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新闻视域下主流媒体新闻叙事策略探析

2023-08-17 04:57:27张莹
新闻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叙事策略

张莹

【摘   要】媒介环境变迁,新闻叙事格局在叙事者、叙事话语、叙事结构和叙事接受几个方面呈现出新的变化,主流媒体在叙事声量、叙事内容、叙事理念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设性新闻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契合,新闻叙事中融入建设性新闻理念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本文结合建设性新闻的公众导向、方案导向、未来导向、行动导向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新型主流媒体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新闻叙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叙事策略

新闻叙事是指新闻生产者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1];“建设性新闻”是一种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的新闻报道[2],建设性新闻的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正面报道为主、人民中心观等具有一致性,因此,在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应该把建设性新闻作为一种新闻理念来吸收[3]。新闻叙事也应该融入建设性的新闻理念,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叙事如何从叙事者、叙事话语、叙事结构、叙事接受方面寻找突破口,提升新型主流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叙事的嬗变

(一)叙事者:“一元主导”到“三位一体”

在最初叙事学理论中,叙事者一般是指“陈述行为的主体”或者“特定的声音或讲话者”[4]。在传统的新闻叙事学概念中,新闻叙事者通常是专业的新闻从业者,他们采用客观中立的叙事方式,反映了新闻专业精神。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遍应用,技术壁垒逐渐打破也使得新闻叙述者的专业身份正在被解构,并呈现出“三位一体”的特征。首先,移动客户端的完善以及可得性打破了专业媒体的“垄断”,普通用户转变成新闻叙事者,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新闻报道之中;其次,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不再仅仅是传播工具或载体,而是在新闻叙事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产生了“机器新闻”。但这并不代表着专业记者身份的消解,在“三位一体”的叙事者综合体中,即在专业记者、公众和人工智能“三位一体”的新闻生产格局中,记者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

(二)敘事话语:“表面感知”到“在场、沉浸”

叙事话语是指叙事者对“叙事对象”进行说明时采用的语言,讨论新闻叙事“怎么说”和“如何制作新闻”[5]。新闻话语形态不仅是文本的组成要素,也是文本创造的技术与手段,不仅与读者的认知、社会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与新闻叙事结构、叙事接受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统的新闻叙事话语采用文字配图表达,形式单一,浅阅读使受众对新闻的理解呈现出浅表化的特征。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数据新闻、场景新闻、以及新闻沙画等成为新闻叙事话语的新载体,重新建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并具有“时空一体”的网络高维度媒介特征。技术赋予了受众更多的信息获取途径,使受众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叙事方式。新闻叙事的视角呈现出全知全能性和临场体验感,提高受众阅读新闻时的沉浸度,提升普通受众在新闻叙事中的地位。

(三)叙事结构:“单一”“固定”到“多元”“垂直”“个人定制”

新闻叙事结构可以分为内结构和外结构,内结构即新闻事实与事件之间的组合;外部结构包括文本的构成、段落的衔接、句子的衔接[6]。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叙事结构主要采取“倒金字塔”结构与“华尔街日报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具有全局性与概括性,同时兼顾新闻价值的判断和叙事接受者的接受心理和习惯。

随着新技术在新闻业的运用,诸如“慢直播”等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即时直播,突破了以往“非线性”的新闻叙事结构。并且,伴随着大量的人工智能的应用,专业新闻记者得以从繁杂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新闻叙事的自动化生产得以实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和文本情感分析技术的推动下,叙事结构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并且能够增加时效性、提升准确度。与传统新闻叙事模式的单一和固定化不同,在媒介技术的推动下,叙事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垂直化和个性化的特征。

(四)叙事接受:“被动”接受到“主动”搜索

在新闻叙事学研究中,新闻接受是基于新闻文本的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所产生的信息接受反应,强调对叙事接受对象的研究[7]。接受新闻报道,是指在新闻文本的引导下,受众逐步排除不确定的信息,同时能够根据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答案。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受众的叙事接受形式。随着接受者主体身份意识的觉醒,新闻叙事的受叙者,即作为网络用户的新闻接受者,使传统的叙事人的权威地位被逐步瓦解,接收者的接受参与也成为了叙事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以往的被动接受新闻文字相比,现在的叙事接受者更倾向于寻找自己喜欢的新闻形式来阅读,由此,叙事接受的形式从以前仅仅对文本内容的接收的“浅阅读”,发展到以VR新闻为代表的可听、可看、可感的“深沉浸”上。

