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的诗中,有许多成都地名。
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绝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当时(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一家避安史之乱来到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万里桥东边不远的浣花溪畔筹建茅屋草堂。次年春,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这首诗创作于草堂刚刚落成、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杜甫身居草堂,可以看到不远处的万里桥边,帆樯林立,停泊着不少来自或将要发往吴地的船舶。唐代成都就能直接与万里之外的东吴、也就是长江下游的建業(今南京)通航。据《三国志》记载,225年,诸葛亮派机智善辩的费祎出使吴国。诸葛亮亲自为费祎送行,费祎也深知诸葛亮的心思。在将要登舟之时,他站在桥头,握住诸葛亮的手说,“万里之路,始于此桥”(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费祎从成都出发,进入岷江,再沿岷江进入长江,沿长江东下,直达吴国都城建业。见到孙权后,费祎深入剖析了吴蜀联合抗曹的必要性,得到东吴的认同。此后双方恢复友好关系,沿长江往来不断,诸葛亮为费祎送行的那座桥就被命名为万里桥了。
杜甫在成都还留下了另外一首很有名的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为什么把成都称作“锦官城”呢?
成都平原盛产桑蚕,织锦业发展很早。到了汉代,在成都笮桥南岸有个锦官城,是政府设立的专门负责织锦业务的地方官居住和出产蜀锦的地方,是成都的工业区。蜀锦织造工艺流程中有一道重要程序,就是在流经城南的流江水中“濯锦”,即漂洗半成品的蜀锦。用江水漂洗过的蜀锦颜色鲜艳明丽,十分漂亮。所以,成都人干脆把流经城南的一段江水称作“濯锦江”,简称“锦江”。再后来,成都也就被称为“锦城”“锦官城”了。
锦是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是丝织品里的精品。唐朝时期,蜀锦进入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成为向朝廷的贡品。而且,蜀锦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行销海外,日本的博物馆里就保存有唐代蜀锦。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