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韩雪迎 孟蓝翔
河南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1)急诊科;2)胸外科 商丘 476000
闭合性多根肋骨骨折是指肋骨骨折处胸壁皮肤软组织完整,不与外界相通,2 根以上相邻肋骨各自发生2处或以上的骨折。亦是急诊科最常见的一种胸部外伤类型,其中70%~85%的患者因骨折断端向内移位刺破胸膜、肋间血管、肺组织而并发血气胸[1-2]。对于胸背部、侧壁的闭合性多根肋骨骨折患者,若无胸壁软化或反常呼吸,可采用胸带固定胸廓,以减轻疼痛;对于大量气胸和积血量少的非进行性血胸,可采取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以排除胸腔内的气体和积血,促进肺组织复张和功能恢复[3-4]。围术期给予合理有效的康复指导干预,对于加速患者预后改善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科对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在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围术期,开展全程康复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11—2022-07在我院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的52例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纳入标准:(1)术前经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且符合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指征[5-6]。(2)血流动力学稳定,生命体征平稳。(3)入院距受伤时间<24 h,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及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2)有慢性肺部疾病史,存在鸡胸、漏斗胸部畸形,以及严重肺部感染者。(3)中途退出研究者。采用随机抽样法1∶1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已获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间开展常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状态、出血量和病情变化。术前协助患者及时完善各项必要检查,配合医生评估病情,做好吸氧、补液、抗感染、镇痛和维持血容量等常规用药及护理。术后做好穿刺部位消毒、保持引流管固定和引流通畅等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及时准确地记录24 h引流量。协助患者家属予以患者定时翻身、叩背。加强观察室巡视,发现反常呼吸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做好围术期用药、活动、营养支持,以及正确排痰、深呼吸等常规康复指导。减少骨折处发生位移、再出血及疼痛加重等风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全程康复护理干预。(1)持续性心理康复指导:患者遭受意外创伤缺乏心理准备,加之围术期疼痛等不适感严重、活动受限,以及对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缺乏了解、担心治疗效果及意外等,易出现焦虑、抑郁、急躁等不良心理,甚至彻夜失眠,严重影响其治疗、康复信心和配合度。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对其意外受伤经历与遭受的伤痛表示理解和同情,营造和谐医患气氛。耐心讲解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相关知识、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的优势、技术的成熟性,以及各项配合的重要性。术后多采用安慰和鼓励性语言与患者交流,可举既往术后成功康复的案例,帮助患者消除对疾病、治疗的恐惧和忧虑,调整心态,保持充足睡眠,提高康复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情面对治疗和术后康复[4,7]。(2)个性化疼痛指导:向患者耐心讲解不同阶段疼痛产生的原因和常用的缓解方法。对术后因担心疼痛畏惧咳嗽者,强调咳嗽排痰对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性。使用胸带固定骨折断端,防止骨折再移位以减轻疼痛。指导患者咳嗽时以手掌适度按压胸壁缓解疼痛。动态做好疼痛评估,对轻度疼痛的患者,可指导其通过局部热敷或聊天、看书、欣赏喜爱的剧目等方式,转移和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对疼痛感较重的患者,遵医嘱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减轻疼痛。在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的基础上,适当摆放花卉美化环境,应用隔帘为患者营造私密空间,夜间关闭非照明灯光,减少非必要护理操作等,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和改善睡眠质量[7]。(3)针对性活动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在更换衣物、翻身、上下床等活动时,应确保引流瓶低于胸壁穿刺置管处[8-9]。提前做好防范意外脱管措施。引流管拔除后,鼓励并指导患者早期适当下床活动,以恢复日常生活的适应性和肢体正常活动功能。但应避免用力咳嗽、提拉重物和剧烈运动等,防止病情反复。
1.3观察指标(1)术后临床指标:置管引流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药物持续应用时间、住院时间。VAS评分范围0~10分。评分越低,表示疼痛越轻。(2)不良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和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分值越低说明改善效果越好。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共 9 个条目,各项分值为0~3 分,总分值0~27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好。(4)并发症:胸腔感染、引流管脱出、肺不张等。
2.1术后临床指标观察组患者术后置管引流时间、镇痛药物持续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比较
2.2HAMA、HAMD、PSQI评分干预前2组患者的HAMA、HAMD、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HAMA、HAMD、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HAMA、HAMD、PSQI评分比较分)
2.3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增多,致患者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胸带固定胸廓、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是简单、有效的急诊处理方法之一。由于突然受到创伤,伤后剧烈疼痛和呼吸、行动受限,以及穿刺置管引流术等,患者在围术期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其治疗和康复信心、配合度,以及顺利康复。文献报道,对围术期患者实施康复指导能够帮助患者掌握促进恢复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增加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利于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9]。
本研究中,我科对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治疗的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开展全程康复护理,经与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置管引流时间、镇痛药物持续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HAMA、HAMD、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表明了通过全程心理康复指导,可以增加患者对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的正确认识,改善其心理状态;开展疼痛康复护理指导,从各个细节注意减少造成术后疼痛因素的影响度,可最大程度使患者达到生理及心理的舒适状态,提高睡眠质量,调动配合治疗、护理的主观能动性[10]。此外,将全程活动康复护理指导贯穿在患者的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康复护理的针对性、计划性与规范性,保证了胸腔穿刺闭式引流的效果,缩短了引流管引流时间,还进一步降低了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为促进患者肺部功能恢复、最终顺利康复奠定了良好基础[11-12]。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无法控制相关混杂变量等[4],对研究结果有一定影响,尚需今后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闭合性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期间,实施全程康复护理,能够优化术后临床指标,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并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