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n: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育人模式创新

2023-08-15 07:43
教育评论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支部高校学生

●魏 争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任务。[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为组织育人指明了原则和方向。根据这一原则,组织育人可以理解为通过高校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发挥好组织的思想政治引领功能,努力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2]“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育人的质量提升有赖于组织建设的严抓与落实,“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3]。如何在新时代高校党建的新要求下提升学生党支部的组织育人质量,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学生党支部的微观层面实现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值得长期探索和持续优化。

一、内涵与功能:学生党支部(1+1)n组织模式的创新之变

组织育人可以理解为通过组织的建设达到育人的效果,于是“组织”是方法,“育人”是目的。学生党支部(1+1)n组织育人的模式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组织如何建设的模式,也可以称其为“组织模式”。

(一)“组织模式”的现实涵义与作用

“模式”既指用来说明事物结构的主观理性形式[4],又指事物的标准形式或可以使人照着做的标准样式。[5]这两方面说明“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能够描述事物结构,还包含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组织模式”则可以理解为一个组织中各要素以一定的连接方式,发生相互关系和作用,并能使组织整体有效发挥组织功能的组成形式和机制方法。

基层党组织是一个政党向下连接党员,向上连接上级党组织,同时向广大群众辐射延伸、发挥政党功能的基本组织单元,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中最敏感的神经触角。[6]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第二条对党支部的功能这样定位: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党支部内部,组织模式决定着党的基层工作如何开展、组织内部如何统一和凝聚。从党支部外部来说,组织模式关系到支部这一基本组织单元的效能如何提升,政党凝聚群众、组织群众的功能如何实现。组织模式设计的本质是为了实现政治功能的发挥而进行的架构安排,规定了横向的组织结构和纵向的组织层次,以形成辐射交叉的组织网络和基层工作格局。党支部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时,组织模式中的各要素若能以内在联系又相互作用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在支部内部形成上下贯通、统一协调的结构关系和内在机制,党支部即可以有效组织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支部建在连上”是三湾改编时军队的重要组织原则和制度,在此基础上实行了内部民主制度,健全了党的组织生活,严肃了党的纪律,把党的原则落实到基层,把党的决议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和战士,以保证党的组织能担负党的政治任务。[7]这就是组织模式发挥延伸和覆盖作用的体现。

(二)借用数学表达的(1+1)n组织模式

(1+1)n组织模式借用了幂指函数的数学表达,其中第一个“1”代表一个党员、一个党小组或一个党支部,第二个“1”代表学生党支部组织工作面向的一个对象,如一个团员或群众、一个宿舍、一个团小组、一个团支部,也可以是另一个党员或者党支部。“+”代表不同对象之间的联合,即交往,这里的交往特指对党的理论的认识、党性修养的锤炼、理想信念的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纠正等方面的交往。“n”代表“1+1”的叠加,引申为发生交往的动力机制。在学生党支部(1+1)n组织模式中,“1+1”绝不简单等于2,交往也可以不限于两个人之间的交往,当以小组和支部为单位进行交往时,“1+1”在组织化力量的作用下朋辈之间交往的影响力逐渐扩散开去,这种交往是网格式的交往,交往产生的育人效果也是幂次叠加的。

(1+1)n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1+1”效果的不确定性导致(1+1)n整体效应的不确定性。在n为正整数的前提下,“1+1”若能产生大于1的效果,那么在数学意义上(1+1)n就是单调递增的,我们可以理解为“1+1”组合产生的效应随“n”的增加而增加,基层组织力发挥得更充分,政治功能发挥得更充分。那么,“1+1”是否会小于1呢?在数学运算上“1+1”是不存在小于1的情况的,但在两个个体的实际结对过程中,若只追求形式上的对接,缺少结对内涵上的设计,则可能会造成交流协作不畅、沟通效率不高、互联共建不妥以致不如不结对,即“1+1”小于1的情况,这是在实施(1+1)n模式时应该尽可能避免的。其二,“n”的设计是该组织模式发挥整体功能的另一重要因素。(1+1)n组织模式保障的是组织网络尽可能覆盖到组织内的个体,组织触角尽可能延伸到所联系的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但是,组织功能的发挥除了触角延伸和网络到位,关键在于这一组织模式中各个“1+1”组合的关系能否调节得恰到好处,使多个“1+1”在相互作用时产生良性互动,而非消极影响。

(三)(1+1)n组织模式的内涵和功能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指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建设通过健全组织架构、规范隶属关系、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基层建设、落实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等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保证党的政治路线贯彻执行,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1+1)n组织模式是针对高校学生党支部设计的,以教育、管理、监督好党员,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好学生为主要任务,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体系建设,保障学生党支部发挥好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作用的组织建设方式和组织工作形式。(1+1)n组织模式从结构上设计了学生党支部对内管理党员、对外联系群众的组织方式,在支部组织建设的实践中以逐级发散的方式延伸党支部的工作触角,使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到所联系的全体学生。(1+1)n组织模式从方法和机制上研究了在建构好逐级延伸触角的组织架构之后,如何有效地编织好这张组织网络,增大各个节点的组织张力,党员之间紧密团结,党内党外紧密联系,保证党的主张、党的路线在党内党外取得思想上和行动上的一致,强化党支部思想政治引领功能的发挥。总之,(1+1)n组织模式通过结对延伸组织触角,变零星的个体散布为关联的网状结构,通过对多个“1+1”相互作用的调节,变单向的灌输与传导为系统的影响与生成。

