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张雨晴
【摘 要】新文科理念是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但新文科建设总体仍然面临课程体系适应性不足,人才培养复合型程度不高,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不足,产学研平台共建程度不深的问题。本文借鉴部分高校的新文科建设经验,提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四个关键路径: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思政引育体系;实现文工交叉课程的“新闻传播化”;跨专业培育“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产学研平台协同育人。
【关键词】新文科;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
【基金項目】长安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科优势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Y202135)阶段性成果;长安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资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300103131038)。
《新文科建设宣言》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文科不仅代表一种交叉融合的学科范式,也代表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闻传播学科交叉传统源远流长,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提出新的学科发展命题和专业教育改革要求,人文社会科学与信息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新文科基因贯穿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始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思路提出推进工科与文科交叉融合实施专业优化的建议中,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闻传播学科位列其中。新文科建设思路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新闻传播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时代使命和教育教学改革任务。
一、新文科理念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一)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
新文科(new liberal arts)源于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是以人文学科为基础兼有其他学科的通识教育模式。施拉姆文理学院将通识教育体系化,提出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全方位改革,重视科学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强调人才培养中的学科交叉及实践指导。教育部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则进一步发展了新文科理念,既强调科学技术在人文社会学科的应用创新,也强调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应具有的家国担当和创新使命。教育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目标,指出新闻传播专业应当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1]。新文科是新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闻传播新文科建设要推动理工医农和文科专业的交叉融合[2],从技术思维、交叉融通、实践需求、服务国家战略进行探索[3]。
(二)新文科理念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方面,跨学科课程资源建设是新文科人才培养的基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以课程包的方式建立特色课程体系,学生可结合学科交叉的兴趣选课,新闻学院与法学院合作开发本、硕、博综合培养体系。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新文科重视培养学生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能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新闻专业开设计算机编程课。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媒体与新闻学院允许学生跨专业自行订制培养方案。华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重点推进计算传播、科技传播、环境传播、健康传播、视听传播和品牌传播。南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打造地域特色课程,设置东南亚媒体研究课,并跨学院引入统计和Python课程资源。
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建立以实践项目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机制[4]。复旦大学实行“2+2”培养方案,实施“新闻传播+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5]。华中科技大学发挥工科院校办学优势,定位“文工交叉,应用见长”,成为国内以新文科办学理念实现新闻传播学科跨越式发展的典型案例。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经历了“文理渗透”“远程交叉”“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大跨度交叉”三个阶段[6]。
人才培养平台方面,部分院校与传媒集团联合建设研究院,如清华大学的清华-网易未来媒体联合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和南方报业的未来媒体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与微软集团、封面传媒的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联通合作创建的手机电视台[7]。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聚焦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实践平台三个方面。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文工交叉,注重发展特色;培养模式因地制宜,围绕全媒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创新;实践平台改革由实习“输送”转向“共建”模式。目前,新文科理念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个案分析较多,对整体性、系统性痛点问题关注不足,本文尝试针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探讨新文科理念下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
二、新文科理念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适应性不足
