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与乡村振兴:重要意义、原则要求与思路举措

2023-08-15 03:33李洁
村委主任 2023年5期
关键词:移风易俗乡村振兴

李洁

摘要:广大农村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进移风易俗,乡村面貌、群众风貌呈现崭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更多注入文明力量。文明乡风的培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开展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是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任务。农村建设的好坏,不能简单地从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来看,更为重要的是其精神层面的提高。文章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联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从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的重大意义、原则要求和思路举措三方面,阐释了宿松县开展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暨移风易俗行动,对积极促进宿松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对其他地区的现实启示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乡村振兴;移风易俗;原则要求;思路举措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5-00128-03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2    文章标识码:A

2022年5月13日,宿松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布《宿松县“移风易俗 丧事简办”实施意见》以来,宿松县域内开展了以“移风易俗 丧事简办”为抓手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宿松县移风易俗、破除农村陋习取得实效,全县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形成了共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基于此,文章从宿松县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的重大意义、原则要求、思路举措三方面对移风易俗实践行动进行深层次研究,从而挖掘出其现实启示和时代价值[1]。

1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意义

1.1 推进移风易俗是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政治环境的需要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2]。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在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工作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农村地区的精神风貌大为改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3]。宿松县广大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为人民群众在移风易俗行动中树立了榜样。与此同时,为适应新阶段农村现代化建设需求,宿松县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在人民群众中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建设文明乡风系列活动,为全力推进移风易俗行动提供良好的氛围,进一步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1.2 推进移风易俗是为广大农民群众减轻经济负担的需要

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之一。首先,要在宣传上下功夫,用生动、形象,贴近群众的语言宣传好党的惠民政策,让群众能够听懂、理解惠民政策;其次要加强村规民约建设,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进程,切实为农民减轻负担。当前,我国按照现行标准来看,所有的贫困县已全部摘帽,贫困村也实现整体脱贫。但在少数落后地区,“因丧返贫”“因婚致贫”等现象仍然存在,脱离自身真实经济水平的“豪华丧葬”“天价彩礼”等,大大影响普通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因此,推进移风易俗可以在帮助农民发展致富产业项目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此外,该举措可以减少红白喜事中大操大办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成本,切实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1.3 推进移風易俗是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的需要

乡村社会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包含经济方面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治理有效”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之一,在宿松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积极作为下,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被充分激发出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在移风易俗行动的中体现担当,用实际行动拥护移风易俗行动。文明乡风建设本质上就是规范和引导乡村社会生活,摒弃陈规陋俗,树立文明新风尚,从而让乡村社会生活更加符合现代社会文明。因此,移风易俗行动的不断推进为构建现代文明乡村秩序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乡村社会的发展更加文明和谐;同样,文明和谐的乡村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1.4 推进移风易俗是为乡村文化振兴扫清思想障碍的需要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的形成提供助力。因此,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风民俗属于农村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既有属于中华传统文化根脉的精华,又有影响文明乡风建设进程的糟粕。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使命具有培根铸魂的特点,新时代移风易俗工作不仅仅是对陈规陋习的破除,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的阻力,挖掘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以及创造性地将农耕文化资源进行转化,从而引导乡村社会树立新的社会风尚,建立起与乡村社会相融合的新的现代文明体系。

1.5 推进移风易俗是为乡村树立绿色发展生态理念的需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可喜变化。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对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高标准要求——不仅要求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生态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开展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建设可以规范、纠正人们在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而且还可以在实践和观念上改变人们传统生活习惯,树立绿色发展生态理念逐步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文明生态观念。

2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原则要求

宿松县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积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建设文明乡风。

2.1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作用

要把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统一部署下,各地各有关部门聚焦重点难点,创新方式方法,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扎实有效推动工作持续深入开展[4]。在移风易俗行动中,必须充分发挥好、落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以党建引领移风易俗,营造良好的氛围。

2.2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行动

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农民群众是移风易俗工作落实的主体,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行动,要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发挥村民自治的重要作用,不断地做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移风易俗行动才能持续有效发挥作用。譬如在乡镇(街道)所辖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由村民民主选举“红白理事会”理事长,共同协调处理婚丧事宜,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减轻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支出负担。

