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深度阅读,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2023-08-17 15:10马得花
幸福 2023年17期
关键词:蔡桓公扁鹊深度

文/马得花

阅读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中之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在传统教育理念以及碎片化阅读形式的影响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浅表层面,大大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由此,指向深度学习的阅读模式亟待应用。小学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积极地运用深度阅读方法,促进学生感受文本的深层意蕴,提升综合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深度阅读的价值

深度阅读是一种相对性的概念,它与浅阅读、广度阅读不同,深度阅读更注重对文本的细致性挖掘,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充分互动过程,能有效地增强文本的可理解性,完善和丰富读者的认知。小学语文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情感、审美和文化能力,这些能力绝非浅阅读能获得的。应用深度阅读,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他们感悟更丰富的哲理,实现与作者的情感沟通,还能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阅读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能深入思考,充分解读文本细节,从而提升语言和思维层次,也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获得的能力更加趋于综合性、系统性。在深度阅读基础上,学生就能有效地突破碎片化阅读的弊端,实现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应当是一件趣味且吸引人的事情,只有学生沉浸于其中,才会获得深刻的感悟和体会,才能从中汲取思想、精神,发展个性品质。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深度阅读的教学策略,用深度阅读推动学生的阅读能力。

1.创设情境,促进情感体验

深度阅读强调主动性,学生只有将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才能调动内驱力,有效地实现对文本的深层挖掘。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只立足于文字进行阅读难免会局限于浅表层面,无法体会文本内在的情感和思想。据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用多样化的体验方式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文本、体会情感,产生形象化的认知,继而生发出浓厚的情感,激发学习热情和阅读共情力,以此有效地发展阅读深度。

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孙中山先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平时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这与课文中的场景全然不同,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当时孙中山先生的举动需要怎样的勇气,也无法理解他对知识的渴望。如果停留在浅表层面,学生反而无法理解课文的内涵,因此教师可以创设多样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当时的场景,体会其中的情感。例如可以将文中的“从来不讲”“厉声”“戒尺”等词展示出来,并依据这些词,借助多媒体再现当时上课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社会私塾学习的场景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心,体会老师的严厉与学生的畏惧。随后依据情境,再鼓励学生将亲身经历的感受分享表达,学生就能充分体验文本中的情感,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深化阅读效果。

2.设立冲突,实现深层思考

冲突是引发复杂思维的关键元素,无论是个人认知冲突抑或是有争议的话题,都会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沉浸于其中,尝试探索其本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往往对冲突或争议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为了寻求认知的统一,他们会开展发散性思考,积极探索和解决问题。这是学生成长的特点,也是引发深度阅读的媒介。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规避传统模式化的教学方式,而采用富有冲突的、争议的内容或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使他们结合不同的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最终实现思维的有效发展。

以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讲述了扁鹊为蔡桓公治病而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病死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看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听从医生的劝解是一般认知,那么为什么扁鹊是神医,蔡桓公却不听他的呢?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据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个认知冲突,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例如教师提问:“蔡桓公自己没有任何感觉,那扁鹊为什么能看出蔡桓公的病症?”“蔡桓公不让扁鹊治病的原因是什么?他只是觉得自己没病吗?”“蔡桓公一直到来不及的时候才想请扁鹊来治病,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在这些有争议、有冲突的问题中,学生就能围绕课文进行深度阅读,有的学生会去寻找有关蔡桓公性格特点的资料,寻找扁鹊医术的信息等等,随即在思考中得到文章的道理。这样的阅读形式让学生真正掌握了阅读方法,理解了文本内涵,使思维往更深刻的方向发展。

3.读写结合,深化阅读能力

阅读与写作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缺一不可。虽然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但倾吐的效果和影响与吸收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真正获得深度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充分结合读写环节,使学生系统性、整体性地感悟文本,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地落实读写结合,在阅读、思考和动笔写作的一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入思考,汲取情感和思想,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实现阅读技能的深度发展。

以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为例,本文对四季之美进行了列举,包括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每个季节有不同的美,在四季美景的描写中,课文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描写,如“东方一点儿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萤火虫翩翩飞舞”“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等等,这些词句渲染出了独特的清晨与黄昏、夜晚与黎明。阅读过后学生内心会产生一种向往和感悟,此时教师要抓住契机,组织学生动笔写作,让他们以“我爱的季节”为主题,仔细想一想自己喜爱的季节,用模仿的方式写一写这个季节的美景。很多学生选择某一个季节来写,也有学生选择多个季节来写,教师无需限制,而是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全面感受季节之美。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学生不知不觉就能内化文本的语言、情感和写作手法,在练习中有效地提升阅读效果,夯实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是夯实学生阅读基础的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后续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备受重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理解学生深度阅读的需求,通过多样的情境体验深化学生的情感,运用冲突性的内容实现学生的深度思考,利用综合的读写结合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在不断深入的阅读体会和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培养阅读素养,提升阅读能力,实现有效的发展。

猜你喜欢
蔡桓公扁鹊深度
神医扁鹊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从“扁鹊兄弟治病”看双安全防控工作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讳疾忌医
从“讳疾忌医”说起
扁鹊与牛黄
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