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西凉方言的定指变调

2023-08-15 07:54王琼子
华中学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言者听者量词

王琼子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一、引言

赤壁原名蒲圻[1],是湖北省咸宁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的南岸。《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将赤壁方言划归赣语大通片。赤壁方言内部差异较大,詹伯慧、李元授曾将赤壁全县分成三区,分别以“城关话、官塘话、羊楼洞话为代表”[2]。西凉话属于第二区,以官塘话为代表,具有赣语的基本特征,即古浊塞音、塞擦音今读为送气清音。西凉方言单字调六个,分别是阴平44、阳平24、上声31、阴去213、阳去33、入声45,其中入声调带有明显的喉塞尾[3]。本文讨论西凉方言中一种特殊的语法变调现象,主要包括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哪”、“把”字句中“把”的变调。本文语料大多源自自然谈话录音,少数为自拟。

二、指示代词“这/那”的变调

另外,表时间指代词“这/那么早”、表程度指代词“这/那么”、表方式指代词“这/那湿这样”中的“这/那”也不变调。以下就变调情形具体展开论述:

2.1 这/那+光杆名词

“这/那”直接搭配光杆名词指示人或事物,无论做主语、宾语还是定语时,都会由阴去调213变调为入声调45。例如:

(1)这213-45饭箇味道不好,那213-45饭好吃些,你吃那213-45饭这饭的味道不好,那饭好

些一点儿,你吃那碗饭。

(2)琼子,来看,这213-45鸡嘚就在这213-45树嘚高底琼子,来看,这只鸡就在这棵树上面。

(3)我□ta213先喝那213-45种子酒,再喝这213-45酒我们先喝那瓶种子酒,再喝这瓶酒。

(4)这213-45截冇得人,你到那213-45截去这边没有人,你到那边去。

例(1)、例(2)、例(3)中指示代词“这/那”可以不用量词直接搭配名词使用,但必须变读。例(4)中“这/那”修饰方位名词“截边”成词后,指示方所,“这/那”也必须变读。此外,若“这/那”后接方位名词因语境原因省略了,也要变读为入声。例如:

(5)你到那213-45去,他到这213-45来你到那边去,他到这边来。

(6)拿这213-45来,我来洗拿到这边来,我来洗。

例(5)和例(6)是言者对听者发出的请求或命令,“这/那”后面搭配的方位名词“截”在这一情景中省略了,但言者和听者都明确话语所指向的处所,“这/那”需变读为入声。

2.2 这/那+(量)名结构

“这/那”后面搭配量词或量名结构时,根据量词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搭配物量词和度量衡量词,一类则是搭配动量词。例如:

(7)我买那213-45只鱼,那213-45只新鲜些我买那条,那条新鲜些。

(8)他那213-45样箇人不好说话他那个样子的人不好说话。

(9)我买了几尺布,你把这213-45尺拿去做几件衣我买了几尺布,你把这尺拿去做几件衣服。

(10)这213-45次把我吓得要死这次把我吓死了。

例(7)“那只鱼”、例(9)“这尺布”是指量名结构;例(10)“这次”是未成词的指量结构;例(8)“那样”已经构成了复合词,“这”“那”都必须强制变读成入声。

2.3 这/那+数量名

“这/那”搭配“数量名”结构指代人和物,无论做主语、宾语还是定语,也会变读为入声。例如:

(11)她冇养那213-45两个伢儿嘚,那213-45两个伢儿嘚跟她冇得感情她没有养那两个

孩子,那两个孩子跟她没有感情。

(12)我妈不喜欢这213-45(一)家人箇亲戚我妈不喜欢这家人的亲戚。

(13)他晓得这213-45几位女书记要说么地他知道这几位女书记要说什么。

例(11)搭配了“两个伢儿”分别做宾语和主语;例(12)搭配“一家人”做定语,数词为“一”时可以省去;例(13)搭配不定数量名结构“几位女书记”,“这”和“那”都必须变读。

2.4 这/那+不定量词“些”“滴儿”

“这/那”搭配不定量词“些”“滴儿点儿”时,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读法。例如:

(14)a.你冇得这213些钱,就莫做那213些事你没有这些钱,就别做那些事。

b.我冇得这213-45些钱,也搞得倒我没有这些钱,也能干。

c.这213-45(些)书要钱,那213-45(些)书不要钱。这213-45(滴儿)钱不够花这些书要钱,那些书不要钱。这点儿钱不够花。

d.我不要你王家那213-45些钱我不要你家里那些书。

例(14a)中所指的钱没有确定的数目或归属时,是泛指,“这”“那”读本调。例(14b)中所指的钱在言者和听者心中有确切的数目,“这”需变读为入声。例(14c)中的“这些”“那些”“这滴儿”指向的是言者和听者眼前确定的对象“书”和“钱”,其中“些”“滴儿点儿”可省略,但“这”“那”须变读为入声。例(14d)中的“钱”在语篇中获得了确切指向对象,即“王家的钱”,也须变读为入声。

