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使命性学习”培养策略

2023-08-13 04:53白鹤龙张宇航王洪艳徐兴英张雪艳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使命感师范院校

白鹤龙,张宇航,林 海,王洪艳,徐兴英,张雪艳

(1.长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2.长春市第十一高中,吉林 长春 130062;3.长春市第一中学,吉林 长春 130025)

1 “使命性学习”概述

1.1 “使命性学习”概念的提出

“使命性学习”是指个体肩负着一定的使命进行学习。《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在高等教育领域引起了广大学者和专家的关注,被学者和媒体认为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一次颠覆性创新。透过《计划》,我们可以看到未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1]。该《计划》于2013年开始启动,2015年正式推出,是一个以师生为主导的开放式教育创新项目。该《计划》提到:之所以要推行“带着使命感去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选择有意义的课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毕业后10~15年的职业生涯规划。

1.2 “使命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自发性地赋予自己正向的激励和任务使命,带着这种使命去学习,那么结果一定是非常惊人的。可以引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对这一结论加以例证:每一种活动都存在一个与之相适配的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可能使该活动的效率下降。动机强度处于中间水平时,工作或学习的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超过或低于这个最佳的水平,对所要达到的目的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1.3 “使命性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的地位十分重要,教师团队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年轻一代的发展又深刻影响国家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家振兴的关键。人民教师队伍要肩负起文化传承的重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是前提。因此,对师范生开展“使命性学习”教育培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师范院校开展“使命性学习”现状

通过对某师范大学部分院系的任课教师进行访问谈话得知:大部分任课教师不会在课堂上刻意提到“使命感”这个词,也不会在课堂上提及有关使命这一方面的内容,而是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师范生使命感的形成;少部分教师会在特定环境下加强对师范生使命感的培养。在师范院校,很多教师注重科研工作,以发文章、评职称、搞比赛为主。我们不否认科研成果的重要性,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使命信仰。

3 师范院校开展“使命性学习”策略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使命性学习”教育重视程度不高。仅有少部分高等师范院校根据所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地制宜地对师范生开展“使命性学习”教育工作。针对在全国师范高校范围内开展师范生“使命性学习”教育,本研究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

3.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说优秀的人民教师要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四个方面的重要特质。师范院校应该注重师范生的“师德、师风、师能、师长”。师德要求师范生具有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师风要求师范生具备人格魅力,师能要求师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讲课以及使用办公软件的能力,师长要求师范生有一定的个人特长。师范院校需要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

3.2 发挥课程思政效力,全面夯实师范生教育实效

高校的思政课是对师范生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要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提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加强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促进社会治理的进一步完善和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3]。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是要担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重大历史使命的人。因此在师范院校思政课上教师要着重开展师范生“使命性学习”教育工作,增强师范生从师意愿和使命感。

3.3 开展使命教育活动,全面培养师范生师德师风

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对师范生使命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在全校范围内举办有助于形成师范生使命感的活动,如举办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讲好中国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和实践之中学到知识。

3.4 聚焦课堂默会知识,全面构建师范生认知体系

教师要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将“使命性学习”隐含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让学生自主理解和学习,不断地提高他们的使命感。默会知识的实际应用对师范院校的教师去塑造“使命性学习”教学情境有着很大帮助,同时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对师范生来说,通过默会知识可以领悟到很多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对师范生使命感的形成大有裨益。

对师范生进行“使命性学习”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自内而外的发散是“默会知识”的体现。让学生从“知之者”变为“好之者”乃至“乐之者”就是师范院校“使命性学习”教育工作要达到的目标。只有提升师范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他们带着这份崇高的使命感走出校门,步入到社会,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

4 结语

学校的教育理念能够影响学生的胸怀和视野。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重视师范专业学生的“使命性学习”教育工作。民族要复兴,教育必须振兴。为此,高等师范院校更应该注重培养师范生的远大志向和使命担当。毕业之后,师范生要主动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扎根到中小学校,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出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使命感师范院校
中小学教师感知使命感对践行使命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等师范数学课堂中的践行
美国青年华人热议十九大:激发强烈使命感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工作使命感:一个正在复苏的研究课题*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影像中的教育学——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与职前教师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