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珍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的范畴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健全人格与人文素养、审美鉴赏与文化自信、辩证思维与科学精神等,旨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以高中英语(译林版)必修一 Unit 2阅读板块 Strangers under the same roof?的教学为例,分别从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多元评价等方面,谈谈实施德育的方法,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
多模态语言形式为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通常教材中会以图片、文本、视频等多模态的形式呈现指向主题的内容,易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产生共鸣,诱发参与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在视听的直观感受与体验中,产生触动,获得思想上的共鸣,激活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感知。
教学片段一:
课堂伊始,教师播放了有关母爱的视频资源,并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1)What are the most moving things about your parents?(2)What have you done that most moved your parents?(3)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video content?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深入思考。其中问题(1)是让学生阐述父母曾经做过的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问题(2)则是让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去思考,对父母做过哪些令其感动的事情。问题(3)在基于前两个问题之上,结合视频资源,阐述自己的所思所感。本文是针对亲子之间因沟通不畅产生矛盾而展开的,而视频资源的节选,是有关母爱的主题,是从另一个视角,让学生去思考亲子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唤醒每个人心里最初对父母的爱,进而揭示该语篇中隐含的德育内容:感恩父母,感悟亲情,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形成健全的人格。视频资源以视听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回忆父母曾经是如何照顾自己的氛围,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亲子关系的紧张,从而让学生更加理性地去思考如何与父母更好地相处。
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从回顾与父母之间最感动的事情为出发点,点燃学生心中亲情的火焰,尝试从父母的视角去思考产生摩擦的原因,思考如何与父母友好相处,学会感恩,以缓解在高中阶段与父母的紧张关系。
二、开展课内外活动
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是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现实情境。基于此,教师可围绕德育话题,结合语篇内容,开展唱英文歌曲比赛、演讲比赛、话題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德育活动中学习,于学习中成长。
教学片段二:
教师于读后环节,设计了“妈妈/爸爸我想对你说”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亲子之间沟通不畅的一件事情进行对话交流,并通过有效的交流缓解亲子之间的关系。学生以小组的方式针对沟通的内容进行交流,分别从亲子双方的视角出发,以实现事情的解决为目的进行良性沟通。既锻炼了学生地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站在双方的视角上,重新审视产生分歧的点,从而理解父母地态度和行为,有助于学生客观地理解父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课外,教师再通过以“妈妈/爸爸我想对你说”的演讲比赛,为学生提供真切表达自己心声的机会,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强化对亲情的感知,纾解心理的不解,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亲情话题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角色演绎与演讲中,换位思考,认识到亲子之间产生分歧的原因,需要从客观的视角去主动积极地化解问题,有效的沟通才能让亲子关系融洽。
三、实施多元评价
针对德育的评价多停留在口头,其效果并不显著。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关注评价对象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从而实现以评促学。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同伴互评等多元评价,检测德育内容的落实与目标达成情况,从而为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调整提供依据。
教学片段三:
在评价环节中,除了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外,学生还需要从“认识成长的特点”“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良性人际沟通”“学习的自信”“心理健康构建”“逻辑推理、辨析等思维能力提升”等方面,选取两三个角度进行书面自我评价。有的学生的自我评价如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认识到亲子之间发生分歧与矛盾,双方都有责任,需要站在双方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才能进行良性的沟通,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也充分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我们不仅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还要学会与自我相处,从而形成正确的人际价值观。此外,教师也从教学内容、课堂落实情况、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自我评价,最后,综合这些评价,教师再重新审视整个德育渗透的过程,从中发现不足,进行调整。
总之,教师可通过利用多模态资源、开展课内外活动的、实施多元评价等策略,将德育渗透到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品德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三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