2.5 这/那+“底”

处所词“这底这里”“那底那里”则存在两种读法:一种读本调,一种读变调。例如:

(15)a.中午到这213底来吃饭中午到这里来吃饭。

b.中午到这213-45底来吃饭中午到这里来吃饭。

(16)他在那213底买了屋,麽,那213-45底也是他的屋他在那里买了房子,麽,那里也是

他的房子。

(17)他在西凉那213-45底买了屋他在西凉那里买了房子。

例(15a)是言者在清楚听者不在同一个地点的情景下的对话,比如给远在异地的女儿打电话,让她们中午赶过来吃饭,“这底”并没有指向某一确定的地点,语音上保持本调的读法。例(15b)中“这底”指向言者目前所在的位置,言者想象中听者也清楚自己所指的地点,“这底”中的“这”须变读为入声。同样,例(16)中第一个“那底”所指是不在眼前的地点,即离言者几十公里的镇上。第二个“那底”则是眼前的可见的所指,即眼前不远处的一栋房子。虽然都采用了远指代词“那底”,“那”在第一个“那底”中不变,而在第二个中变读为45调。例(17)中“那底”承前获得了明确所指地点,即“西凉”,“那底”中的“那”须变读为入声。

三、疑问代词“哪”的变调

疑问代词“哪”不加上名词成分单用表任指时,读本调。例如:今日我请客,你想买哪31,就买哪31。有时则需要变调,具体分析如下:

3.1 哪+光杆名词

“哪”搭配光杆名词是在几个人或事物中确定一个人或物,无论其在句中做主语、宾语还是定语,“哪”都须变读为入声。例如:

(18)哪31-45衣好看些哪件衣服好看些?

(19)你要买哪31-45屋啊你买哪个房子?

(20)这是哪31-45人家底狗嘚这是哪家的狗?

(21)你在哪31-45截?哪31-45截箇人冇来你在哪边?哪边的人没有来。

上述例中“哪”都可以不用量词直接搭配名词。例(18)是言者希望听者在眼前看到的衣服中选择一件;例(19)和例(20)是从言者和听者都清楚的范围中选择一个对象;例(21)中的“哪”搭配方位名词“截”成词后,可以询问处所,用来确定言者和听者心中已有几个地点中的一个。例中“哪”都需变读为入声。“哪”本该后接名词性成分,因语境原因省略了名词性成分,也会读为变调。例如:

(22)甲:我明天想到我同学屋里去住我明天想到我同学家里去住?

乙:你将说你到哪31-45去住啊你刚说你到哪里去住啊?

例(22)中“哪”所询问是甲在上文中提及的明确有所指的地点,即“我同学家里”,“哪”读为入声。

3.2 哪+(量)名结构

“哪”后面搭配量词或量名结构时,同上文中“这”和“那”一样,搭配物量词、度量衡量词和动量词时,都必须变读。例如:

(23)你买哪31-45只鱼?哪31-45只鱼好就买哪31-45只你买哪条鱼?哪条鱼好久买哪条。

(24)哪31-45尺布是他箇哪尺布是他的?

(25)他哪31-45回去箇北京啊那尺布是他的?他哪一次去的北京?

例(23)搭配的是物量词“只”;例(24)搭配的是度量衡单位“尺”,例(25)搭配的是动量词“回”,“哪”都须变读为入声。

3.3 哪+数量名结构

“哪”搭配数量名结构时,因为需要确定的是多个对象,存在两类读法,是否变读跟询问的范围是否清晰有关。例如:

(26)a.哪31几个人冇来?哪31两个人冇来哪几个人没来?哪两个人没来?

b.哪31-45几个人冇来?哪31-45两个人冇来哪几个人没来?哪两个人没来?

如果言者询问的范围不清楚时,会采用例(26a)的读法,读本调;如果询问的对象在言者心中或者眼前有了一定范围,但只是不完全确定是范围内的具体哪几个,如言者指着纸上的名单询问听者,则会采用例(26b)的变调读法。

另外,“哪”做任指代词搭配数量名结构时,也存在两类情况。例如:

