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苏州码子与人文计算的海南侨批解读
——以《侨批传递赤子情》为中心

2023-08-16 09:52李文化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陈虹邮戳港币

李文化,陈 虹

(1. 海南省社会科学院,海口 571199;2.海南大学a.海南大学图书馆;b.海南省外文海南文献与舆情研究中心,海口 570228)

一、侨批与苏州码子简介

(一)侨批简介

广东潮汕方言中,“信”被称为“批”。自晚清以来,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向家乡亲人寄送书信的同时,顺便寄上一些数额不等的外汇,因此,这些“批”“信”既是家书,又是汇款凭证,故称为“侨批”,主要分布在闽粤琼等地。侨批封被誉为“东方侨史的敦煌”,对研究华侨史有重要价值[1]。

2009 年,广东省成立全国首家侨批档案馆——潮汕侨批档案馆;2013 年,广东福建联合申报“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汕头侨批文物馆,高度评价华侨对中国建设的巨大贡献,强调要保护好侨批并加强研究[2]。1988 年,海南建省前发现的侨批文献大都并入广东,因此,海南省档案馆收集、整理的侨批相对较少。2021 年8 月,海南省侨办领导到省档案局调研侨批档案建设,要求相关部门要发掘、保护和弘扬好华侨文化[3]。

侨批具有金融和历史意义,目前,岭南金融博物馆和汕头侨批文物馆均藏有约12万件的侨批[4-5]。

(二)苏州码子与人文计算

苏州码子是明清以来产生于苏州,流行于民间的一套商用数字,也称“商码”“花码”等(本文简称“苏码”),它广泛应用于杂货店、钱庄、银号等经商场合[6]。自阿拉伯数字普及以后,这种记数法几乎不再使用,只有少数地方如香港依然可见[7]。

阿拉伯数字“0,1,2……,10”对应苏码分别是“〇一二三〤〥〦〧〨〩十”;“1、2、3”的写法有“一二三”“丨〢〣”横竖两种①苏码中〧、〣正确写法分别是(图片插入),字库显示出现长短偏差,考虑版面美观,文中不一一使用图片显示,特此说明。。苏码是一种十进制记数系统,且没有设计小数点。苏码记数一般写成两行,首行是苏码表示数值,第二行记量级和计量单位。

百年更路簿《癸亥年更流部》中有多处用苏码表示航程更数,如图1 所示,左边是“”,表达“24更”,右边是“”,表达“11.5更”。笔者[8]112自2019 年首次发现苏码在更路簿中出现后,又相继在海南民间多类史料中发现该符号,证明其曾在海南民间广泛应用。

图1 更路簿中两例苏码

人文计算也称数字人文,它是针对计算与人文学科的交叉领域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学科,为人文历史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二、海南侨批历史背景与文化解读

(一)海南侨批档案研究与收藏情况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侨乡之一的海南,因收藏的侨批数量较少,故未被学者重视。到目前为止,公开发表的与海南侨批相关的研究成果不多,最早是周德川[9]于1996 年关于海南侨批邮戳的研究,其次是张朔人[10]于2009年从外汇资本的作用角度对海南侨批进行研究,与邱江华等[11]对海南岛侨批业的兴衰及消亡进行了研究,最近是马静[12]从金融角度对侨批业管理进行了分析。

海南省档案馆以馆藏侨批为资料编印出版《侨批传递赤子情》[13](以下简称《侨批》)一书,收录了海南文昌等地百余封侨批。这些由南洋汇入琼州的侨批,先至海口,再转至各县镇。其中,批封(无信)从1931年到1990年共154件,不明年份的共101件;侨批(封、信俱全)从1947年至1989年共119件,不明年份的共29 件;批信(无封)从1924 年至1992 年共67 件,不明年份的共21 件。同时,档案馆展示了100 余封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寄回文昌的批件。图2是一封从新加坡寄给海南文昌亲属的批封,批封上有“图为1956年叶用昌家母亲手收(叶用昌付并港币壹佰柒拾元)”[13]49的简要标注,这是目前为止所展示的海南侨批档案文献中较为完整的一封。近期,笔者之一陈虹从家中找到1971年至1981年家人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寄回琼海老家的侨批15件套,封信配套基本完好,少部分印章与字迹不清。据了解,她家原有大量1951年至1969年的侨批及信件,但全部毁于1973年的13号强台风。

