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
新课标将“读整本书”作为“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内容列入“课程理念”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探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切实发挥整本书阅读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作用。笔者以《宝葫芦的秘密》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后练习有选做题推荐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这本书是张天翼先生创作的一部著名长篇童话,非常适合学生阅读。
学生平时很喜欢童话故事,在教材中也学习过不少童话故事类课文。三年级上册安排了童话文体单元的集中学习,并以童话为主开展预测单元学习。《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的安排可以为后续长篇古典名著阅读探索方法,积累经验。
整本书阅读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为学生应对这一新的挑战营造一种互信的氛围,为整本书阅读打基础。
为了营造互相信任的氛围,教师在《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课上,需要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自主阅读“王葆钓到宝葫芦”片段(限时5分钟),在小组讨论中,交流自己看到的最不可思议的情节。在这一阅读要求中,学生能够阅读指定的内容,却不一定能够指出“最不可思议的情节”。针对这一学情,在小组交流环节,教师如果只让那些有阅读感受和收获的学生进行展示,就会使另一部分“还不会”的学生失去信心。因此,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用心倾听别人的发言,及时记下对自己有启发和帮助的观点”。在分享展示环节,教师让有收获的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方法,展示自己的批注内容,为其他学生提供借鉴。对于那些未能交流自己阅读收获的学生,同组的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批注做范例,告诉他读得快的方法。这样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解决的是学生共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的是共读中的互相信任关系。
整本书阅读主要是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的阅读活动,阅读的对象是长篇故事,最能体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
在《宝葫芦的秘密》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体会到宝葫芦具有的神奇功能,还有王葆具有的天真与顽皮等特点。但是,四年级学生阅读长篇故事,这样的体会在阅读具体内容时产生得快消失得也快,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才能保存下来,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这一方法可以是创编与表演故事,即学生对文本中感兴趣的人物、情节,通过编排短剧(故事)的形式加以呈现。不论结果如何,只要学生投入其中,就能够在语言文字运用学习、合作学习、情感表达等多方面得到锻炼。
随着《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持续进行,教师还要在关键情节与内容的品读中,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设置有情境性的话题,促进整本书阅读向深层次发展。
教师选择《宝葫芦的秘密》第三十五章“王葆怒摔宝葫芦”这一故事的关键情节,组织学生进行品读活动。学生阅读该片段内容后,教师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王葆开始时一門心思想得到宝葫芦,得到以后为什么又要把宝葫芦摔碎呢?在这个学习任务驱动下,学生开始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探究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王葆从小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一直以为宝葫芦具有神奇的本领,能够帮助获得者实现愿望,没想到宝葫芦竟然用自己的超能力去偷别人的东西,这与王葆内心的期望形成了巨大反差,所以王葆很愤怒,要摔了宝葫芦;有的学生认为,当宝葫芦的做法与他的内心真实想法有冲突时,王葆觉得需要彻底改变对宝葫芦的认识,并想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也说明王葆真正长大了。这些都是学生在自主品读故事的关键情节中,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的结果。
学生阅读长篇故事类的整本书,需要从追逐情节转向把握人物形象,这是长篇故事类整本书阅读的方向和重点所在。在《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阅读中,学生同样需要重视把握主要人物王葆的形象。
教材中节选的宝葫芦的故事只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引子,承载着“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这一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课文通过奶奶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故事的主要人物——王葆和影响王葆成长的重要力量——宝葫芦。在随后的整本书阅读中,受课文学习要求影响,学生会关注主要人物王葆从天真顽皮、爱幻想的孩子,转变成一个知错能改、脚踏实地的少年,体现真善美对人物成长的力量。实际上,学生只关注了文本内容的一个方面,忽视了宝葫芦伴随王葆成长的过程与影响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聚焦书中对宝葫芦的描写,认识宝葫芦这一贯穿全书的特殊形象,重新认识王葆的成长过程。学生认真探究这一过程,才能真正把握王葆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在长篇故事类阅读中探索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