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惠东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党的纪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规范体系,对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习近平高度重视并多次强调发挥纪律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关键作用,指出“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1]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既是新时代“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百年奋斗自身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党的创建时期和党的早期发展中,就极为重视对纪律原则的规定。党的一大、二大等通过的文件,都对党的纪律进行了突出强调,并制定了若干纪律规定。这是党的建设史上对纪律建设的初始认知,不仅在实践中增强了党的纪律性和战斗力,也在党的建设理论体系中率先镌刻上了重视纪律建设的基因品格,具有积极的探索之功。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筹备建党的过程中,便认识到纪律是党建立和发展壮大必不可少的条件。早在1920年7月1日和1921年6月1日,《少年世界》杂志第7号和《新青年》杂志第9卷第2号上,就节译了列宁的《伟大的创举》一文。1922年1月,《伟大的创举》中译单行本(即《共产党礼拜六》)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人民出版社在上海印刷出版。在这篇文章中,列宁分析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纪律产生的社会物质条件,表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筹备建党的过程中,就开始关注、重视党的纪律建设问题。
1920年到1921年初,赴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和留在国内的毛泽东有过多封通信,提出在国内建立共产党的主张。蔡和森在信中介绍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入党条件和程序时,提到了须守“党的‘铁的纪律’”的要求,并阐述道:“党的组织为极集权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2]唯有如此,才能培养起党的有觉悟有组织的份子。蔡和森指出,恰是这些严格的入党条件和纪律,是布尔什维克能够集中统一行动的原因。对于蔡和森的来信,毛泽东的回信态度明确:“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3]表明毛、蔡二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就建党的必要性以及建党的一些组织纪律原则和程序问题达成初步的共识。
1920年11月,在陈独秀等人的主持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将此作为各地共产党组织内部学习的一个文件,并“以此为收纳党员之标准”[4],该文件客观上起着临时党纲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宣言》旗帜鲜明地宣布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和理想,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争斗、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组织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共产党的主张,并申明了共产党组织的宗旨和原则,与无政府主义者划清了界限。这是早期共产党组织关于党的性质、目标、任务等最早的集中表达,起着党的纲领文件的纪律约束作用。
该时期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还出版了半公开的党内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共产党》月刊着重宣传了党的建设理论,介绍了列宁的建党学说以及俄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建党经验,还刊发了《俄国共产党的历史》《美国共产党党纲》《美国共产党宣言》《资本主义世界和共产党的世界联盟——第三国际共产党第二次大会的宣言》等介绍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机构和组织原则的文章。在该刊第3号上发表的《加入第三次国际大会的条件》的译文中,明确要求:“属于万国共产党的党派,须行民主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原则组织。”[5]这些介绍也初步阐述了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有严密组织纪律的无产阶级政党。
在筹备建党的过程中,李大钊、陈独秀等也极为重视组织问题和纪律问题。李大钊于1921年3月在《曙光》杂志上发表文章《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指出中国现在的民众尚无一个真正的团体组织引导之,共产党“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并注意促进其分子之团体的训练”[6],则中国彻底的改革将有极大的希望和附托,这是一篇较早公开发出建党号召的重要文献。1921年7月,陈独秀因有其他事务未能赴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派广州参会代表给大会带去了一封信,信中就建党的问题提出四条意见:一是培植党员(即征求发展党员),二是按照民权主义的组织原则指导组织的发展,三是“纪纲(即注重纪律的要点)”,四是慎重地解决好征服群众政权的问题(即当前党的主要工作为争取群众,以为将来夺取政权做好基本准备)[7]。这些关于党员发展、组织建设和重点工作的意见,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和相关纲领、决议的制定提供了直接的指导,而其中关于纪律的要求,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在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对纪律建设的直接主张,对党的一大关于党的组织和纪律规定等原则的制定有直接的影响。可见,在筹备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把纪律作为党成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来强调和要求。
