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发展路径,指明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正确方向。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必须全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艰苦追求,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精神的写照。它充分展示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和现实选择,表现出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和毅力,反映出中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心态以及中国人民塑造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的高尚品格和道德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我们知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持有的坚定信念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了强大的生命力。
以下,笔者以3000 年前西周时期的“周公礼乐思想”为例,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
我国西周时期,摄政的周公对周初的政治文化体制实行了全面改革,其“制礼作乐”文化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和组成部分,在文化制度、思想观念和治国智慧等方面,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通过制礼作乐,利用“礼”教与“乐”教,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对后来历代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礼乐是指礼节和音乐。礼,原本是古人事神祈福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西周初年经过周公等人的改造,礼便从宗教的制度转换成了基本的社会典章制度,规定着贵族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制礼作乐”。而乐,原本是一种辅助性的原始宗教仪式,经过周公等人的改造,乐便成了人们在家庭和社会社交场合沟通情感的基本方式,达到了唤起血缘亲情,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亲近感,从而化解因为礼的等级化、秩序化而引起的种种对立感和心理矛盾。荀子把乐的这种功能称之为“和”。
周公制作的礼乐是处理等级社会上等级观念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人与人之间,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所以孔子曰:“非礼忽视,非礼忽听,非礼忽言,非礼忽动。”但是社会若只讲差异,不讲大同,就不会和谐,于是周公“制礼”同时又“作乐”。乐讲和同,乐原指音乐,但含义已超越音乐,以乐激起人们相同共鸣的喜怒哀乐的情绪。
礼和乐不可偏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礼乐文明是国家和谐的基础。春秋鲁人孔丘发扬了儒行,一生所致力追求的理想就是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按照周公的本意,仁是礼的基础,礼是贵浅有序,乐是对礼的调度。所以,一个有文化的人要以“格物、致远、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最高理想。儒家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治理人民的前提是尊重人性。只有充分注意到人民的好恶之情,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只有健康的情感,社会才能和谐、进步。
“礼”的内容极其丰富。首先,“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曲礼》中把“礼”作为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可见,“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其次,“礼”的重要作用在于规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正义。其三,“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其四,通过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既强调了“和为贵”的愿望,又指出“和”不能单纯为和而和,不能是无原则的和,这个原则就是守礼。
同样,“乐”的内容也很丰富。首先,“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乐记》中指出,“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其次,“乐”注重有秩序的协调。《乐记》中曾用五音比喻各种人物,说明要有序协调,才能奏出和谐之乐。其三,“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乐记》与《孝经》中都有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的相关论述。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其实,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记》说人受外物的引诱会丧失天性,产生贪婪、残暴、欺诈等邪念,于是先王制礼乐,用以调节人心。“礼节民心,乐和民声”,就是用“乐”之“和”,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而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其实,数千年来,每个朝代兴起后都要有一番“制礼作乐”活动,或把前代流传下来的礼乐加以改造转化,或者根据当时的需要进行创新制定新的礼乐。
礼乐文明是在周公创立之后随着社会进程不断发展的。
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对周朝礼乐制度态度并不是待周礼作为不可变化的教条来崇拜、遵守。当时孔子所面临的客观社会的现状和形势,需要对旧礼乐典章制度加以改造,寻求新的理论根据和心性道德的支撑,于是孔子对礼乐进行了新的解释和理解。“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其用“仁”的理念来调适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孔子把礼乐制度这种外在的形式与主体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和行为的仁、不仁直接联系起来,不仁的人是不能正确对待礼乐典章制度或遵守礼乐典章制度的,只有具有道德理性自觉的仁人,其行为才能自觉地遵守礼乐或合乎礼乐制度。个体应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成为具有道德理性的仁人。从此意义上说,仁便成为礼乐制度的本质义蕴,这是孔子对于礼乐典章制度理论基础的寻求,亦是对传统礼乐制度的新诊释。
礼乐文明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礼乐文明的秩序与当代中国的价值理念,既有内在的源于自觉意识的道德规范,又有外在的带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礼乐内在的道德修养,可以达到人性的平衡、升华,生发“礼尚往来”、以“诚”相待、以“信”相许、以“义”相重的情操,从而实现主体与外界的和谐,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当今的中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包容的世界,营造共同和谐的氛围,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无疑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建设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追求。
