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万里 陆熙
“千年侗寨 梦萦三江”摄影作品展最近在广西美术出版社美术馆开展,同名影集也正式出版发售。主创胡锦朝以“多层次、多形式、多视角地呈现中国侗族的真实面貌与状态”。摄影集分为八个部分,共收录了600余张照片,较为详细地记录了三江侗族的人像、物象和景象。这些摄影图像是具有文献价值的视觉人类学图像,向人们揭开了千年侗寨的神秘面纱。
从视觉人类学的角度看摄影集的文献价值;《千年侗寨 梦萦三江》中“侗族建筑”“侗族服饰”“侗族饮食”“侗族习俗”等多个专题,向我们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三江侗族人民的衣、食、住、行,而且还配有专业性的文字介绍,为我们了解三江侗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献。
从摄影艺术的角度看摄影集的美学价值,摄影家的取材、拍摄在确保作品文献纪实价值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其艺术美学价值。从色彩的角度看,摄影集是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参半的。当需要呈现侗寨新时代新面貌、侗寨自然生态鲜活的生命力时,摄影家往往采用彩色摄影,给人一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兴奋感;而当表现那些尚未被旅游开发的传统侗寨、古老建筑以及部分习俗仪式时,往往采用黑白摄影,这不仅给人以时间上的厚重感,同时在画面上还可以起到精神提纯的作用。
从取景角度和构图形式上看,摄影家在面对同一拍摄对象时,往往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重复拍摄。在摄影展中最震撼人心的是《三江侗乡百人图》。100余人,男女老少全都涵盖,俨然就是三江侗乡人的“精神图谱”。而让人觉得了不起的地方在于,这百人图虽然是摆拍,但是这些被拍摄者安静祥和,而无被侵犯的不自然。这充分说明摄影家和被拍摄者之间建立了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平等关系,而不是猎奇与被猎奇的主客关系。显然,这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生动体现。
从图像证史的角度看摄影集的历史价值,摄影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成为历史的证据,同时“它们本身也是历史”。首先,通过见证民族文化交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依据。如在前文多次提到的侗寨鼓楼,根据刘梦颖《“地方”的营造:以侗寨鼓楼为中心》一文的研究,“侗族鼓楼的来源,除了与原始巢居方式有关外,还与汉族影响密不可分”。这种影响在鼓楼建造的榫卯构造,以及墨师所使用的工具方面得到证明。其次,《千年侗寨 梦萦三江》的拍摄以及摄影展的策划本身就是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审美召唤结构,而观看者的“读图”过程,即是对这种意识形态召唤结构的回应。就像摄影集和摄影展的序言中所说的,此次摄影创作就是要见证和展示三江侗族自治县如何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开展脱贫攻坚、发展生产,人民生活一天天美好起来”的。显然,摄影展示和观看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建構过程。
(作者分别系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原文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