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彩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绿地景观的生态功能,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园林是生态建设方法与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将建筑、植物和山水融合在生态建设之中。我国地域广大,环境气候差异性大,所适宜生长的植物也不相同,通过分析生态园林的概念、植物配置的七个原则、配置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对植物配置提出了六种方法,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提出了一些肤浅的想法,寄希望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 生态园林概述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逐步富足,对生活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化迅猛崛起,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城市,城镇化紧随其后不断加快发展,一座座新城在農村拔地而起。居民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对优美宜居、幸福和谐的生活环境的不断需求,把生态园林建设也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如何时间短,成本低,效益最大化地建设生态园林景观,满足人们的需求,笔者认为植物是生态园林景观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把多种多样的植物,根据一定的设计原则进行配置,充分体现植物的个体美、颜色美、群体美,并将生态功能发挥最大化,所以植物配置是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大规模的生态工程建设中,利用植物配置能充分发挥景观观赏功能,最大量发挥生态功能,省时、省力、省钱,效果好。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种类型,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将植物体量美,色彩美、季相美、群落美展现出来,赏心悦目、寓教于乐,整个植物群落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某种意义上而言,生态园林可称之为一种艺术形式,由于是在艺术前提指导下所构建而成,所以,其势必具备观赏价值,为人们提供观赏游憩的场所[1]。生态园林景观可以调节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生活质量,愉悦身心,促进和谐社会向纵深发展。在现代化城市中,在小城镇中,处处高楼大厦,处处车水马龙,人们被钢筋水凝土包围起来,迈着急匆匆的脚步,人与人之间交流变少。在成方连片,景色优美,秀色可餐的生态园林中,人们放松心情,放下烦恼,尽情游玩,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构造了一幅幅和谐社会的美景。
2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坚持的原则
2.1 坚持生态性原则
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污染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空气质量逐渐下降,扬尘、雾霾等环境问题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植物具备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吸尘、降噪、涵养水源、提供新鲜氧气的作用。所以,生态园林景观中植物发挥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坚持生态性原则,就是把植物的生态性放在首位,各种植物进行配置首先了解其生态功能,确保配置后能最大化地发挥生态功能,使各种植物协调共生,健康成长,形成一个稳定和谐的植物群落。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使用的多种类植物之间要分清是相互依存还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利用植物共生的关系进行设计,通过对植物生存与生长环境、植物色彩搭配是否明快,从植物生长特点、物种竞争等方面入手,进行科学的配置,使有竞争关系的植物远离,大规模采用共生的植物,将草坪、低矮花灌木、小乔木、大乔木、常绿、落叶树木进行合理配置,建成上中下、复层多层植物群落。如在选择草皮种植时,根据土壤、地形特点选择草皮,应注意草皮形状的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外观魅力,另一方面要考虑雨水收集功能,如采用中间低、两边高的设计,雨水会流向地势低的地方,进而滞留、收集雨水,这将使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2]。
2.2 坚持景观性原则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观赏、美化作用,故除了生态优先原则,应遵循景观性原则,遵循此原则要注意在植物属性、高低、颜色等方面的合理搭配,如常常可以看到绿色草本植物中间种植红色、黄色等颜色的花植,这便是基于景观性原则的设计[3]。景观设计使生态园林在美感、艺术方面性能大大增加,一步一景,移步异景,四季皆有景可观,触景生情,人景共鸣,在生态园林景观中增加情趣,陶冶情操。
2.3 坚持统一性原则
统一协调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遵循的原则之一,在生态园林景观中,主景、次景、借景、框景,都应在明确的绿化主题之下进行,都要围绕所要表现的绿化主题,与主题想要表达的意境相统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配置何种植物,均应当秉承统一性原则,也就是确保植物相互间的良好协调性,不仅要表现出不同景观植物的特征,还要彰显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统一性[4]。在统一的基调、色调、种植形式之下,增加小部分体现主题小区域特色的元素,在统一性原则下,个性化、差异化设计应是画龙点睛之笔,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让人眼前一亮,对比鲜明,记忆深刻。
2.4 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我国地域广大,气候、土壤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植物生长特性,适应区域也不尽相同,植物配置时,因地制宜时,地适树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影响树木成活率,年生长量,总体量大小的重要因素。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更应重视乡土树种的应用,以乡土树种为主,少量选择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及生态环境的外地引进植物,与乡土树种进行合理搭配,最大限度发挥稳定的生态功能。