党的一大在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同时,也拉开了加强自身建设的序幕。一大通过的文件中,有若干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规定,这些规定既是党对自身纪律建设的初始探索,也是百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史的伟大开端和重要奠基。
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以下简称《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纲领》特别强调党员政治成分的纯洁性,明确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党组织必须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要求党员“在加入我们队伍之前,必须与企图反对本党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8]1-2,这可以视作是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基本的纪律要求,而且“决定接受党员要特别谨慎,严格审查。”[8]24此外,为使党员在执行党的决定时不受其社会身份的影响,《纲领》对于党员担任的社会职务亦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党员若非迫于法律,不经党的特许,不得担任国会议员或在政府中担任官员[8]2。《决议》也宣告,在反对官僚制度和军阀主义的政治斗争中,在争取集会、出版、言论自由等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始终坚持独立的立场,“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8]6这些政治、组织方面的纪律规定,强化了对党员在自身所从事社会活动中的约束,突出了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尤其是其中关于发展党员标准的纪律规定,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早期党员的质量。
一大《纲领》还特别强调组织保密纪律,“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还规定要成立相关组织加强监督,“凡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地方,应成立委员会。”派到地方工作的党员,要受地方执行委员会的严格监督,同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要监督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政策和活动的开展[8]2,这保证了党的工作的有力执行。此外,一大《决议》对党的宣传纪律亦作了规定,强调党的一切宣传机构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活动,都要受到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出版物之出版工作,都应该受党的领导,“任何出版物,无论是中央的或地方的,均不得刊登违背党的原则、政策和决议的文章。”[8]4-5显然,党的一大已经开始对组织纪律、政治纪律、廉洁纪律和宣传纪律等有了初步关注,有关原则、纪律和规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纪律的初始认识和对纪律建设的初步探索。也正是这种工人阶级政党与生俱来的严密的组织性与纪律性的特质,种下了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时期加强自身纪律建设的政党基因。此外,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面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内外围剿,客观生存环境极为恶劣,这也倒逼并促使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组织纪律建设。也正因为这些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才使得中国共产党在恶劣的生存和斗争环境中能够存活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1922年7月,党的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正确判断并科学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第一次公开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统一战线问题和工人、青年、妇女运动等问题提出要求,决定加入共产国际。党的二大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工作的完成。党的二大在纪律方面有更为严格的规定和全面的要求。
此时,党的组织及党领导的革命经过一年的发展,愈发凸显出纪律性对党组织的重大作用。因此,党的二大所通过的系列文件都对此进行了重点强调。在《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重点对党的纪律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规定,指出作为一个革命的党,严密的集权和有纪律的组织和训练,是党有力量去领导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8]162。党组织的集中统一和严格的纪律,也是党区别于一般社会团体的主要标志。《决议案》强调,党的“组织与训练必须是很严密的集权的有纪律的”[8]163,这是我们党真正成为一个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摆脱学会倾向,抛却少数人对革命团体的空想色彩的必需的条件。党的二大的这些规定和要求,表明党已经把对纪律性的认识提高到了组织原则和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高度来强调。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原则,也是复杂严峻的革命环境中,发展壮大党组织实现革命目标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大对该原则进行了重点强调。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附有共产国际二大上通过的《第三国际的加入条件》,特别强调组织服从和铁的纪律,指出这是保持党的权威和执行力的关键,要求共产党的组织机构“不在口头上而在实际上,服从党的中央委员会”。同时规定:但凡属于国际共产党的党,必须把民主基础上的中央集权作为至高政治原则,因为在复杂激烈的革命环境中,“共产党唯靠极集中的组织,铁的纪律(即采用军队的纪律)和全体战士一致给中央机关以广大的权力,过余的信任”[8]144,才能树立党组织的权威,才能顺利地执行党的工作。同时,为严格对议会党员的管理,在二大制定的《关于议会行动的决议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党员议员在议会中的纪律,规定中共的国会议员,须绝对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和指挥,并在议会中扩大本党意志的影响,不可擅自决定事务,“一切重大政治问题,由中央执行委员会授以方略。”[8]148共产党议员及党的议会党团必须绝对服从中央的一切指挥,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不得自作主张,要听从中央安排,听从中央指挥。对违反上述纪律规定的行为亦有相应处罚措施,“本党议员不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监督或违犯中央执行委员会方针时立即撤销其议员资格,并开除出党。”[8]149这就从纪律规定上进一步强化了党组织的团结统一及党对革命的领导,突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性特色。