(27)a.你买哪31几只鱼?哪31几只鱼好就买哪31几只你买哪条鱼?哪条鱼好就买哪条。

b.你买哪31-45几只鱼?哪31-45只鱼好就买哪31-45几只你买哪条鱼?哪条鱼好就买哪条。

例(27a)中所发生的场景为言者和听者打电话送外卖的情景,言者眼前的鱼,是听者看不到的;所询问的范围是言者知道,而听者不知道的,“哪”可以读成本调31。例(27b)中询问“哪几只”时,听者和言者是面对面在菜场的情形,他们有了明确的选择范围,言者所询问的是听者心中已经确定的对象,“哪”必须变读为入声。如果言者通过想象认为听者已经知道了自己面前的选择范围时,也会把“哪”变读为入声,听者也会配合言者想象“鱼”就在自己面前,将“哪”也变读为入声。所以变调与否取决于语境中这一询问范围对听者来说是否明确。

3.4 哪+不定量词“些”“滴儿”

疑问代词“哪”与不定量词“些”“滴儿”组合成词,同样也用来确定多个对象,也存在变读和不变读两种情况。例如:

(28)a.哪31些菜不要啊哪些菜不要啊?

b.哪31-45滴儿菜不要啊哪点儿菜不要?

例(28a)为丈夫打电话问妻子的情景,比如在超市买菜,对丈夫来说,他的妻子并不清楚所选多个对象的范围,“哪”可以读本调;而一旦丈夫想象妻子已经清楚选择的范围,或者所选择的范围是二人眼前所见的,比如丈夫和妻子面对面吃完饭,丈夫准备洗碗时的发问,如例(28b),“哪”则需变读为45调。

3.5 哪+“底”

疑问代词“哪”与“底”组合成词“哪底”询问方位时,存在变调和不变调两种情形。例如:

(29)a.你在哪31底啊你在哪里啊?

b.你在哪31-45底啊你在哪里啊?

例(29a)情景为言者和听者两个人分别出门,言者心中无法确定听者确定的地点,打电话询问,这里的“哪”读本调;例(29b)则为言者和听者两个人同时出门来到菜场,突然言者找不到听者,打电话询问,这里相对于例(29a)来说,言者心中已有一个确定的范围,即菜场,继续询问的地点是言者想象的听者的确切的位置,“哪”需变读为入声。

四、“把”字句中“把”的变调

赤壁西凉方言中“把[pa31]”字使用频繁,可以用作动词,表给予;也可以用作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主动者,在处置句中引进处置对象。其中的变调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

4.1 介词“把”+光杆名词+动

介词“把”引进的处置对象是光杆名词时,“把”需由上声调31变调为入声调45。例如:

(30)把31-45门关倒把门关上。

(31)帽嘚把31-45风吹跑了帽子被风吹跑了。

例(30)中处置对象“门”是言者和听者眼前或心里都清楚的对象;例(31)引进主动者光杆名词“风”是言听者共有的背景知识,“把”变读为入声调。此外,“把”后接名词性成分因为语境等原因省略,“把”也必须变读。例如:

(32)我忘记了把31-45火冇关。你把31-45关倒啊我忘记了没把火关了,你把火关着啊!

例(32)中第一个“把”搭配光杆名词“火”时,需要变读,而第二个“把”后面接的名词成分“火”承前省略了,“把”仍需变读为入声调。

4.2 介词“把”+量名结构+动

介词“把”引进的处置对象是量名结构时,“把”需变读。例如:

(33)他把31-45(本)书舞落了他把一本书弄丢了。

(34)你莫把31-45(碗)饭舞□tso45了别把一碗饭糟蹋了。

同上文,例(33)和例(34)中处置对象“本书”“碗饭”也是言听者都清楚的对象,量词也可省略不用,“把”需变读为入声。

4.3 介词“把”+数量名结构+动

介词“把”引进的处置对象是数量名结构时,存在两类读法,是否变读跟所指对象对言者和听者是否都明确有关。例如:

(35)甲:我屋里那213-45几本书呢?我屋里那几本书呢?

乙:我把31-45几本书借出去了我把那几本书借出去了。

(36)甲:他把31几本书舞落了他把几本书弄丢了。

乙:哪31几本啊哪几本啊?

甲:《西游记》跟《红楼梦》《西游记》跟《红楼梦》。

而例(35)中处置对象“几本书”承接上文是言者和听者都已明确的对象,“把”必须变读;例(36)中“几本书”是甲清楚,而乙不清楚的,乙会继续追问其具体所指,“把”则读成本调。

4.4 动词“把”+量名结构+人称代词

动词“把”搭配量名结构和人称代词构成双宾语结构时,“把”也需变读。例如:

(37)把31-45本书我给我一本书。

(38)把31-45间屋他,让他自己去过日子给他一间房子,让他自己去过日子。

例(37)是在面对面情境下言者对听者发出的指令,“书”所指是眼前某一确定的对象,或是言者主观认为听者应该清楚的对象。例(38)中的“屋房间”既可能是对言者和听者面对面谈论的房子,也可能是言者和听者心中明确所指的房子,“把”都需变读为入声。