二、主流媒体新闻叙事存在的短板

(一)影响不足,叙事者声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声量”指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中的权威度以及影响力。虽然主流媒体在新闻叙述中展现了一系列客观、亲民的优越性,但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却发现它在“声量”的表达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媒体影响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叙事主体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主流媒体影响力的发挥。目前,主流媒体的新闻生产绝大多数内容出自于专业记者的采访与写作,虽然专业记者新闻生产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的专业性与客观性,但是,由于第三人称叙述降低了与受众面对面表达的亲密感,使得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感降低,受众注意力的凝聚受到影响。

其次,叙事者的观点表达在新闻文本中的显露程度也体现了新闻叙事声量的不足。客观是报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记者对稿件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将观点寓于文本之中。虽然这样的报道方式有利于让受众在对话语的自我结构中得出新闻报道的意图,但是,相比于直接表露记者观点的显性叙事报道,其叙事意图往往会被掩盖在文本之下而不被受众察觉。

(二)形式单一,叙事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

叙事话语探讨的是新闻制作的技术操作,体现的是新闻报道的外在形式;叙事结构则具体表现为文本、段落和语句的衔接,构成新闻文本的逻辑编排。因此,本研究将叙事话语、叙事结构总结成叙事内容,研究发现,主流媒体的叙事内容丰富程度仍然不够,缺乏对受众的吸引力。

首先,叙事内容的丰富程度不够,报道形式单一。目前,主流媒体以图文结合为主要的报道方式,力图进行直接、快速、深度的信息传播,达到吸引受众、引发受众共鸣的传播目的。然而,在如今信息爆炸与信息碎片化共同激荡的时代,受众的注意力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分散,一些专业性强、篇幅长的新闻报道,以单一的图文形式呈现,很难挽留受众阅读完整的文章。

其次,新闻报道的模式千篇一律。叙事的成功在于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然而,有些叙事元素和技术一直被主流媒体重复使用。例如,从新闻叙事的编排上看,特别是在消息的写作中,新型主流媒体的报道结构仍然以“倒金字塔”结构为主。叙事模式缺少变化,限制主流媒体新闻创作的空间,重复的叙事模式也会使读者感到厌烦,致使受众流失。

(三)传者本位,叙事接受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现代意义上的受众是读者、听众、观众和网络用户的统称,受众与传播者之间呈现出多元、交互、动态的新关系。尽管主流媒体在文本表达中体现出了轻松、亲切的特点,但是在敘事理念上仍然受到传者本位思维的影响,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首先,主流媒体叙事风格变革有待进一步转变。虽然主流媒体的新闻叙事风格实现了大众化转向,但其叙事风格仍然呈现出传统新闻的严肃化话语特征。很多的新闻报道仅仅是在标题上体现出了活泼的叙事风格,而在具体的新闻正文写作中与传统媒体时代并没有较大的差别。

其次,主流媒体新闻叙事的交互设计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变革。从新闻文本生产层面上来看,新闻叙事的叙事者并不重视与叙事接受者的互动。主流媒体的新闻文本并未体现与受众的交流沟通,受众的观点以及意见仅仅能在评论栏中展示,同时疏忽对受众疑问的解答,导致发布的新闻评论量、点赞量都较低。

三、建设性新闻视域下主流媒体的叙事策略

建设性新闻作为党媒发展的可行之路,“公众导向、方案导向、未来导向、行动导向”为建设性新闻实践提供操作路线图[8],新型主流媒体的新闻叙事可以融入建设性新闻的理念,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一)多元主体共创内容,记者由报道者转向整合者

新型主流媒体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将叙事接受者纳入了叙事者的范畴,但仍然是以专业记者为主的。建设性新闻中的记者干预与公众导向理念突出了记者并非孤立的观察者,可以将建设性新闻中公众导向这一理念融入到新闻生产传播全过程[9]。

新型主流媒体应该勇于打破僵局,开放话语平台,形成叙事者的多元化格局。首先,重视公众在报道中的参与,在新闻叙事中提高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使用比例,例如,受众以“我”的身份进入新闻叙事,增强受众的表达意愿与参与感,凝聚受众的注意力。其次,在人工智能、公众与记者“三位一体”的叙事者中,记者仍应保持专业素养,作为公民新闻信息源的筛选、核查与整合者的角色,挖掘数据信息深层内涵与相关链接,以便受众更容易找到有用信息。

