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感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2023-08-15 13:16李博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21期
关键词:扎根编码文明

[摘           要]  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注重提升学生“获得感”,对提升生态文明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以“扎根理论”作为链接生态文明教育与被教育者获得感的中间环节。通过对T大学29名本科生访谈,对访谈记录进行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梳理出21个概念、9个范畴,最终提取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获得感的4个核心范畴,即:生涯及个人成长获得感、社会责任获得感、教育过程获得感、人际关系获得感。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建议如下: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生生涯发展的融合;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联动;注重教育的实践性、趣味性、浸润性;鼓励生态文明教育师资来源多样化。

[关    键   词]  生态文明教育;获得感;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1-0001-04

面向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履行责任的重要体现。当前学界围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从大学生“获得感”角度开展的研究还不多。本研究从大学生获得感出发,通过访谈、分析、归纳后,提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路径。这对增强学生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认同感,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与面临的难题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高校开展的以生态文明为内容的教育,它一般包括生态环境现状的基本知识、生态环境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环境法律素养、生态环境道德义务、改善生态文明程度的专业技能等。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出具有生态文明素质和素养的时代新人,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出破解生态难题的高科技人才、创造传播生态文化的人才,不但为当下建设美丽新中国贡献力量,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但当前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性设计不强、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供给和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需求之间存在落差,二者没有实现精准匹配。青年大学生想要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教育、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应包含什么内容、生态文明教育以什么样的形式在高校开展更为有效?这都是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获得感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破题及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设计

(一)获得感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破题思路

“获得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关键词之一。当人的期待与现实满足达到平衡或者当人的付出得到回报时,就会获得一种积极愉悦的心理感受,这就是获得感。获得感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它的实现有赖于客观获得与主观感受的统一。客观获得是获得感的基础,没有实际的获得就谈不上获得感;在客观获得的基础上,通过思想引导形成“有获得”的主观感受。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领域,“获得感”是指教育对象(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基于一定客观获得而产生的收获感和满足感,是教育对象对教育所产生的接受、认可及满足等积极的主观体验和情绪反应,具体表现为参与感、受益感、存在感、价值感、认同感、信仰感等情感。

(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及课题研究设计

扎根理论研究法是一种质化研究方法。该研究方法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两位学者共同提出。该研究法的核心是遵循研究资料的客观性,通过归纳、概括原始资料创建理论,尽量摒弃前提假设对研究的影响。扎根理论研究法具有规范的编码程序,即基于收集到的质性资料逐层进行归纳分析,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编码步骤。目前关于“生态文明教育”中大学生获得感的研究尚未成熟,而“扎根理论研究法”恰好适用于研究理论体系还未成熟、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领域。本课题首先设计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问题,合理选定访谈对象,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访谈;其次是对访谈后的结果进行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根据分析得到的关键信息,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获得感模型;最后,根据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获得感模型,结合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设计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路径。

三、研究过程介绍与结果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采集过程

本研究以访谈方式获取原始数据,把“你期待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教育”“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教育会给你获得感”列为访谈问题,将上海市T大学29名本科学生作为第一期的访谈对象,29名学生分布于大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学科分布于工学、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医学、管理学8个学科;其中男生18人,女生11人。29份访谈资料共计11000余字,删除少量冗余语句并对表示学校名称等信息进行处理,对10000字左右的访谈资料进行后期处理。

(二)数据的扎根理论分析及理论饱和度检验

1.资料的开放式编码(一级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理论编码分析的第一个步骤,要求将原有资料分解、打散,对有意义的内容赋予新概念,并用新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见表1)本研究对上述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共得到意义标签91个,剔除其中只出现一次的意义标签19个,共得到意义标签72个。再将72个意义标签进行归类梳理,共得到和大学生生态教育获得感有关的概念21个(AA1-AA21):生态教育应该突出大学特色;增加对已有生态教育课程的宣传;结合美育等开展生态教育活动;生态环境行业的业内人员作为生态教育师资;希望能到企业去实践;开设生态教育选修课和讲座;生态教育应具有直观、生动性;组织生态教育方面的活动读书会竞赛;注重实地考察,切身感受;学有所用,通过社会实践为地方生态环保建言献策;依托暑假社会实践、寒假社会实践开展环境教育;专家学者等生态教育的师资力量很重要;生态环境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生态知识增长有帮助;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助于生态教育;利用校园生态系统开展生态教育;不同专业学生开展生态教育应该有差异性;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开展生态教育;生态教育不能空泛;生态教育需要與专业紧密结合;对专业课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案例印象非常深;生态教育需要生活化,潜移默化。