目前许多院校新闻传播课程设置依然按照传统媒介类型和媒介生产方式布局,报刊编辑、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学等媒介方向课程内容体系完善,而全媒体发展一直处于动态创新过程中,相应课程的理论体系、知识结构、教材建设滞后,学生在全媒体新闻的内容生产、策划以及运营方面有所欠缺,全媒体人才培养未能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
(二)人才培养复合型程度不高
从媒体招聘需求看,“复合型”“创新性”“技术型”“专家型”新闻人才缺口较大[8]。主流媒体对招聘法学、经济学等专业人才需求依然旺盛,这说明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复合型程度依然不高,在专业报道领域不具优势。尽管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积极探索,鼓励对新闻传播感兴趣的外专业学生辅修或者转入新闻学专业,但整体上高校复合型跨专业人才培养壁垒仍未打破,学生按照兴趣进行跨专业学习的机制仍存在现实难点。
(三)实践教学资源开发不足
新闻传播专业是应用型专业,教学应兼顾理论与实践,目前实践课程、实践环节的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深化。实践师资方面,双师培养存在制度壁垒,优秀媒体编辑记者师资常因学历和职称问题难以进入教师队伍。案例教学方面,新闻传播教学案例库处于初步建设阶段,案例数量和开放程度不足,尚未像哈佛案例库一样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产学研平台共建程度不深
新闻传播专业特点决定人才培养必须走出象牙塔,产学研平台共建是新文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也是专业发展和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内在需求。目前,许多新闻院校实践平台建设未能实现从输送实习向联合共建的转型,产教融合程度不深,产学研合作项目有限,不利于将校内人才培养和媒体研究深度沉浸于业界发展前沿,制约了专业发展、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
三、新文科理念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
(一)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思政引育体系
新闻传播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价值观培育,新闻人才的培养需要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并举,要将“守正创新”的新闻传播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始终,打造三观正、底蕴深、能力强、视野广的高素质专家型人才。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新闻工作者,必须重视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教学实践的始终,通过建立课程与实践并举的思政育人体系实现德育目标。首先,深挖课程思政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借助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行业思政案例,将思政教育贯穿课程体系。其次,通过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革命圣地新闻采访,强化思政教育的情感体验,在专业实践中体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价值。第三,根据人才培养创新的总目标,采用目标分解的方式,将德育目标与智育目标相结合,分解到每学期、每门课、每个实践环节,实现思政引育、知识迭代、能力累积和思维升华。
(二)实现文工交叉课程的“新闻传播化”
新闻传播具有天然的跨学科特性,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语言学学科交叉给养之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也为新闻传播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尤其社会的媒介化使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成为新闻传播学科的重要支柱学科之一。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逐渐重视数据分析、计算机编程、可视化类课程,开启了新闻传播专业文工交叉的序曲。
文工交叉是新文科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文工交叉如何有效落地也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难点。有学者通过分析59家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方案,发现目前行业前沿理论课程与前沿技术课程开设比重总体不高、学科交叉融合度不够、知识体系分离[9]。由于大部分新闻传播专业是文史类招生,学生总体数理底子薄弱,对数据与信息处理存在思维和知识盲区,直接聘请工科专业师资授课难以准确契合文科生思维和新闻传播学科需求,出现学生学不懂、不会用等问题,融合效果不理想。
新闻传播的文工交叉应当是在明确新闻传播专业底色基础之上的学科交叉。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底色包括:新技术的适应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顶层的人文素养[10]。新文科建设应在坚守专业底色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帮助解决新闻传播的研究问题,创新新闻传播的业务形态。与工科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目标不同,新闻传播文工交叉的基本目标是培养新技术的新闻传播应用能力,即懂原理,会应用。文工交叉应按照新闻传播人才能力需求,改革转化工科課程、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在教材建设和案例库建设方面打造课程标准和配套课程资源。第一,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专家共同调研论证,明确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开设的具有交叉融合性质的课程名称,梳理课程模块的逻辑体系,提出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知识体系和能力考核要求,提供课程内容的指导性意见。第二,加快教材建设和一流院校相关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全国新闻传播文工交叉融合教学改革提供基础性的资料参考和教学示范,有利于快速培育胜任文工交叉融合课程的师资,并且能有效解决部分院校缺乏相应工科师资或工科师资转型不畅的问题。第三,教学方法上,要强化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通过案例讲授展示文工融合的思路、方法和技术;通过案例模拟,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文工知识的能力。案例库建设应分层次、成体系,通过经典理论案例强化学生对数据和模型的新闻传播理论认知,训练学生数理知识的新闻传播化;以经典业务案例讲解基本知识,训练文字、数据和图像相融合的新闻表达能力;以前沿业务案例,剖析新闻传播发展热点问题,探索新的技术表现形式,启发学生思维。第四,在统一指导性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通过课程群、课程共建,整合校际资源,打造基础广博,特色鲜明的课程模块,探索文工交叉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实现文工交叉的特色化。
(三)跨专业培育“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
