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恒 王 虎 张长念
1.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
2.北京市正泽学校,北京 100000;
3.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北京 100191
自古武不离医,医不离武,“武医文化”同根同源。武术与中医的发展在文化上相互贯通,在技法上相互渗透,明确展现出“武医文化”同根同源的典范。在早期社会,对于武医的理解主要是能够为主体提供经络、骨骼和关节等有关身体的构造认识,避免损伤的恶化,既能为医治病人提供帮助,又能将身体作为御敌的武器。由于战事的纷争和医疗资源的匮乏,促使着少林“武医一体”的作用成为了王权争执与抵御战争的重要工具,但少林“武医文化”在君主集权制的影响下,被赋予一定力量时,同样也面临生存威胁。当少林武医被赋予的特殊身份对帝王统治的新皇朝产生威胁以及少林武医的信念被动摇时,少林“武医文化”的生存空间、传承模式和整体观念都受到了一定的挤压和冷落,少林“武医文化”的传统疗法与技法则难以展现。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武”“医”成为皇室宗族获取权力的重要力量,同时,也用于满足战争所带来的伤病与疾病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之际,社会动荡和变革造就了“武医文化”的社会基础。夏商周时代,“武医”所蕴含的古代哲学理论,促使“武医一体”雏形形成。魏晋隋唐时期,皇权争斗“武医”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有了极大提高,尤其是少林寺的创立,也为少林“武医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而唐代初期,少林武医成为皇室宗族的重要力量,正如,少林僧人昙宗、惠玚精通医术的诊断与治疗,并且协助李世民平王叛乱,而在近现代史中,郑怀贤为“武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参考意义。[2]由此可见,“武医一体”的发展贯穿整个历史,而少林武医文化不仅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印证了少林武医对救济、治病、救人、养生、抵御和防卫集为一体,且具有较强的互通与互融作用。
3.1.1 少林伤科
古往今来,少林功夫历经1700 多年的历史,其中少林僧家弟子昙宗、惠玚更是精通医术,将医术与武术用于一体,创立了少林伤科。少林伤科起初是少林僧人配合少林秘方快速治疗在习练中所受到内外伤病的少林子弟,后因佛教普度众生,少林弟子需下山历练,并将少林医术用于所到之处广施善缘,悬壶救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德禅和尚讲自己六十载临床经验,结合少林武医所赠药方,悉数授予弟子,后又整理、撰写《少林寺秘方集锦》《少林寺伤科秘方》《少林点穴》等书籍,将中国武医的璀璨明珠公布于世,造福国民。
3.1.2 少林推拿
少林推拿是结合少林武术与中医的理论基础用手或者肢体的其他部位,将规范化的动作配合身体受力的强弱,对其特定部位进行治疗与防治的一种医疗手段。[3]少林推拿主要是借助于双手的变化,平衡身体的阴阳,增强人体对抗损伤的能力,其中手法的操作包括:人体上部对应的五指拿法 、扫散法 、推桥弓等;中部对应单手推胸部、 顺推胃部 ,横扫大肠 、双手刨推肋胁;下肢对应平推大小腿、揉搓大小腿。少林推拿手法是少林弟子通过双手运用内功功法将阻碍人体内在的浑浊之气进行疏散,防止“六淫”(中医指“风、寒、暑、湿、燥、火”)的侵入。而如今,少林推拿逐渐成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医疗手段。
3.1.3 少林正骨
少林正骨术归属于少林功夫,在武学与医学中具有少林卸骨术和少林上骨术两种,是少林僧医在长期治疗跌打损伤的实践经验中不断摸索,探寻能够快速治疗少林弟子在练功时所受到的损伤,防止因小伤的积累造成严重后果。少林正骨法主要是以人为主体,以手为主要工具,结合了气血和经络学等为决断伤害程度的主要依据,并以手功复位和点穴治伤等为主要的疗法救治伤病。在社会的快速的变迁下,少林正骨术也逐渐日趋完善,成为少林武医结合的重要标志。至2016 年,少林正骨也正式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4]
少林“武医文化”是以武医为主体,以阴阳五行、经络、藏象、精气血津等古代哲学为准则,是集预防、治疗、康复、防身、强体于一身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传统少林武术主修外家拳,讲究气力相随,气顺则力顺,顺则通。中医认为人与自然共为一体,将五脏对应阴阳五行的理念,以形、气、脉所产生的反应探究人体内部的病理、治疗与防治。《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将人体脉穴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对应的是天、地、人三候,因此,可根据三部九候之位也来决断人的死生,处百病,调虚实,除邪疾。[5]中医对于养生、治病和药物毒性的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来搭配,每一品所对应的治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自然也不相同;而少林武术则是将身体分为三节,每个三节中又各有三节,通过体悟的练习方式使其主体更加深刻地感受身体对应着梢节、中节、根节三个不同的位置,每三节与主体的各个部位协调配合,进而产生效果。可见,“自古武医不分家”“武医一体”道出了以治病、防病、养生、修身为目的的武医同源的前身,“武”的三节与“医”的三品分别展现了“武医一体”的整体观念,这也为“武医一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3.1 卸骨术与上骨术
