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要求、问题及建议

2023-08-15 00:42苏培娇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5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基层人才

苏培娇

(钦州市钦北区大寺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广西 钦州 535028)

自乡村振兴被提出并实施以来,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其实质内容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产业兴旺,特别对于经济欠发达、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地区,通过振兴产业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扩展农民经济来源;随着各地区农业经济与农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人口流失现象将得到改善,帮助落后地区解决了人力资源问题。第二,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农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是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重视并改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设更适合居住的美好家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技术是核心要素,而完成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推广,必须有足够优秀的技术推广人才支持。

自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以来,其便被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划入党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乡村振兴战略的充分实施,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建设做好统筹谋划,使各地区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尽快实现现代化,改变人们对农民的固有认知,让农民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职业。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属于一个复合概念,包含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人才2 个基本概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定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而人才则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实施者,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朝着现代化转型,以及传播科技成果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有存量人才、增量人才之分,前者是指正在从事一线工作的农技推广专职人员,后者是指正在接受系统培育和正规教育的储备性人才(主要指高校和职业院校学生)。由于二者在功能、价值、作用上存在差异,探讨人才培养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3]。

1 基层对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现实要求

1.1 身份多样性融合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在价值、功能和内涵等方面发生了一定程度改变。特别是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以后,人们对人才的理解和定义不仅局限于工作在县乡两级农业机构的专职人员,也包括了生产技能型人才、地方农业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以及部分种养大户[4]。这些群体或个人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担着部分推广职能。

作为农民与社会沟通交往的桥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传播先进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也扮演着多重角色[5]。比如在将科研成果转为实用技术的过程中,他们扮演了“装修工”的角色;在选种和用肥过程中,他们扮演了专家和顾问的角色;在预防病虫害与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他们扮演了“医生”的角色[6]。基层农技人员工作内容多,责任大,尽管角色类型较多,但指导行为大多集中在生产环节与产中环节,产前指导与产后深加工指导较少(包括销售服务),无法实现全面指导。

1.2 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突出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现代农业发展强调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传播到农民手中,亦或理解为,借助农民之手应用新技术,展示新成果。整个过程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是重要力量[7]。复杂的工作属性要求这些基层农业技术推动人员(即存量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专业性越强,意味着专业面越窄,技术越精湛,意味着应用难度越小。好比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者间的区别,随着学历的提升,知识作用阈限必定变得有限,因为精细化研究需要着重于某一个点(问题的深度),而不是面[8]。随着知识总体结构的逐渐简化,专业面会越来越狭窄。植物保护专业背景的工作者一般无法很好地指导农民完成作物生产。

1.3 推广功能呈弱化趋势

关于推广功能,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内容本身的功能,二是推广人员赋予推广的功能。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意义、价值、内涵等方面均得到完善和增强,其所包含的内容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实施变得越来越宽广。但人员方面却存在很多问题,调查发现,乡镇一线农业推广工作的状况并不乐观,机构形同虚设,人员职责未很好履行,闲置、转岗现象与人力资源供给不足并存[9]。部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作为现象比较突出,既没有指导能力,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阻碍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展。人员定位不明确以及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功能变弱,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极不匹配[10]。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

2.1 顶层设计存在偏差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养是一项大课题,与普通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有很大区别,发展目标、内容、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其维度和阈限的宽广,因此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顶层设计作为支持[11]。

第一,未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没有起到引领作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农业院校学生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子,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也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但大部分地区农业人才培养依然延续了旧思路和旧观念,模式毫无创新,未能达到从有到优、重新定义、重新组合的高度,更谈不上从无到有的创造。专业设置存在形变神未变的现象[12]。

第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独特性。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人才是专业教育最流行的口号,所谓全面发展,全面平庸,最大的弊病就是缺少特色,直接造成农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严谨,过于粗糙。

2.2 培养理念没有与时俱进

新业态下,农科教育发生了较大变化,新技术和新理念应运而生。新农科的出现被看成是对传统农科又一次改造和升级,与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潮流相契合,将成为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关键[13]。有怎样的教育就会有怎样的人才,“农人”是传统农科教育的结果,新兴农科教育下,可将农业人才称为“新农人”。但也必须认识到,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为新兴农科教育理念,高等院校(包括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只能属于“农人”范畴。“农人”与“新农人”间的距离还比较远,现行教育理念下培养出农业人才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特征。

2.3 培养内容不能满足乡村振兴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而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也必须围绕这些内容来进行。但现实的人才培养并没有满足乡村振兴要求[14]。

2.3.1 产业兴旺方面 尽管“三产融合”学习需求依旧强烈,但纵观人才培养现状发现,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守旧,内容不够全面,欠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关内容的培训,尤其是催生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服务型农业新业态的培训尚处于空白状态。

2.3.2 生态宜居方面 生态宜居其实是对绿色农业发展的一种折射,是对绿色农业发展关键的一种践行。随着自然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以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需求逐渐强烈,绿色、低碳、循环将成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15]。然而,很多培训机构并未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些机构甚至是鼠目寸光,急功近利,未能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或者说,在短期利益和巨大诱惑面前,责任意识瞬间消失,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育无法迎合乡村振兴要求,跟不上战略实施步伐,最终无法将生态宜居充分贯彻下去。

2.3.3 乡风文明方面 基层农技人才培训更加看重知识传输和技能传授,注重提升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忽视了内在品质培养。导致绝大多数人才缺少乡风文明建设意识。乡风文明建设也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否则很难持续下去[16]。