二、问题与诉求:学生党支部(1+1)n组织模式的创新之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着力健全党的组织体系、狠抓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制度。[8]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和组织育人工作取得了切切实实的成效,不仅在组织育人上敢于创新实践,而且形成了大抓基层、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其中,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发展力度加大,培养教育意识增强,组织生活更加规范,学生党员的先锋性体现更加明显。在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影响其思想政治引领功能进一步充分发挥的短板和不足也值得重视和关注。“组织”一般理解为事物内部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序性。[9]相互联系是建立在组织结构基础上,相互作用则表现在组织功能发挥上。从结构上看,党支部内部已建立了以支委会为核心,以党小组为组织方式的管理和传导结构,但此结构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如何既精准覆盖到本支部全体党员,又精细辐射至周围青年,这是学生党支部在组织结构上需要细致考量的。从组织的功能上看,党支部在教育引导党员群众、传导主流价值意识等方面,能否进一步改善教育管理党员、引领带动青年的方式方法,形成党支部内外协调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实现思想与行动统一协调的组织机制以充分提升思想政治引领的质量,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只有从结构设计和功能发挥两个角度同时发力,才能履行好党支部的职责任务,才能达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要求,才能契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组织战略。

(一)结构维度:组织结构建制完整,但仍存在点状分布的可能

高校学生党支部一贯重视支部委员会的建设,近年来不少学生支部也根据工作需要在支部内部设置了党小组,增加了管理党员的组织层次。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组织中的个体通常是以颗粒状的姿态自然、零星地存在于一个组织之中,缺乏组织、零星存在的个体彼此孤立,个体之间缺失内聚力。一个支部中的学生党员因来自不同班级或年级彼此了解不深,交往不多,仅通过每个月一两次组织生活完成规定动作,还不足以达到思想和行动一致的强烈集体共识;纵向设置的党支部因学生党员升学、毕业等原因流动性较大,队伍稳定性不强,不少党员仅仅因为党员身份而存在于一个学生党支部,形成了开会则来、会后则散的组织状态;有的支部开展工作时通常是点对面、一对多的教育管理模式,触角分散且组织单一,组织效力有所减弱。这需要学生党支部通过加强组织中各节点间的张力教育管理好党员。

(二)方法维度:基层敢于改革创新,但仍存在深度不足的可能

新时代高校党建要求“党员教育扎实有效,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机融入学生学习生活”[10]。高校学生党支部具有改革创新的活力,但大多数改革是针对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的创新尝试,主要目的是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改变以往过于严肃、单一的支部生活状况。然而,单次活动内容的创新不足以从整体上改变传统的党员教育与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单向说教、大水漫灌式的思想教育引导方式依然存在。由于受到学生党员的思想觉悟、接受能力、学业负担等因素的制约,这样被动的教育管理方式忽视了新时代学生党员思维活跃、视野开拓、渴求尊重的个性特征,他们中多数人已经熟知党的科学理论中的“是什么”,也大致知晓“为什么”,道理上也明白作为新时代学生党员应该怎么做。他们更渴望和期待双向互动的平等对话、思想交流和深度探讨。这需要着眼组织模式,创新、系统地思考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组织机制。

(三)效果维度:整体作用发挥较好,但仍存在功能弱化的可能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愿意履行党员义务,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组织中积极接受党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在总体上较好地发挥了示范作用。但是,部分支部并未深刻认识到学生党员模范带头和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深远意义,忽视联系群众的组织设计,导致支部党员本身并不明确党员身份在党内党外的连通性和一致性,并不深入理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发挥,也并不清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如何体现,以至于学生党员除了保持学业成绩优秀、按时参加组织生活,缺乏全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自觉,也成为党支部本身政治功能发挥不全面、政治属性不够鲜明的表现。因此,党支部应通过组织的严密性、团结性,形成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的组织建设形态,强化政治功能的发挥。

三、方法与表现:学生党支部(1+1)n组织模式的创新之道

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要求:高校党组织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抓手,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根本标准。学生党支部应当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包含政治引领,以增强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包含思想引领,以筑牢崇高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包含价值引领,以端正人生价值追求,实现人生意义。从对象上说,既应覆盖全体学生党员,教育他们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又需辐射广大青年学生,引导他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1]从实现路径上说,既需要把理论学习教育与生活世界实践相结合,又要把自身组织建设和密切联系群众相结合。从发挥作用的效果来说,既需要强化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引领力,又需要强化党支部面向广大学生的组织力和动员力。(1+1)n组织模式以坚持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统领,借鉴交往思想,将耦合效应的作用机理应用于党支部育人实践,是高校学生党建发挥组织育人功能的支部微探索。(1+1)n组织模式凭借“1+1”这一基本结构,以学生党建引领不同类型学生个体或群体,创建学生党支部与不同工作对象之间的组合、结对,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触角的覆盖。同时,通过对“n”的设计,理顺结对共建的内在机制,以实现学生党支部内外交往、协同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