2.3 形成村规民约、制度规范,加强保障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加强制度保障,制定约束性措施,使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强化指导,完善村规民约,鼓励群众加入村规民约的协商议定,提高农民群众治理的自主性,充实关于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家风家训等移风易俗内容的规定,细化奖惩措施,通过教育、规劝、奖惩等措施,引导村民遵守相关规定,从而提高村民对村规民约的认可度。

2.4 搭建平台,树立典范,建设乡风文明

积极引导离土乡贤、道德模范、返乡创业者等垂范乡里、滋润乡风,通过新乡贤理事会等社会组织,为他们反哺乡村搭建平台、理顺渠道。譬如宿松县妇联联合其他部门组织,充分发挥“半边天”组织作用,积极推选“文明家庭”“法治家庭”“最美家庭”等活动,树立典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乡风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出谋划策,形成良好行为规范。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双管齐下,在“督”“评”“传”上深化乡风评议,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对村民婚丧事宜、孝敬老人、保护儿童、诚实守信等民间风气进行定期评议,并发布“道德红黑榜”,入选“红榜”者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享受各级各类优惠政策,并择优帮助申报县级以上“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荣誉,入选“黑榜”的村民,取消一切评优评先资格,低保户、脱贫户经规劝无效的,暂停有关政策帮扶,对严重违反公序良俗、失德缺志的行为人,依法予以信用惩戒。

2.5 坚持因地制宜,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进程中,要因地制宜,相关政策的制定,要充分尊重当地习俗,充分考虑群众习惯和接受程度,不搞“一刀切”。必须要深入调研各地婚丧陋习、孝道式微等问题形成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普及文明新风。

3 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思路举措

3.1 大力开展党风政风引领农村新风行动

充分认识到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行动中的领导作用,把乡风文明建设涵盖到乡村事业的各个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新思想新理论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高地,着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全体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文明的生活观[5]。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配强村级带头人,针对乡村特点、大力开展“感恩教育”,进一步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3.2 大力开展宣传动员活动

应在深入教育宣传和发动群众的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乡村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加强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政策宣传,特别是通过举办基层宣讲巡讲、艺术化宣讲等方式,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及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到基层、传达到群众中,切实引导群众了解党的政策,在此基础上遵守乡村民约,树立文明新風。其次,可以依托当地特色文化,充分利用当地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宣传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例如陈汉乡大鼓说唱、以及其他一些乡镇(街道)采取形式多样的传统民间艺术宣传形式来宣传移风易俗。

3.3 多措并举,大力开展陈规陋习破除行动

倡导树立正确的婚恋嫁娶观,切实整顿大操大办风气。提倡“零彩礼”,摈弃因婚借债、婚后还债积弊,革除让长辈背债、还债陋习,反对借婚姻互相攀比、超出实际承受能力购买轿车、楼房等行为[6]。依法打击婚托、婚骗、买卖婚姻、干预婚姻自由、借婚姻索取财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重点整治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不正之风,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民事民议、民主协商,各村(社区)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结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规范农村婚丧喜庆宴席活动及随礼金额的指导性标准,制止大操大办、杜绝铺张浪费,减少“人情消费”、减轻“人情负担”,譬如推行人情随礼封顶制。各地经济发展不同,群众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所以在具体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考虑到群众意愿确定随礼最高标准,将人情随礼封顶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倡导新办婚事、简办丧事以及其它喜事简办或者不办,譬如倡导婚丧嫁娶、生日祝寿、成长升学等喜庆活动不随礼,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4 结束语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农民多元化的需求已成为不可小觑的紧迫任务。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将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可以为助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闫德亮,杨旭东.移风易俗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大意义[J].决策探索(下),2019(06):17-18.

[2]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3]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2-13)[2023-02-13].http://www.lswz.gov.cn/html/xinwen/2023-02/13/content_273655.shtml.

[4]新华社.文明新风,激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国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阔步前行[EB/OL].(2022-09-25)[2022-09-25].

http://m.news.cn/2022-09/25/c_1129031184.htm.

[5]赵碧原.如何营造乡风文明[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02):85-86.

[6]吕德文.当前农村移风易俗突出问题及干预策略[J].国家治理,2022(13):54-59.

猜你喜欢
移风易俗乡村振兴
移风易俗治陋习 示范引领树新风
乡村文明新风尚——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移风易俗新事多
白沙埠镇:争当移风易俗“四大员”
何以移风易俗*——唐律教化功能研究之二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永春苏区的移风易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