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业 提质增效

2023-08-15 21:12:17曹晓琴
天津教育·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趣味性作业语文

曹晓琴

作業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一直被视为巩固学生语文知识,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然而小学语文作业普遍存在作业形式单一、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作业设计趣味性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完成作业兴趣缺乏,往往敷衍了事,无法达到沉淀知识、加深记忆、强化能力的预期目标。“双减”政策意在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确保学生能够真正从语文作业中有所思、有所获,俨然成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主要任务。基于此,加强小学语文作业形式的创新设计,丰富小学语文作业形式,增强小学语文作业的精准性、趣味性、层次性,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等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一)作业形式单一

作业形式单一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教师通常会挑选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段落让学生默写,或者要求学生背诵其中的某个选段乃至整篇课文,枯燥无趣的语文作业给学生施加了较为沉重的学习负担。学生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作业,而在完成单一形式作业的过程中思维却没有得到发散,效率较为低下,收获有限。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悄然发生转变,投入语文学习的时间精力也随之减少。可见,单一形式的作业会影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布置作业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作业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

每个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及能力素养有显著的差异,其自身对作业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可教师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却没有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特点,作业对完善学生语文知识体系没有起到应有的帮助。比如,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作业难度较大,大脑和身体疲惫不堪,为了按时交作业只能抄袭他人的作业,不能主动思考问题,制约了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发展,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又会觉得作业可有可无,完成作业的态度随之发生改变。

(三)作业设计趣味性不足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乐于追求新鲜事物。而有些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忽视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匮乏,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作业的趣味性不足,死记硬背的作业占比较大。还有些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和形式比较枯燥,对学生而言吸引力不足,不少作业可以在习题集或互联网上找到标准答案,给学生相互抄答案制造了“契机”,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发展不利。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要点

(一)化零为整,指向语文素养

作业往往以当堂教学内容为基准,作业和本节所学内容之间缺乏关联性,对于学生语文知识基础的夯实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效不佳。“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要调整作业设计思路,基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行作业的创新设计,以教材各个单元为基本单位,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每天的课后作业,确保语文作业具有系统性、关联性、层次性和趣味性,以实现学生语文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关键能力的持续提升,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因材施教,倡导分层设计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使不同知识层次、能力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获取自信并转换为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作业的分层设计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多个层次,为不同层次学生科学设计与之知识能力相契合的作业内容,减少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提高学生作业完成质量。此举符合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实践,增加学生的获得感与成就感,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

(三)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类作业能够检验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不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和负担。因此,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注重加强作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经常性地设计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内化语文知识,强化综合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持续性进行思考,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其语文学习热情会被最大限度激发出来,真正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

(四)量少而精,发展学生思维

“双减”政策旨在减少作业量,缩短作业完成时长,使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挑选有价值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设计少而精的语文作业,提高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保证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作业。教师精心设计的作业需涵盖各个单元的精华知识,可以对学生的关键能力进行有效训练,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在语文学科领域取得进步和成长。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语文作业的精准设计

语文学习是动态持续的学习过程,需要保证学生拥有充沛的精力,使其主动高效地完成作业,长此以往才能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提高。这一理念的实现需依托于“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语文教师要明确“双减”政策内涵,加强作业的创新设计,减少作业量,争取达到提质增效目标。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标准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作业的精准设计,既可以缩短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又能提高作业完成质量,还能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可谓一举数得。

小学语文教材的各个单元包含有多篇文章,语文教师要以每个单元的教学要求进行作业的精准设计,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以缩短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给予学生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业内容以巩固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知识为主,尽量避免设计机械式的抄写作业,对于容易写错的、笔画较多的生字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减少课后机械练习类作业。背诵类作业则需让学生在课堂上概括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个人想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激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热情。学生完成课后背诵类作业会变得更加轻松,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业,满足减负增效要求。

(二)注重语文作业的趣味性设计

趣味性较强的语文作业会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想要向同学和教师展示自己的作业,赢得他人的认可。“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将趣味作业设计列为创新作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喜好进行趣味性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身心愉悦,达成提质增效目标。

