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瘤内和瘤周CT 影像组学对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浸润性的预测价值

2023-08-17 02:56王怀中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12期
关键词:浸润性组学腺癌

王怀中,凌 俊(通信作者)

(1 扬州大学医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1)

(2 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肺腺癌病理可以划分为浸润前病变(PIL)、微浸润性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其中PIL 囊括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和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1]。PIL 和MIA 患者进行肺段或楔形切除术,无需淋巴结清扫,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100%或接近100%,而IA 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术,并需淋巴结清扫,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85%[2]。因此,对肺腺癌的浸润性进行术前评估十分重要。影像组学[3]通过高通量的提取图像的数据特征,无创宏观地分析肿瘤的异质性,广泛应用于肺结节良恶性鉴别、浸润性预测、基因表达等领域[4-5]。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肿瘤本身的挖掘研究,对瘤周微环境的研究较少。瘤周微环境在细胞迁移、炎症反应、微血管及淋巴管浸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研究通过提取瘤内和瘤周3mm 区域的影像组学特征并联合临床影像特征,建立预测模型评估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浸润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术前行胸部CT 平扫的257 例纯磨玻璃结节(pGGN)肺腺癌病患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其中男70例,女180例。年龄17 ~88 岁,平均年龄(53.05±3.18)岁。包括PIL 48 例,MIA 150 例,浸润性腺癌(IA)59 例,将样本分为PIL/MIA 组(n=198)和IA 组(n=59)。纳入标准:①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者;②术前行CT 平扫检查,且包含重建层厚1.5 mm 的肺窗图像者;③pGGN 最大径≤30 mm 者。排除标准:①术前做穿刺活检或接受过放化疗治疗者;②含实性成分的mGGN 者;③CT 图像质量差难以绘制感兴趣区者。

1.2 方法

使用GE Discovery CT 750HD 或GE Lightspeed VCT开展胸部平扫。病患取仰卧位,双手向上放置在头顶上方,扫描方向是头足方向,扫描范畴为肺尖至肺底部,全部病患均在吸气末屏气后开展扫描工作。扫描参数设定: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15 mA,层厚5 mm,螺距1.375,重建层厚1.5 mm。肺窗窗宽1 500 HU,窗位-500 HU。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3.1 临床因素 临床资料囊括病患的性别、年纪与是否有吸烟史。影像学定性特点包括肿瘤的位置、形状、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改变、血管改变和瘤肺界面。定量特征包括最大直径、平均CT 值。全部特征由2名放射科医师单独评定,定性特征沟通达成统一,定量特点不同取测评平均数值。

1.3.2 感兴趣区域的分割 使用上海联影uAI 科研平台对肿瘤执行3D 全自动分割,在CT 平扫薄层图像上分割瘤内ROI[图1(a)]和瘤周ROI[图1(b)],手动剔除结节内部的支气管、大血管以及瘤周3 mm 区域胸壁软组织、骨骼和纵隔重叠的部分。再由一名资深医师校对。

图1 CT 平扫感兴趣区影像

1.3.3 特征提取与筛选 通过上海联影uAI 科研平台提取瘤内、瘤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各2 264 个,经Z分数归一化和Lasso 算法开展特点降维,筛查出瘤内和瘤周最优组学特点,在将其组合并筛查出最优组学特点。此外,运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筛查临床影像特点的独立危险要素,构建模型。最后,将瘤内和瘤周最优组学特点、临床影像特点组成并筛查出最优特点,建立临床影像学组模型。

1.3.4 模型构建与评估 运用五折交叉印证将257例结节随机划分成训练组和测试组,根据选中的最优特征构建逻辑回归模型,全部成果通过五折交叉验证的平均值呈现。运用ROC 曲线评估各模型的诊断效果,核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25,Q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准测验。采用Medcalc19.5.6 软件中的DeLong 检验比较各模型之间的诊断效能。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

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最大直径、平均CT 值和毛刺征是区分PIL/MIA组和IA 组的独立危险因子(表1),使用逻辑回归分类器建立临床影像模型。