图2 叶用昌1956年批封

(二)海南侨批批封特点

1. 海南批封上的信汇数额与兑换数额表达

侨批批封基本上都会写明收信人地址、人名、信汇数额以及寄信人。绝大部分侨批批封上还留有兑换人民币数额。《侨批》列示的信汇币大部分是港币,也有少量中央币,绝大部分数额用大写汉字书写,如“随信中央币贰拾伍元”[13]3“2信付港币柒拾大元”“配银信港币壹佰元正”[13]33等,也有少量用苏码表示的,如“港币(50 元——作者注,下同)”[13]71“港(400元)”[13]84“随信港币(50元)”[13]90等。

随信汇回外币必须兑换成本币才能使用,多数侨批信封上记有兑换后的本币数额。《侨批》显示,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1960 年之间的兑换数额基本上用苏州码子表示,如“伸人民币(42 700 元)”[13]35“币(42.7元)”[13]47“申券(21.35元)”[13]64等,约有70处。兑换数额的字色多与其他内容不同,应是主管侨批的工作人员根据当期汇率计算后加上的。

2. 海南侨批邮戳特点

自晚清以来,经邮局寄送的侨批批封上一般只盖普通邮戳,后来才出现有“侨批”字样的专用邮戳。周德川对其收藏的200余封海南侨批整理后,发现最早有侨批专用邮戳的见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一月,见图3。邮戳上格基本上都有“国内互寄批信/及回批资费已/付特准批信局”字样,下格是“海口”(右读),中格右、左两边分别有“专人”“带送”字样(竖写、右读)和邮戳日期。琼州侨批邮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日期表示方式,共七种,见表1。

表1 1949—1977年海南侨批邮戳日期格式

图3 民国三十八年琼州侨批邮戳(周德川提供)

据查,海南省档案馆收藏的侨批大部分有邮戳,但大部分邮戳日期比较模糊,其中影印比较清晰的有8处,均与表1所述日期格式吻合。陈虹家藏15份侨批,只有1971年(图4)与1973年的两封侨批上有邮戳印迹,日期均为阿拉伯数字(左读),公元年份为全称,无钟点,与周德川总结的1962—1977 年的侨批邮戳特征相吻合。另有1975、1977年两份侨批没有见到邮戳,而是用“结汇专用章”代替,图5是其中一份1975年侨批中的汇率印章。

图4 1971年侨批邮戳(陈虹提供)

图5 1975年侨批中的汇率印章(陈虹提供)

3. 海南侨批批封上的汇率公章

从《侨批》展示的多份20 世纪50 年代的侨批中发现,部分批封除了盖有传统的侨批邮戳(这些邮戳特点基本与周德川总结的一致)外,还加盖有“海口/中国银行/专盖侨批之章/195×年×月×日/港币一元合人民币×××元/限五天内介讫”字样的圆形章,以说明港币对人民币汇率情况。

《侨批》中的一份1953 年批封上,有“海口/中国银行/……/港币一元合人民币四二七〇元/……/限五天内介讫”[13]56字样;另有多个批封上盖有“海口/中国银行/……/港币一元合人民币0.427元/限五天内介讫”①参见《侨批》第37、39、57、59—62、69—70、73—74页。字样的邮戳。1957 年詹爱金女士启[13]61和1958 年黄守弟先生手收[13]74的侨批上的邮戳将“介讫”改为“派送”,意思更清晰。在《侨批》当中,这样的印章至少有11 处②参见《侨批》第37、39、57、59、60、61、62、69、70、73、74页。,基本上是1955 年4 月后的侨批,其上面显示的换算汇率与晏露蓉所说“1955 年3 月1 日发行新版人民币。之前旧版人民币一律换算为新版人民币,新旧币换算比例为1:10 000”“‘港币一元合人民币四二七〇元’变更为‘港币一元合人民币〇·四二七元’”[14]信息吻合。

图6是文昌白延华侨赵天秀于1955年5月寄给其母邢氏的一份侨批,侨批邮戳中格日期写有“55.6.1?”字样,钟时已看不清,表述方式与周德川所言一致,加盖的汇率说明公章有“1955 年5 月31 日/港币一元合人民币0.427元”[13]37字样。

