率,为此提出假设3。

假设3:市场分割通过能源规模效率渠道降低能源效率。

2021 年2 月22 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双碳”目标的提出有利于从政策层面推进经济结构、技术水平和能源结构实现全面转型[19]。首先,从中国经济结构看,“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部分地区降低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保持人才、能源和信息的充分流动和合理配置;其次,“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以技术为支撑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次,要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过剩产能,加速数字化转型,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最后,“双碳”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的问题,而是区域整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种能源资源要素的整合。因此,“双碳”政策的实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各地区之间经济合作与交流,缓解由于考核机制和各自相匹配的政策制度等核心问题导致的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恶性竞争的问题。为此,提出假设4。

假设4:“双碳”目标缓解市场分割对能源配置效率、能源技术效率和能源规模效率的扭曲。

可以通过图1 解释能源效率传导机制和“双碳”目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以及“双碳”目标的调节作用。

图1 能源效率传导机制和“双碳”目标对能源效率的调节效应

3 模型构建

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受数据可得性限制,选取2004—2020 年中国省份层面样本数据,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样本筛选:一是,排除相关数据缺失的样本;二是,剔除没有相邻省份的样本。最终,共得到29 个省份(不包括西藏、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年度观测值。其中碳脱钩指标的计算会使用t-1 期数据,因此,实际使用的样本区间为2005—2019 年共14 个年度。研究中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2020)》《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2020)》和国家统计局,个别缺失数据通过增长率法估算得到。

(1)被解释变量。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用EE 表示。学术界对于能源效率的定义并没有统一认知。学者多基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来定义能源效率,即在保持产出不变情况下投入较少能源。由于能源投入与产出并非一一对应关系,使用哪种指标测度能源效率,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但这并非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选择单要素能源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主要由于单要素能源效率计算结果更具可比性,并能够体现政策含义。

(2)核心解释变量。市场分割(market segmentation)用Segm 表示。在市场分割的度量中,相对价格法是目前实证研究主要的测度方法[20],因此本研究采用相对价格法测度市场分割。市场分割指数选用食品、烟酒、家用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衣着和居住8 类商品的物价指数进行估算。理论依据来源于Samuelson 的冰山成本模型,测度思路如下:首先,定义商品k在i、j 相邻两省份的绝对价格不相等,即pi,k≠pj,k,两省相对价格变动为由于保留了商品异质性引发的不可知效应,为消除系统偏误本文采用Parsley 等[21]方法对进行回归,并采用去均值法以消除系统偏误,最后用相对价格变动的方差来测度市场分割大小。

(3)中介变量。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Influence Mechanism)用X表示。经过文献的整理与归纳后发现,市场分割能够通过全要素能源效率的3 种传导机制影响能源效率,分别是市场分割引起能源配置效率降低、市场分割带来能源技术效率下降、市场分割导致规模不经济问题。运用DEAP2.1 软件,分别计算了能源配置效率DEA(ae)、能源技术效率DEA(te)和能源规模效率DEA(ce)。假设生产过程中投入资本、劳动和能源3 种要素,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f(K,L,E)。其中,资本存量K借鉴当前学者一般采用的永续盘存法,并结合学者单豪杰[22]的计算方法,采用平减指数将资本存量换算为以基期计算的相应数据。根据科布道格拉斯函数,劳动(L)原本应采用全国就业人员的有效劳动时间表示,但出于数据可得性,选择用全国就业人员数量表示。能源(E)选用各省份煤炭、石油和天然3种主要能源消费量,并将其按照相应比例折算为t(按标准煤)后加总核算,折算系数如表1 所示。

表1 能源碳排放系数

(4)调节变量。碳强脱钩(decoupling)用T表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本质上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逐渐“脱钩”。对于“双碳”的量化研究,世界资源研究所推荐碳脱钩指数、部门碳排放变化和驱动因素碳排放变化(LMDI)3 种方法。但部门碳排放变化无法反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转化。LMDI 由于存在反弹效应,可能无法真实反映能源效率和结构因素的影响[23]。因此,选择用碳强脱钩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借鉴Tapio[24]脱钩指标计算碳脱钩程度,碳脱钩弹性ε=(%ΔCO2/CO2)/(%ΔGDP/GDP),分别代表CO2排放量增加值和GDP增加值;当ε<0 且ΔCO2<0,ΔGDP >0 时为强脱钩。建立虚拟变量碳脱强钩T,当T为强脱钩时,T=1 否则T=0。

(5)控制变量。从能源效率的定义看,能源效率是指相同的投入获得更高的产出。将能源经济与柯布

道格拉斯函数理论相结合,还要分析资本、劳动和技术等投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25]。此外,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也被广泛关注。最后,产业结构变动、城市化水平和能源价格同样会对能源效率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考察这些因素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引入以下控制变量。