以《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为例,在该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分角色朗读作业,让学生分别扮演红头、青头和旁白,为课文配音,将音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中,由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打分,选出朗读比较流畅、感情最为充沛的一组为最佳配音小组,并由教师为该小组成员发放奖励。此举会让学生完成语文作业时的状态更加专注,提前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真切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布置观察类的作业,如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现象等,并在语文课堂上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这类趣味性作业可以豐富学生的阅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的探究欲和表现欲得到充分满足。

(三)加强语文作业的综合性设计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无需多加赘述,倘若能够加强作业的综合性设计,重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不仅作业内容将变得更加丰富富有活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知识迁移能力,是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的重要导向。“双减”背景下,设计综合类作业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

以《黄山奇石》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布置绘画作业,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随意从黄山上千奇百怪的石头中挑选一种描绘下来,并在课堂上展览绘画作品,找到其中的闪光点。绘画作业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语文与美术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将语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结合进行作业设计也是可行路径,以《狐假虎威》为例,教学过后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熟知的动物名称、外观特点和生活习性等,将此布置为一项课后作业,引导学生通过字典、书籍、互联网补充和完善动物信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兴趣。

(四)增强合作类作业的设计

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必须加强合作类语文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密切交流与合作,强化学生群体的向心力。学生在集体荣誉感的驱动下,认真完成个人职责,争取为高质量完成合作类作业贡献最大力量。学生的语文学习面貌焕然一新,完成作业的态度更加积极,作业完成质量也达到更高层次。所以,在“双减”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以合作类作业作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突破口,布置需要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完成的作业,细化组内成员的分工,激发学生的合作积极性,强化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以《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布置合作类的作业,如让组内成员分别设计导游词,介绍威尼斯的美丽风景;绘制相应图片,增加说服力;收集相关信息,讲述威尼斯小艇的类型及作用等。组内成员经过协商确定各自的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作业,发扬学生的优势,让学生看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认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促使合作学习成为语文学习的主旋律。

(五)加强生活作业的比重

生活类作业指通过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生活百态的体验,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适应力。在“双减”背景下,生活类作业是创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师设计的生活类作业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能力现状,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生活类作业富有实践价值和教育意义。

基于此,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养老院,让学生展示才艺,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他们平凡普通的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通过开展类似的生活实践类作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感恩、奉献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尊敬长辈,怜贫惜弱,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让社会充满爱。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环保活动,担任社区志愿者,由学生负责清扫街道,监督他人是否有随意乱扔垃圾的行为,若有则需及时制止。这会使学生深刻了解到环卫工人的不易,反思自己平时是否有类似的行为,从而发自内心地爱护环境,争当环保小卫士,守护我们生活的家园。

(六)科学设计分层作业

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设计分层作业,符合“双减”背景下降低作业总量的要求,会让作业更具针对性,满足学生快速进步与成长的需求。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能力和潜力的挖掘程度不深,布置的作业缺乏层次性,导致学困生学习吃力,学优生吃不饱,限制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而打破这一局面的有效方法就是加强分层作业的设计。学生分层的科学合理性与否会对作业设计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教师要从学生个体的语文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角度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差异化的作业内容,降低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学生建立学好语文的自信。

例如,按照A、B、C三个层次进行分层,C层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牢,学习新知识所需时间较长,普遍缺乏自信;B层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好,学习新知识所需时间少于C层学生,学习态度较为端正;A层学生语文基础扎实,平时能够迅速掌握新知识,主动探究问题。针对C层学生,布置的作业要以朗读、背诵、默写为主;B层学生的作业内容需要引导学生挖掘文章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A层学生的作业要引领学生分析作者生平及文章创作背景,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获。

四、结语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教师要重点加强作业设计的创新意识,明确作业设计要点,降低作业总量,缩短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语文教师要注重将作业的精准设计、趣味性设计、综合性设计、分层设计、学科性设计落实到位,增加合作类作业和生活类作业占比,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作业完成质量,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趣味性作业语文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30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快来写作业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5年8期)2015-07-18 11:08:25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