图6 1955年赵天秀寄给其母邢氏收的侨批

陈虹家有8套侨批中用“汇款证明书”或“结汇专用章”方式直接给出“牌价”即汇率。分别是:1975年1月0.379 1(图5)。1979 年5 月的0.313 5(如图7 所示,最初以为是“71 年”,后认为是“79 年”,详见后文分析)。1979 年8 月的0.298 2,1979 年12 月的0.304 1,1980 年4 月和12 月均为0.306 4,1981 年1 月为0.297 4,以及1981年6月为0.314 2。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后期港币对人民币汇率浮动性大。

图7 陈虹家1979年5月侨批中的汇款证明书

(三)海南侨批中的苏州码子及汇率计算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港币兑换人民币挂牌汇率

陈植芳在《漫谈潮汕民间侨批业》中对潮汕民间侨批业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并对1950年7月至1972年5月,侨批业全面归中国人民银行管理后的港币对人民币汇率的历史进行了总结。他认为:“1950年7月8日中国银行对港币结汇挂牌价为5 800元,7月26日为4 500元,8月7日为4 950元,9月6日为4 750元,12月26日则为4 500元,1951年1月5日4 200元,1月20日为3 880元,1952年12月6日改为4 270元,这一牌价最稳定,至1967年10月12日仍是4 270元,1967年11月20日为3 360元,11月28日为4 020元,至1972 年5 月31 日仍为4 020 元。”[15]42但前面已提到,1955 年3 月1 日第二套人民币启用后,港币对人民币的当时挂牌价应该从4 270 元变更为0.427 元,故陈植芳所述1967 年后的挂牌价“4 270 元、3 360 元和4 020元”可能仍是按第一套人民币兑换,而按第二套人民币算应该是“0.427元、0.336元和0.402元”。

侨批局将华侨邮寄款额先折换为港币通过香港汇入中国人民银行,然后在侨乡当地折换成人民币兑付给侨眷。外汇买卖权归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杜绝了外汇黑市漏洞,结束了此前外币自由兑换的混乱局面,对侨户利益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

2.《侨批》批封中兑换数额用苏州码子表示的港币计算汇率

对《侨批》中同时记有信汇额与兑换额的批封进行比值计算,其中兑换额用苏州码子表示的侨批中,港币与人民币汇率比值最多见的是0.427,共有45 处,多为1955 年到1960 年,也印证了前面所言的第二套人民币启用后的情况。其次是4 270,共有18 处,还有3 880 共6 处,以及4 750、4 200 各1 处。表2 列示兑换数额为苏州码子表示情况,相关侨批基本上是1966 年前,而表3 列示的是兑换数为阿拉伯数的情况,基本在1967 年后。将《侨批》中对这些侨批标注的年份、汇额与兑换额的比值与当年的汇率进行比较,发现有许多数据不吻合的现象,如表2列示比值为4 270的1948年1套、比值为0.427的1950至1954年8套,及表3中列示比值为0.402的1954年1套侨仳年份,在后文加以辨析。

表2 《侨批》批封汇额(港币):兑换额(苏码人民币)统计

表3 《侨批》批封汇额(港币):兑换额(阿拉数字人民币)统计

陈虹家藏1971年以后的侨批,港币对人民币汇率直接以挂牌价方式给出。

3.《侨批》批信落款中的苏州码子

在信件的落款中,有一些年份是用苏州码子来书写,如黄守弟先生手启的书信落款为“十二月卄①《侨批》中苏码“廿(20)”的手写体,有些被写成“卄”,如第59、67、68、72页。九日(1952 年12 月29 日,作者注。下同。)”[13]68,黄守弟手收的书信落款为“十一月十日(1955年11月10日)”[13]69,伯父德福寄的书信落款为“七月廿五日(1956年7月25日)”[13]78。

4.《侨批》批信内文中的苏州码子

在一份(父)詹尊琦“五七年四月”寄(女儿)詹爱金女士的批信[13]52内文有苏码14 处以上,多与利息计算有关,并提及“捐文昌华侨中学之款”[13]52事宜。

在1953年詹尊琦寄(女儿)詹爱金1953的批信内文,有这样的描述“付回港币壹佰大元汝用银(30元)交汝母银(70 元)”[13]55汇额相互印证,金额与付款人也与批封“壹佰大员”[13]55及付款人完全相符;按批封兑换人民币计算,汇率为4 270,也与当年官方记录汇率相符。