新闻传播人才需求跨学科特征明显,新闻传播人才既需要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新闻传播专业功底,还需要具有跨学科的专业能力。“新闻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可以通过公共选修课、双学位、导师联合培养、书院制或灵活学分制等方式,培养“新闻传播+法学”“新闻传播+经济学”“新闻传播+管理”“新闻传播+信息”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培养“新闻传播+”的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打通人才培养制度壁垒,建立跨专业的交叉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全校性的媒介素养通识教育,激发跨专业学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兴趣,发现培育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畅通专业二次选择路径,构建跨专业新文科人才培养方案。一是通过双学位、辅修学位的方式,系统学习跨专业知识。二是按照复合型人才需求建立方向细分的学分制、书院制,实行“新闻传播+”的跨院、跨校、慕课选修、学分互认。三是通过工作坊等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将跨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新闻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文工交叉思维和跨专业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和各类型跨专业需求实施分类指导、人才托举。针对卓越人才重点培养跨学科创新能力,通过书院制培养模式,以学生研究专项为抓手激发学生跨学科合作创新能力;针对优秀科研人才强化科研能力,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实施跨专业导师联合培养,依托合作导师研究专长、研究项目和社会服务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科研能力;针对优秀业务型人才,依托产教融合项目重点培育,配备业界导师重点指导,并以学科竞赛为牵引激发学生业务创新能力。
“新闻传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还需立足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需求建立动态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谨防跨学科评价标准的不一致造成评价失准。评价体系应当包括新闻传播基础理论与业务能力、跨专业方向知识与技能、学科交叉方向创新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方向创新实践能力即学科交叉创新成果评价,如“新闻传播+经济学”重点评价财经新闻业务能力,“新闻传播+计算机科学”重点评价数据挖掘、数据处理与新闻可视化能力,“新闻传播+视觉设计”重点评价新媒体创意与设计,“新闻传播+管理”重点评价媒体运营理念与方法。学科交叉方向的创新实践能力是体现交叉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的关键维度。
(四)产学研平台协同育人
产学研平台协同育人是密切新闻传播教育与职业岗位需求的关键路径,也是培养创新型专家型人才的重要抓手。部校共建对厚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育德才兼备优秀新闻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部校共建还可以有效激发地方新闻院校的后发优势,形成鲜明的地方办学特色。例如,广西大学新闻专业近年把握“一带一路”发展契机,依托部校共建,突出东盟传播和民族新闻与文化传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办学优势。部校共建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共同办学:第一,通过地方资源倾斜,凝练办学特色,突出办学优势。第二,通过部校协同育人,培育精品课程,共建实践平台,培养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过硬的新闻传播人才。第三,通过部校互聘,培育师资,打造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社会治理意识和媒体业务能力过硬的优质师资团队。第四,通过共建智库基地,产学研一体化,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功能,及时服务政府社会治理和新闻宣传工作。
行业共建是将学生培养和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相结合,打通学生培养、产教融合、学生就业的重要通道。针对目前实践平台共建程度不深的现状,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协同育人:第一,建立专业实践产教融合日常化机制,有机整合学生资源和业界实习招聘需求,采取学分制自由修读实现教育资源和实习岗位的灵活供给和自由选择。第二,“双师制”协同育人,切实打破职称和学历对媒体教师的聘任壁垒,建立研究型师资与业务型师资的双线评价标准,为全媒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师资保障。第三,建立“探索型”产学科研平台,以科研深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前文提及的高校与媒体共建未来媒体研究院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探索型”产学研平台共建,將前沿问题代入课堂教学和学生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注释:
[1]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8-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
[2]李良荣,魏新警.论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金字塔”体系[J].新闻大学,2022(01):1-7+119.
[3]强月新,孔钰钦.新文科视野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J].中国编辑,2020(10):58-64.
[4]胡百精.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的若干基本问题[J].青年记者,2017(34):64-65.
[5]刘海贵.“名记者摇篮”:复旦新闻实务教学实践与特色[J].新闻大学,2019(10):55-60+125.
[6]张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华科大模式”的内涵及价值[J].新闻大学,2020(01):113-123+129.
[7]郑德梅.构建全媒体时代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新格局[J].青年记者,2020(18):100-101.
[8]郑保卫.当前我国新闻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出路[J].青年记者,2020(19):21-26.
[9]林晖,罗婷婷.“拆墙”与“建墙”: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再“专业化”[J].新闻大学,2022(01):34-44+121.
[10]周茂君,柏茹慧.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2,44(02):133-156.
(作者:张娜,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雨晴,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