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 上海市奉贤区阳光外国语学校
革命文化教育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课程内容的“大主题”,其中明确指出:“革命文化主要载体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及反映他们生平事迹的传记、故事等作品……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一主题教育的实现,对新时代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以更广阔的视野、更高远的层面,把革命文化教育更加完美合理、高效深入地展开,这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其价值进行重构,由“认知”走向“认同”。
革命文化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获得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过程中,以巨大的胆魄和勇气、无比的智慧和力量所实现的伟大胜利,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追求与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与集中表现。学习革命文化,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力量,有利于对国家未来树立坚定的信心,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更需要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革命文化被青年一代所认知、认同并继承,会给他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元的环境里打好深厚的精神底蕴,这是今天教育的价值所在。
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对此已引起高度重视并付诸教学实践。然而,在这个主题教育中,革命文化的内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教师为了凸显文本的精神实质,在课堂中大都采用说教的形式。学生实现了革命文化中思想与精神方面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对此有了“认知”,却产生不了情感的共鸣,不利于内心真正的“认同”,更不能使之成为自己的价值追求。这是语文教学中革命文化价值没能真正全面实现的根本原因。
例如,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时写下的诗篇《七律·长征》,对于和平时期的学生来讲,“长征”与他们的生活相隔久远,理解诗歌的内涵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老师往往先给学生分析讲解诗的语言文字意义,再从中明确诗歌主题是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这种教学方式对大部分初中学生来说,无法拉近他们与文本之间的时代距离,更不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提升他们的生命境界。这使得文本的革命文化价值只实现了对“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概念认知,而对于这些“精神”到底真正饱含怎样的感情,意味什么内涵,则往往停留在表层,难以进入他们的心灵深处。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革命文化教学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切入口。而教学过程中的表面化、形式化、感染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革命文化只实现了表面的概念化认知,不能真正体悟革命文化作品中英雄人物的革命情感、崇高精神等深层次内涵,这又如何实现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进而升华自己的理想信念,最终内化为自己生命追求?这成为语文学科革命文化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要实现革命文化的认同,首先要使学生“情动”。只有情感上有了共情与共鸣,才更易于接受事理,实现价值认同,这是革命文化教育价值全面实现的前提。革命文化题材文本描写了许多伟大英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是我们今天无法想到和做到的。学生学习时心中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选择?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这样选择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教学去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帮助学生深刻领悟英雄人物的英勇与伟大的根源,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认同他们的思想行为。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尝试情境创设,通过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英雄人物的生活情境,主动探究人物的言行和内心世界,从而帮助他们在情感上走近英雄人物,理解这些英雄人物的普通与伟大、正义与担当,感知与体验他们真实的心灵世界与内在情感,再到生命的境界,方能实现价值的认同。
例如,在教授《金色的鱼钩》一课时,我进行了以下情境创设:学生展开想象“老班长的一天”:天不亮准备早饭—整个白天行军途中要照顾小战士—傍晚安排宿营—为小战士准备晚餐—天黑后要摸野菜—钓鱼到半夜—回营地为小战士补衣服等,而老班长自己则嚼鱼骨和野菜根充饥。再进一步思考:这样反差巨大的精力的付出与营养的摄入,常人恐怕一天都难以坚持下去,而老班长却坚持了一天又一天。通过想象联想,学生进入了文本创设的情境,真切体会到老班长带领小战士走出草地,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换取小战士生的希望。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情感体验是真实、深刻而难忘的,他们由外而内地加深了感悟与体验,从而产生了与老班长的情感共鸣,体会到了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力量源泉。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课后设置学习拓展任务:观看《理想照耀中国》,交流“我与________(革命者)的对话”,开展班级交流分享会。这一拓展任务不再局限于文本,教师充分利用影视资源,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观看。看过影片后,学习小组搜集整理影片中陈望道、张人亚、熊大缜等人物闪光故事及相关的事件资料。学生首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印象深刻的革命事件与革命人物,接着进行“我与________(革命者)的对话”,先是小组组员之间交流,之后全班发言交流。最后,每人独立完成一篇“我与________(革命者)的对话”的习作。
在研讨交流会中,每组学生都侃侃而谈,分享体会,有对革命者的敬仰,有对时代的悲痛惋惜,还有自己对革命人物思想行为的困惑。这其实是让学生从感情上认同这些伟大革命者的选择都源于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源于伟大而崇高的人生追求,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革命文化内涵的价值认同。
要实现革命文化教育价值的最终内化,还必须使学生达到理性上的深层次认同。革命文化题材文本,反映了大量革命人物感人至深的思想情怀。可是如今的中学生由于缺乏深刻的生活经验,同时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时使得革命文化精神“可望不可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因而难以拉近他们与革命文化的距离。例如,学生自然地认为革命精神就意味着无私,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牺牲……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些革命英雄的精神只是文本虚构,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其实,革命精神并不是一味地奉献付出,而是有所“获得”的——愉悦感、幸福感、崇高感……这些收获是真实的人性感受,构成了支撑革命人物的强大力量。
因此,帮助学生从理性上理解革命人物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人物的真实内心,理解有限的生命对人民、对国家有价值比任何的物质享受都更具崇高性,更让人欢畅自信。这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并进一步影响他们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思想境界,认同并内化成为他们自身的生命追求,获得人性品格的升华,这才是革命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
例如,在教授《青山不老》时,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老农艰辛的生活条件,再思考:如果你是老农,面临如此境况,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可是当老农面临享清福与大艰苦的抉择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改造山林这一生命的归宿。是什么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明确:老农并不只是奉献付出,他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这片绿色的奇迹,实现的是他的人生追求。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这使他生命的价值得到升华,他的生命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他在精神上获得了极大的骄傲和满足,与此相比,物质上的“享清福”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课后,我布置了拓展任务来进一步提升学生革命文化的思想境界,实现教育价值的内化:品读革命人物的诗句名言,撰写并制作书签“我的人生座右铭”。
学习小组成员收集整理不同时代革命人物的诗词、名句,然后选取体会最为深切的一则从思想与文学两个角度加以批注品评。课堂上,学生以自我品评的革命人物诗词、名句展开交流,深入理解他们的思想境界,阐述在不同时代的洪流中,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我们能做些什么,然后把“我的人生座右铭”作为主题任务进行创作,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品评、修改、完善,最后在班级把“我的人生座右铭”制作为不同形式的书签进行展示。
让学生通过课堂文本学习与拓展过程的自我反思,理解革命人物的艰难抉择以及超越常人的情怀,是生命更崇高的价值与追求。革命人物的生命价值影响了学生的行为,使他们逐步认同并形成自我生命价值的追求。他们明白了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自己要有在时代洪流中顽强奋斗、贡献力量的信念。从理性上认同生命是有不同追求的,关键要看每个人选择什么,从而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和理解,升华个人生命境界。
总之,革命文化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领会革命文化题材文本的教学价值,并坚持在主文本的引导下有效拓展延伸,建构革命文化的深度教学价值,努力缩短时空距离。通过入情入境的教学,寻找文本与时代发展、学生身心成长的情感共鸣点,努力触及学生心灵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其审美愉悦,促发其顿悟,使学生获得革命精神的熏陶和革命思想的启迪,逐步渗透革命文化所传达的精神与理念,升华学生自身的思想境界,完成高尚的生命价值的内化。只有学生对革命文化从概念上的“认知”走向真正理性的“认同”,才能真正落实语文革命文化课程的价值,落实革命文化的理解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