环境规制用ER 表示。目前,关于环境规制强度的衡量方法有3 种,分别是单一指标法、综合指数法和分类考察法,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基于单一指标法无法全面客观地衡量地区环境规制强度,而考察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15]。因此,借鉴乐菲菲等[26]的综合指数法(熵值法),选取工业三废(工业SO2排放量、工业废水和工业烟尘排放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环境规制综合指数,来量化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并将其作为环境规制的代理变量。燃料价格用FPI 表示,以燃料动力类价格指数代表燃料价格,产业结构用IS 表示,产业结构变动一般是指各产业比重的变化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由于第二产业与能源消耗的关系最为密切,选择用第二产业生产总值(GDP)的比值表示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用RD 表示,选择以国内申请授权专利数代表技术创新程度,城市化水平用UR 表示,选用城市人口密度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

3.2 计量模型设定

为验证假设1、假设2 和假设3,构建考察市场分割是否通过全要素能源效率传导机制抑制能源效率提升,如模型(1)所示:

模型(1)中EEi,t为i省份在第t年能源效率,Segmi,t是i省份在t时期市场分割程度,分别表示个体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和随机扰动项。Xi为配置效率、技术效率或规模效率3 个市场分割的影响机制,α0表示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α1表示机制X的变化是否提高或降低了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如果α1和α0均显著且符号相同,则说明市场分割Segm 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机制X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如果二者均显著但符号相反,则表明市场分割Segm 的存在会抑制机制X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为验证假设4,构建了以考察“双碳”目标是否能够缓解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抑制作用,如模型(2)所示:

在模型(2)中,当T存在强脱钩,即T=1 时,“双碳”目标对市场分割Segm 和能源效率EE 的调节效应为(β0+β2),β2表示实施与不实施“双碳”目标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差异,β3表示机制X的变化对市场分割和能源效率的影响。

为保证模型检验结果的稳健性,防止模型中重要解释变量遗漏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借鉴Altonji等[27]在经济计量模型中引入控制变量的方法,并将其他影响能源效率的相关因素引入模型,建立模型(3)如下所示:

模型(3)中ERi,t,FPIi,t,ISi,t,RDi,t,URi,t分别表示i省份在t时刻的环境规制程度、燃料价格、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城市化水平,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被解释变量能源效率(EE)的均值、中位数分别为0.91 和0.84,最大值(2.15)和最小值(0.19),这表明观测样本的能源效率水平差距较大。解释变量市场分割Segm 均值、中位数分别是0.000 20 和0.000 17,最大值达到0.001 7,最小值仅0.000 048,市场分割程度差异较大。能源配置效率DEA(ae)均值(中位数)分别是0.48和0.42;能源技术效率DEA(te)均值(中位数)分别是0.66 和0.71;能源规模效率DEA(ce)均值(中位数)分别是0.36 和0.24。

由于本文采用世界资源研究所推荐的碳脱钩指数法计算出碳脱钩系数值,并以碳强脱钩代表“双碳”目标,接下来将对两个变量的样本数据做出详细的统计分析。

(1)市场分割。表2 显示,市场分割程度最低的3 个省份分别为山西、山东、安徽,最高的3 个省份是天津、青海、上海。总体而言,东部省份市场分割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省份。

表2 2005—2019 年中国各省份市场分割指数均值

(2)碳强脱钩。根据碳脱钩计算公式,首先计算出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的脱钩弹性以及能源消费与经济增的脱钩弹性,然后将两个脱钩值相乘,最终得到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系数。碳脱钩弹性系数表示为ε=(%ΔCO2/CO2)/(%ΔGDP/GDP),当ΔCO2>0,ΔGDP<0 时,称为强负脱钩;当ΔCO2>0,ΔGDP>0,脱钩弹性0~0.8 为弱脱钩、0.8~1.2 为增长连结、1.2 以上为扩张负脱钩;当ΔCO2<0,ΔGDP>时,成为强脱钩,当ΔCO2<0,ΔGDP<0 时,脱钩系数在1.2 以上为衰退脱钩、0.8~1.2 为衰退连结、0~0.8 为弱负脱钩。具体计算结果如表2 所。

由表3 可知,2008 年近1/4 的东部省份第一次出现了碳强脱钩现象,中部省份基本在2008 年前出现,西部省份基本在2008 年后出现。碳排放量最小和最大年份集中在2005 年和2019 年,并处于弱脱钩状态(当ΔCO2>0,ΔGDP>0,脱钩弹性0~0.8为弱脱钩)。各省份强脱钩现象在2005—2019 年间波动出现。这表明,中国各省份经济增长始终没有摆脱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惯性。中国整体上实现“双碳”目标,长期保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强脱钩状态任重道远。值得注意的是,西部新疆在2008—2019 年始终未出现碳强脱钩现象,并且碳排放量始终处于上升态势,新疆总体仍然面临较大的减排压力,研究结果与闫新杰等[28]对新疆碳达峰的预测结论相似。

