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凡
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从“科研”和“人才”两个视角展开。一要从战略层面重视科研工作,如张学文和陈劲主张在战略上构建提升科研水平的顶层设计;[2]二要从人才层面夯实科技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如任晓刚主张为科技人才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3]可见,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在“人才”,那么“人才”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基础教育”是基础。要积极构建和优化基础教育生态,增强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教育底气。在这里,“教育生态”借鉴了生态学理论,指基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中介等要素构成的育人系统,是家庭育人生态、学校育人生态、社会育人生态等整合而成的育人土壤。构建和优化基础教育生态也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着手。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时代更迭程度不断深化,社会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被重新定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当今基础教育阶段塑造拔尖创新人才不断迈进的方向。拔尖创新人才位于未来创新人才金字塔中最上方,其人格基础的打磨是重中之重。就基础教育而言,培养独立的人格是当前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环节。对拔尖创新人才而言,人格基础的奠定和基本核心素养的培育是相通的。拔尖创新人才都具有独特的人格特质,其人格基础构建并非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在基础教育阶段仍有内在规律可循。
一方面,健全人格的培育,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打造过硬的心里素质。心理学指出人格即是人的个性,是个人在社会化中整体、稳定、独特的特质。一般来说,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格基础具有共性,主要包含积极的心理品质、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力以及自我调节管理能力等个性化特质。但是,这些人格构成特质并非简单的累加,从人格基础的形成到转化为具体的创新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结合人的成长规律,综合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加以引导,同时加强积极的心理干预,尊重学生自身个性的特长特质,做到扬长避短,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另一方面,以创新精神为中心的独立、自由发展的个性培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集中体现。拔尖创新人才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才,是由于他们具有独立的思想人格,在看待事物时能够有独到、创新性的见解,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够抵御外界的影响,不随波逐流,这一特质在很多赫赫有名的科学家身上得到印证,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就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在基础教育的育人环节,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自由而全面地培育和孵化拔尖创新人才,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基础。
区别于传统专业技术人才“术业有专攻”的特点,拔尖创新人才要求具备综合能力,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还未定型,处于思维发展和能力培育的阶段,各种思维能力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应针对拔尖人才能力发展的需求,培育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基础。一是培育较强的知识学习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要培育学生广博的知识储备与扎实的基础知识,在整体上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发展速度迅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性突出,越来越多前沿成果与科技创新都源于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要解决最前沿的问题,引领着未来科技创新,必然要朝着复合型人才新方向培养,具备过硬的知识学习能力是一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二是培育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则是拔尖创新人才独有的特质。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从小开发其实践创新意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有效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时,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三是培育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性能和性能参数繁杂多样,很多科技创新工作都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够完成,因而从基础教育开始,拔尖创新人才就应该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管理协调能力,懂得如何带领团队完成任务。同时,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使人迸发更多的想法和创新点,挖掘更深层次的潜能,并生成突出的辨别与判断、收集与分析、交流与沟通等基础性思维能力。
视野有多大,思维就有多广阔。拔尖创新人才面对的是世界科技最前端,解决的是国家最重大的需求问题,因而在基础教育中,应牢牢把握其基础性培育作用,推动学生建立多角度视野,拓宽其思维领域,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首先,栽梧筑渊需高瞻远瞩,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与国际接轨的思想意识,建立其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大格局观念。全球视域下的科技交流合作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开放的国际视野是现今乃至未来创新活动融入国际创新大环境的重要体现,其要求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虚心学习、有效借鉴和开放包容的气度。其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科技创新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视野。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树立学生的发展意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让其不断累积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探索前进道路,为未来的创新之路积淀更深厚的发展潜力,具备科技成果造福人类的强烈使命感,学会在生活中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从而加速其自身发展。再次,“提出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视野宽度,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要建立学生的“问题视野”。“提问意识”的生成,需要教育者多提供开放式问题,拓展问题的视角维度,引导多角度思考,并挖掘问题背后的丰富内涵。