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刻在石头上的“唐诗之路”

2023-08-14 11:01许力
中国美术报 2023年25期
关键词:桐柏柳公权天台山

许力

最近几年,我一直纠缠摩崖石刻,并对浙江“唐诗之路”上的唐代石刻做了寻访整理,发现和收获收录在了最近付梓的《唐诗之路上的唐代摩崖》中。在我看来,“唐诗之路”呈现的是唐代的浙江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唐代文人浙江交游史。当年的古人来浙江,绝不仅仅为了观光,更重要的是寻访那些南山高士、山中宰执——在这条微妙的旅行线路上,隐藏了太多的皇家顾问、高僧名道。唐代士大夫来浙江寻仙访道,或者为了某种政治意图,借助旅行的形式,形成了一条隐秘的交游线路。因为这条隐逸而闪光的旅途,成就了上千首唐代诗篇,那些在当时就闻名天下的大诗人,基本上都曾在浙江境內留下过足迹,骆宾王、杜审言、贺知章、李白、杜甫、孟郊、皮日休、孟浩然、李邕、杜牧、张志和等等,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辉耀着大唐的天空。

在思考石刻“唐诗之路”概念的时候,我觉得无论浙江的哪一块区域,都是不可或缺的,都是浙江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的探访足迹北自嘉兴、湖州,东起宁波、舟山,南至绍兴、台州、温州,西到金华和丽水、衢州,延伸到地理意义上的全浙江境内。

整个探访旅途,天台是个很有特点的地方,这里集中了“唐诗之路”上重要的唐代摩崖石刻。当然,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天台是佛教天台宗(第一个本土化佛教宗派)的发源地,早在唐代,它的影响力就远播朝鲜半岛和日本。除了有宗教的特殊原因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唐代时天台隐居了一些与皇帝有着密切关联的高士,故而很多唐代名人到天台。

在天台山琼台崖谷的顶端,刻有明确系唐代年款的摩崖、楷书、四行、左行,字径七厘米。释文:“唐元和十四年岁在己亥中书甲子之期。”这件摩崖石刻被收录在南宋陈思所编的《宝刻丛编》里。别小看这块石头,其正反面、顶面、侧面,除了底下泥土,全被刻遍了,时代自唐代一直到民国都有,所有人都想在上面题刻一番,以期永垂不朽。当地百姓叫它“题字岩”。

此外,天台山琼台上的柳泌唐诗题刻拓片,是目前在“唐诗之路”上发现的唯一一首被《全唐诗》收录的唐诗摩崖石刻原迹。南宋时它曾被著录于《宝刻丛编》一书中,后屡被历代金石学和方志收录。明代之后,因为环境逼仄,此刻匿迹多年,以致阮元《两浙金石志》失录。我国文物界老前辈、文博界泰斗谢辰生第一次见到这件摩崖拓片时,已将近百岁高龄。先生当时特别兴奋,说道:“这件东西是《全唐诗》稿啊!《全唐诗》这么多首诗,只有这件东西是以实物的形式留下来,而且是唐人在本朝留刻的,很珍贵,这是目前唯一的标本,要好好保护起来。”

这处唐刻摩崖的发现也实属巧合,它是我父亲许小胖于2015年2月偶然在琼台绝壁上发现的。此摩崖离地面垂直距离近300米,是悬崖断崖间伸出的一个小平台,所以只有在很特殊的位置才可以欣赏到。这处摩崖石刻自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到现在保存完好。这也颠覆了天台山方志的部分著录,以及清代以来天台文人的笔记研究。

由琼台下行,便到了天台山国清寺,这里有一件至宝,国清寺的僧人们看守很严,是唐物中的珍品。在五百罗汉堂的正对面墙上有个玻璃框,常年都是水汽弥漫,隔着玻璃,里面那几个字还是能看得清楚——大中国清之寺,右侧有落款“柳公权书”。这是柳公权目前存世的、已发现的唯一的摩崖榜题。这件江南唐刻的名品,单字很大,约35厘米宽,如此大字已经算是古代榜题中的巨型文字。

古人尤其宋以前人写字,是一手举纸,另一手举笔,悬空书写。唐人写字的常态,一般都不会太大,日常书写最大也就指掌字而已,这一点在孙晓云的《书法有法》专著里有深入的研究。我曾于文献中搜检,推测柳公权的“大中国清之寺”原迹,当年或是写在诏书的拖尾上,后来寺僧怕它湮灭,就把它复刻到了国清寺后山的崖壁上。这是目前存世柳公权摩崖的孤本,其字用笔饱满刚劲,结体雄浑雍容,非常端庄,有庙堂之气。

北宋的大书法家米芾因为迷恋这件石刻,曾花数年时间亲赴天台探访,并将其收入自己的《海岳名言》一书。此行米芾也给天台留下了“秀岩”二字榜题,附刻于柳公权题刻的侧身。

天台已发现的唐刻中还有一颗遗珠——桐柏宫鸣鹤观中,有两尊唐代伯夷、叔齐石像,其背后刻有像名。明代徐霞客亲访此处,清代也有学者将此像名石刻书法归入李阳冰名下。

天台山桐柏宫是道教的南宗祖庭,唐时有一位高道曾在这里隐居,他也是“唐诗之路”的灵魂人物——司马承祯。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玄宗皇帝的顾问。因为早年建造水库的原因,老桐柏宫早已沉入水底,鸣鹤观成了新桐柏宫。此处的两件石刻造像,据说是宋徽宗年间,一位天台桐柏宫的道士,因为在汴梁治愈了太后的病,宋徽宗就把御花园里的两尊唐代石像赐给了他,他将石像带回桐柏宫供奉。

过天台后往西可以到金华,这里的双龙洞里还留有唐人祈雨的题刻,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切的地点,但双龙洞依然是我们怀古的佳处。丽水市区还有一处唐代摩崖——三岩寺的李邕石刻榜题,单字体量之大,蔚为壮观,与天台山国清寺的柳公权石刻榜题,堪为浙江唐代摩崖大字双绝。

丽水往南便是青田,这里的石门洞景区颇负盛名。据当地方志记载,该地有唐人石刻题名四处,还有极其珍贵的南朝山水大诗人谢灵运的摩崖题诗。石刻“唐诗之路”的最后目的地,是温州北部的乐清,这里保存有浙江省内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地方太守游山石刻题记——夏启伯题名。夏氏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713—741)的太守。此则题名内容虽简单,主要是开山和造寺的记录,但在时间的维度上拔得头筹。

走过先贤们在浙江留下的踪迹,如同破解达·芬奇密码,别样的惊喜、别样的沉浸,我们在走近古人的同时,也正与天地融为一体。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师)

猜你喜欢
桐柏柳公权天台山
天台山晨读(组诗)
天台山诗页(组诗)
桐柏县委书记莫中厚 慰问“五老”代表
天台山
柳公权戒骄成名
雨中寻访天台山
柳公权拜师
桐柏英雄
柳公权戒骄
桐柏大别山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评价与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