表3 中国三大地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态势

4.2 影响机制及调节效应检验

表4 显示了本文基本假设的检验结果,模型(1)下的3 个假设分别对应假设1(配置效率)、假设2(技术效率)和假设3(规模效率)。从配置效率看,Segm 是-0.190 在1%的水平上显著,X×Segm的系数是-0.704 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市场分割分割程度越高,配置效率对能源效率的贡献度越小,假设1 成立。从技术效率看,Segm 是-0.278 在1%的水平上显著,X×Segm 的系数是1.023 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市场分割会抑制技术效率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假设2 成立。从规模效率看,Segm 是-0.098 在5%的水平上显著,X×Segm 的系数是-0.204 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相较于市场分割水平较高的地区,市场分割较低的地区能源效率会更高,假设3 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分割在模型(1)的任何一种情况下系数均为负,这说明市场分割显著抑制的能源效率的提升。

表4 市场分割与“双碳”目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为了检验假设4,进行了调节效应检验。模型(2)配置效率一列中,Segmi、T×Segmi 的回归系数β1和β3为-0.284、和0.288。从经济含义看,这表示市场分割每增加1 个单位,能源效率降低0.284%,但“双碳”目标能够缓解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碳强脱钩每增强一单位,提升能源效率0.004%。同理,模型(2)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一列中,“双碳”目标的调节效应为0.285%和0.084%。为避免重要变量遗漏,本文在模型(2)的基础上又引入控制变量形成模型(3)。从模型(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双碳”目标的调节效应依旧在1%的水平上显著,配置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一列中,“双碳”目标的调节效应为0.166%、0.200%、和0.257%,由此可知“双碳”目标的实施能够缓解市场分割通过抑制配置、技术和规模效率降低能源效率的作用。尽管中国在不断开放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分割依然存在,并成为能源环境改善的桎梏,但“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低碳和脱碳发展明确了新方向,也对能源效率改善提出了新要求。潘家华等[20]的结论能较好地从理论上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抓手,中国要探索建立零碳经济模式,打造区域协同、能源互补的高能效发展模式。

4.3 稳健性检验

为防止模型不稳定和内生性问题,通过处理遗漏变量偏差、替换模型检验方法、调整样本地区和缩短样本时间4 种方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见表5。

表5 模型稳健性检验

(1)处理遗漏变量偏差。借鉴Altonji 等[27]的方法,引入控制变量构建模型(3)进行回归分析。在表3 中,通过比较模型(3)与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核心解释变量Segmi、Xi×Segmi的系数值和符号依然没有较大变动。

(2)替换模型检验方法。由于能源效率的提升可能与前期积累有关,因此借鉴魏楚等[15]的方法,在模型中加入被解释变量EE 的滞后期一期,采用动态面板的系统 GMM 方法进行估计。表4 检验结果显示,模型解释变量基本在10%的水平上显著。再运用Arellano-Bond 方法进行自相关检验,发现AR(1)小于0.5,AR(2)大于0.5,说明存在一阶序列相关,符合系统 GMM 方法的有关设定,进一步模型的设定是合理有效的。

(3)调整样本地区。为剔除特殊样本对模型回归结果的影响,从全样本中去除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进行稳定性检验。结果显示,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无明显变动。

(4)缩短样本时间维度。考虑到2005—2019年的样本时间周期较长,解释变量Segmi 会经历多段大幅波动和小幅震荡。借鉴孙传旺等[29]的方法,截取2010—2019 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同样无明显变化。

从以上稳健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包含核心解释变量的模型(1)和(2)是基本稳健的,但引入控制变量后的全样本数据,模型(3)的回归结果更好,模型更加稳健。因此,将在模型(3)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异质性检验。

4.4 区域异质性检验

表6 中,东部省份回归结果显示,Segmi的系数为-0.288,T×Segmi的系数是0.356,但并不显著。控制变量环境规制(ER)、产业结构变动(IS)、技术创新水平(DR)和城市化水平(UR)每提高1%,能源效率分别提升0.049、0.87、1.68 个百分点。这说明东部省份适度加强环境规制,加速产业结构变动,提升技术创新和城市化水平将有利于能源效率提升。中部省份Segmi的系数为-1.351,T×Segmi的系数是1.482,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双碳”目标的实施会对能源效率产生正向调节效应。控制变量环境规制(ER)、燃料价格(FPI)每增加1%,能源效率分别降低0.168%、0.006%,而技术创新水平(DR)和城市化水平(UR)每增长1%,能源效率提升0.361%和0.247%。对于中部省份而言,相较于更加严格的环境规制和燃料价格的提升,增强技术创新水平和提升城市化水平更有利于提升能源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省份Segmi的系数为1.599在1%的水平上显著,T×Segmi的系数为0.056 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西部省份适度的市场分割会提升能源效率。这与方建春等[30]的研究结论相似,认为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从控制变量看,西部省份环境规制(ER)、燃料价格(FPI)和第二产业结构每增加1%,能源效率分别下降0.358%、0.004%和1.355%,技术创新水平(DR)和城市化水平(UR)每增长1%,能源效率提升0.004%和0.877%。西部省份的情况与中部省份相似,“双碳”目标的实施会对能源效率产生正向调节效应,技术创新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上升将促进效率提升,而严格的环境规制和进一步的工业化建设将抑制能源效率提高。