4.5 动词“把”+光杆名词+人称代词

动词“把”搭配光杆名词和人称代词构成双宾语结构时,存在两读,是否变读跟光杆名词所指对象在语境中能否让言听者双方都明确有关。例如:

(39)要吃饭,你不把31碗我那湿吃啊要吃饭,你不给我碗怎么吃啊。

(40)(在厨房)甲:快滴儿,把31-45碗我装菜给我这个碗。

乙:把31-45柜子里箇碗你啊把你柜子里的碗啊。

例(39)中的“碗”没有指向某一个具体的对象,是泛指,“把”保留本调。例(40)中甲所指的“碗”是指厨房里的碗,可能伴随着身势语指向乙,是甲想象中乙也明确的对象时;乙话语中“柜子里箇”则直接给“碗”一个明确的限定,动词“把”都需变读为入声。

此外,“把”在以下场合中都读为本调31。例如:

(41)把31她44扯倒把她扯着。

(42)把31这31吃它箇把这个吃了。

(43)把31王五打了把王五打了。

(44)把31两本书我给我两本书。

例(41)和例(42)中处置对象是充当指称功能的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例(43)中是专名,而例(44)中动词“把”给予的对象是数量名结构时,“把”都不变读。

五、变调的条件、功能及成因

综上所述,本文将赤壁西凉方言的变读分成两类:一类是强制变读,用“+”表示,如指示代词“这/那”搭配光杆名词、量名结构、数量名结构;疑问代词“哪”和介词“把”搭配光杆名词、量名结构;动词“把”搭配量名结构,“这/那/哪/把”都变读为入声调,其中还包括了名词性成分在语境中省略的情况。一类是非强制变读,用“+/-”表示,如“这/那/哪”搭配不定量词“些”“滴儿”、搭配“底”指代或询问数量和处所;疑问代词“哪”和介词“把”搭配数量名结构;动词“把”搭配光杆名词时,依语境存在变读和不变读两种情形。具体情况表列如下:

表1 西凉方言变调情况表

5.1 变调的条件

假若我们把变调特征设定为X,那么西凉方言的变调则可以形式化为“这/那/哪/把+X+名词性成分”,其变读主要和其所搭配的成分和使用的场景有关系。

首先,从西凉方言变调的形式表现来看,变调成分后一般紧跟着名词、量词和数量名结构等名词性成分。也就是说,“这/那/哪/把”只有与名词性成分组合时才可能会发生变读,例如:

(45)a.这213-45/那213-45/哪31-45(本)书还了?

b.把31-45(本)书还了

c.把31-45本书我。

d.把31这213-45/那213-45/哪31-45(本)书还了。

e.把31这213-45/那213-45三本书还了。

f.把31哪31/哪31-45三本书还了。

g.把31/把31-45三本书还了

例(45)中光杆名词“书”、量名结构“本书”、数量名结构“三本书”前都会发生变读。其中若介词“把”和“这/那/哪”在句中前后位置出现,变读往往发生在紧挨名词、量名结构的成分上,“这/那/哪”会变读,而“把”则保持本调;

其次,变读主要依附于“这/那/哪/把”这些形式手段上。采用“这/那/哪”来限定或确定对象,采用介词“把”和双宾结构中动词“把”来凸显其后宾语的有定性时,都会变读。上文例(45a)和例(45e)中,“这/那”是唯定指手段,用来限定后面的对象“书”和“三本书”,使其具有唯一性;例(45a)中“哪”是用来确定某一个对象“书”;例(45b)中介词“把”也是用来处置某一确定的对象“书”,例(45c)中动词“把”的给予义也指向某一对象“书”,“这/那/哪/把”都必须变读。

再次,有时脱离了变读的句法条件,“这/那/哪/把”与名词性成分的组合,要在语境中才能补出名词性成分,如上文例(5)中“这”和“那”省略了方位名词“截边”;例(22)中采用“哪”而省略了具体地点“我同学家里”;例(32)中“把”承前省略了“火”,“这/那/哪/把”也需变读。

至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变调跟其前后两个部分的性质是有关系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数量名结构搭配“哪”和“把”存在两读情况,而搭配“这/那”则只有变读一种情况;“这/那/哪”搭配名词和量名都必须变读,而搭配不定量词“些”“滴儿点儿”,搭配“底里”指代或询问处所则存在两读情况。很显然,除了句法条件的限制之外,变调的发生应该还跟某一特定语义的表达有关。

5.2 变调的功能

以下通过分析强制变读和非强制变读中共有的语义特征,试图了解变调的功能。

5.2.1 “这/那”的变调功能

西凉方言中指示词“这/那”本身就具有定指功能,用来限定光杆名词、量名和数量名结构后都必须强制变读。变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是叠置功能,还是其他的功能?

