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婷 安顺学院
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红色体育与学校体育课程有效结合,不仅可以让青少年传承红色精神,还可以丰富学校体育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特色校园的创建。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我们应顺应时代需求,利用好当地的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
安顺作为革命圣地,红色革命的故乡,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红色体育精神是我们每一代人都应该去学习去传承的精神。2021 年红色话剧《王若飞》由安顺学院师生创作,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大家拍手叫绝,它代表着安顺市得天独厚的红色历史人文优势;红色体育与学校体育课程结合,代表着红色文化的魅力快速传播,让《王若飞》精神发扬光大,以体育课堂为中心,以红色体育为内容,激发学生喜欢程度,让更多学生被红色体育内容所吸引,锻炼坚强的毅力,收获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论文以安顺市第七小学实践教学为例,以王若飞故居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选择安顺市5 所小学进行调查,探索红色体育在学校的教育价值,并对安顺市小学红色体育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提出优化策略,同时也为贵州省将要开发以红色体育为基础的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论文以安顺市5 所小学所开展的红色体育为研究现状,对15 名体育教师进行当面访谈,讨论红色体育开展价值,并对其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的开展提出建议。
2.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贵州省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收集与红色革命、体育教学等相关的资料,找出与地方院校红色革命相符合的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在文献检索教学实践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安顺市红色革命进行整理,融入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拓展思路。
2.2.2 实地考察法
通过在安顺市实验学校、八小、七小、双阳小学、开发区实验小学等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了15 位体育教师并且观摩了红色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通过实地调查使调查的内容更加精准,得到的结果也更加准确。
2.2.3 专家访谈法
论文完成期间,走访安顺学院马克思学院教师,对红色体育做充分的了解,同时对安顺市红色体育的开展作出解读,红色体育课程实践中,访问安顺市小学3 位体育专家,对论文的完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保证每次教学课能做到实处。
2.2.4 数理统计法
对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所获取的部分数据,进行整理,运用 Excel 软件对实地考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更加清晰的反映出安顺市小学红色体育体育课程的开展现状。
3.1.1 贯彻和落实以地方特色红色体育与小学校本课程的融合
新时代背景下,要实现现代化的文化强国,红色文化一定要被关注,被重视,开发地方红色文化尤为重要,红色体育作为红色文化特有的文化资源,被开发有其特殊的价值意义,在学校开展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具有课程开展的必要性。小学生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接受着不同文化资源的充斥,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很关键。红色体育作为时代产物,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红色思想给了人们精神支持,而这种精神正是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欠缺的宝贵财富,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根,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应顺应时代需求,利用好当地的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学校教育有责任有义务结合地方优势,开设出适合自己的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课程。
3.1.2 体育课程改革是推进红色体育进校园的必然途径
近年来,红色体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校本课程也被多次提起,学校是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将红色体育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二者融合开发,各取其优势;红色体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丰富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滋养了小学生的红色文化萌芽,发扬红色精神,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了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革命教育;另一方面改革传统体育教学,增加新元素,同时明确教学目的,完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开展红色体育融入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提高了教师对体育课的研究能力,对开发特色课程、形成特色学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1.3 拓宽小学体育教学途径,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体育在小学体育课中开展,不仅可以拓宽地方学校体育教学的途径,还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主要是因为红色文化在中国具有特殊的教育地位,学校通过自编自创的红色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到革命先辈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使学生扩大视野,且行且珍惜,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发展其个性,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王若飞故居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当地小学优先选择开展红色教育的实践基地,我们要趁机在小学生心理播下爱国主义教育的种子,让教育把握正确的方向,红色体育时刻体现着革命前辈的艰难与困苦,这种精神需要我们每一代人去传承与弘扬,以此激发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小学生树立正确品质的有效途径。