少林卸骨术皆属于《少林七十二绝技》的重要武技之一,主要有:卸肩术、卸肘术、卸腕术、卸膝术、控骨术等武技。经过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社会产物的少林卸骨术也被分成具有悬壶救济的“医手”又有擒拿格斗的“死手”,两手同为一用是将原有的骨关节位置卸除,造成脱臼、滑落、斜歪等状态,从而使对方丧失局部的功能掌控。[6]卸骨始于技击,归于擒拿(擒手),习卸骨者,以伤科为主要依据,精通生理解剖,熟知人体三百六十余块骨头结构及形状。对此,卸骨术用于实战搏斗中,一推一卸,一捏一揉可迅速使人体关节失去正常生理机能,痛疼难忍,可见卸骨术是作为擒拿格斗中一招制敌的重要技术。少林上骨术与卸骨术同为一体,亦称正骨术。[7]习练上骨术必精通卸骨,否者则精中不足,留存后患。上骨术与卸骨术相同,都是需要手法内劲雄厚,并且精通人体关节的构造,运用手中巧劲,对敌手的关节进行复位或者控制,方可在实战中把握良机,克敌制胜。
3.3.2 点穴法
少林点穴法作为《少林七十二绝技》的重要武技,点穴法以经络学说为依据。少林点穴法是少林武僧在经络学的基础上,在长期的习练中,利用雅咀、鹤咀、鸡咀、金针指等拳掌法,击打人体穴位,并根据击打的轻重判定其所起的救治与治病的作用。根据唐豪《人生穴位并治疗法》的介绍中得知,“击打人体长强穴,可使人屎出脾泄,重击华盖穴,可使人立刻昏迷”等皆是穴位遭受重创后的症状。[8]在社会环境影响下,点穴法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戳、点、锤、踢、撞等击打关键穴位的方式,进而对其损伤部位进行救治。少林点穴法通过与中医的融合,还可借助针灸搭配上合理的实践,用于临床的实践治疗。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西方思想的汇入,导致根植于我国本土的武医文化的生存地位遭受严峻考验和排挤。在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热潮的介入后,具有古代哲学阴阳五行、藏象等学说的“武”“医”被世人挂上了“玄学”“神论”等标签,武医的技法、拳理和传统治疗术更是被弃而远之。[9]西医与竞技体育的出现,代替了人们对于传统“武医”生活内容的现实需要,“武医文化”的价值观念在中西并用中出现了错乱,少林武医迫于社会环境的需要,强行做出了革变,造成人们在继承“武医文化”的内容上出现了偏差,从而严重威胁了“武医”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方式。在受到社会变迁和西方科学的影响后,崇尚西方理论为之科学,弃传统的拳理、技法以及治疗之法,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人们也从“武医”周期性调理、诊断、预防等方面逐渐向西方的高效和快速的治疗转变。最终社会环境的演变,传统特色的的缺失,西方科学的挤压进一步加深少林“武医文化”社会地位与生存空间的缩减和没落程度。
在处于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社会中,“武医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家族传承;二是师徒传承。两种传承方式承载了“武医”延绵千年的结果。家族传承通过以家庭为单位实施子承父业的生产方式,即子孙继承祖先的成就;师徒传承则是根据师父或徒弟的主观性而采取的一种非血缘关系的传承模式。师父根据当时社会现状以及经济基础决定是否收徒,从而将其自身的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给徒弟,而徒弟背负着传承该门派技艺的责任。然而,随着社会生态的失衡与自然经济解体“武医文化”师徒制传承和家族传承在古代社会中过于单一。面对土地分配不公平,大量人口开始流失,有的人为求温饱,选择拜师寻求庇护,这也导致师父在收徒时,需让徒弟填写契书,并且契书上规定学徒年限以及学徒期间生死不保等条例,这足以见得“武医”对师徒制传承的苛刻条件。另外,以家庭为单位的“武医文化”传承,由于所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在传承方面缺乏灵活性,常常有“子承父业”“传男不传女”等方面的限制,认为只有子孙才能将祖先发扬光大。家族传承在传统社会中显然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这也正是造成“武医文化”传承方式在社会进步出现断层和失传重要原因之一。
自古以来,“武医”讲求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少林“武医文化”的整体观念,是将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对人体具身化的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交流。中医的整体观体现在五脏、形神与精气神三个方面,而各方面中有包含人体结构的联系和统一;少林武术在体悟的过程中将人体部位的梢节、中节和根节对应全身,每个三节中依旧包含着另外的三节,体现着人体的功能结构都是具有整体联系的。这种观念也使众多“武医”的前辈在诊断病情时,一致认为部分位置产生的疾病是因为机体内部的失衡所导致的。而西方哲学观念的产生,打破了“武医文化”千百年来的思维理念,西医与竞技体育的到来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将主体结构拆分成及其细致的“零件”,具有快速解决复杂物质的难题,同时还有益于技术能力的提高,[10]而这正好与“武医一体”的整体观念相悖。然而,在现代化环境的影响下,西方哲学观念的思维理念逐渐在我国本土中得到认可,反观“武医文化”为了迎合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平衡、和谐、适中“武医一体”的整体理念被消磨。
