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报》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贡献

2023-08-13 16:46史恒许传洲
传媒 2023年14期

史恒 许传洲

摘要:《新中华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办的机关报,在办报实践中充分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进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中华报》发行虽然遭遇中断,实际发行时间不足五年,但并不影响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所发挥的渠道价值。《新中华报》在党性遵循、全面视角、多元形式、以民为本等方面的特色经验,为我党新闻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范式并夯实了理论基础。

關键词:《新中华报》 马克思主义传播 党性遵循

《新中华报》自1937年1月29日创办,至1941年5月15日停刊,共出版376期,其凭借发行量大的优势,成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第一波浪潮。一方面,该报内容丰富,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民生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材料价值;另一方面,该报对马克思主义的全方位宣传,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播价值。本文对《新中华报》进行历史考察,总结其特色、经验,挖掘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对现阶段主流媒体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借鉴。

一、党性遵循:依托政策解读,实施间接传播

《新中华报》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宣传阵地和传播平台,是对新闻理论的应用探索及报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对党性原则的根本遵循,直接夯实了其马克思主义传播高效化的根基。

《新中华报》善于通过解读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方针政策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满足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同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柔性传播和与群众贴合。《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中共晋察冀边委目前施政纲领》等文章,都是以群众利益为导向进行的政策解读,突出群众的历史地位,坚持党群联系,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夯实了群众基础,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1941年3月2日,该报发表《把握统一战线的政策》一文,用一个版面的篇幅详细讲解了统一战线政策中的关键问题,促使广大群众由认识上升到把握的高度。文章中提出的具体方法,都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践应用,这种解读方式不仅加深了群众对党政方针的理解,而且间接传授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方法,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理论素养。

《新中华报》发表的党政方针立足于陕甘宁边区实际,全面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导向,在党性原则的根本遵循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的深层挖掘与释放。特别是1939年完成改组后的刷新版《新中华报》,基本摒除了以往直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宣传模式,而是探索从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事件入手,多维度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如1940年6月,在第142期第4版的《延安新哲学会举行第一届年会》一文,对延安哲学会第一届年会的举办情况进行了全面报道,详细介绍了毛泽东、朱德、张闻天等同志的部分哲学成果、实际价值、存在问题、具体任务等内容,强调结合中国实际展开哲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借此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的目标。

二、全面视角:注重层次生成,提高传播深广度

《新中华报》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上,有着较强的开阔性视角及丰富性的内容,其栏目设置包括“社论”“专论”“战局动向”“国际形势”“青年呼声”“工人之路”“延安短讯”“边区文化”“读者信箱”等。为了提高传播深度、广度,《新中华报》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报道,积极进行多元化内容生产。

首先,对于普通群众,《新中华报》通过“教育”版块,全面推行识字运动,重点提高陕甘宁边区群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1939年4月19日,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为消灭文盲而斗争。随后,该报发表《为扫除三万文盲而斗争》的倡议,并通过一系列社论、专论,号召群众积极参与识字运动、冬学运动。在此过程中,对群众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并以漫画+文字的方式进行呈现与传播,进一步激发了普通群众参与学习和阅读报纸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对于具备一定知识水平但没有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新中华报》会定期转载其他国家共产党及国家建设的新闻,如《毛泽东同志致西班牙人民的信》《苏联红军为波兰被压迫民族求解放》《西乌克兰等地社会主义新建设》《印度共产党宣言》等,以拓宽其知识视野,加深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促使其树立坚定的奋斗目标。

最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新中华报》会译介一些理论原理性文章,并结合实际进行阐述,以拓展其研究思路,进一步提高其理论研究水平。如《资本论新修——列宁的指示》《为掌握布尔塞维克主义而斗争》等文章,在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与中国革命斗争进行整合,达到了理论与实践对接,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边界。

三、多元形式:满足读者需求,增强传播灵动性

《新中华报》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中,非常注重方式上的创新,以贴合读者多元诉求,增强内容渗透性和传播长效性。

一是在版块设置上,该报经常将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章置于版面最醒目位置,如“社论”“专论”等栏目,或者设置相关专刊聚合相关文章,吸引读者关注,提高内容到达率。同时,该报还设置了许多个性化版块,如诗歌、民谣、谜语等,其中大多以宣传抗战、纪念活动为主,鼓舞人民群众参加抗战,并拓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化边界。

二是在素材挖掘上,《新中华报》非常注重专业人士或精英人士的观点,其撰稿人员广泛涉及党内领导、学术精英、文艺代表、新闻从业者等,如毛泽东、朱德、陈云、王若飞、柯庆施、周扬、艾思奇等人,凭借他们的个人魅力 和号召力提高读者的关注度,让广大群众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一传统也被后来的《解放日报》沿袭,成为全党办报的雏形,也为后来的党报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重要实践范式。

三是在表达方式上,《新中华报》善于利用漫画、小说等方式,在丰富读者精神生活的同时,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群众黏合性。如1940年3月20日,该报刊载了一组“宪政运动连环画”,用四幅漫画形象呈现了民主政治的核心要义,既激发了群众参与革命运动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其对马克思主义中群众路线、民主监督等思想的理解把握。再如,1937年9月9日,该报发表《枪》一文,以通俗化描写,再现了红军和百姓的心理活动,简单易懂,直接还原了红军真心为民、严于律己的优良作风,并巧妙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观点,加深了群众对共产党纯洁性的理解。另外,报道中还插入了一幅与标题呼应的“枪”的手绘,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印象,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灵动性。

四、以民为本:坚持人民性,深化大众化传播

延安时期,《新中华报》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联系群众实际,全面反映群众诉求,贴近群众、深入群众,有效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以群众诉求为导向,与群众展开多维交互,着眼于群众民生问题,是其赢得受众喜欢的主要原因,也是其马克思主义传播得以成功的关键。如1939年5月30日,该报发表《预防旱灾》的报道,直接指出边区政府建设厅为预防旱灾进行的种种努力,包括拨款、派遣专家指导建造水井、挖掘水沟、设立水利委员会等。如此一来,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关乎群众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而且客观全面地呈现了边区政府的工作状况,在满足群众信息、情感等多元诉求的同时,加深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解。

其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教育活动。《新中华报》为了充分满足群众的知识诉求,让不同层次群众都能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经常组织群众教育活动,并进行系列跟踪报道。如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开展学习竞赛的号召,随后该报在组织党内学习教育的同时,还通过政策解读、活动介绍、方法传授等路径,快速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浪潮。该报刊登的对政府机关、部队、高校、群众、社会团体等学习情况的系列报道,全面带动了全党、全社会的学习热情,深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发展。

作者单位 史恒 大连海事大学

许传洲 大连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双传学.“胸怀天下”: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对外宣传[J].传媒观察,2022(01).

[2]姜玉齐,王跃.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政治动员——以《新华日报》为考察对象[J].江苏社会科学,2022(01).

【编辑: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