3.2.1 安顺市小学体育教师对红色体育的了解情况
地方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经之路,红色体育作为传承革命精神的主要载体,将王若飞红色体育融入安顺市小学体育教育课程是需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地方红色文化进行深度研究,加上学生的运动需求,才能开发出适合自己特色的红色体育课程。通过实地走访得知安顺市5 所小学体育教师对红色体育的了解情况,大多数都是一般了解,而真正研究过的有6 名体育教师,占比为40%,这部分教师有专门参加相关培训,对最近政策了解到位,能及时接收到相关最新的信息;不了解的教师占26.7%,他们认为体育课跟红色文化没有太大相关性,不是体育教师应该掌握的,因此没有主动学习这部分内容。以上数据说明在安顺市开展红色体育是占据一定优势的,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要使红色体育在小学的开展更为顺利,我们要加大对红色体育的认识,让更多体育教师了解其发展的必要性。
3.2.2 红色体育融入安顺市小学校本体育课程开展的目的
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安顺市小学为基础,体育教师为主导,遵循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原则,由学校自己设计的体育课程,地方学校具有自主性,为满足本校的需要所产生的课程。
我们对安顺市红色体育融入校本课程的开展目的调查发现,安顺市有80%的体育教师认为教学目的主要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教学兴趣,其后是培养爱国主义与传承革命精神,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关键,红色体育首当其冲;保证小学生正确的方向有把握,锻炼其坚强的体魄,提高素质,体现了体育教育的本质,这些都是红色革命和体育精神息息相关的,说明红色体育融入校本课程的趋势是必然的,作为红色文化的一种传承,对学生的精神价值也有较大的影响。
3.2.3 红色体育融入小学体育课堂课目标的制定
课程目标的制定是整个体育课实施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它是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我们在对5 所小学红色体育进入课堂的调查中发现,有60%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能确立明确的目标,并能较好的指导课程实施,在2022 年安顺市中小学教师公开课中我们发现,很多优秀的体育教师上课内容和课堂设计都是跟红色革命有关,让学生在体育课题中体验,学生充满了期待;40%的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展中教学目标模糊,不能指导课程的实施,这说明目标制定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待完善。
3.2.4 安顺市小学开展红色体育运动项目的类别
红色体育运动是战争年代光荣事迹的缩影,通过运用体育运动的形式将革命战事生动的展现出来,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与教育功能。安顺市小学目前开展的红色体育运动项目有:模拟红军艰苦行军路(58.5%),排列第一位,插秧苗项目(56.6%)排列第二位,第三位是拔萝卜体育运动。从不同类别运动项目来看,更具有红色味儿的体育运动,体育教师更喜欢用。
可能还有有一些其他的红色体育项目被融入到了体育课堂当中去,这说明红色体育运动项目种类繁多,在学校体育中开展有助于丰富原有的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2.5 红色体育融入安顺市小学体育课程的课时分配
安顺市对红色体育课程的课时设置是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的关键体现,课时的多少也是体现该学校对红色体育课程重视程度,较多的课时和多样的组体育织形式会激发学生对红色体育的兴趣,学生参与热情强烈,授课中学生主动性会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能顺利完成。
我们在对安顺市5 所小学红色体育融入体育课每周的课时调查,安顺市第七小学、安顺市第八小学、安顺市开发区实验小学红色体育课程都是一周一次课时分配,所占百分比为60%,而且大部分课都是以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开展,同体育课保持同步的仅有安顺市第八小学和安顺市实验小学,有专门的体育教师对红色体育课程进行专项训练和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5 所小学的实地走访我们可以看出,安顺市大部分小学对红色体育成分的融入并不重视,如果连基本课时都不能保证,何谈上好课,各学校领导必须要有意识,接受新的理念,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甚至聘请校外专家来上课指导,花大力气,做大事情。在各方面加大重视程度,多以体育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加快其发展。
3.2.6 安顺市5 所小学体育教师对红色体育融入体育课的评价
安顺市小学体育教师对学校各自红色体育课的评价,我们调查发现,有73.3%的体育教师认为安顺市红色资源丰富,王若飞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榜样;同时认为红色体育具有特色的开发价值的比例为66.6%,他们认为安顺市红色资源丰富,很适合课程开发,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很好的引导性。其次是红色革命融入体育课,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形成特色课程。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地方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局限性,有一半以上的体育教师认为教材缺乏是红色体育课程开展的最大阻力,红色体育的特点,价值和资源不能被开发和利用是弊端,缺乏教材,难以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阻碍着红色体育课的发展。
3.2.7 安顺市小学红色体育融入体育课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原地,对小学生来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尤为重要,学校作为红色革命精神传播基地,不仅仅是传播知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也对培养学生的思政教育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红色体育对小学生思想的影响很重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蒙,传播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分别占第一和第二位,现在学生缺乏艰苦作风,意志品质薄弱,这些方面都是有待提高,充分了解红色历史,继承革命精神都是现在青少年不可缺少的。
学校是红色革命继承和发扬的重要场地,红色体育融入地方小学体育课势在必行,加强小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红色体育锻炼的兴趣;加强安顺市小学教师对红色体育的培训工作,让每位老师了解到红色体育的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让体育课程开展的更加科学和规范;加强地方特色课程的开发,打造以地方革命文化融入的精品课程,丰富教育形式,让王若飞革命精神在体育课中深入人心;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传承革命历史,探索新时代视域下红色体育传播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