首先,前文已提到,西凉方言“这/那”表指称和表限定时读音不同,只有表限定的时才会出现变读。例如:

(46)a.这213-45男伢儿嘚骂了那213-45女伢儿嘚一句,两个人后来就打起来了这个男孩子骂了那个女孩子一句,两个人后来就打了起来。

b.有一个人家养了一只狗嘚,这213-45只狗嘚帅凶有个人家里养了一条狗,这条

狗很凶。

c.他昨日买了辆旧车,那213-45轮胎都磨平了他昨天买了辆旧车,那轮胎都磨平了。

d.我在我屋脚底用捡来的那213-45些砖给它搭了一个窝我在我家墙角用捡来的

那些砖给它搭了一个窝。

例(46)中的例子是“可辨识性”来源的四种方式——“物理同现、语篇同现、共有背景知识、自含式”[4],其中“这男伢儿”“那女伢儿”“这只狗”“那轮胎”所指的对象都具有唯一性,不需要同其他同类对象区分,“这/那”都必须强制变读。

其次,处所词“这/那底”和复数指代词“这/那些”“这/那滴儿”中“这/那”有两种读法,读为变调时,其所指对象可以在当下语境中同其他的同类实体区分开。例如:

(47)我西凉那213-45底有几个同学要来我西凉那里有几个同学要来。

(48)a.(打电话)你过一下儿到这213底来吃饭啊你过一会儿到这里来吃饭啊?

b.(同一屋吃饭,用手势伴随指向)到这213-45底来吃。

如例(47)中的“那底”明确所指的对象可以在语篇中找到,即“西凉”;例(48b)中“这底”所指地点存在于言谈场所中,伴随着身势语用指向十分明确的地点,即同一个房间的另外一张桌子上,可以在语境中明确区分开。而例(48a)中处所词“这底”距离听者较远,是听者无法确定的地点,不涉及与其他的同类实体分开,“这”读为本调。

(49)a.买这213些菜才吃不完哪湿搞啊买这些菜吃不完怎么办啊?

b.这213-45些菜不要钱,那213-45些菜不要钱这些菜不要钱,那些菜不要钱。

c.桌嘚高底箇那213-45些菜不要了桌子上的那些菜不要了。

例(49a)中“这些菜”也不涉及与其他同类实体的区分,单纯表复数语义,“这”不变读。而“这”一旦变读,其所指对言者和听者来说则是十分明确的,如例(49b)中面对面情境下“这些菜”成为某一个确定的对象,并可伴随着身势语指向这一对象;例(49c)中的“这些菜”则是承前获得了明确所指,即“桌子上的菜”。

陈平指出,“能够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某个特定的事物等同起来,能够把它与同一语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同类实体区分开来的名词性成分是定指成分”[5]。西凉方言的“这/那”变读出现的场所都跟名词性成分的定指语义都有关,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唯定指词“这/那”与变调手段X用来限定其他名词性成分时,都是表达定指表达手段,只是一类是词汇手段,一类是语音手段。当它用来限定光杆名词、量名和数量名结构时,会形成了一种叠置功能。而当“这/那底”和“这/那些”等用来指代处所和不定数量时,“这/那”只有变读后,才能指示某一明确的处所和由多个数量组成的某一明确的整体,变读的定指功能有才真正显现出来。

5.2.2 “哪”的变调功能

“哪”用来确定一个具体的对象时,必须强制变读。而若用来确定多个对象时,依据使用情境会有两种读法。其中多个对象若已合成一个整体,是言者和听者面对面所见,或是言者想象听者和自己面对面所见双方都确定的对象,则必须变读。例如:

(50)哪31-45(本)书是你箇?你要买哪31-45(本)书哪(本)书是你的?你要买哪(本)书?

(51)a.你要买哪31三本书?我要买《数学》《英语》《语文》这213-45三本书你

要买哪三本书?我要买《数学》《英语》《语文》这三本书。

b.你要买哪31-45(三本)书?我要买这213-45三本你要买哪(三本)书?我要买这三本。

例(50)中用来询问某一个明确对象“书”,须强制变读;例(51b)中所询问的“三本书”合成了一个整体,语境中还出现了同类的另一个整体,此时数量词“三本”也可以在语境中省略,所询问的对象指向了某一个明确的整体,“哪”需变读。例(51a)中所询问的“三本书”没有合成一个整体,侧重于询问“三本书”本身的情况,“哪”不变读。表处所和数量时也如此,例如:

(52)哪31些人冇吃饭啊?我和王五冇吃饭哪些人没吃饭啊?我和王五冇吃饭。

(等到饭都分发完毕,再次询问)还哪31-45些人冇吃饭?这213-45些人冇吃还有哪些人没吃饭?这些人没吃饭。

(53)甲1:你三个女儿在哪31底工作啊你三个女儿在哪里工作啊?

