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体育课堂的育人策略探究

2023-08-14 11:29:56刘志献贺梦红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黄文杰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
体育风尚 2023年7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体育

刘志献 贺梦红 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 黄文杰 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

1、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由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创立,他指出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趣,以形象为主体的主动、具体的情境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与技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文在原有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将情境教学概括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根据学生的直接体验为标准,设置真实情境(大自然场景或者经历的生活事件)和人造情境(历史事件等),使学生进入一定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2、开展情境教学的意义

2022 年4 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改”),本次新课改无论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设计,还是课程实施的推进与学习评价,都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展开。而新课标中也指出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整体的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方面,强调课程育人意识。同时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创设有效、合理、自然且能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是体育教师必备能力之一。

3、创设情境要围绕教学目标

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并非所有的教材都适用情境教学,为了情境而情境,那绝对不是好情境。教师在采用情境教学法之前,首先应确定教材,树立体育教学三维目标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结合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综合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要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最终确定是否采用情境教学法。再者,在选用情境教学法时,要紧扣教材与教学目的,创设科学、适当的情境,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4、创设情境要符合基本学情

情境教学法要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进行运用,不同的情境会给学生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创设情境时要结合学生基本学情进行创设。例如:《耐久跑》这一教材,不同学段的学生创设情境就应有所区别。小学阶段可以创设“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境;初中生与高中生则可以结合历史事件、社会热点、正能量网红事件以及时事政治、重大活动等具有吸引力、备受关注的话题进行情境创设,例如初中生可以创设“红军长征”的故事情境,高中生则可以创设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等情境......只有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与实际情况进行情境创设,提高学生融入教学的兴趣,情境创设才具有意义和价值。

5、情境教学在体育课堂的育人策略分析

5.1 创设生活经验情境,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也曾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生活即教育”,这说明教育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要注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关注学生对生命意义和生活价值的认知。

例如:小学水平三《前滚翻》这节课,教师在学习前滚翻之前,可抛出问题“当我们在生活中不小心被他人推倒,有哪些方法可以避免摔倒受伤?”老师则可以进行现场演习:老师快摔倒时迅速做前滚翻站立进行自我保护。通过此生活经验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掌握一项在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技巧。

例如:初中水平四《双手前掷实心球》这节课,教师在开始前进行提问:实心球属于物理中的什么运动?然后教师用生活中抛体运动的应用案例进行创设,原始社会用石器投掷捕猎、古代社会的拉弓射箭以及用来攻打城池的投石器......都属于斜抛运动,引出实心球的投掷也是斜抛运动,并组织同学们对实心球的投掷路线进行物理分析,探讨实心球的远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此情境将物理与体育学科进行融合,并融入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有助于学生后期在学习中有相应联想,养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2 创设自然环境情境,增强学生观察能力

创设的情境如果基于学生周围的环境与事物,接近真实情境,情境教学的效果将更好,学生感触会更深,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在小学体育课堂,自然环境的情境创设,更加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例如:在《立定跳远》这节课的学习中,通过对身边自然环境——动物园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扮演袋鼠、兔子、青蛙等动物的角色,激发学生对立定跳远的兴趣。准备活动可以通过模仿不同小动物的行走姿势,体会走、跑、跳不同的动作;在基本部分则让学生观察小动物跳跃的动作,启发学生对立定跳远技术动作的认知,让学生更快领会“蹬地、摆臂、腾空、收腿、落地”。

例如:在《蛙泳》一课中,老师可以创设小蝌蚪成长为小青蛙的情境,不仅能让学生在观察青蛙游泳的过程中体会“收、翻、蹬、夹”的真正含义,更能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加生活常识,开拓学生视野。

5.3 创设社会事件情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很多社会新闻、社会事件可以直接被学生了解。社会事件具有时效性、典型性,通过社会事件进行情境创设,更有利于让学生理解知识,在视频与音乐的渲染下,能对学生造成直观的感受与体验,提高学生情境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和学生心境共鸣;同时能增强学生对社会时政的关注,培养爱国情怀、使命担当。

例如:初中生水平四《跨栏跑——过栏技术》这节课,在课程开始部分,教师可以用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110 米栏比赛中,以12 秒88 打破世界纪录夺冠的视频进行主题导入,不仅能通过信息化教学让学生直观认识跨栏跑,同时能让学生通过这次社会事件感受竞技体育带来的精彩与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欣赏视频后,教师可强调:“刘翔作为中国人,打破世界记录夺得世界冠军,为祖国争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在信息化辅助教学的基础上,用语言加以引导,能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在《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学习中,通过播放中国女排五次蝉联世界冠军的视频集锦,学生不仅可以初步了解排球运动与排球技术,同时容易被女排运动员顽强战斗、勇敢拼搏、为国争光与为人民建功的精神深受感染。视频与音乐带给学生的视听冲击是最直观的情境体验,而女排运动正能量的展现,能对教师进行爱国教育提供有力帮助。

5.4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勤于思考能力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激发好奇心的钥匙,问题的设置能让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提问不能仅停留在语文、数学等理论学科,体育教学更加需要设疑,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例如:初中水平四《双手前掷实心球》这节课,在学习动作要领之前,老师可提问:问题一是投掷时角度大概多少时距离最远?问题二是手臂伸直和手臂弯曲哪个动作最合适?问题三是自己投掷时身体主要哪个部位在发力?提问后,学生分组尝试练习,然后再看教师示范,最后小组思考讨论并总结。问题的抛出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动作要领的认知程度,提高教学效果。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与教师的“说服式”灌输知识有着本质区别,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5.5 创设历史故事情境,锻炼学生思想意志品质

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创建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并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与推进,锻炼学生思想意志品质。

例如:初中生水平四《耐久跑》这节课,初中阶段的学生追求个性,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但他们又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敢于探索。教师在上课开始阶段播放红军长征的影视视频,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相关历史事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红军在极其险恶和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忍不拔、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等精神品质。教师随后创设《重走长征之路,缅怀革命先烈》的故事情境,设置“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大会师”等历史事件任务打卡,并用激情澎湃的音乐予以渲染,让学生在模仿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过铁索桥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学习军人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在困难面前勇敢、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品质。

5.6 创设游戏情境,提升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玩是孩子的天性,体育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兴趣,同时可通过创设不同游戏情境,对学生达到不一样的育人价值。

例如:水平一的小学生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则是锻炼孩子团队合作的能力,“丢手绢”则是锻炼学生个人思维敏捷、动作灵敏的能力。教师通过体育游戏这一举措可以很好地培养培养学生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游戏情境能无形之中为学生灌输“集体”、“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观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

5.7 创设竞赛情境,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

竞技让体育更具魅力与挑战,竞技体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体力、智力与运动才能。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与竞赛规则的约束,能让学生在竞赛体验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以及敢于拼搏、团结合作等精神品质。

例如:在高中阶段水平五《篮球技战术》的学习中,则可以采用三人制篮球比赛进行巩固与练习,这不仅是对学生技术动作的练习,同时通过篮球规则的约束,让学生了解规则意识的重要性。例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开展,各项目都有其标准与规则,每个项目也有裁判的执裁,这都是为了学生能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比赛,让学生从小遵守比赛规则,养成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

6、结语

情境教学法的灵魂在于“情”,创设情境的本质也在于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认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围绕教材、紧扣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情,合理、科学地进行情境教学设计,将情感带入情境,将育人融于教学、融入情境,充分彰显体育的思政价值,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体育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2016体育年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