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详细列出了在党组织发展上对党员个体的纪律要求,从而提高了党员发展的质量。其中有大量纪律方面的直接条款,如:中央机关以至党的基本组织,要有严密的系统,要有集权精神与铁似的纪律,如此才能避免乌合的状态和无政府主义;党员个体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军队式的训练,要在言论上和行动上都表现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本色;党员个体要把党的意志作为至高原则,且自身的言论、活动要与党一致,并受党支配,否则即是安那其的共产主义;“个个党员须了解共产党施行集权与训练时不应以资产阶级的法律秩序等观念施行之,乃应以共产革命在事实上所需要的观念施行之。”[8]162-163这些关于党员个人利益服从党组织利益、党员个人言论要与组织活动保持一致、党的铁的纪律和集权精神等方面的纪律规定,是党组织严密有序运转的重要保障,是共产党区别于无政府主义组织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组织摆脱学会倾向、摆脱空想倾向的基本组织原则。
党的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共5章27条,其中辟专章详细规定了党的纪律问题。二大党章对党的纪律建设的探索是多方面的,很多都是党的建设史上的首创,对党的纪律建设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第一,对党的组织体系和组织纪律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二大党章在“组织”一章中,明确了党的各级组织的设立及其工作程序,初步搭建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地方执行委员会——地方支部——组——党员”的党组织体系架构;并要求各级党组织严格把关党员的入党资格,普通群众入党要有三级审批,即入党介绍人介绍给地方执行委员会并许可、地方执行委员会上报区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上报中央执行委员会,经区和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严格审查通过后,才能成为正式党员[8]164。这就从组织设置和入党手续上,用纪律和制度的规定保证了建党之初艰难斗争环境中党员的质量。
第二,初步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二大党章“纪律”一章中,明确了党员对组织的绝对服从、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绝对服从、少数对多数的绝对服从等纪律原则,指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决议是党的最高意志,全体党员必须绝对服从,要求“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不执行时,上级机关得取消或改组之”;明确“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8]167。与此同时,二大党章对党内民主亦有阐发,指出地方党员如对执行委员会命令有抗议,可提请上一级党组织判决,但在未判决期间仍须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
第三,把党的政治纪律摆到重要位置。党章对各级组织和党员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纪律进行了强调。规定党的地方组织之政策、言论等不得与中央相抵触,不得先于中央就全国重大政治问题发表意见,若有违背,中央令其改组之。党员所从事的革命工作活动,要严格经过党组织的批准。不经中央特许,不得加入一切政治党派;不经中央特许,亦不得担任任何的资产阶级的国家之政务官。这些规定,强化了党中央的权威,增强了党的组织力,也是党的领导能够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第四,对纪律审查及处分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二大党章规定,党员若有违犯下列纪律要求之一的,该地方执行委员会必须将其开除:“(一)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案;(二)无故连续二次不到会;(三)欠缴党费三个月;(四)无故连续四个星期不为本党服务;(五)经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其停止出席、留党察看期满而不改悟;(六)泄漏本党秘密。”[8]168这是党章中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的最早规定,且这些对违纪行为的处罚都极为严格,只要违反其中一项就必须开除党籍。当然,地方执行委员会开除党员后,必须报告其理由于中央及区执行委员会,这也体现了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在纪律处分上的权威性。
第五,初步探索了党内巡视制度。二大党章规定,经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许可,区执行委员会应派员至有两个支部以上之地方,召集全体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还规定“中央执行委员会得随时派员到各处召集各种形式的临时会议,此项会议应以中央特派员为主席。”[8]165-166这是在中央层面首次确立特派员制度,一些地方党组织也相继仿照中央建立了特派员制度。特派员是专门针对各级党组织在早期发展中出现的特定情况和问题,被派遣到特定的地方,行使中央或上一级组织指导、监督下级组织权力并处理某种特定事务的代表,往往拥有很大的权力和威信。该制度既保证了中央和上级组织的权威,强化了纪律监督,又促进了特定事务和问题的解决。特派员制度可以说是党的巡视制度的早期探索和初始形态。
党的二大对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纪律建设的重要探索,对党的纪律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标志着党的创建时期纪律建设的整体强化。