乙1:在西凉工作在西凉工作。

甲2:在西凉哪31-45底工作啊在西凉哪里工作啊?

乙2:在西凉信用社工作在西凉信用社工作。

例(52)第一个“哪些人”所询问的是“没有吃饭”的对象,回答时可以涉及具体的人,即“我和王五”,“哪”不变读;而第二个“哪些人”询问的对象是把“没有吃饭的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需要与“吃了饭”的人区分开来,回答时可以伴随着手势语指向具体对象。“哪”需变读。例(53)中第一个“哪底”所询问的处所是没有确定的范围的,“哪”不变读;而第二个“哪底”所询问的处所已经有了确定的范围,即对言者和听者都清楚地点“西凉”,“哪”需要变读。

总结来说,“哪底”用在某一明确范围内询问处所时;“哪”搭配名词、量名、数量名结构是用来询问某一确定对象(包括由多个个体组成的一个明确整体)时;“哪”都会变读。相反,“哪底”若是在不明确的范围内询问处所,“哪”搭配数量名结构所询问的多个对象无法构成一个明确整体时,“哪”都不会变读。很显然,变读跟某一个对象或范围的明确所指的语义有关,通过变读这一语音手段,可以获知其询问的范围和对象或是在面对面情境下明确的,或是通过前文语篇明确的,或通过言者想象听者已经明确的。变读可以用来表示所指的对象和范围是确定的,具有了定指功能。

5.2.3 “把”的变调功能

西凉方言“把”的变调跟其后面的名词性成分的定指性语义也有关。若介词“把”后面跟的是表指称的指示代词“这/那”、人称代词和专名等定指形式时,“把”则不会变读。例如:

(54)我不吃了,你把31它44/这213/那213吃它箇你把它/这/那吃了。

只有当“把”后面的名词性成分是名词、量名和数量名结构等非定指形式时,变读才会发生,例如:

(55)a.把31这/那213-45(本)书还了。

b.把31哪31-45(本)书还了。

c.把31他44-45书还了。

d.把31-45(本)书还了。

例(55)中处置式的“把”字的宾语所处的位置是“定指倾向性位置”[6],光杆名词“书”可以利用指示代词“这/那”,疑问代词“哪”以及人称代词等词汇手段获得定指义,“这/那/哪”和人称代词都必须强制变读。而若“书”之前没有其他限定手段,变读仍然会出现在“书”之前的介词“把”之上。不难看出,变读同名词前的指示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等形式手段一样,也是增强名词的可辨识度的一种语音手段,变读凸显了其后名词性结构的有定性。再结合一个例子来看。例如:

(56)我明日去图书馆还书,你记得把31书我一起还它箇我明天去图书馆还书,你记

得给书我一起还了。

(57)我忘记了把31-45书冇还,你把31-45还它箇我忘记了没把书还了,你把书还了!

例(56)中的“书”对言者来说是“要还的书”,但没有明确指向具体哪几本书,需要听者进一步区分明确,此时“把”读成本调。而例(57)中“书”是双方都清楚的对象,即使第二个“把”后的“书”省略掉,“把”仍需变读,变调X某种程度上充当了指示词的功能,即使后面名词性成分省略,名词和量名的定指的语义也会通过变调这一语音手段来凸显,如例(57)中后一个“把”字。此外,同“哪”的变读一样,介词“把”处置或动词“把”给予某一确定对象,“把”也会变读,而这一确定对象可以一个,也可以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例如:

(58)a.把31书/三本书我。

b.把31-45书我

c.把31-45(三本)书把得我

例(58)中“书”“三本书”所指必须是言者和听者都能明确的对象,“把”才会变读。一旦变读,(58c)中的数量词“三本”也可省略,因为“三本书”这个整体是一个明确的处置对象。

总结来说,“把”的变读同“哪”一样也可以表达某种确定的语义,也具有定指的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西凉方言的“这/那/哪/把”的变调具有定指某一确定对象的功能。这一对象既可是一个物体,也可是一个范围;其所指物体既可以是一个个体,也可以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变读依赖句法环境,多依附于具有限定功能的词汇手段“这/那/哪”之上,或出现在“定指倾向性位置”之前的介词和动词“把”之上;变读也依赖于语境环境,或在面对面语境中,或言者想象听者面对面语境中,或依赖语篇语境,一旦从中获得明确所指语义,变读就会发生。陈玉洁曾提出“中性指示”这一概念,认为它仅实现指示功能,而不附加距离的区别。其出现的环境可以是指同类对象中唯一的一个或一些,其身份并不需要与其他同类对象的区别来辨明;也可以是指用身势手段区别中性环境中的多个同类对象[7]。这两类环境同西凉方言变读产生的环境十分类似,西凉方言主要变读也是实现明确指示功能,或者直接指向某一明确的对象,或者伴随身势语指向面对面情境中,或言者想象听者面对面情境中某一确定的对象。