表1 pGGN 临床影像特征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表

2.2 特征筛选

经过LASSO 算法回归降维后,获得瘤内组学11 个特征,瘤周组学10 个特征,联合组学12 个特征,临床影像组学12 个特征,包括(一阶特征、灰度级运行长度矩阵特征、灰度区域大小矩阵特征、灰度依赖性矩阵特征和灰度共生矩阵)。

2.3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将降维后的组学特征分别建立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计算AUC 值。在训练组和测试组中,各模型的ROC 曲线见图2。各模型的AUC 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见表2。结果表明,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诊断效能最佳,在测试组中AUC 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0.86、0.814、0.763、0.775,经Delong 检验比较发现临床影像组学模型较瘤内组学模型(Z=2.546,P=0.010)、瘤周组学模型(Z=3.448,P<0.001)和临床影像模型(Z=2.596,P=0.009)在训练集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训练组与测试组各个模型对pGGN 浸润性预测价值

图2 各预测模型的ROC 曲线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瘤内联合瘤周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高于瘤内组学模型,表明瘤周特征在预测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浸润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早期肺腺癌pGGN 病灶多较小,定性或定量特征较少,且不同年资的医师对影像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准确地区分PIL/MIA 与IA。影像组学从图像中高通量的提取数据特征,采用自动化算法将影像数据转化为可量化分析的高维数据库,深度挖掘并定量分析肿瘤的异质性,建立影像与临床、病理的潜在关联。但是,目前多以肿瘤自身为探究对象,而忽视了瘤周微环境在肿瘤的形成、发育、转移以及预后中的关键价值,相应研究人员探讨瘤周微环境用于鉴别肺腺癌和肉芽肿[6]、定性评估微血管浸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和复发风险[7],均具有较好的效能。本研究,通过提取瘤内、瘤周组学特征,并联合临床影像特征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发现瘤周组学特征在预测pGGN 浸润性的重要诊断价值,与上述诸多文献研究结果相符,均证实了瘤周微环境的重要性。

张恒等[8]研究对182 例肺腺癌分别做瘤内及瘤周5 mm影像组学模型并联合临床因素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依次预估其病理分型,成果证实瘤周位置的组学特点在预估pGGN 肺腺癌的病理分型中具备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瘤内组与临床要素后诊断成效尽可能提高。与本研究结果相互印证。柴亚婷等[9]研究对196 例T1 期非小细胞肺癌做瘤内组学和含瘤周3 mm 组学模型,并联合临床病理标签建立联合模型,以此来评估T1 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与瘤内组学模型相比,含瘤周3 mm的组学特征并联合临床病理的组学模型提高了T1 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但与瘤内组学模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融合后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与瘤内组学模型相比诊断较能更高(P=0.011)。有学者研究发现肿瘤的大小和CT 值与纯磨玻璃结节肺腺癌的侵袭性存在显著相关性,最大直径≤10 mm、CT 值≤-600 HU 的纯GGN 几乎总是浸润前病变[10],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磨玻璃结节密度越高,恶性概率越高,可能是由于浸润性腺癌中肿瘤组织成分提高与肺泡间隔递增,导致肺泡体积减小,CT 值增高,表明沿着肺泡隔膜生长的肿瘤细胞越多,病灶逐步向着浸润性腺癌进展。

此次研究的不足:①本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研究,且样本数量稀少,结果可能存在偏倚;②本研究采用影像组学模型,而3D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③IA 组只有59 例,属于不均衡样本,未运用相应的统计学算法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瘤周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pGGN 的浸润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融合瘤内组学特征和临床影像独立危险因素后的联合预测模型,诊断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pGGN 术前提供了一种无创且准确的检测技术。

猜你喜欢
浸润性组学腺癌
口腔代谢组学研究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基于UHPLC-Q-TOF/MS的归身和归尾补血机制的代谢组学初步研究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代谢组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老年胃腺癌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表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