一份落款为“一九五六年六月卄六日”[13]59批信中有大量苏码,其中书信内容有苏码11处,物品清单有苏码18处,均与金额有关。

1957 年的封信一套[13]61,信文有苏码11 处,均为物品数量及费用。一份时间不详的家书[13]65有苏码7处,多为,等表达方式。一份落款为“四十年”(《侨批》标注为1955年,实为1951年)的批信[13]71,内文有9处苏码。一份“一九七四年”书信写有“随信汇上人民币陆拾元正(折合叨币柒拾正)……所余人民币”[13]95。(按:“叨”应为“叻”的错别字或俗写。)

5. 陈虹家藏侨批苏州码子情况

陈虹家藏3 封于1971 年、1973 及1977 年从新加坡寄回的侨批批号用苏码表示,其中1971 年侨批的收信地址门牌号用苏码表示。有一封1981 年11 月来自马来西亚的批信中有苏码出现。其余内容暂未发现苏码符号。

三、《侨批》错误辨析

(一)标注年份之误

1. 赵天秀一批封年代错读

封面为“母亲赵邢氏收……配银信港币壹佰元正……男赵天秀付”[13]33的侨批,标注为“图为1950年”[13]33,根据该批封上兑……换额“”[13]33计算汇率为0.427,这是1955 年3 月1 日后的汇率,故这一侨批的邮寄时间应为1955年及以后,编者解读为1950年应该有误。近日到海南省档案馆(下简称档案馆)查验原件(档案编目为27-18),其背面的侨批邮戳有些模糊,但仔细辨认,但实为“1955年”却是可信,故此书对此侨批的标注错误。

2. 赵天秀寄给其母亲的一个批封被错读为陈振侨寄

一份侨批最下面批封记有“……慈母邢氏收……港币壹佰元 由星州赵天秀寄”[13]37字样,批封上的兑换额为,计算汇率为0.427,该批封在原有侨批邮戳基础上,又加盖了“海口中国银行专盖侨批之章1955 年5 月31 日港币一元合人民币0.427 元”[13]37字样,故应是“1955 年邢氏收(越天秀缄寄港币壹佰元)”,但《侨批》标注为“1954年陈振侨先生收(随信港币伍拾元)”[13]37与批封内容明显不符。

3. 詹尊琦寄给詹爱金的一个批封年代错读

一份侨批最上面一批封被注记为“图为1953 年詹爱金女亲收”[13]54,批封上的兑换额为,计算汇率为0.427,这是1955 年3 月1 日后的汇率,年代标注疑误。近日到海南省档案馆查验原件(档案编目为27-56),发现该批封背面邮戳的年份确实有些像“1953年”,但仔细识读还是“1958年”更可信。

4. 黄德福“四十年”寄给黄守第的一个批封年代错读

5. 黄德福“四十四年”寄给黄守第的一封批信年代错读

一份批封有“黄守第……港币肆拾员正……黄德福付”[13]75字样,兑换额为,计算汇率为0.427,批信有“我侄守第知之……付港币肆拾员……四十四年四月廿六日伯父德福手抄”[13]75,编者标注“图为1965年黄守第先生手收(黄德福付港币肆拾元正)”[13]75。显然,“四十四年”应指“1955年”。查看批封上的侨批邮戳,日期为“×5.6.9 10”[13]75,年份像“65”也像“55”,日期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左读,公元年份简称,有钟点”,对比前面周德川总结的海南侨批“1953 年到1956 年。日期阿拉伯数字左读,公元年份简称,有钟点”与“1962年到1977年。日期阿拉伯数字左读,公元年份全称,无钟点”[9]邮戳的特点,应是“55.6.9 10”,笔者到海南省档案馆查验原件(档案编目为29-323)邮戳,确认邮戳日期为“55.6.9 10”,即日期为“1955年6月9日10点”而非“1965年”,此处标注应是编者查验有误。

