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文 郭小建
[摘 要]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现实需求,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者)、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购买方、实际用人单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专家)进行访谈调研分析,以学历、从业资格、行业认可或荣誉、从业年限、晋升快慢等事件为基点,以价值观、知识、技能、特质等关键要素为重点,梳理中国新时代社会工作者胜任力需求要素,尝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时代社会工作者胜任力模型。
[关键词] 新时代;社会工作者;胜任力;胜任力模型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2023. 11. 055
[中图分类号] C9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3)11- 0193- 04
0 引 言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1],《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社会工作人才列为六大人才队伍之一,《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新时代”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从民族的角度看,是中华民族由富到强、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二是从社会主义的角度看,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在世界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时代;三是从国际影响力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给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时代[2]。社会工作的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而步入了新阶段,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对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困难群众的急切需求、构建和谐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当前中国社会工作人才质和量都还严重不足,存在着人才质量发展不充分等诸多现实困境,尤其是学历低、年龄大、缺乏系统教育培训等问题十分突出,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社会服务水平亟待提高。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并帮助员工提升岗位胜任力。因此,为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质量,研究新时代社会工作者胜任力模型十分必要。
本文以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新时代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胜任力要素;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者)、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购买方和实际用人单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专家)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索新时代社会工作者胜任力素质要求的需求强弱层次和能力素质的排序。
1 针对社会工作者的研究分析
将社会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对研究对象的限定,访谈研究了10人(其中绩优者6人,绩平者4人)。10人均入职社会工作岗位3年以上或持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年龄在26~35岁;性别比为女性70%、男性30%;学历方面,专科占比40%,本科占比50%,硕士研究生占比10%;10人的平均工作年限为5.5年。
根据访谈结果和分析以及通过绩优、绩平的分类分析,社会工作者自身认为其胜任力包括遵纪守法、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助人的精神、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文化人类学知识、法律法规知识、逻辑知识、语言知识、直接服务技术、良好的交际能力、调查方法、学习力、行动力、主动参与能力、反思的能力、岗位适应力、坚持不懈的韧性、善于思考、洞察力、善于认识自我、自我调适的能力、资源整合等能力素质。
2 针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者)、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购买方和实际用人单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专家)的研究分析
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者)、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购买方和实际用人单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专家)作为研究对象,访谈了4人(上述对象每类各1人)。其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为高级社会工作师、硕士研究生,工作年限为14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购买方为科长,本科学历,工作年限为9年;实际用人单位为社区居委会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中级社会工作师,本科,工作年限为13年;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专家)为高校教师、博士、副教授/社会工作师,工作年限为9年。
根据访谈结果和分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管理者)、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购买方和实际用人单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专家)认为社会工作者胜任力包括遵纪守法、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助人的精神、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文化人类学知识、法律法规知识、逻辑知识、语言知识、直接服务技术、良好的交际能力、调查方法、行动力、主动参与能力、反思的能力、岗位适应力、坚持不懈的韧性、善于思考、洞察力、策划能力、研究能力、善于认识自我、自我调适的能力、整体构思、资源整合、培养他人、教育他人、指导他人改变等能力素质。
3 社会工作者胜任力要素等次排列
通过对胜任力素质进行对比综合分析,按照编码和等级的划定,在社会工作服务能力中,笔者按照能力的等级强度,分为5~1的五级递减能力等级,构建了基于能力需求强度的胜任力模型。笔者按照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技术越高,需求强度越大,并进行了胜任力要素比例的分析。社会工作者胜任力要素等级比例见表1。
