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嘉 延安大学
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得全球文化逐渐融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人们接触到的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特点,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所以相关人员要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尤其是相关高校要在体育教学中凸显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因此,在文化传承背景下对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通常是指源于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和生活的体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武术、太极拳、蹴鞠、斗鸡等。这些活动在中国的历史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哲学思想的体现。太极拳则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武术,它在中国的老年人中非常流行,被认为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方式。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校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传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身体素质,还能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该珍惜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结合当前的时代内涵和历史背景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我国民族发展过程中文化传承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传承是指将一种文化遗产或文化传统从一代人传递到下一代人的过程。它涉及许多不同的方面,包括语言、艺术、宗教、习俗、价值观等等。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社区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更好地塑造自己的身份和认同感。因此高校大学生需要自觉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传承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文化的连续性。文化传承需要确保文化的连续性,也就是说,它需要确保文化遗产或传统在不同的时期和地点得以保存和传递。这需要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维护,以确保它们能够在未来得以传承。
第二是文化的适应性。文化传承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时代,以确保文化传统能够与时俱进,保持活力。这需要人们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以寻找新的方式来传承和发展文化。
第三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承需要尊重和保护不同的文化,以确保文化的多样性得以保持。这需要人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共存[1]。
我国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和体育的保护和传承。而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体育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首先,文化传承和民族传统体育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传统体育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因此,高校应该在体育教育中注重传统体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高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体育设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更具特色的文化体验和体育锻炼。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体育比赛,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和体育的魅力,提高对传统文化和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民族体育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同时还能够为民族文化的持续传承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接触的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特征,这也给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渗透民族传统体育还能确保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有序性。
通常来说高校的教育属于系统化的教学过程,需要相关学者在教学时做好调研工作才能确保文化传承的有效渗入,进而完善我国民族体育项目。比如武术运动在我国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高校在设立体育课程时都会将武术纳入体育课程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进行优化和创新,进而使武术运动越来越成熟[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被遗忘,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流失,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尊重。所以,高校积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体育的传承。这不仅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还是我国民族体育传承创新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化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本身就需要承担整合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使命,所以相关管理人员更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思考当前阶段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将民族体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
虽然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教学体系中。但是也不难发现在体育教学发展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首先,许多高校的教学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的技能,而不是仅仅通过课堂讲解就能够掌握的知识。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其中,才能够真正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技能和精髓。其次,一些高校的教学缺乏针对不同族群的差异化教学。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传统体育项目和文化背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族群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最后,一些高校的教学体系缺乏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民族传统体育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其应用也需要与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相结合。
因此,高校应该在教学中注重与现代社会的结合,让学生了解如何将传统体育技能应用到现代生活中,并且如何创新发展传统体育项目。
为了解决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问题,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明确以民族文化传承为基础的教学理念,让体育教师充分了解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基本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民族文化有效地融入在日常教学中。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体育教师需要以文化内涵的传承为重点教学目标,这是因为民族文化是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信仰、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因此,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教师需要在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开展相关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以民族文化传承为导向,促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为民族文化传承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需要通过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中,应该注重传授民族文化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4]。
第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是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以民族文化传承为基准的教育观念的重要体现。通过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和认识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从而培养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想要确保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就不能在传承的过程中只重视简单的知识讲解,而是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现有的民族体育教育文化资源。具体要求如下:
首先,高校教师可以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通过对传统体育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同时,高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高校可以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通过开设与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体育,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传统体育比赛和活动,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和竞技水平。
最后,高校可以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同时,高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演出,让更多的人亲身感受传统体育的魅力和特色。
高校想要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民族传统体育相关内容,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强调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特色,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主要包括养生性的健身类项目和技术性的武术类项目或者是民俗性的体育项目,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因此教师也需要在日常教学中针对不同的传统体育项目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便能够有效强调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特色,具体要求如下:
首先,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实践性和体验性。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体育形式,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因此,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中,应该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比如在武术类体育项目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武术运动的规则和技巧时还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习武先习德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5]。
其次,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由于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不足,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也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在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充分锻炼的基础上强调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特色。比如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讲解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等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之后在了解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之后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为基础较好的学生传授难度高一点的太极拳技巧,为基础一般的学生传承相对基础的运动技巧,以便所以学生都能得到充分锻炼。
想要保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发展,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组建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有序传承和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首先,高校管理者需要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为培养专业的体育教师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其次,高校应该注重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教学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同时,高校也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这需要管理人员对现有的体育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进而确保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完整性和有序性[6]。
最后,高校需要重视体育人才的招聘工作,从社会上招聘优秀的人才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需要注意的是在招聘时学校需要对面试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全面考察,确保面试者能力符合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要求。
结束语:综上所述,文化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关乎一个国家或一个社区的文化身份和认同感。所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高校应该积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参与到这些传统体育中来,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