从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到早期共产党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并筹备建党,再到党的一大、二大的召开,这一时期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尤其是组织纪律原则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并进行建党实践和革命活动的初始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早期共产党人基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特性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势,高度重视纪律原则和纪律规定对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要求,其对纪律建设的探索塑造了纪律严明的政党形象,彰显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产生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党的创建时期纪律建设初步探索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视纪律建设的品格。在该时期翻译介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中,已经有关于政党纪律性的介绍,尤其是把俄国共产党和加入第三国际的一些纪律要求进行了宣传,并写入党的重要决议案中,表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纪律严明的建党要求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二是对纪律建设的探索具有开创性特点。如该时期党的纪律中关于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领导的纪律要求,对党的政治纪律和党内民主的纪律强调,在党章中专门作出党的纪律规定的做法,对党员个人应遵守的党的纪律的规定,对发展党员成分和程序上的组织纪律要求,对宣传纪律、保密纪律等的规定,特派员制度的初创等等,在党的纪律建设史上都具有开创之功,此后党的纪律建设也正是沿着创建时期党的纪律的若干探索而不断发展前进的。三是该时期的部分纪律规定带有初创阶段的不成熟、不完善特点。如对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巡视工作(特派员制度)、宣传纪律等虽然做出了规定,但相对粗糙,不够细化和全面。在纪律处分方面,二大党章列出的一些一般性违纪行为,即给出开除处分,显得过于严苛。这些是初创时期探索中的阶段性特点,在后续党的纪律建设中都进行了校正和完善。
党的创建时期纪律建设初步探索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塑造了党的纪律严明形象。在党的纲领、决议和党章中关于纪律的要求,举起了党在革命活动中的鲜明旗帜,也铸就了党在改造社会实践中的政党精神品格,扩大并提升了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第二,它初步探索建立了党的纪律体系。从蔡和森、毛泽东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介绍,到党的一大纲领、决议中关于纪律原则的初始规定,再到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和系列决议案中关于纪律的更为扩展的要求,初步呈现了涵盖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宣传纪律等多方面的纪律内容和纪律体系。
第三,它初步构建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这一时期,初步形成的以“党章、党的纲领、党的决议案”等为表现形式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对党的目标、性质、宗旨、纲领、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等进行了纪律上严格的制度规定,为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纪律和制度保证。
第四,它对提高党员的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时期发展党员是党的首要任务,从前述纪律内容的设定可见,其中有大量的内容是关于党员标准、入党条件、入党程序、党员个体的纪律要求、纪律处分等。正是在如此严格的纪律规定下,党的早期党员发展质量相对较高,很多都成长为后来的革命骨干。
第五,它涵育了党的建设中重视纪律建设的优秀品格。党的建设体系,从建党伊始到如今走过一百多年,是在从无到有的不断探索、建构、完善中前进发展的。党的创建时期的纪律建设探索,从一开始就在党的建设体系中刻画上了纪律严明的标尺,彰显了党的建设中重视纪律的特有的精神品格,其在很大意义上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构筑和表现,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优秀的政党精神品格。
历史和现实鲜明地彰显,“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9]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所确立的一系列建党原则,尤其是关于纪律建设的思想原则,奠定了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纪律严明的建党品格,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早期探索,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历史经验借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领导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党面临的“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依然严峻,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持续发挥纪律建设这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的重大作用,正如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的:“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督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其辖,对违反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10]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