6. 林玉兰1951年寄给林熙铨的一个批封年代错读

一份批封有“林熙铨先生收启……林玉兰付……港币壹佰元”[13]82字样,从笔迹看,“壹佰元”原为浅灰色,曾被蓝色改为“捌拾元”,后在左边又用蓝色改为“壹佰元”,兑换额为,计算汇率为0.427。批封上的侨批邮戳日期为“××.1.28 ××”[13]82,年份和钟点均比较模糊,日期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左读,公元年份简称,有钟点”,对比前面周德川总结的海南侨批邮戳特点,应是“1953 年到1956 年”的侨批。编者标注为“1951年”[13]82,疑有误,结合计算汇率情况,也应为1955年到1956年的侨批。笔者到海南省档案馆查验原件(档案编目为27-23)反面,可以看到“1956年1月28日”字样。故此处为识别标注错误。

7. 图标注为“1956年林廷畅先生手收(林栋日缄)”[13]83的侨批,年代疑为1969年

原因有二。一是批封上有用铅笔补写的“六九年”字样。二是批封上写有“港币五佰元”,兑换人民币“201.00 元”,汇率为0.42,是1967 年11 月至1972 年5 月的汇率。综合两者,可以确定此批封年代应为1969 年。

8. 标注为“1957年林廷畅先生启(林栋日付)”[13]85的侨批年代疑为1971年

信内文为林玉泉寄给祖父母的信,落款时间为农历“一九七零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即公历1971年初。信内和批封均记有港币贰佰元,批封上记有兑换成人民币“80.40 元”[13]85,即汇率为0.402,是1967 年11 月至1972年5月间的汇率。综合两者,即可确定此侨批的当为1971年。

9. 钱荣华1954年寄吴舜花一批信[13]90年代疑标注年代错误

(二)封、信错配

1. 赵天秀民国三十七年(1948)的批信与批封不符

有一份赵学兴寄赵邢氏的侨批,信汇是“港银伍拾大元”[13]30,兑换额是“伸人民币”即“213 500”元,计算汇率是4 270;该页还配有批信一件,记有“母亲大人……。付上叻币壹佰大元……民国三十七年……男赵天秀付”[13]30;配文为“1955年赵天秀远在新加坡寄回蓝田村母亲邢氏的一封家书”[13]31。

配文内容与书信内文基本一致,但标注时间“1955年”,与书信落款“民国三十七年”即1948年不符;批封显示是“赵学兴”寄,而书信是“赵天秀付”,两者不符;批封汇率4 270 是1951 年到1955 年的,与1948 年不符;批封是“港银伍拾大元”[13]30而书信是“叻币壹佰大元”[13]31两者不符。批封与批信应不是同一套;配文“1955年”[13]31有误。

2. 黄德福1953年寄给昌华的批信与批封不符

有一批封为“黄守第亲手收……港币伍拾元……黄德福付”字样,兑换额是“(21.35 元)”[13]67,计算汇率是0.427;该页配有批信一件,记有“昌华贤侄……付去港币陆拾元……一千九五叁年五月卄七日呆叔德福手抄”[13]67,与标注信息“图为1953年黄守第亲手收(黄德福付港币伍拾元正)”[13]67不符。一是计算汇率0.427是1955年3月之后的汇率;二是收信人不符;三是内文汇额与批封额不一致。这应是封、信错配所致。

3. 守琼于1952年寄给弟媳翁彩姬的批信与批封不符

4. 黄德福1953年寄给黄守第的一个批封年代疑问

一份批封记有“黄守第手收……港币?元……黄德福付”,兑换额是(29.89 元)[13]69,由于信封没有影印完整,无法确认准确数额。编者标注“图为1953年黄守第手收(黄德福付港币肆拾伍元)”[13]69,如果按批封兑换额人民币29.89元及标注信汇额港币45元,计算汇率是0.664,这是一个侨批时期几乎没有见过的汇率,所以此批封与批信应不匹配。该页配有一批信记有“我侄守地媳翁彩姬……付港币肆拾伍元……十一月十日伯父德福手抄”[13]69,批信内文汇额与批封并不一致。批封印章似有“195×年1月13日港币一元合人民币0.427元”[13]69字样,应是1952年12月以后的批封,如果信汇额是“柒拾元”,则汇率为0.427。故疑此批封显示不全的汇额是柒拾元,年代为“1955年”,且批信与批封错配。

5. 黄德福“三八年”寄给黄守第的一个批封年代疑问

一份批信记有“守第侄儿字如面……付回叻银肆拾伍元……三八年四月……伯父德福抄”[13]70,配批封写有“黄守第先生手收……币肆拾伍元……黄德福付”[13]70,兑换额为,计算汇率为0.427。编者标注“图为1955 年黄守第先生(黄德福付港币肆拾伍元)”[13]70,而批信时间“三八年四月”应指民国三十八年,即1949年,45元信汇币信、封吻合。错误是信、封不符所致。

