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习支架,提高习作水平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教学为例

2023-08-14 15:51:05陈巧燕
学苑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例文习作课文

陈巧燕

(福建省永春县石鼓中心小学,福建永春 362600)

统编教材按照“双线组元”的方式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编排在一起,其中习作部分更是包含了课后习题的“小练笔”、阅读单元的习作和习作单元。以四年级下册为例,涉及的写作内容有写人、记事、写物、游记、想象等,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统编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准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导他们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见闻、体验和想法,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一、解析内容,渗透写作方法

(一)研读课文内容,发现写作秘密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在每个阅读单元中安排了一个写作任务,而且很多阅读单元都是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加以呈现的,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模仿。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各板块的内容,把握课文与习作之间的关联,适时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并加以迁移运用。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编者围绕“可爱的动物”这一主题选取不同动物、不同角度、不同事例编排了三篇课文,习作要求是“写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因此,本单元适合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感情的方法,并运用习得的方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

首先,可以从三篇精读课文入手,发现作者的写作秘密。如《猫》这篇课文,作者运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母鸡》这篇课文,作者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等特点,从中可以深深地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作者对母鸡的感情也从不喜欢到敬佩;《白鹅》这篇课文,作者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拟人、反语等修辞手法写出了白鹅的高傲,文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接着,让学生结合这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题,进一步感受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帮助他们巩固课内所学方法,学以致用,尝试表达。然后,教师可引领学生学习《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借助平台中梳理的方法引导学生继续关注课文里的重点词句,再次感受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帮助他们强化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掌握。最后,可以让他们完成《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并试着模仿第二题的方法把动物写生动、写具体。这样,学生在梳理单元内容的过程中,由读到写,由学到用,不断发现作者写作秘密,从而掌握如何写出动物特点的方法。

(二)细读习作单元,探究写作路径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学期都安排一个习作单元,每个习作单元都编排两篇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等五项内容,每项内容都紧紧围绕单元习作进行编排,一环紧扣一环,值得教师引导学生细细探究写作路径,提升写作水平。

以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为例,整个习作单元以游记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简单的游记,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并试着运用不同的顺序(游览顺序或时间顺序)描写一处景物。如精读课文《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分别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变化的顺序,写出不同景物的特点,虽然描写的对象不一样,但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写作顺序;《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题对作者的写作顺序进行了梳理,也就是说让学生按照路线图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交流平台”结合精读课文梳理、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游记的一些写作知识,并让学生明白描写景物特点时,不仅可以按游览的顺序写游览过的一个地方,还可以按时间变化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初试身手”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尝试表达,可以根据路线图把游览景点的过程介绍清楚,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附近的一处景物,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写作;“习作例文”中的《颐和园》这篇范文,按照方位变化的顺序写出作者游览地点的变化及不同景物特点,《七月的天山》这篇范文按照移步换景的写作顺序将景物的特点写得清楚明白;“习作”是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景点,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并写出景物的特点。可以说,这几项内容都是围绕单元习作进行编排的,环环相扣,耐人寻味。

当然,教师在研读习作单元教学内容后,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单元内的板块内容。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后,在学生了解按一定顺序介绍景物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先品读习作例文《颐和园》,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并画出不同的游览方位以及起过渡作用的相关句子,然后完成“初试身手”中的第一个练习,尝试按照示意图用一定的顺序说出参观路线,从而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迁移练笔。

二、筛选素材,确定写作材料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弄清文章的写作方法,还要让他们懂得根据写作要求筛选写作素材,确定与本次写作内容相关的材料。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习作教学的需要,帮助学生精心选择符合学生写作水平、有代表性、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习作材料,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以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为例,这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与“我”有关的习作,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习作题目、人物外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以及典型事例等几个方面进行构思,而且所选择的材料要与自己的特点有关,这样才能更加契合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加突出人物特点。如有位学生以《我是个慢性子的小男孩》为题,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自己慢性子的特点,他所选取的材料是上课反应慢、做作业拖拖拉拉、上学经常迟到、晚上睡觉前无所事事……很明显这样选择材料是不合适的,不仅主题思想消极,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我是慢性子”的特点。经过交流,这位学生把以上事例改为: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总是静心思考,不急于发表意见;做作业时认真写好每个字,不求速度,但求质量;打扫卫生时,总是慢条斯理、一丝不苟,连边边角角的灰尘都不放过……这样的选材,就能把自己做事认真、不急不躁的“慢性子”特点写得很清楚,同时也使自己的“做事虽慢,但效果极佳”的形象更加饱满,让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

