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教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紧紧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所提出的又一个全球性质的倡议,对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的国际传播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球文明倡议”的讲话精神,树立文明传播的工作理念,探索文明传播的实践方略。
对外传播的文明理念与文明实践,有重要意义。我们的国际传播是展示中国文明形象、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方式。传播文明首先要文明传播,强化文明意识,树立文明理念,探索文明方法,展示文明形象。文明的传播是文明形象的重要体现。传播要打动人心,不仅是要让人知,更重要的是让人信、学、亲。不文明的传播方式会让人抗拒而不是让人亲近,会对信与学产生负面影响。
在对外传播中,怎样践行文明的理念与方略?
一是尊重受众而非高高在上。习近平总书记文明倡议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蘊、赋予了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在国际传播中,要把尊重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尊重受众,尊重传播对象的不同文化。注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尊重受众一定不能有自我优越感,更不是去指导受众。我们不进行意识形态输出,我们的对外传播不当充满说教的教师爷,不搞我讲你听的灌输,而是要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研究受众的心理,寻找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用事实说服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受众。
二是求同存异而非强加于人。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注重寻找共同话题。中国有句老话,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在对外宣传阐释的过程中,话要投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寻找共识,不断寻找理念契合点、利益汇合点、心理共振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我们要讲好世界共识的中国故事。比如,我们在民主的传播中,怎么样讲好我们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我们中国民主的特点,也是中国文明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受众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但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做好传播工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加于人。
三是着眼创新发展而不是墨守成规。习近平总书记倡议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着眼发展,面向未来。这也是要求我们在对外传播的进程中,也要着眼于发展。既讲好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更要讲好我们当今文明的中国及更文明的未来。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进程,讲好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讲好共同创造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既美美与共,又美美相生,使人类文明的百花园更为茂盛。
四是加强交流合作而不是封闭对抗。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文明,要合作交流互鉴。我们在对外讲好中国文明故事的时候,也要注重交流,注重互动,不搞单向传输。不能仅注重我讲别人听,而在讲的过程中注重交流互动。互动很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面对面的交流。时下,鼓噪“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制度对抗论”的声音仍然存在,一些国家热衷搞“小圈子”,挑起意识形态对抗。而“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我们的国际传播要加强交流合作,不要动辄脱钩断链。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的中国故事,不但要让别人听得到,还要能够让别人看得到。要加强实地交流,请进来,走出去,要在实地交流的进程中,寻找更多话题、更多合作、更大发展。
在文明传播的进程中,尊重受众是基础,共同话题是关键,着眼发展是方向,合作交流是路径。这四个方面有机联系,共促发展。
作者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