另有黄德福“四十一年”寄给黄守第[13]74,黄昌吉寄给黄守第[13]77等侨批,均出现批封与所配批信配对错误问题,在此就不一一详细辨析。

(三)其他问题

1.《侨批》书稿中的部分表述与事实不符

书稿“追忆·白延”部分对相关家书的来信地源表述存在部分失误,如官坤村詹家书信基本上是(女儿)詹爱金的父亲詹尊琦从马来西亚寄给她的侨批,而作者给的标题却是“詹爱金在马来西亚与家中往来家书”[13]51;上宛村黄家书信基本上是(侄)黄守弟的叔叔黄德福从马来西亚寄给他的侨批,而作者给的标题却是“黄守弟在马来西亚与家中往来家书”[13]66。

2. 詹尊琦1957年寄给女儿的一封批信的解读疑问

一侨批是(父)詹尊琦“五七年四月”寄(女儿)詹爱金女士的批封信汇额港币伍拾元及兑换汇率0.427分别与批信内文伍拾元及年代吻合[13]52。但编者却配文“父亲詹尊琦……吐露其女詹爱金的丈夫的种种不是……詹爱金身心很受打击”[13]53,与批信内容完全不符,配文与批信不是一套。

3. 莫少银等在解读侨批中的苏州码子时出现的误释

莫少银等对海南省档案馆收藏的一份1956 年批封上的信息解读为:“用苏州码写有‘并港币〧0’,下行为‘百元大元’,转换成阿拉伯数字为‘并港币170 元大元’。右边竖行第二行上有‘¥〧〢〥〩’下面是‘十元’,转换成阿拉伯数字为‘¥725.9元’。”[16]笔者认为此信息的解读有误,一是第一个苏州码应该是“并港币丨〧0”,可能是编辑漏了“丨”,因为接着的后文中明确说明是“港币170 元”[16];二是将兑换的人民币数额误认为是“725.9 元”[16],实际应是“72.59 元”。按170 港币兑换人民币72.59 元计算,比值为0.427,与1956年汇率历史相吻合。

4. 陈虹家藏一张侨批证明单上的时间分析

陈虹家藏侨批资料中有一份“7×年5 月15 日”的“海外私人汇款证明书”(上文图7 所示),其中年份初看是“71 年”,但证明书中的汇率0.3135 与陈植芳描述的1971 年汇率为0.427(见前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港币对人民币挂牌汇率”相关内容)不相符。再仔细察看该证明书上的“年”字上方隐约还有些字迹,与年前面的笔画“1”连起来辨认,为“9”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而1979 年的汇率0.313 5,与陈植芳认为“至1972年5月31日仍为4 020元(注:应是0.402元),嗣后港汇牌价较为浮动”基本吻合。再看陈虹家其他侨批“汇款证明书”都是1979年到1980年的,其中有两份证明书中的“9”是也是这种“反写”形式(见图8),而且,1979 年,侨批完全纳入中国银行的业务,批信局成为中国银行的“海外私人汇款服务处”。故笔者认为,图7所示证明书应是“79年”而不是“71年”。

图8 陈虹家藏另一份1979年汇款证明书

5. 海南大学图书馆海南历史文化展厅中的“侨批”问题

海南大学图书馆有一个海南历史文化展厅,厅内有一个展柜中陈列有两套资料:一套为许茂春编著《东南亚华人与侨批》,介绍了潮汕侨批2万多套情况,也涉及少量海南侨批(不超过5封);另一套为馆员整理的家信资料129件,内页有一张小卡片记有“侨批31个”“海南封58个”“广东封40个”。展柜中的标牌题名为“海南侨批”,但笔者详细查看后,发现这些信件资料,都是从海南琼海或广东江门寄往东南亚的信件(或仅有信封),既不是侨批,也与“回批”[17]55不相关,可能只是普通信件,标注为“海南侨批”不妥。

(四)错误原因分析

《侨批》大部分封、信中的寄信人、外汇额、时间等主要内容可相互印证,批封上的汇率也与历史相符,但还是出现多处信、封配对错误、解读与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经核查,原因是多方面的。

