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朝晖 _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爱迪生、马斯克等人在小学阶段都曾对自己所上的学校不满,学校也认为他们不是好学生,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是杰出的。现在,马斯克还专门创办了一所符合自己理念的小型学校,受到不少家长追逐。
上述案例显示,特定时段、特定学校空间里的质量信度是有限甚至虚假的,给思考什么是小学教育质量问题提供了启示。大家常认为的小学教育质量就是一所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样的质量内涵与质量观是有时空局限的,在时间上它仅选取一个截面,在空间上未能包含多样性的人的成长发展的全部内涵。正如一些教师若干年后幡然悔悟,自己对当时教过几年的学生看走眼了。探其实质,在过于狭小的时空里难以对教育教学质量作出准确、真实的判定。以有局限的质量内涵和质量观办学不只是办不出真正高质量的教育,还会伤害未成年学生的天性成长。
因此,认识教育是个巨复杂系统连续体,拓展小学教育质量判定的时空视野,成为转变质量观、丰富质量内涵,进而真正办出高质量教育的关键起点。
拓展小学教育质量的时空视野必须明了,教育质量附着于个性多样的个体成长与发展上,并非教师按某个标准的言行动作完成了某一程序就有了教育质量,离开了具体个体的成长和师生互动就无教育质量可言。
对于成长个体而言,小学阶段,相对于百年人生而言,是个发育、成长的初始阶段,小学教育重在奠定人生基础。小学教育质量优劣就需看这个基础奠定的优劣,是否长久、耐用,能否促进此后的高效能成长,是否生成持续的人生动力,它比此后各学段的质量判定具有更多的隐性和不确定性,这也是小学教育质量判定的难点所在。古人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依据整体教育观,小学教育的质量不应只是看当下的学业成绩,而应看整体的趋势、未来生成的可能性以及奠基状况如何,更应该看他的能力、志趣、品德能否在未来的人生中立得住、有弹性。
对于成长个体所处的时代而言,教育质量是相对概念。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质量的内涵与观念更新越来越快,在十年甚至三五年内教育质量的内涵与观念就会发生变化。部分直接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校长往往对此没有足够敏锐的感知,未能及时更新,错将今夕当往年,存在对教育质量的滞后认识和行动,客观上阻碍了教育质量与时俱进地提升。
在空间上,人们能感受到北京小学教育质量与上海小学教育质量的不同,或者西城区小学教育质量与丰台区小学教育质量的不同,这种空间上的质量差别或差距自然属于小学教育质量空间视野不可忽视的范围,并需要明确意识到北京作为首都的小学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学校实践内涵与准则。
然而,小学教育质量的空间视野内涵更为广博的意义在于,对教育质量理解有多高程度的超越性,它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生活力的普适性。陶行知在办育才学校时提出培养学生23项常能,就属于提升学生普适性生活力的超越性要求。如果在小学质量要求中缺少超越性,使用过多的具体细致的要求,那么就会限制学生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成长,限制甚至几乎完全摧毁学生的超越性,使学生天生的悟性不断销蚀,一些学生在小学、初中或高中毕业时,悟性就被销蚀殆尽。虽然考试成绩还不错,从空间维度考察质量却不能说良好,甚至很低。
当人们在追问为何长期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的时候,不少人习惯将眼光投向大学,其实将责任完全归于大学是肤浅了。由于长期缺少教育质量的时空视野,只能看到眼下与局部,看不到长远的未来与广博的生活场域,不少小学以追求所谓的狭隘的高质量名义,不断摧毁着孩子的天性,造成大量“童子伤”。这不只剥夺了孩子多彩完整的童年,也让他们在少年、青年、成年阶段无法再唤醒自己的天性、好奇、勇气与梦想,即便学历、学位很高,但依然归于平庸。
其实,古人对教育质量就有朴素的时空视野,它所蕴含的质量观中也有朴素的内容:身体发育正常、健康;热爱阅读、学习,而不仅仅是考分高;自主性与自主能力不断提升;好奇心长存,不断求新。
依据当下教育实践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能发挥矫正效果的教育质量时空视野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文明进步,明了人类文明前进方向,并对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感兴趣,试图找到自己的优势潜能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契合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方向、策略;避免有意无意陷学生于“井底”,让学生的思想、观念、意识封闭。
其次,积累充足的亲知,它在人的成长中是闻知和说知所不可替代的,并决定着个体此后对间接知识的承载量,以及是否具有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新知的能力。3至12岁是亲知获得的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在这一阶段要多亲近自然、感知社会。如果老把孩子关在校园里,就会使孩子对自然与社会丢失好奇,无感,甚至恐惧,成为“宅男宅女”。
再者,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交朋结友,形成平等待人的观念,积累交往技巧,通过协商建立规则,遵守规则,达成共识。
看到更加宽广可持续的质量,才能建立经得起时间和社会发展检验的高质量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