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迅
临床上,将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分为4类。
(1)前驱症状: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初发型心绞痛和恶化型心绞痛为最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烈、持续较长及硝酸甘油疗效差等,多无明显诱发因素。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
(2)标志性症状:胸痛,为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疼痛可向左上肢、背部及咽部放射,范围至少一个手掌大小。这种疼痛常被描述为压榨痛、紧缩感、绞痛,许多患者形容像胸口放了块大石头或用胶带缠了几圈。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20分钟以上,不会自行缓解,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也不能缓解。
(3)伴随症状:冒冷汗、濒死感,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和晕厥。
(4)非典型症状:患者可能出现下颌痛、背痛、上腹痛等。约3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呃逆、恶心、呕吐,常被误认为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因此,下颚到肚脐的任何持续性疼痛都需引起重视。
中国医师协会携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2014年确定了“心梗救治日”,即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1120有两个寓意: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发病后第一时间意识到疾病发生,同时能做到及时妥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患者突发心梗后,自己或身边人需要尽快做到以下几点:
(1)一旦出现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呼叫120。因为急救车上配有心电图机,能第一时间作出诊断,并将心电图结果传输给医院,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手术人员及设备已就位”,可以直接将患者送入导管室,进行血管再通治疗。其次,急救车上还配有各种抢救药品及设备,可对危及生命的室速、室颤、休克等情况进行抢救。反之,如果讓患者自行去医院,会增加院外死亡的风险。
(2)等待救护车期间让患者静卧,停止一切活动,松解衣领,保持安静及良好的空气流通。可立即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如果症状不缓解,5分钟后可以重复1次,但重复不能超过3次,以免引起低血压,加重病情。有条件者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口服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有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人员在场时,应尽快进行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
(3)信任配合医生,这一点非常重要。有的患者或家属到医院后想找熟人问情况,有的想转到更好的医院,有的想找更权威的医生做手术等。请记住:时间就是生命!降低心梗危害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尽早开通阻塞的心脏血管,挽救大量濒临坏死的心肌组织。如送至医院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建议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尽快签字手术,切不可犹豫不决,导致错过宝贵的抢救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