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冰玥
上学时和同学比成绩,前方常常有个追不上的“别人家孩子”;工作后与同伴聚会,话题永远离不开薪资水平和感情状态……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比较。这让人不禁好奇,人为什么会比较?为何人既“反内卷”,又忍不住将自己置入比较的洪流?
“比较式思维是人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有研究者发现,5 岁的孩子就已学会了社会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陆静怡说,比较式思维具有普遍性,在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的人群中都存在,并没有研究证明代际之间存在差异。“每一代都会比较,都会‘卷,只不过不同代际的人,比的内容和形式不一样。”
除此之外,陆静怡的团队曾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结果发现,人们普遍觉得他人比自己更在乎“内卷”、更容易做社会比较。
在心理学研究中,社会比较分为上行社会比较、平行社会比较和下行社会比较。其中上行比较更经常发生,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普遍拥有向上的驱动力,鼓励人们朝更优秀的人看齐。但与此同时,当人们看到别人的成功与精彩生活时,自己不如他人的事實更令人糟心。
陆静怡认为,生活中通常意义上的“比较”与“内卷”,常常指的是追求超越周围人、比他人好,而忘记了真正重要的是关注自身。“这种心态或行为很可能会让你体验不到自我提升带来的快乐,只能体验到竞争带来的焦虑。”
在比较中落下风的人不开心,被拉出来比较的“ 别人家孩子”也未必开心。陆静怡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会当着众多学生的面表扬一位学生,“同样做这件事情,人家小王怎么可以做这么好”。得到肯定本是件愉快的事情,但出乎意料的是,“小王”本人并不会因此多么开心。“被表扬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嫉妒甚至排挤,他会担忧这份表扬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陆静怡看来,比较也与焦虑密切相关。现在人们越来越焦虑,缓解焦虑的途径之一是进行下行比较,一旦发现自己比他人好,焦虑可能随之减轻。但相应地,人们通过上行比较也会看到比自己更好的人,“比较式思维”又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焦虑。“两者之间说不清谁是因谁是果,社会群体焦虑引发了社会比较,社会比较又推波助澜,使群体焦虑加剧。”
当你被比较的阴云笼罩时,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陆静怡觉得社会比较有利有弊,大家往往把目光停留在消极层面,殊不知,研究者最初关注到社会比较,是因为它的“利”。借助社会比较,人们可以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在人群中有一个精确的定位。
与此同时,社会比较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催人进步,当人们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便能够以此为榜样。采用比较式思维思考问题,能有效提高效率,迅速作出判断。
陆静怡建议,真正的改变需要大家持之以恒、举一反三,“我们需要回归哲学的思考——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陆静怡说,“只有清楚自身需求,才能在正确的维度上进行合适的比较,真正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