1. 部分侨批在收藏者手中就已出现封、信错配情况。这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收件人会经常翻阅这些侨批,而在翻阅之后重新装封时,有时会造成封、信不一致的错误,甚至会遗失部分信件或批封。陈虹家就有一套写信时间为1969年12月,而批封邮戳时间为1971年1月的侨批。

2.《侨批》主创人员对海南侨批了解并不多,对侨批上的苏州码子和侨批邮戳等文化符号了解更少,这可从批封、批信中出现的大量苏州码子及侨批邮戳未作任何解读和说明,即可知晓。对此,笔者实地走访也证实了这一点。《侨批》主要是从“展示”角度向大众分享了这些珍贵的海南历史档案资料,但因为部分邮戳上的年份信息已模糊不清,同时没有意识到侨批背面信息的文化内涵,故出现了大量标注年份不准确的情况,非常遗憾。

3. 部分错释误读内容应是主创人员不小心错配了批封与批信,导致标注信息出现令人费解的现象。同时,也可能存在校对人员工作不够细致的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建议海南省档案馆设法重新核实批封与批信的原件是否正确匹配,避免这份珍贵历史文献遗产在年代久远后,因错配而难以识读、难以纠正,并以必要的方式提供勘误说明,避免以讹传讹,损害这些珍贵文献的文化价值。而莫少银的误释,可能与作者当时对苏码的记数特点和当时的汇率不熟悉有关。

四、海南侨批与潮汕侨批的比较

(一)侨批来源、外汇币种及苏码应用

由于粤、闽、琼华侨以东南亚居多,特别是海南的东南亚华侨占比更高。目前收藏的侨批大多来源于东南亚,这与批信中出现的苏码来源地情况基本相同。海南档案馆收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侨批,从海外寄回的绝大多数为港币,这可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国民党中央银行滥发国币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对侨批业的影响有关,与曾旭波所言“用相对较为稳定的港币寄批更能保证侨户的利益”[18]112,此及陈植芳描述潮汕“海外侨汇业,不得不接受寄客的要求,改寄为港币,以求其能够保值也”[15]40-41相吻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批封上标注的兑换数额(人民币),三省侨批多用苏州码子表示,但到了1967年后,逐步改为阿拉伯数字。

(二)侨批兑换汇率

陈植芳以广东潮汕地区的侨批总结的汇率数据,在海南侨批中得到充分的印证,并作为主要数据资料指导了笔者对《侨批》中的疑问的辨析,且经实地调查,基本上都得到印证,即中国银行挂牌汇率在潮汕、海南地区的侨批兑换中得到贯彻执行。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对地方金融秩序的治理,特别是“应该纳侨汇于正轨,所有外汇不得流入黑市”[15]42的有效管控,纠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部分侨批经营者兑换不规范的现象。

(三)侨批邮戳的异同

琼州冠有“侨批”字样的侨批邮戳,最早见于1949 年(比汕头晚2 年),直至1977 年琼州侨批业并入国家银行后才告停用,即下限时间比厦门、汕头晚8年,总时长比厦门、汕头多6年,是中国侨批邮戳使用期最长的。

从曾旭波著《潮汕侨批业研究》及网络上大量潮汕侨批图例中出现的汕头侨批邮戳(如图9a 所示)中可以看出,其外形及基本内容与海口邮戳类似,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侨批邮戳(如图9a)。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不同,如:(1)有一份1957 年1 月邮戳,汕头侨批邮戳上的全部信息由原来的“从右向左顺序读”改为现在的阅读习惯,即“从左向右顺序读”,包括最上面的“特准批信局”中间的“专人带送”及最下面的“汕头”(见图9d),此后的邮戳都改为“从左向右顺序读”。而据目前笔者所能查阅到的资料当中,海口侨批邮戳从右向左读的书写习惯几乎没有变过(日期除外)。(2)汕头侨批邮戳时间几乎没有“时点”,而海口侨批多个阶段有“时点”。(3)汕头早期侨批邮戳最上行也是“国内互寄批信/及回批资费已/付特准批信局”字样(图9a),与海南侨批完全一样。但很快就简化为一行“特准批信局”(如图9b、c、d、e),而海南侨批则几乎没有变化,如图4的1971年海南侨批仍保留三行文字。