由此得出,在社会工作者胜任力要素中,遵纪守法、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工作价值观、服务力/服务技术、直接服务技术、良好的交际能力等为5分,在能力等级上属于最需要的能力素质;管理能力、管理知识、控制力、统筹整合、学习能力等为4分;岗位适应能力、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文化人类学知识、法律法规知识、逻辑知识、语言知识等为3分;乐于助人的精神、坚持不懈的韧性、善于思考、洞察力等为2分;善于认识自我、自我调适的能力等為1分。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工作者胜任力要素中,不同类型的某一方面的胜任力要素和其他类型的胜任力要素有可能处于同一个等级,如岗位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处于同一等级。
4 新时代社会工作者胜任力素质和模型构建
4.1 新时代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多维素质
研究发现,新时代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胜任力素质。
4.1.1 政治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社会工作者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在思想上,社会工作者要准确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关键性、重要性。在行动上,我们要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3]。社会工作者要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工作者胜任力的基本要求。
4.1.2 道德素质
新时代社会工作者需了解该职业的价值基础及其道德标准,以及可能影响微观、中观和宏观实践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社会工作者的道德认知上,其要厘清社会工作者道德框架,以及如何在实践、研究和政策领域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这些框架中。①社会工作者要承认个人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之间的区别,他们应了解个人经历和情感反应如何影响他们的职业判断和行为。②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技术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道德使用。社会工作者应通过应用道德规范、相关法律法规、道德决策模型,做出道德决策;运用反思和自我调节来管理个人价值观,并在实践中保持专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行为举止要规范、得体,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使用技术促进成果转化,并通过监督和咨询来指导职业判断和行为。
4.1.3 实践素质
新时代社会工作者是实践者、是创新社会治理的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者若能掌握多样性和差异是如何描述和塑造人类经验的,就对社会工作者身份的形成有所帮助。社会工作者要在多样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的基础上具备实践素养,多样性的维度被理解为多个因素的交叉性,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文化、能力等。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可以看出,由于个体差异,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可能涉及压力等因素,社会工作者还要了解压力形成的机制,并认识到文化等因素对其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实践中,要运用并传达多样性和差异在塑造生活体验中的重要性的理解,以学习者的身份展示自己,让客户和赞助者成为自己经验的专家,在与不同的客户和支持者合作时,运用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形成实践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处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人或事。
4.1.4 能力素质
从事实践知情研究和研究知情实践的社会工作者要了解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及其在推动社会工作科学和评估实践方面的作用。社会工作者要了解逻辑、科学探究、文化知识和道德方法的原则,以建立知识体系。他们还要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有效的实践过程,这也能较好地促进社会工作发展。以上种种是新时代社会工作者必备的能力素养。
4.1.5 認知素质
社会工作者要清楚社会中的每个人,无论在社会上处于何种地位,都享有基本的权利,如自由、安全、隐私,以及享有医疗保健和教育。社会工作者要了解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以及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和谐的发展战略。社会工作者要确保生活必需品得到公平分配,进而确保公民的其他权利受到保护。社会工作者运用他们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深层次理解,在个人和系统两个层面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只有增强这些认知,使这些认知在社会工作者队伍内部达成共识,才能完成人民群众赋予社会工作者的使命。
4.2 新时代社会工作者胜任力模型构建
上述社会工作者能力素质归纳起来可分为基础胜任力、价值知识与技能胜任力、实践胜任力、发展胜任力、目标胜任力5个部分。5个部分胜任力的要求是从基础到发展的过程,胜任力要求的力度从高到低,首先需要满足基础胜任力,然后是胜任力的逐层提升。胜任力层次越高,胜任力等级就越低(根据前面分析按照胜任力力度从5-1划分等级),它们从基础到发展呈现“金字塔”结构,故本文探索了新时代社会工作者胜任力“金字塔”模型,具体见图1。
5 结束语
新时代赋予社会工作者新使命,也给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工作者要从基础胜任力、价值知识与技能胜任力、实践胜任力、发展胜任力、目标胜任力5个部分提高社会工作胜任力,以自身胜任力的提升带动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助力基层治理发展,为社会稳定和群众幸福贡献自身的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戴香智.社会工作机构参与社区矫正的实践困境与消解[J].湖南社会科学,2016(5):94-98.
[2]王立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含义、逻辑体系及意义[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3):18-24.
[3]向羽,袁小良,张和清.“双百社工”在乡村社会治理中何以可为[J].社会工作,2020(4):97-108,112.
[收稿日期]2023-01-16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2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工作三级服务体系模式与优化研究”(22SKGH568);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2021ZJX03);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社区治理研究”(2021SHZLZX04)。
[作者简介]万文 (1991— ) ,女,重庆人,硕士,高级社会工作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治理;郭小建(1982— ),男,重庆人,硕士,高级社会工作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