2.4 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对象和方式单一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需要有完善的培训体系支撑,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程度的人才(包括技术技能、理论知识、实践经验等),需要制定针对性培训方案,采取多样化措施和手段。但很多机构培训体系框架结构过于粗犷,流程过于程式化,有些甚至照搬照抄,没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17]。大多数培训对象为多年扎根基层的农技推广人员,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具有专业背景,但由于工作年头过久,原有的创新思想已消失殆尽,创新动力不足,功利化思想严重,倾向于学习新的技巧,专注于简单实用、方便操作的农业技术知识。在接受培训的人群中,新上任人员(新的技术推广人员)或应届毕业生数量有限,他们与经验丰富的技术推广人员存在较大差距,应当单独进行培训,但培训机构并没有针对这类人群设计专门的培训方案,依旧按照原有流程、方式、内容进行培训,缺少实践教育和现场指导,理论知识讲解过多,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在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时,大多采用课堂讲授和网络学习两种方式,接受培训的人员也没有提出争议[18]。但从效果上看,并不是所有人员都能在这两种培训方式下获得成长。不同技术推广人员在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也都不同,过于单一的培训方式自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学习和成长需求。有必要结合人员特点和实际需求,增设现场指导、一对一咨询、互动教学等培训方式,这样有助于获得理想的培训效果。

2.5 培训监督评估机制缺失

培训监督评估由培训监督和培训评估两部分构成。机制就是针对某一元素、对象或内容,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制定出符合一般性逻辑的结构,将机制内嵌于生产活动中,使事态朝着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在培训监督评估机制设定中,监督和评估是核心要素,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培训行为(包括培训者和与培训活动相关的全部行为)便是监督和评估的对象[19]。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来自多个不同教育群体,人员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个体间年龄差距较大,培训人员很难设计出完美的教育培训方案。在缺少有效监督手段的情况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将很难得到保证。评估机制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培训效果反馈手段,是一种双向评价,有受训群体对教学内容、模式以及各项制度的评价,也有地方政府和学校对受教育群体学习效果的评价。在缺少双向评价机制情况下,培训效果和质量很难得到充分检验。

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的建议

3.1 将新的农业发展理念融入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培养过程中

第一,激发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带头人意识,增强自我效能感、自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的终身学习意识,培养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激发对新技术、新信息、新品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吸引力。首先,重新定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详细阐明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着重强调工作职责与职业精神;其次,完善保障制度,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提高待遇,丰富待遇奖励形式,解除人员后顾之忧,使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

第三,树立绿色兴农理念。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区农业发展需坚持绿色发展原则,渗透绿色兴农理念,增强绿色兴农意识,丰富绿色农业发展手段,提出针对性发展举措。结合现状,绿色化生产和绿色化发展很难在短期内实现,但“绿色化落地生根”不能动摇,要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训中潜移默化地植入绿色思想观念,让广大农技人员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深刻认识绿色兴农的重要性,把守护绿色生态安全农业的底线作为自己的职业精神,将绿色农业推广行为充分体现在农技推广工作中[20]。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入与绿色兴农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将生态知识与专业教育培训联系在一起,使绿色生态(包括意识和技术)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紧密联系起来,让所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能利用绿色生态知识和技术识别并推广农产品。组建一支高素质“绿色青山”专职守护队伍,将推广绿色农业作为基层农技人员的重要素质与责任,在培养过程中重视政策导向,将推广过程的质量考核列入工作考核中。

3.2 科学构建农业人才培育体系

构建科学的农业人才培育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交叉学科,二是实施多元化教育,三是对教育培训内容进行科学调整。

第一,发展交叉学科。实现学科交叉的关键在于打破专业壁垒(各专业间的壁垒),帮助学生构建交叉知识图式,使学生有意识地思考不同学科间的关系。需要结合产业融合理念构建课程体系,扩大体系口径,丰富教育内容,包括技术开发和指导、技术推广应用、产品开发与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着重提升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二,实施多元化培训。多元化培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实践课程数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提高创造力和实操能力列为培训重点,积极探索现场指导新方式,丰富互动形式;二是将培训主体与培训基地进行多元化结合,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教育资源,以及企业资源,开辟多元化融合途径,还可将民间组织与各类社会团体一并纳入进来。

第三,科学调整培训内容。教育培训内容不能一成不变,教育者和培训人员需要认识到,一切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的教育培训行为,都需要与行业和产业发展现状联系在一起,迎合时代发展潮流,使教育内容和方式满足各时期的发展要求,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使人才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作用力。对于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的农技推广人才培养来说,教育培训内容必须要满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建设要求,并且要有意识地将职业技能培训与环境保护意识、文明建设意识培养结合起来。

3.3 建立并健全培训监督评估机制

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能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保驾护航。首先,培训机构需要组建专门的监督队伍,明确具体职责和任务,制定总体结构框架,对培训对象进行分类,并针对每类对象设定具体的监督方案和细则。对考核评估给予充分重视,大力推行关联机制,既把考查与考试联系在一起,将诊断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结合在一起,也可将毕业考试成绩纳入到绩效管理中,使其成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扩展与绩效考核相关联的内容,除了要有工资、福利、奖金外,还要将考核结果作为职位晋升的主要依据。考核内容也需要适当调整和扩充,按照考核结果给予相应奖励和惩罚,这样将有助于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

4 小结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必须把握好乡村振兴总体要求,结合地区发展情况,更新农业发展与人才培育理念,全方位优化或打造新的人才培育体系,确保人才质量和数量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基层人才
人才云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