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稳 _ 北京市八一学校
开学伊始,校园记者站推出系列报道——请往届毕业生为高一新生介绍学习经验。很多毕业生谈自己的高中语文学习感受,写得真切用心,让人感动。2014届薛芳菲来信中的四个小标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读书,读书,读书;写作,写作,写作;活动,活动,活动;语文,语文,语文。我欣慰于这组关键词的提炼,尤其是她能把“活动”也列入语文学习要素之一,说明她悟出了语文学习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理解了我的教学用心和主张。
“开放语文课堂,让语文学习随时随地发生”是我一直秉持并践行的教育理念。王云峰教授有句名言:语文学习就是要给学生“找事做”。教师为学生“找”的事,就是随时随地遇到的语文学习的任务情境,可以是课内研讨也可以是课外活动,可以是读书感悟也可以是语言运用,而“做”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真实的言语实践活动的学习过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除课堂学习外,平时的读书看报、电话短信、班会演讲、海报设计等都是真实的语文学习,直接关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这里,我重点谈谈当语文课堂与经典阅读、与社会生活、与自然生命对接时,语文学习真实发生的情形。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语文教科书只是语文的有形载体,课内名家名篇也仅是经典名著的沧海一粟。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品味兰亭的清幽、滕王阁的佳景,在《春江花月夜》的品读中体味相思成歌的幽情,在《赤壁赋》的吟诵中感悟苏子寄情山水的哲思,这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但仅仅如此还不够,教师还要让学生把课内激活的阅读兴趣、掌握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自觉主动地阅读更多的经典作品,辨思《论语》的哲理,探讨《红楼梦》的厚重,感受《平凡的世界》中奋斗者的生命……不断提高其审美鉴赏力和文化理解力。经典阅读让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所独有的情感温度和生命意蕴。
我会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领学生在经典阅读中汲取养分。在《苏幕遮》古风歌曲的点评中,注入亲情乡情的“酵母”;在《正气歌》的朗诵比赛中,加入涵养浩然正气的精神“钙片”;在“我喜欢的中华文化名人”课前演讲中,让学生获取对中华文化独有的情感敬重和审美养分,具有民族情感、懂得民族独有的表达方式。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把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教学资源,课堂就充满生活和生命的气息。讲授“新诗”专题时,恰逢土星探测仪“卡西尼”陨落在太阳系的新闻事件,于是让学生用学到的新诗知识及鉴赏方法,以“卡西尼”为话题进行诗歌创作。讲授“家乡文化生活”专题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让学生寻找海淀区红色文化打卡地,并设计“红色文化一日游”的导游词和旅游路线。将新闻或生活热点引入语文课堂,这既是对学生积极参与并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的引领,也是对学生人生理想和社会责任的唤醒。
班级微信群经常有关联社会生活的写作“加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班级公众号推出“戴口罩的日子里——热点在笔尖”系列时评,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自觉形成理性思考和公民意识,培养其关注社会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在写作中提升审美和思辨能力。
语文活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游学是学生集体感受自然、放飞心情的活动课程,也是语文学习的绝佳时机。每次游学都要求班级公众号有当日的游学感受推送,每人每天都有200字的游学小记。班级公众号中有从鼓浪屿的涛声中采回的一串串“音符”,有从南京、从秦岭、从苏州各地采集的城市印象和文化风景,有从长白山天池、徽州白墙黑瓦上拓印下的一行行带有青苔的诗句。
再如,赏节气之韵,赴自然之约——二十四节气作文接力活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惊蛰、谷雨,到白露、霜降,每一个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的节气名字,都体现着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理解。“跟着农历走一圈”的作文接力活动已经坚持了三年,从最初的班级接力推及到年级、再推向全校。学生以自己独特的经历与感悟,给一个个节气增加新的情感温度,赋予传统的节气以更丰富的时代意义,更鲜活丰盈的生命。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创造力在写作活动中得以不断提升。
语文即生活,开放的语文课堂才会有诗意、有温度、有生活和生命气息。当语文学习能够随时随地发生时,学生才会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更多的生活感悟,获得更多的真纯、美善的生命养分,从而成为有辨识、会思考、内心温暖、精神明亮、热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