对于问题的思考必然要经历复杂的过程和诸多知识的整合,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启发思维创新的更多可能性。最后,担当使命需建立历史视野,用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基础教育,武装学生的头脑。引领科技创新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历史素养,只有丰盈的人文历史素养和科技创新素质共同提高,才能够使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拥有不懈追求真理、不断努力钻研的精神力量,同时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社会荣辱观和国家认同意识,从而对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发挥强有力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创新人格,指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的个性品质[4],是创新、创造维度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也是创新的内在基础。[5]创新人格由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热情和创新意志组成。[6]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基础教育努力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是,“素质教育”的发展仍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创新人格塑造的不足与问题。
首先,对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引导不足。在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以课本为主,从教学大纲出发为中考、高考等服务,在这样的主导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中过度注重书本知识的讲授,学生所学知识只为考试服务,与社会现实应用相脱节。学生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将不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进而导致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学习目标模糊,不利于学生创新动机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
其次,对学生求知欲与毅力的培养不足。当前,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理念转变的过程中,仍有部分中小学课堂过度依赖教师讲授,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这不利于学生求知欲的养成。部分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时间,忽视课外辅导的重要性,面对学生的学习困惑解答不到位、态度不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打击了其求知欲,这不利于培育学生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毅力与恒心。
最后,对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激发不足。当前,在中小学日常教学中,仍然存在部分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与提问,不恰当地认为这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进而挫伤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强制要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循规蹈矩地完成学业。于是,相对压抑的课堂氛围,在较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育和探索精神养成,难以激发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无法开发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7],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教育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但是在创新能力层面的培育手段仍有不足。
首先,学生参与创新的机会不足。目前,中小学课堂的活跃度仍有所欠缺,课堂气氛相对沉闷,课堂互动不够充分,尤其是中学课堂,教师和学生都以考试为目标,认为考上一所好大学就是“成功”,反之便是“失败”,这导致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培育方面有所缺失。与此同时,部分教师疏于设计引导性问题,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学生将学习目标定位于考试,不愿意接触与考试联系不大的事物,这样的意识也成为培育创新能力的阻碍。
其次,课程设置的创新性不足。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8]课程设置如若不合理,会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对新时代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阻碍作用。在中学课程设置中,文科课程和理科课程的割裂现象仍然存在,学科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被过度放大,导致部分学校在教育教学安排中的设置不尽合理,这一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对各门学科的认知存在偏差,难以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将导致学生难以突破领域界限,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进而生成答案。此外,基础教育课程大多以理论课为主,实践操作型课程较少,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足,降低了实践动手能力,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培育。
最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不足。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学生汲取知识的途径大多以网络为主,并以纸质书籍为辅,学生对纸质课本的学习兴趣有所降低,教师如果仍然选择照本宣科地讲解纸质课本知识,将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学目标的实现。换句话说,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兴趣所在,单一地选择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全球化进程中,基础教育教学如果脱离“国际”这个大背景,是难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而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石,因此基础教育与国际相接轨,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视野,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从教育实践来看,当前创新视野的拓展路径不足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创新视野拓展的德育路径不足。目前,虽然德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已经获得共识,但是在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仍然存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将教育重心放在学生知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态度的端正上;高中阶段,则是家校都强调高考的重要性,智育几乎占据学生学习时间的全部。同时,部分教师德育教学方式较为机械,不重视学生在价值观层面的深度认同。智育与德育的相对割裂,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关注身边事物的热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远大理想的树立,难以扩宽创新视野。