5.3 变调的成因

王洪钟将汉语方言的定指表达形式分为指词型、量词型和数词型三种类型。认为“北方方言倾向于使用指称型,南方方言更多使用量词型和数词型”[8]。通过变调等语音手段来表示量词的定指功能在一些吴方言中比较常见,比如温州话和苏州话的量名表达定指时量词要变读入声调[9],这些方言中变调的载体都是量词,即量词本身发生了变调或者量词吸收了某个特定的声调成分。盛益民等指出汉语方言中定指量名有两大类型:准定冠词型和准指示词型。这两种定指量词最大的区分在于是否有距离指示义,准定冠词型不能和指量名短语对举,表距离的指示义[10]。西凉方言中还存在数量较少的量词变调的情形,主要涉及的是通用量词“只[tʂa45]”的变调。例如:

(59)只45鸡嘚冇捉到鸡没有捉到。

(60)*a.只45蛇在爬蛇在爬,那45只45蛇在动那条蛇在动。

b.这45只45蛇在爬这条蛇在爬,那45只45蛇在动那条蛇在动。

例(59)和例(60a)中“只”表示定指的语义,相当于英语定冠词the,表示已经提到或被认为熟悉的“鸡”和眼前所见的“蛇”。这一定指功能的出现仅限于量词位于句首的情形。一旦与指量名结构对举,则必须加上指示词“这”,如例(60b);否则不能成立,如例(60a)。这说明西凉方言中的量词“只”是准定冠词型。顺着这一思路我们继续来察看西凉方言量词表准定冠词的语境同变调的关系。

首先,西凉方言中“这/那/哪”搭配量词用来指示或确定某一个对象时,无论成词或不成词,都会变读,如“这45只/样/次/个、那45只/样/次/个、哪45只/样嘚样子/次/个”;给予义“给”构成双宾结构时,在面对面语境中可以直接搭配量词。例如:

(61)把45只/本/个/我。

例(61)中“把”字句中的量词“本/个/只”后的名词因面对面的语境省略了,但其所指却是明确的,量词在这一环境获得了准定冠词的作用,是有定的,而“把”必须变读。

其次,根据上文中的分析,只有量名结构搭配“这/那/哪/把”是必须强制变读的。所以不难推论,变读的发生跟量词是有关系的。杨望龙、李旭平对琼海话的研究,指出量名短语表定指受到语音条件限制,“普通量词+名词”表定指时,量词前面的句法成分X无论属于哪个调类,要变读高调[11]。而其中的X就涉及指示词“这/那”和“把”的用例,比如:

是我家的。

这跟西凉方言中的“这/那/把”的具体表现十分相似,即量名结构前表定指时一定会发生变读。接下来就是要解释为什么只发生在“这/那/哪/把”这些形式手段上,我们尝试给出如下理由:

其一,王洪钟指出:“凡是指示词有限定、称代功能的方言,其指示词系统往往至少有两套单音指示词,其一为基本式,其余为合音式。”[12]西凉方言的两套系统:一个是本调系统,一个是变调系统。我们认为变调系统有可能就是指示词与跟具有定指功能的通用量词“只[tʂa45]”合音的结果。“这/那/哪/把”的变调的形式都是入声调45,而“只[tʂa45]”声调也是45。除此之外,“这[ta213]”“那[lo213]”“哪[la31]”“把[pa31]”四个字的韵母中有三个都是单韵母a,而量词“只[tʂa45]”的韵母也是a,这些特征都给合音提供了可能性。

其二,赤壁西凉方言作为赣语的中部方言,会同时具有南北方言的一些语音特征,也呈现出来不同于南北方言的特征[13],例如:

(62)a.只45鸡嘚冇捉倒这只鸡没抓到。

b.把31一只45鸡嘚冇捉倒没把一只鸡捉住。

c.把31-45只45鸡嘚冇捉倒没把这只鸡捉住。

b.把31这213-45/那213-45/哪31-45只45鸡嘚冇捉倒没把这/那/哪只鸡捉住。

受到以指词为主的定指表达手段的接触影响,指词“这/那”和介词“把”(其后宾语被认为是“定指倾向性位置”)都给予了定指表达更加灵活的形式手段。而通用定指量词“只”的定指的功能日渐衰微,其句法位置也受到了限制。如例(62b)中加上数词以后,“一只鸡”所指的对象不再是言听者熟悉的“鸡”,“把”不会变读;而一旦例(62a)中表定指语义的量名结构“只鸡”进入例(62c)和例(62b)中,“这/那/哪/把”则必须变读,所以定指语义的“只”有可能会感染这些形式手段,让其产生变读的特征。也可以说“这/那/哪/把”中的变调是保留了量词“只[tʂa45]”准定冠词的特征,只用来强调其指示功能,以区别于后起的距离区别功能。王灿龙认为,“指示词的产生最初只是为了一般地指称事物,后来随着认识的提高和语言的发展,才开始有近指和远指的区别”[14]。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旦在语境中涉及远近距离的区别,不是面对面或想象中面对面发生并指向某一个明确对象或范围时,“这/那/哪/把”变读就不会发生的原因。