(二)丰富叙事话语形式,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

在以注意力和流量为媒介生存法则的时代下,差异化和高品质的内容才是平台根本的生存法则[10],新闻叙事在话语和结构上都要设法满足受众的需要。新型主流媒体要立足于自身的特征,准确地把握受众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

因此,在叙事话语层面,可借助数字技术报道新闻。新型主流媒体应该利用传感器、人工智能技术扩展新闻生产主体。并且借助H5、VR等技术,增强交互型新闻生产的比重,激发受众参与叙事的热情,不断加强受众的沉浸感和在场感;在叙事结构层面,采用“钻石型”叙事结构。传统的新闻写作重视全局、客观的表达,多以“倒金字塔”结构进行新闻报道,整体上表现单一,缺乏吸引力。新媒体时代,新闻叙事模式可以考虑转向“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的报道模式,利用新媒介技术,采用“钻石型”新闻叙事结构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三)关注事件未来走向,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受众选择性进行新闻的浏览阅读,目的是在不确定的信息中了解新闻事件发展全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积极情绪”是建设性新闻定义中强调的重要特征[11],“面向未来”强调新闻工作者不应该仅仅关注今天的事件,而是要通过询问未来的可能性来为新闻增加新的维度[12]。新型主流媒体应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深化话语模式的改革,感动并影响受众。

在叙事接受方面,首先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特别是在报道一些社会问题时,不能仅曝光问题而不回应问题,或者有正式回应却不对问题处理进展进行跟踪报道,令受众在接触到社会冲突、问题时感到无助与绝望[13]。相反,记者应使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框架去报道社会问题,给受众带来希望。同时,关注事件未来走向,新闻工作者应当对潜在问题提出其它可能的解决办法,避免使受众陷入绝望,这需要记者在报道社会问题时,将正面的成分融入到报道中,既要做问题的“发现者”,也要做“纾困者”[14]。传统新闻“5W”之上再加一条——“What Now?”,即接下来怎么做才能更好?关注当下、追问过去,为未来的发展而努力。

注释:

[1]张帆,李辉.“合谋”还是“博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新闻建构比较分析[J].新闻界,2013(17):21-24.

[2]唐绪军.一个健康的社会离不开新闻的建设性[J].当代传播,2020(02):1.

[3]吴湘韩.建设性新闻实践:党媒发展的必由之路[J].新闻与写作,2020(02):21-27.

[4][5][6][7]何纯.新闻叙事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6:21、161、176、226.

[8]Hermans L & CathrineGyldensted,“Elements of constructive journalism,”Journalism,vol. 20,no. 2,2018,pp. 535 - 551.

[9]徐敬宏,郭婧玉,游鑫洋,胡世明.建设性新闻:概念界定、主要特征与价值启示[J].国际新闻界,2019,41(08):135-153.

[10]张飞.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传播的建设路径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4):36-38.

[11]晏青,凯伦·麦金泰尔.建设性新闻:一种正在崛起的新闻形式——对凯伦·麦金泰尔的学术访谈[J].编辑之友,2017(08):5-8.

[12]Liesbeth Hermans, & Nico Drok(2018). Placing Constructive Journalism in Context. Journalism Practice, 12(6), 679-694.

[13]Denise Baden, Karen Mclntyre, & Fabian Homberg(2018).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ve News onAffective and Behavioural Responses. Journalism Studies, 30(2), 233-256.

[14]彭焕萍,高天旭.建设性新闻视域下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路径[J].新闻知识,2021(06):14-18.

(作者:甘肃政法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叙事策略
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非主流创作
电影文学(2016年19期)2016-12-07 20:16:43
略论多重人格电影的叙事策略
电影文学(2016年19期)2016-12-07 19:49:34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记者(2016年9期)2016-12-05 02:20:26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6:19:25
浅论广播电视如何守护主流媒体公信力
新闻爱好者(2016年9期)2016-11-15 19:55:43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20期)2016-11-09 23:04:15
现象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比较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21:22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1:5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我国媒介审判现象
今传媒(2016年5期)2016-06-01 23:58:29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开启新时期新闻舆论 “供给侧”改革
商(2016年12期)2016-05-09 09: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