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艾静
在新课改逐步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强调整体性和主题性。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是以一定的历史时序发展为标准,分为一个个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一般以一个学习主题为单位,突出该历史时期的重要特点,一个单元一般包括几个课题。教师在进行一个新的单元教学之前,对该单元进行总体设计与规划,有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单元的主题和历史发展主线与脉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一、理解课改要求,深入分析学情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应强调学生在单位主题教学设计中的主导地位, 深入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设计教学。教师主要应先了解学生历史的学习基础,了解学生对历史学科是否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以及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知道学生是否能够具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的能力等等。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也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历史”,比如观看历史影视剧,历史纪录片,参观博物馆,听历史故事等,对丰富多彩的历史产生直接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如若能够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生动具体有趣地展开历史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 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师可从学生本位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情进行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学情,学生知识背景方面,学生对宋朝的经济史比较陌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基础,教师需要补充生动具体的史料来引入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宋代政治、民族关系背景下,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本土历史活动兴趣较大,学生对“最早”、“第一”、“领先”等历史史事有求知欲,教师可通过本课这类史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确定单元主题,引领教学设计
首先要确定单元主题,有助于教师把握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与灵魂,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具有较高的历史高度和宏观的历史视野,避免教学的碎片化。单元的主题是贯穿单元所有教学内容的主线,在教学内容中起着主导作用。
其次,从单元教材特点上来看,展开课程需要一个特定的切入点,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中。教师应当遵循历史教科书的文本主旨展开教学,但也不能忽视其他渠道的历史思想,可以将选取的历史教科书文本和其他不同模块或教材中的文本史实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加强学生对同一单元的立体化认识,辅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同时在设计单元教学前也应该详细分析单元内的单元导言、课时教学内容等教科书上的基础内容,依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三、整合单元内容,构建知识框架
历史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实践中,要具有梳理和整合单元知识内容的能力。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这一单元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性规划与分析,比如该单元在教科书中的地位;该单元与教科书其他单元存在怎样的联系; 单元内各课知识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梳理和整合该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否要打破教科书课与课的安排,划分学习专题;安排多少课时可以完成该单元的教学等等。对单元内容的梳理与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单元的知识学习目标,构建单位的知识网络。
四、设置多元评价,检测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对于教师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很有必要, 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知识的掌握进行评价来进行,且评价方式可多样化。教师应该采用各种评价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历史教学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笔试检验、教师观察法、学生自我评价法、课后作业检验法、撰写小故事文章、学生感后感或者读后感。教师在采用教学评价方式时,可以教学需要及实际为考量要素对学生的學习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历史教科书按照历史发展时序编制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有突出的主题和历史阶段特征。教师应以单元式主题教学的方式,探寻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宏观把握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开发和资源整合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习得系统的历史知识,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