其次,创新视野拓展的社会路径不足。社会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仍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常常导致学生开拓创新动力不足,同时对学习课本外的新鲜知识敏感性不足,屈从于外部环境压力,缺乏越出课堂与教材的勇气。这一状况显然阻碍了学生创新视野的拓宽,不利于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了得到理想的成绩而选择放弃兴趣培养,成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
最后,创新视野拓展的国际路径不足。除了德育与智育发展不平衡、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压力等影响创新视野拓宽的因素,学校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理解、定位存在偏差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部分学校简单地将贯彻基础教育国际化理解为与国外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办学,让学生直接使用国际通用教材,进行国际教学。这样片面化地落实教育国际化,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学生在鉴别力尚不成熟时便直接接受西方观念,将不利于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观念的形成。
家庭是学生创新人格塑造的第一课堂。要使学生“能创新”,就要先使其“想创新”。
首先,要树立以人格塑造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不是对学校教育的复制,而应以人格与价值观的培养为主,科学文化知识为辅,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从而形成创新思维,激发其求知欲与创造力,转变以应试为唯一目标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强迫学生接受大量机械重复的教学训练,以获取在分数上的短期收益,这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学生的天性,甚至诱发其厌学心理。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
其次,要营造赋有宽容性与自主性氛围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自发地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包容其个性的、独特的想法与行为,并帮助学生向正确方向延伸这些新想法;鼓励其创新,给予其自主选择的权利,不为其设定未来发展方向,不在其身上施加过多的、冗杂繁复的规矩,束缚其天性与创造力。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主动学习,带动学生一起学习,激发其学习与思考的意愿,形成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养成终身学习、思考的行为习惯。
最后,要运用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要了解学生的需求,鼓励其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其所提出的疑问给出合理的解答,或与其一起尝试找到解决办法,不应随意否定或敷衍了事;在激发其好奇心的基础上保护其好奇心,保护其思考的兴趣与创新的意愿,从而使其将好奇心转化为思考、探索、学习的欲望,并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帮助其将想法拓宽加深、付诸实践。
学校是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主阵地。创新能力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概念、设想、理论、技术、工艺和产品等的一种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9],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其将想法付诸实践。
一方面,教师应在态度上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敢于创新。在儿童与青少年时期,人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还做不到坚定地抱持自身的独有观点,而轻松、有安全感的课堂氛围以及对于不同见解抱有积极态度的教师,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让学生更愿意表达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看法,更愿意承担非常规答案带来的风险,而不是因担心见解有偏颇,进而选择抑制自身的创造性表达,扼杀创新的萌芽。
另一方面,教师应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以及专业技能,能协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大方向。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具体实践,使学生在思考与实践中逐渐积累创新经验,以提升其创新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入一定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以发掘学生的优势特长为目的,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开辟出更多的途径。要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及课程与实践之间的界限,使学生在兴趣爱好之中培育创新能力,同时也能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一个更早进入更高层次学术环境的机会,满足不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评价体系方面,要改革“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制度,为创新减负,使学生有精力、有意愿去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采用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方式,以丰富其创造性实践经验为价值取向培育学生。
社会是学生拓展创新视野的实验室,在学生“想创新”“能创新”后,需要为其创造一个可以“去创新”的大环境。
首先,要整合运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场所,满足其求知欲。要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以及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好线上公共教学平台,将社会资源转化为基础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的内容,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作补充,使其了解更多的创新方式、创新可能性。
其次,要加大经济投入,让更多的学生有接受创新教育的机会。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新教育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大对创新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社会力量了解创新教育的内涵并参与进来,共同支持创新教育的改革,完备可供学生实施创新想法的基础设施,让学生可以施展自己的创新才能。
再次,要自上而下地深化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必须为学生开设足够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对课时制定标准,对各主体进行监督指导,加大创新素质培育相关课程的开发力度,同时为“天才”学生、“英才”学生建立起一套独立的、健全的课程学习体系,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出其展露出来的创新天赋。