(一)从点状到网状:(1+1)n组织模式的结构创新

(1+1)n组织模式由“党员1+1”“党团1+1”“党群1+1”“支部1+1”四个“1+1”组成。如前所述,“1+1”的第二个“1”代表学生党建工作面向的工作对象,这一工作对象包括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愿意向组织靠拢的积极分子和广大青年学生群体。三类工作对象在人数上逐类增加,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在学生中占少数;愿意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分子人数通常比党员人数多,他们中条件成熟的最终被发展为党员;高校内广大青年学生人数更多,包括所有在校求学的大学生,不论性别、年龄、地域、民族,他们都是学生党员应该联系的对象。不仅如此,任何一个“1”都存在于一个组织,所以“1+1”既可以是组织内部不同个体的“1+1”,也可以是不同组织中两个个体间的“1+1”。若是不同组织中两个个体间的“1+1”,则这样的“1+1”可以实现组织牵引下的个体“1+1”和由个体“1+1”有序生成的组织“1+1”两者并存、彼此联系的局面。组织“1+1”是整体联系,个体“1+1”是微观联系,这两个联系在(1+1)n组织模式中并存,共同拓展了党支部的联系范围和动员能力,形成了“1+1”的网状结构。(1+1)n组织模式中“1+1”的结对方式在党支部内部动员全体党员,在党支部外部联系各类群体,变原来个体间的松散联系为紧密联系,如此调整个体的组织方式和联结方式,实现了从点状到网状的结构创新。

(二)从单向到双向:(1+1)n组织模式的方法创新

(1+1)n组织模式中的“+”从形式上说代表联合,既可以是不同人之间的联合,也可以是不同组织的联合。从内涵上说,“+”代表交往,不同人或组织的联合,必然促成他们彼此产生关系,发生交往和互动。交往活动指一定历史时代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交换或交流物品,劳动及其他活动,以及信息、观念、情感交往等的活动。[12]交往是一种实践,人们在交往中得以生存,获得发展,而且交往是双向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学生党支部(1+1)n组织模式中,“+”是两个“1”在交往内容和方式上的设计,是(1+1)n组织模式具有良性整体效应的前提。该模式中的“交往”特指在理论学习、党性认识、思想觉悟、价值判断等方面的交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朋辈之间的交往因知识补充、观点碰撞、价值传递而使学生对自身使命和价值的认识增效。该模式中的交往主体是朋辈关系的学生党员、团员和广大青年,同龄人之间有相似的成长经历,有相同的时代印记,也有相异的个性特点,他们彼此亲和、相互吸引,这决定了他们之间的交往具有内生性,他们的交往诉求是全面成长的主要需求之一。朋辈之间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学习、随时反馈,与单向的传导相比双向的交往更符合当代青年的接受特点,改变了原来单向灌输的教育管理方式,实现了从单向到双向的方法创新。

(三)从灌输到生成:(1+1)n组织模式的机制创新

“n”是多个“1+1”在作用机制和效果上的考量,是(1+1)n组织模式产生良性整体效应的关键。这里的“n”代表“耦合”。在物理学上,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13]耦合表现出来的“联合”现象,表面看是仅就系统而言,但实质上它是由于“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产生的,说明系统和个体密不可分,而且系统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个体与个体通过机制的调节而发生相互作用,倘若这一调节能促成恰当的结合、协同,则个体间可以相互促进,互为支撑,个体与系统均可以共同、协调、有序发展。(1+1)n组织模式以交往这一内生的成长需求为切入点,协同各类育人资源,研究它们发挥合力的内在机制,改变原来由外向内的灌输模式,使提高党性认识、联系广大学生的主动性从内而发,生成而来,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解决高校学生党建的引领问题。同时,多个“1+1”通过“n”发生组织间交往,一个党支部可以带动多个党支部,甚至整个学院、学校,朋辈之间的影响效应呈幂次方扩散开去,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这样的网状互动从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来说达到了质的提升和改变,实现了从灌输到生成的机制创新。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建中最有活力、最能激发出活力的组织单元。(1+1)n组织模式创新抓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交往需求,研究促成交往和协同的动力机制和基本规律,将组织育人的理念立足于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做到了有层次地拓展组织工作触角,有组织地的加强支部内外的联系互动,有意识地发挥政治引领功能,以党建引领学生的全面成长,切实提升组织育人的辐射力和育人效能。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支部高校学生
支部联建润“甘泉”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