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美学视角下张培基散文翻译赏析
——以《故都的秋》英译本为例

2023-08-14 19:24
名家名作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北国美感

潘 星

一、引言

1934年郁达夫创作出散文作品《故都的秋》,全文表现了北国之秋的优美景色,蕴含着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偏爱,同时也赋予北国之秋凄凉的情感色彩,直至今日仍为学者称赞。1934年秋,郁达夫重返北平,而当时北国之秋清冷寂静而又悲凉萧瑟的景象让他触景生情,联想到当时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转念又记起自己小儿子几年前正是在北平病逝,心中忧愁重千斤,最终满怀愁绪写出了这篇兼具形与神的优美散文。《故都的秋》全文共运用了 42 个“秋”字来表达“清”“静”和“悲凉”,这其中有他看到祖国人民身受磨难的无能为力,也有小儿子病逝于北平的痛心疾首,这些复杂情绪让作者对北平秋天的情感更加深厚。原文兼具形与神的美感,而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本将中文之美感完美呈现。本文将在翻译美学视域下对张培基先生的《故都的秋》英译本进行赏析。

二、翻译美学理论与许渊冲的“三美论”

(一)翻译美学理论

20世纪早期,朱光潜将美学研究与美学翻译相结合,在翻译各种西方美学经典著作的同时研究了其中的美学思想。在此过程中,朱光潜揭示了翻译过程中美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美学与翻译学的学科融合,以科学的方式探索了翻译美学的艺术表达,对于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刘宓庆于2005年出版了《翻译美学导论》,为实现语际交流、传情达意做出理论探讨。在这本书中,刘宓庆主要研究了源语言文本与目的语文本、译者以及目的语读者对实现翻译过程中的美学再现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刘宓庆还将翻译审美意识、标准及再现方式也纳入了翻译美学的研究范畴。他还表示要根植中国本土文化底蕴,充分浸润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并针对这一美学思想对翻译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刘宓庆还将针对性和相关性作为导向,对西方美学理论进一步研究学习,并借鉴优秀的理论成果,为中国翻译美学理论内涵的发展添砖加瓦。

他在《文体与翻译》中指出:“文学翻译的核心正是美学,美学在翻译中体现得越自然流畅,那么文学翻译才能较为准确。”译者的审美能力在文学翻译中是必要条件,这样才能把原作的语言美以目标语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再现文学作品的美感。

(二)许渊冲的“三美论”

许渊冲先生于1979年首次提出“三美论”,并将该理论不断运用到翻译实践中。“三美论”集中体现了许渊冲先生求美重于传真的翻译原则,许先生在其译作中十分重视诗歌翻译的美感传递,其一生译出的多部诗歌译文佳作,皆运用到了“三美论”,以实现诗歌美感再现,其译作之妙至今仍令人拍手叫绝。“三美论”建立在“信、达、雅”的基础上,强调了意美、音美和形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总结出翻译美学的审美标准。三美中的意美指的是再现原作文字美;音美要求译文具备韵律感;形美则要求文学翻译中要注意语句长短一致以及对仗工整。

为了在翻译中实现意美,译者既可以选用和原文语义相似的美词,也可以利用音美和形美共同实现原作的意美。音美要求译文做到字词押韵,并且具有较高的适读性。为有效表现原作音美,译者可辅之以英美诗歌常用的格律,还可以通过双声叠韵等方法传达音律上的美感。形美讲究句子长短大体一致,并且力求对仗工整。

意美居于首,音美居其次,形美居其末。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意美的再现应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传达原文的音美和形美,力求达到三美合一。如果难以兼具三美,则可放弃形美,但无论如何一定要体现意美和音美。许渊冲先生认为,在翻译诗歌时,求美才是翻译的最高标准,而求真是最低门槛。翻译中如果可以做到求真、求美两者兼达,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假如不能两者兼备,那么应在保证求真的基础上,力求最大限度地将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传达出来。

三、张培基的《故都的秋》英译本赏析

张培基先生在中国翻译学界中耕耘了五十余年,在《中国翻译家词典》中张培基先生的名字赫然在列,由此可见,他在中国翻译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张培基先生的译著对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多年来,不乏海内外学者将他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学术研究。张培基先生的译文行文自然流畅、遣词造句精妙绝伦,放眼翻译学术界他的译文实属翻译精品,是无数翻译学者以及爱好者的经典学习材料。在张培基先生的众多经典译作中,对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的英译尤为出彩。接下来,本文将从音美、形美和意美三方面对《故都的秋》经典译例展开探究与赏析。

(一)音美

例1:

原文: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译文: Turn eastward under locust trees to closely observe streaks of sunlight filtering through their foliage...

例1中,原文“一丝一丝”为四字结构,形式整齐,韵律和谐,用以描述从树叶间隙透出来的阳光形态,让读者即刻便能想象出叶影婆娑、阳光柔美的图像。而要想在英译的过程中既保留原文的忠实含义,又传达原文的音韵之美,实谓不易之事。为实现这一翻译目标,张培基先生巧妙地运用了英文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即押头韵,这让其译文体现出了英语的音乐美和整齐美,实现声情一体,最大限度地让目的语读者体会原文的美感。

例2:

原文: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译文: A sudden gust of cool wind under the slaty sky,and raindrops will start pitter-pattering.