表6 分区域能源效率影响因素检验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基于市场分割理论和能源效率传导机制,首先,构建了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了市场分割是否通过3 种渠道对能源效率产生抑制作用;其次,考察了“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否会调节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影响东、中、西部地区能源效率的因素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

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市场分割通过全要素能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传导机制,显著抑制了能源效率的提升。第二,市场分割通过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渠道促进了能源效率的提高,符合技术垄断理论内涵和技术有偏性特征。第三,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会抑制东、中部省份能源效率提升,促进西部省份能源效率提高,这与方建春等[30]的研究结论相似,认为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倒“U”型特征。一般认为,提升能源环境效率的3 种路径分别是经济效率(全要素生产率)、能源效率以及污染治理效率[31]。一方面,相较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产出结构扭曲现象较严重,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可以支持本地区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保证本地区利润最大化行为,因此地方市场保护会一定程度上提升本地全要素生产率[32];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下,当地政府出于增进本地区绿色福利的目的,会通过污染治理技术提升和投入加大,减轻污染程度,提升能源效率和污染治理效率,因此,中国的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第四,“双碳”目标在东、中、西部地区都能够缓解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抑制作用,但相较于东部地区,“双碳”目标的正向调节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加显著。这可能与东地区自身强劲的经济发展相关,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实现“双碳”目标并不能单纯的依靠GDP 与碳排放强脱钩。

5.2 理论贡献

研究重点关注了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双碳”目标在调节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影响中的作用机制。在市场分割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回归方法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重新考察了市场分割通过全要素能源配置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传导机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以及“双碳”目标在市场分割和能源效率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使用GDP 与碳排放强脱钩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代理变量时,相较于东部地区,“双碳”目标更有利于缓解市场分割对中、西部地区能源效率的抑制作用。一定程度上表明“双碳”目标的实现并不能在全国范围采取统一措施,需要差异化制定政策,这为市场分割、“双碳”目标和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内涵增添了新的内容,为能源效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基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了能源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发现市场分割会抑制东、中部省份能源效率提升,促进西部省份能源效率提高,这反映出一地区的经济、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与市场分割程度紧密相关,从而导致了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特征。

5.3 实践启示

“双碳”是以碳中和为目标的达峰,是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达峰,是技术持续进步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以促进碳强度逐步降低的达峰。“双碳”目标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创的一条兼具成本、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的发展路径,与实现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步。

中国致力于能源效率提升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国内市场整合水平,推动市场区域内开放。首先,政府需要进一步破除催生市场分割的政策、规制,降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激发市场活力;其次,国家要建立基于地方政府支撑水平和能源企业协调水平的政企合作机制,综合协调资源地政府利益诉求,建立健全区域内合作共享的开发模式和利益分成机制;最后,各省要提升区域内市场配置效率,提升资源富集区域与短缺区域之间能源材料流动的畅达度。(2)建立基于技术和质量水平的能源企业合作激励机制。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通过建立能源投资商与能源企业合作开发的利润分享机制,形成双方共同寻求关键技术和设备创新的利益共同体。(3)利用好“双碳”目标背景,激发能源市场改革动力,克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对高碳模式依赖惯性大等困难。(4)差异化应对市场分割在东、中、西部省份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中国东部省份要加速市场整合水平,要发挥省际间能源资源互补优势,建立协调统一的内部市场,是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方式之一。而西部省份一定程度的市场分割有利于经济增长和能源效率提升,因此要将分割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5)提升能源效率要多措并举,对症下药。东部省份应加强环境管制力度,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适当调整燃料动力价格,利用“双碳”目标倒逼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鼓励扶持绿色低碳产业,抓住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中、西部省份要克服对高碳发展路径依赖惯性,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利用环境规制倒逼技术进步,以形成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协同发力,不断提高能源效率。着力促进“双碳”目标在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实施,不断变化“双碳”目标在缓解市场分割对能源效率抑制效应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双碳省份能源
“双碳”背景下天然气制氢先进技术及应用场景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