2.资料的主轴编码(二级编码)

经过对前序编码21个概念的分析,本研究认为这21个概念可分为9个方面(见表2)。

3.资料的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

二级编码后的范畴,从更抽象的范畴反映了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期待。经过对前序编码8个范畴从获得感的角度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这8个范畴可以进一步分为4个方面(见表3)。

4.二期访谈及理论饱和度检验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逐级构建出理论后,需要考察从已有的资料中归纳、概括出的概念、范畴是否充分、丰富。即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看能否发现之前未发现,但明显可以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概念和范畴。在上述29名大学生的访谈结束后,又在29人之外另选择了5名学生进行访谈。在进一步比较分析后,发现二期访谈未能得到新概念,因此可以认为本研究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

四、“获得感”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创新的对策建议

基于扎根理论分析得到的“核心范畴”,为生态文明教育创新的对策提供了核心理念与指导思想;而前述的“概念”和“范畴”为生态文明教育创新提供了具体的启发。

(一)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与学生生涯发展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生涯成长获得感

针对学生对个人生涯发展的看重,要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以及培养计划汇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在培养计划或者课程中增设一些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内容。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架构中,土木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都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因此,这些学科及其相关课程要充分考虑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角度的“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具有生态素养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在绿色发展愈来愈受到推崇的今天,在学生的专业课程中融入生态教育内容,也会使学生的知识图谱更加丰富,对将来生涯发展带来帮助。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联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获得感

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产生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身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生态文明教育也是大学生“大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在采用的渠道和路径,都是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依托的渠道和路径。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研究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及其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关联性,系统把握和统筹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计,把生态文明教育系统、科学地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来,不断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形成科学认知、情感认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获得感,并最终外化为实践遵循。

(三)注重教育的实践性、趣味性、浸润性,提升学生的教育过程获得感

从访谈看出,学生期待在生态文明的教育中有良好的过程体验。基于此,首先可以发挥实践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实地考察、田野调查等方式,带领青年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多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直观了解中国目前的生态治理现状、认识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生态压力、检验生态知识的真理性,提升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度、认同感,启发思考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其次,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让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更加有趣味性。比如,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举办有趣的“绿色志愿服务”“绿色产品设计”等活动,引导他们快乐地参与生态文明实践。再次,提升校园环境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浸润作用。从物质文化的角度,基于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理念,开展“绿色校园建设”。包括生态校园的规划、生态建筑的营造、良好生态景观的打造等,让大学成为一个充满生态理念的物质空间。还应加强生态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生态文化”陶冶青年大学生的情操,提升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改善青年大学生的日常习惯。生态文明教育可经由校园文化的相关渠道,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把新时代的生态文化以灵动多样、积极健康的形式展现出来。

(四)鼓励生态文明教育师资来源的多样化,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获得感

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人际关系获得感,指的是学生通过参加生态文明教育与更广泛的人群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链接,学生在人际关系建立、人际关系培养方面有新的发展。“人际交往”本身就是青年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可以邀请更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实际从事环保实践的工作人员甚至朋辈参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全员育人”工作;鼓励专家学者以“指导课题”的形式参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小范围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建立师生关系。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部分活动可考虑以团队作业、团队竞赛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与同伴建立友谊,产生“人际关系获得感”。

五、研究展望

本研究通过面向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的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根据分析出的各级概念和范畴提出改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今后的研究中,还应该推动把这些创新路径应用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中去,并进一步收集新一轮实践后的学生反馈,这样就会形成更完整的逻辑闭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侯利軍,付书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9(14):62-64.

[3]黄晶.基于扎根理论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21.

[4]白雪赟.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证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21.

[5]欧阳慧敏.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6]孟玉新.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21.

[7]付安玲.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人学意蕴[J].思想教育研究,2018(2):37-41.

①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人民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城市环境治理研究”(2021XRM0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博(1984—),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生态文明建设、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扎根编码文明
请文明演绎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漫说文明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对不文明说“不”
一辈子扎根在农村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