当然,关于这一猜想我们目前找到的证据还有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西凉方言的量名结构和普通话中不定指量名结构是不同的。西凉方言中只要出现量名结构,“这/那/哪/把”就一定会变读,变读某种程度上彰显了量名结构的有定性。

六、结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西凉方言中三类变调形式: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哪”和“把”的变调,分析了其语音和句法形式,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定指的语法功能。通过对比其他方言中相关的研究,认为不同方言中的定指表现手段是不同的,从类型学角度来看,无论是南方方言中量词作为定指手段,还是现代汉语中以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等限定成分作为定指手段,这些都是定指手段发展的不同阶段。汪国胜指出:“作为内部曲折的语法变调,其语法功能有的在逐渐被标记手段和词汇手段所取代,有的是语法变调手段和词汇手段并存共用。”[15]赤壁西凉方言中既采用有限定成分词汇手段表定指,也借助其依附于这些词汇手段上的变调表定指,其来源可能是量词定指发展的残存现象。此外,西凉方言中人称代词无论搭配亲属类名词或者其他类光杆名词时,人称代词必须变读,人称代词的变调功能中是否也包含了定指功能,或者仅仅只有定指功能,有待我们进一步考察。

注释:

[1] 参见《蒲圻县志》,清道光十六年刊本。其中记载,三国东吴黄武二年置县,县治最早就在今神山西凉湖畔竟江口,后唐贞观七年因洪水泛滥,迁至蒲圻镇(今赤壁市),西凉湖面呈人字形,多湖汊,赤壁市神山镇的西凉半岛依偎在西凉湖的怀抱里,与嘉鱼县水陆相邻,和咸安一衣带水。半岛上,有三个大村庄(曾经叫生产大队),分别叫西湖村、龙岭村、西凉咀村。笔者所居住的龙岭村距神山镇12公里,市区48公里。

[2] 詹伯慧、李元授:《鄂南蒲圻话的语音特点(蒲圻方言研究之一)》,《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64年第1期,第111页。

[3] 参见王琼子:《鄂东南方言之赤壁市(神山镇)方言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年。

[4] 参见陈平:《汉语定指范畴和语法化问题》,《当代修辞学》2016年第4期,第4~6页。

[5] 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第82页。

[6] 参见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第88页。

[7] 参见陈玉洁:《中性指示词与中指指示词》,《方言》2011年第2期,第172~173页。

[8] 王洪钟:《汉语方言普通名词的定指表达类型》,《语文研究》2008年第2期,第35页。

[9] 参见游汝杰:《温州方言的语法特点及其历史渊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第107~123页;郑张尚芳:《浙江温州方言的四声八调类型及连调、轻声和语法变调》,《方言》2014年第3期,第215~220页;石汝杰、刘丹青:《苏州方言量词的定指用法及其变调》,《语言研究》1985年第1期,第160~166页。

[10] 盛益民、陶寰、金春华:《准冠词型定指“量名”结构和准指示词型定指“量名”结构——从吴语绍兴方言看汉语方言定指“量名”结构的两种类型》,《语言学论丛》1985年第1期,第30~36页。

[11] 杨望龙、李旭平:《琼海话的定指量名短语及其特殊变调》,《语言科学》2018年第1期,第69页。

[12] 王洪钟:《汉语方言普通名词的定指表达类型》,《语文研究》2008年第2期,第35页。

[13] H.Chappell,LinguisticAreasinChinaforDifferentialObjectMarking,Passive,andComparativeConstructions, in H.Chappell,DiversityinSiniticLanguag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 pp.13-52.

[14] 王灿龙:《试论“这”“那”指称事件的照应功能》,《语言研究》2006年第2期,第59页。

[15] 汪国胜:《汉语方言的语法变调》,汪国胜编:《汉语方言语法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0页。

猜你喜欢
言者听者量词
从互动交际看“怎么说呢”的语义二分性
好好说话
贬抑性“不就是+补足语”形式、语义及语用研究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主观限量构式“V不了多A”的评叙功能与言据表达
量词大集合
劳工(外二首)
语录
量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