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对待“礼乐无常制”应与时俱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中国,礼乐文明具有值得开掘吸取的价值。比如其中对“中和之美”的爱好,对“尽善尽美”的追求,对“道器合一”的向往,对人格尊严的歌颂,对社会和谐的规划,对艺术目的的设计,对教育功能的要求等等。从古代中国看,从家庭到家族、国家的延续发展,都与传统文化中“礼”的原则建立密不可分;从国家典制到人们的服饰、建筑、行为方式等规范,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
现代社会学对各民族社会的比较研究认为,礼仪、规范、风俗、伦理,并不是一些可有可无的表面文章,而是权威、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的符号。正由于此,传统的礼乐文明,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礼乐文明在道德伦理、修身治国、构建融洽的社会关系方面的生动阐述,在解决人自身矛盾,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矛盾方面,不可否认地产生着约束作用,有很多值得今人继承和借鉴的宝贵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的,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同时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笔者以下仅从八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是以人为本和以德治国的思想。礼乐文明乃至于儒家学说都把观察问题、研究问题的核心和重点放在对人和人事的关心上,从而确定了最基本的、最核心的价值,即以人为本。从人本、民本这个核心价值出发,从而进一步建立了独具儒家特色治理模式——德治的理论基础。当然,古今所说的“以人为本”是有差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心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人的主体地位被重视和尊重,这既有继承,更有发展,是以往任何社会都无法相比的。
二是“修己”“安人”,有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礼乐文化的重要作用之一,正是调节人的心性,修身养性从而达到人自身的和谐。《大黔》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修己”的实质是求仁,“安人”的实质则是行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因此,古代文人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使“人为贵”,就要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发挥人的特殊性与能动性,重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三是与人交以“礼”为重。“礼”,首先是要区别和有秩序。“五伦”关系的和谐,需要“礼”作为润滑剂,才能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兄弟有序,朋友有信”。这在现代也是基本适用的,比如,“孝善、忠义、诚信”。有了区别和秩序,人们就能各按其位、各司其职。如果每个人都能尽职尽责,不越礼,那么社会必定会和谐了。
四是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和合”思想是儒家独特的核心价值追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以“和为贵”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体系,以“和”作为道德观的宗旨和价值目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协和万邦”作为其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指导自身行为的原则和化解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原则;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帮助不发达国家,以求共立共达;以“和而不同”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各联盟和平共处;以和平、发展、合作的精神,建设和谐世界。
五是“孝”、“善”、美德。儒家对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以及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作了这样的界定:“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又说:“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善”可以说是先秦儒家的精华之所在。通过凡俗的孝道,父慈子孝的生活修养、道德提升,努力达到“善”。孝善自古就是中华传统美德,更是要大力提倡。
六是独特的尊卑观念。礼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精神就是尊重人,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我们要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来调适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的矛盾分歧,平等待人,推己及人。“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礼是讲自我谦卑的,“卑己尊人”,主张与人交往要低调、放下身段,而把对方放在尊敬的地位来对待,这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本前提。
七是文人的高贵气节和问道传道精神。“居庙堂之高,而不以为自大;居草茅之野,而不以为自轻。”舍小我而兼养天下。礼乐精神之下,古代文人显示出一种从道不从君的高贵气节和不假外求的独立人格。这也对当前的知识分子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八是礼乐文明与人的社会化、艺术化生活。儒家认为,音乐有优劣、高下之分,只有情感纯正、节奏高雅、能够体现道德教化的乐曲才能荡涤邪秽、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因此,树立健康人性的途径之一就是听雅乐,可以说礼乐艺术充满节制和克己的、理性的精神,因而陶铸中国传统文人一种沉静的激情,难有心灵的迷狂,却有谨严的思想,虔诚的目的。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本身就是“不忘本来”的结果,它的内容既闪耀着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思想光芒,又密切契合当代民情、社情、国情、世情实际,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而周公所创立的礼乐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保持了永久魅力和活力,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代中国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价值引领,这反映和体现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念,既有传统价值的精髓又有现实的价值追寻,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愿望和意志。
在新征程上,深刻认识和理解周公的礼乐思想,将更加有益于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中的普及,为深入学习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内生动力和精神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