最后,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在基础教育的不同阶段之间、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基础教育阶段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奠基阶段,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仅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关键环节,在基础教育阶段同样重要。教育有其连续性与渐进性的特征属性,每个阶段相互联结又各自独立,在不同的阶段要根据其阶段性特征,突出创新人才培养侧重点,将创新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建立递进式、融合型的创新教育模式,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在不同阶段的贯通,让学生的创新视野在放宽的基础上放得更长远。
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而人才的培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因此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必须构建和优化家庭育人生态,从而塑造拔尖创新人才的人格基础。
首先,构建高质量的家庭生活环境。家庭育人生态中的生活环境,主要是与青少年成长息息相关的、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物质环境。在自然层面,良好的周边绿化、安静的生活空间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社会层面,优质的教育设施、丰富的图书资源有利于青少年人格素养的提升。
其次,构建高质量的家庭生活氛围。家庭育人生态中的生活氛围,主要是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恰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满足青少年“爱与归属”的心理需求,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同时,“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敢想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10]。可见,高质量的家庭生活氛围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创新型的人格特征,从而助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
最后,构建高质量的家庭社会支持。对家庭的社会支持,主要是为家长提供有效的育人指导,政府教育部门、社区等教育主体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观念,协助其优化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氛围,为进一步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精神与健康人格打下基础。
学校育人生态是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优化学校育人生态可以夯实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基础。“能力”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基础涵盖认知力、创造力、想象力、反思力等诸多方面,这些能力无一例外都是在青少年时期打下基础的。
首先,在物质层面构建高质量的学校育人生态。在这一层面,主要是改善学校的“硬件”条件,包括教室的布局风格、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运动设施的完善程度等方面。这些方面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智力活动、性情熏陶与身体发育,从而构成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能力基础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在教学层面构建高质量的学校育人生态。“教学”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所谓“教学生态”,是“在学校一定的教学空间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11]。具体而言,包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氛围的营造、考核的科学化等方面。在教学层面构建高质量的学校育人生态,就是要采用综合、协调、关联的生态系统形式,塑造启发式教学与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生成学习钻研的情感动力,从而拓展知识,夯实能力。
再次,在文化层面构建高质量的学校育人生态。在这一层面,主要是组织科技文化社团,并开展学生科技竞赛、科学夏令营、科学考察等科技文化活动,从而夯实学生“科技能力”提升的文化土壤与文化环境,对其产生润物无声的正面影响。
最后,在人际关系层面构建高质量的学校育人生态。罗品超认为:“如果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是和谐、亲密、友好、合作的,就会使师生员工更加团结,提升教育效能和教学效果,顺利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12]。人际关系层面的学校育人生态,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要形成一种相互尊重、彼此友好、信任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推动良好育人氛围的生成,为培育学生知识能力奠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基础。
社会是个大课堂,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别林斯基说:“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13]。因此,必须优化社会育人生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的视野基础。这里的“视野”,并不一定是专业领域内的学科视野,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是激发科技意识与创新思维的“社会大视野”。就此而言,创新成果的大众展示、创新原理的形象解说、创新故事的生动讲述等都可以成为拓展青少年创新视野的有益内容。
首先,构建高质量的社会媒体育人生态。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的迅猛发展,正在给科技人才的社会培育带来巨大变革。任福君等学者指出:“随着广电网、互联网和通信网三网合一趋势的发展,特别是未来多媒体信息平台的问世,科普手段必然发生一场巨大的变革”[14]。运用好媒体生态,个性化地推送科技网游、科技短视频、科技直播等新媒体资源,可以显著提升育人效果,实现社会媒体层面的育人目标。
其次,构建高质量的社会活动育人生态。基于社会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律,积极构造以科普日、科技周、科技展、科技演示、实验室开放为内容的社会活动育人生态,从而多维度、持续性地开拓青少年的创新视野,为其未来的专业学习奠定宽阔而扎实的基础。其中,要特别重视农村地区的社会活动育人生态构建,原因在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科技教育设施较少,缺乏开展与科技相关的社会活动的基础平台,因而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应积极行动,在“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乡村科技教育,从而缩小城乡科技教育差距,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打牢基础教育基础。
最后,构建高质量的社会机构育人生态。从已有的社会机构来看,有助于培育创新人才的机构已初具规模,如各级科协、各级文博场馆、民间科普机构等,但是,这些机构缺乏力量的整合、协同,使得育人生态的构建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必须积极推动社会机构“共建共享”机制的建设进程,从而真正把科技育人作为一种“生态”来建设,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具体而言,应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整合全部科技育人资源,在虚拟与实体两个层面,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开放,从而充分发挥社会机构的教育功能,构建良好育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