三、厘清思路,列出写作提纲

指导学生确定好写作材料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列出写作提纲,进一步厘清写作思路。当然,不同题材的习作所列的提纲是不一样的。如写景物类的习作,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按照空间变化或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列写作提纲;写人物类的习作,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按照人物外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列写作提纲;写事情类的习作,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列写作提纲;写游记类的习作,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来列写作提纲……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习作,我们在引导学生列写作提纲时都要紧扣习作的中心,帮助学生厘清写作思路。

以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为例,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可见,本单元的习作重难点应该是引导学生写出所要发明物品的神奇之处。因此,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想发明的物品是什么(如会变化的书包、能在水上行走的皮鞋、会变幻风景的墙壁等)。接着,让学生说说想发明的物品是什么样子(如书包两边有两个翅膀、书包下面有两个轮子、书包正面有一个神奇的按钮)。然后,让学生说说想发明的物品的功能有哪些(如会飞的房子能自动清扫灰尘、遨游太空、冬暖夏凉)。最后,引导学生结合交流的内容列出写作提纲(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功能等)。

又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我学会了___》为例,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可见,这单元习作的重难点应该是引导学生把学会这项本领的过程写清楚。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自己学会了做哪些事,哪一件事给自己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学会做这件事的?然后,让学生说说在学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最后,引导学生结合交流的内容列出写作提纲(学会做什么事、这件事是怎么学会的、学习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困难等)。这样,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列出提纲,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习作思路,使他们在动笔前做到心里有数,下笔时自然能水到渠成。

四、多元评价,提升修改能力

统编教材特别注重学生修改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学会自我修改习作,还要求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互换修改,发现习作精彩之处与不足之处,把习作修改得更具体、更准确。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阅读单元的精读课文、习作单元中的习作例文等,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优秀习作,并渗透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个人评价、师生互评活动,进一步完善习作内容。

(一)个人评价,提升批注能力

统编教材在每册习作单元中都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而且这两篇习作例文都以批注的形式对文章的写作方法、语言表达、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进行详细点评。因此,学生写作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例文,发现其中可学习的优点;学生写作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继续阅读习作例文,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批注,提高写作能力。

以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习作例文《颐和园》为例,编者在文中做了四处批注。第一处对“来到有名的长廊”进行批注,直接交待了作者游览的地点;第二处对“走完长廊……”这句话进行批注,告诉读者是运用过渡句的方法,使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衔接更加自然;第三处对“抬头一望”等方位词进行批注,告诉读者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就会造成视角也会发生变化;第四处对“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进行批注,这句话直接点明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湖面的静和美。因此,在学生动笔写作《游____》之前,可以让他们先认真阅读《颐和园》这篇习作例文,并发现编者是从哪些方面对范文进行批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习作;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意见试着给自己的习作进行批注,可以在批注时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在批注时写下自己的感想,还可以在批注时写一写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鉴赏习作的能力,加深对习作要求的印象,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批注能力,使阅读与习作更加深入。

(二)师生互评,提高鉴赏能力

学生完成自我修改后,教师可以按照“分组互评——师生互评——小组推荐——全班展评”的顺序开展多元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习作内容。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为例,教师可以根据习作要求将本次习作的修改目标确定为:用恰当的方法写出动物朋友的特点,还可以运用分段的方法将动物朋友的不同特点介绍清楚。因此,在习作评改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评小组成员的习作,并推荐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全班交流、共同修改。如有一位学生写《爱吃肉的小狗》这篇习作时,不仅能分段介绍小狗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还能在描述中具体介绍小狗是如何爱吃肉的。但是,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这只小狗胃口真好,一顿可以吃掉3 斤牛肉。”这种表达就不够准确。明显这位学生想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明小狗的胃口好,每顿能吃很多牛肉,但这样的表达是不严谨的。于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这只小狗每顿是不是刚好吃3 斤牛肉?”这样一问,学生就会发现这样的表述不准确,就会修改为:“这只小狗胃口真好,一顿可以吃掉近3 斤牛肉。”又如有学生在写《我的小伙伴——小羊》时,对小羊特点的介绍有些混乱,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共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先对小羊的外形进行整体介绍,再从小羊的特点入手,要将小羊最突出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这样,当学生明确了修改要求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要全程参与这个修改过程,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修改意见。学生就能在一次次修改中,不断提升习作能力。

五、结语

总之,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要全面剖析教材的结构特点,解析各部分内容,通过搭建各种有效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梳理复杂的习作学习任务,使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达,不断提升习作水平。

猜你喜欢
例文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假如我是……”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