例3:

原文: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译文: It will be most desirable to have them set off by some tall thin grass planted underneath here and there.

例2中的“灰沉沉”与例3中的“疏疏落落”同属中文叠词,分别为ABB式叠词与AABB式叠词,叠词的使用极为广泛,兼具形象性与音乐性。例2“灰沉沉”既体现出灰白色天空带来的压抑沉闷的心情,又通过叠词形式增加了音律起伏。张培基先生在此处将其译成“slaty sky”,在忠实于原文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押头韵来体现“音美”,为译文增加了音韵的美感。例3中的“疏疏落落”在音律上对应着“平平仄仄”,从而产生了抑扬顿挫的语调效果,为传达原文音乐美,通过押头韵的方式将其译为“here and there”,以此来表现音韵之美。

此外,例2中的“息列索落”为中文拟声词,用来描述秋雨淅淅沥沥落下的声音,也传达出秋雨的萧瑟凄凉。译文中的“pitter-pattering”(发出劈里啪啦的响声)同属拟声词,除了十分贴合原文含义之外,还让译文音韵的灵动性更上一层楼。

(二)形美

例4:

原文:……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译文:...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例5:

原文:……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译文:...they also seem to differ from those in the South,being more appealing, more temperate.

中文行文有一个特点,即句子通常主语在前、评论性词语在后,而英语的评论词出现的位置则比较灵活。在例4和例5中,原文的句式中均将“清”“静”“悲凉”“有味”“更像样”等评论性词语放在句末处,这是中文的典型用法;而张培基先生的两例译文选择和原文句序保持一致,保留了原文句式上的特点,将相应译文均安排在句末呈现,且做到句式工整、长短一致,遵循了“形美”的翻译美学标准,体现了语言形式美。

例6:

原文:……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译文:...such as the moonlit Ershisi Bridge in Yangzhou,the flowing sea tide at the Qiantangjiang River, the mistshrouded Putuo Mountain and lotuses at the Lizhiwan Bay.

作者在描绘南方秋天的时候,特别提出四个景点的代表性景物,其句式均为地点在前、景物在后。张培基先生的译文在忠实于中文含义和英文行文逻辑的基础上,译文处理为景物在前、地点在后,将四个分句处理为大体一致的结构,以此来表现南国之秋的独特美景。

例7:

原文: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译文:Southern autumn is to Northern autumn what yellow rice wine is to kaoliang wine, congee to steamed buns,perches to crabs, yellow dogs to camels.

在本例中,中文原文用了一组排比句,通过对比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来突出两者之间的差异,衬托出北国之秋独特的美丽,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偏爱。这段文字语言流畅,一连串的排比句也形成一种气势,让原文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热爱表现得更加浓烈。张培基先生的译文里也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用了“A is to B what C is to D”句型,不仅翻译出了原文的含义,而且在句法上再现了原文的排比句型所带来的美感,让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形”,同时也体现了原文的“神”。

(三)意美

例8:

原文:……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

译文:...I like their blue or white flowers best...

原文中“蓝色或白色者为佳”显示出作者对于冷色调的喜爱,作者使用这一色彩意象试图向读者传递故都之秋清冷凄凉的景象,而这与作者悲凉萧索的心境最相吻合,因此冷色调的色彩意象也暗示了作者当下郁郁寡欢、沉闷苦涩的情感内涵。由于英语语言文化中冷色调亦有与中文相同的意象效果,故在处理此处时,译文采用了直译法,既还原了原作的萧瑟意象,又还原了原文的“意美”。

例9:

原文: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

译文:However, judging from the Chinese idiom qiushi(autumn scholar,meaning an aged scholar grieving over frustrations in his life)...

“秋士”是指中国传统历史上诗咏秋之萧瑟的迟暮之士,大多在赏秋时产生英雄末路、怀才不遇的伤感。秋天繁花落尽,满目萧瑟,难免会让人们心中顿感凄凉苦闷,于是这些文人便以“秋士”自居。但实际上,并没有一种英语表达能和中文的“秋士”语义重合。因此,张培基先生在其译文中采取了加注法,在文中附加解释性注释,增补了“秋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英文读者了解原文独特的文化内涵,实现了意美。

四、结语

在翻译美学中,读者和译者是翻译审美主体,而原文和译文是翻译审美客体,两者是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本文通过“三美论”赏析张培基先生的《故都的秋》英译本,通过案例赏析,探索了张培基先生作为译者如何从音美、形美和意美三方面将美学运用到翻译之中,最终再现出原作的文字美感、文学内涵以及文学张力。张培基先生通过他深厚扎实的中英语言知识积累以及灵动敏锐的翻译美学感知力,在散文文学的中英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大大弥合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文化鸿沟,在保证原文意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还原出中文散文的音律之美和形式之美,传递出原文的形与神,让目的语读者能充分领略《故都的秋》的美感。张先生的翻译美学运用得出神入化,将中文优秀的文学作品以英语语言为媒介,让国际读者能够领略认识中文的散文之美,为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文学内涵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北国美感
江南如今到北国
白桦生北国
白桦生北国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北国红豆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