少林“武医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的磨难和洗礼,其自身所拥有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记忆更是“武医文化”的立足之本。在社会变迁的今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11]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保存的越好,那么,它也越容易被世界铭记。“武医”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不仅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历史,同时少林“武医文化”存在的信仰、思维方式以及朴素自然的哲学基础更是成为了文化的典范。此外,“武医文化”立足传统并非是对传统的照搬照旧,而是将传统正骨、卸骨、点穴、推拿以及伤科结合现代化的需要推陈出新,致使我国优良的文化成果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在治理人体技能和治疗疾病时,二者在知识技能的运用上各有千秋,要想摆脱少林“武医文化”模糊的面纱,需要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使经络连接肢节能够积极、主动地体悟自然,适应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并在“具身”中探索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改善五脏六腑的疾病,让其整体事物的内在联系协调有序,以此构建当下属于少林“武医”防治一体的身体健康规律理论。
在当前社会,“武医文化”的传承仍面临着断层的严峻形势,单一的“武医”传承已然跟不上社会的变迁,只有在借助传统的家族、师徒传承的基础上,与现代化的社会融合,突破单一领域的传承方式,构建在纵向上保持“武医一体”的传统家族与师徒制传承;在横向上采纳跨界融合、确有专长的传承方式,以此促进“武医一体”单一的发展和传承路径。确有专长是作为中医的一类传承方式,且具有一定的合法性,正是这种合法性促使中医在传承方面给予了民间医者更多的渠道。反观武医的师徒制传承,限制的内容造成了武医结合寸步难行,但将确有专长运用到“武医文化”的传承方式上,通过两者非血缘师徒制的传、帮、带与口传心授,规定在传承过程中学习武医所需要的学时,最后根据考试获得该领域的认可后授予毕业证书,这样有益于促进现代社会“武医一体”的融合,同时也为武医在传承路径提供多元渠道。
少林武医在理论上追求脏腑、经络对应五行与阴阳的对立制约,在技术上讲求“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共生共进。换言之,传统的少林武术以遵循中医理论的准则下,寻求气、血、津液、经络等在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借鉴在少林武术的传统技法与拳理中,增强习练时对体悟的感受,这也使习武者深刻认识到中医对人体构造的重要性,有利于提升先、后天的整体体质,达到“预防”的共通效果。[2]而中医则是将武术技法用于传统治疗中,通过对学习武术掌握武术发力的控制和身体习练得出的体悟经验,让推拿、正骨和点穴等医疗手段具备更加精准和穿透的治疗效果,从而产生“治未病”的作用。正如,《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点穴法,正是借助了中医的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击打人体的穴位,使人体的气血或停止、或流畅地运行,都会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产生不同的效果。[12]郑怀贤更是对武医的融合发展躬身践履,并根据正骨理筋手法与武功技法的密切关系,将中医理论与武术技法中的擒拿、点穴、正骨理筋集于一体的整体观念,并标新出今日的“十三手法”“经穴按摩”“正骨推拿”和“推拿练功法”等郑氏伤科按摩技法。[13]由此可见,传统少林武术与中医二者在“防”与“治”的技理中并行兼顾、相互融合,同时少林技法与中医的健康思想促进了少林武术在推拿、正骨、点穴等医疗手段的提高,这为“武医”在“治未病”中的协同融合奠定了基础。
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社会环境变迁的洗礼后,作为人类文明成果表现形式的少林“武医文化”,其“武医一体”的关系贯穿于整个武医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文化的动态转变与西方文化的冲击,少林“武医文化”迎来了一系列变革,而众多极具实践价值的少林“武医文化”技法、传统医疗术的生存地位、传承模式、整体观念逐渐在社会进程中被淡化和摒弃,阻碍了“武医文化”的发展。然而,少林“武医文化”只有以传统为根,借鉴西方文化促进少林武医的发展,展现自身具备的当代特色;开拓少林“武医文化”确有专长的传承模式,完善传统技法、治疗术融汇贯通的渠道;强化“武医一体”对技法理念的整体观念,发挥少林武医技法对人类“防”“治”健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