图9 汕头侨批邮戳示例

(四)两地侨批共同的时代文化背景

海口是海南侨批汇款转递枢纽,多数侨批都经过海口侨批局转到文昌、琼海、万宁等地。据彭桐[19]考证,至1931年海口有23家侨批局,到30年代末发展到55家。后因日军侵占东南亚,多数华侨失业,侨汇大量减少。抗战胜利后,特别是1950年后海南侨批业迅速恢复活动。1976年,侨批业完成历史使命,正式并入银行系统。自此,百年侨批风景线在海口街头彻底消失。

海南档案馆和陈虹家藏侨批档案,均显示了广大华侨的“顾家养家”责任和“爱国爱乡”情怀。海南侨批批封上的邮戳样式与有关学者的研究结论高度吻合,汇率印章与时代背景一致,陈虹家藏侨批持续时间更晚,相关特征符合历史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些侨批的历史价值。封、信配套无误的侨批信汇额一致、信汇额与兑换额比值与当时的官方挂牌汇率一致,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海南侨批局严格遵守中央规定,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与晏露蓉评价闽粤华侨商人处处显示“逐利不忘义、灵活要守信”的信义经商精神[20]相一致,张洪林等认为“潮汕侨批民间法规则”在“在当下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21]。

《侨批》显示,部分侨批信件从马来西亚寄回,但信汇机构在新加坡。如封面为“1953年詹爱金女亲收(前已说明年份标注可能有错)”[13]54的侨批,批封有“和记汇兑信局”“Singapore”字样的椭圆形印章,而书中又有“詹尊琦虽在马来西亚工作”[13]59的标注,批封上写有“由马来亚吉隆坡增江新村”[13]83等字样,可知这些侨批均寄自马来西亚;陈虹家藏侨批中,亦有两封信件来自马来西亚,但批封印章是新加坡的侨批。这与陈植芳经调查发现“在中马和南马(注:指马来西亚中部和南部)一带州府之商号,多与新加坡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因此,他们所收受侨汇多交由新加坡客联号转汕”[18]的情况是吻合的。这与潮汕、海南侨批均通过东南亚侨批机构联营有关。

五、余 论

(一)人文计算在海南侨批研究中的优势体现了交叉学科在新文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18年8月“新文科”提出,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新文科建设进入全面部署阶段。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文社科研究需要方法上的创新,而人文计算就是近年来新兴的文理交叉领域,“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专家与人文领域的研究者合作,使数字仓储、文本挖掘、数字图书馆、虚拟现实、信息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在人文领域得到应用,为传统的人文研究和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22]。

《侨批》中封、信错配与解读错误,以及相关学者对侨批中的苏码误释等问题的发现,主要源于笔者团队有交叉学科背景,以侨批的历史文化相关知识为基础,借助自然科学严密的逻辑思维,通过人文计算方式,验证相关方面的文化特征,只有全部信息被印证,才下最终结论。这种研究方法既能快速找到问题,也能找准原因。这也再次验证了数字人文方法在人文历史方面的研究优势。

(二)历史文献的收藏、保护与利用

起源于丝绸发源地的苏州码子,是中国长期使用的一套成熟、科学的计量数码,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杰出的创造力。它不仅在古代、近代历史进程中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一项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曾在海南民间金石、更路簿、记账簿、家谱、护照、米签等众多物品中发现苏码印迹[8]112,说明苏码在海南民间用途极广,应用范围远超其他地区,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海南侨批中发现大量苏码,再一次证明苏州码子曾在海南民间的广泛应用。

东南亚寄回的海南侨批中发现大量苏码符号和林树教曾使用过的新加坡护照年份采用苏码表示[8]120,说明苏码在东南亚侨民中广泛使用,成为海南与东南亚的重要文化交流符号。

无疑,侨批对海南历史文化研究非常有价值,应很好地加以收集、保护和研究。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实物持有人都有这样的意识。有关机构或民间组织对相关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视不够,宣传普及不足,需要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说:“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23]。海南侨批见证海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往来历史,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既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史料,亦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涉海院校海洋文化育人原始素材[24],好好收藏、整理并加以保护研究,很有必要。

猜你喜欢
陈虹邮戳港币
朝 阳
给我写信的那个人老了
嘉德(香港)春拍收获3.72亿港币
香港苏富比春拍录得37.8亿港币
换新钞
典藏
陈虹 自主“补课”
电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索罗斯又来了
十点十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