2.5 坚持植物多样性原则
植物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种类越丰富,配置景观效果越好,花草、乔木、灌木在配置时应选用多种类。如蔷薇类花灌木,微型月季、月季、野蔷薇、玫瑰、四季玫瑰,多面种植,花期长,花色亮,立体层次效果好。除了空间层次的配置以外,还应注意季节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植物景观设计时,应使植物景观形成一种春季生机盎然,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绿意犹存的色泽景象,避免色泽过于单调[5]。
2.6 坚持降低病虫害原则
植物病虫害如不及时清除,会大面积侵害植物的叶子、树干,严重会导致植物成片死亡,影响整个植物群落的健康,使植物失去原有的观赏作用,原有优美景观不堪入目,景观尽失。因此,配置时应优先选用植物病虫害发生率低的植物,抗病虫害强的植物在园林景观配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设计中,将两种可以相互共生的植物进行配置,不使用容易发生病虫害的树种,降低绿化成本,缩短植物成景周期,保证园林的景观效果。在引进外来植物时,应当在试验园试养,待试养适应本地环境气候、无明显病虫害影响后再大规模引进,可最大消除病虫害传播隐患。
2.7 坚持满足功能需求原则
植物的功能性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配置园林景观的植物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功能特性,根据其特性,来开展配置设计[6]。白蜡、法桐、柳树等高大乔木可作为行道树树种,既美化了城市道路,还可以发挥减噪、降尘功能。在较空旷的地带,高大乔木合理配置,栽植有杀菌作用的侧柏、松树等树种,既给人们乘凉遮阴,又提供了安全健康的环境,让人们可以从早到晚尽情娱乐游玩。
3 生态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技术实施
3.1 绿化中草多树少
大面积草坪以简單、大气、视野开阔,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和赞美,各大城市在绿化中纷纷效仿,城市绿化一时间大面积种植草坪方兴未艾。但这样的“大手笔”太单一,平面、立体感观不佳,生态效益不明显。在配置中,大面积?坪应尽量少用,花灌木、疏林占比应增大,在绿化中,应留足群植、密植树木的空间,凸显生态效益。
3.2 植物品种、色彩单一
在园林绿化中,人们的第一感观主要是通过观赏植物的体态、叶形、色彩、优美的树形、丰富的色彩可让人快速的愉悦心情,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在绿化较好的城市,以色相变化,花叶变化上呈现出四季美景,但有的绿化植物配置种类少、色彩单一,绿色为主打,配色很少,视觉冲击力小。
3.3 忽视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效果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有的植物体量大小相当,没有高低错落之感,不能将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另外,绿化设计调研不够周密,不够深入,不能将植物景观和主题文化相合,突出观赏性能,内涵不丰富,艺术效果不明显。树种比例,配置效果,花期不同的树种的搭配,疏林、草地、大乔木、花灌木,空间的开敞和闭合,都是艺术性的体现,是植物配置中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3.4 植物观赏性强,功能性弱
为了提高生态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有的园林设计师非常喜欢用观赏性强的植物进行配置,以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但有时绿化景观功能性不能很好的兼顾,生态效果也就体现的不突出,兼顾观赏性、生态性是植物景观配置的重要部分。观赏性植物品种选择面窄,会变得相对单一,容易审美疲劳,生态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不能全部体现出来。所以,应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和功能性,不能忽视生态效益。
4 加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方法
4.1 植物种类配置
(1)加强高大乔木和地被植物的配置
高大乔木体量大,涵养水源、降噪遮荫、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量大,是城市氧吧的重要来源。树丛的高矮,树冠的轮廓线都可以自成一景,乔木和地被植物、花灌木形成多层次空间。在不适宜种植高大乔木的地方,种植草坪和地被植物,花灌木,形成多层次视觉画面。
(2)力求植物配置品种、色彩多样化
在植物配置中,将春夏秋冬四季呈现出不同景观效果,需要植物品种丰富,春季花红柳绿,百花争艳,春季碧桃、紫叶矮樱展紫叶红叶,开花植物海棠、连翘、黄刺玫、丁香,夏季绿树成荫,清凉宜人,木槿、珍珠梅争相开放,秋季层林尽染,硕果累累,枫树变红观叶和变黄叶色树种交相辉映,冬季青松翠柏常绿,白雪皑皑。在园林设计艺术中,色彩是最基本的要素,大色块,对比鲜明,视觉冲击感强的色彩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在北方,将黄杨、桧柏等常绿树作背景,将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灌木组成大面积流线形图案,节假日将一串红,万寿菊,矮牵牛等组团,营造出热烈明快的节日氛围。
4.2 布局配置
(1)注重植物艺术效果的配置
充分利用植物的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配置来表达主题思想,景观设计之美在于多种植物配置后与周围环境产生的艺术效果。不同于造林模式单一,树种较纯。将体量较大的乔木和体量较小的花灌木,按树形、花期、叶色来按一定比例配置,三五棵高大乔木附近配置一两丛花期长的花灌木,不远处配置几株黄杨球等常绿灌木,草坪上可用一串红、矮牵牛、万寿菊组成模纹图案,再远处是群植的高大乔木作为背景线,将植物景观立体美感突现出来。
(2)注重景观植物趣味的配置
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植物应尽量引起人们的自然趣味,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效果主要取决于设计人员如何将这些看似平淡、分散的山石花木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在园林景观的空间透视、色彩、造型等方面突出艺术性,引入乡趣和野趣,一些仿造自然水景和自然地形比较成功的园林景观工程,都充分体现出植物配置的乡郊野外趣味,引入当地的特色植物和野生花卉[7],特色植物和花卉一年四季轮番呈现,增添了韵味,疏密相间,花草依依,灌木乔木交错布局,天然而不失艺术。异地、异国景观在园林景观工程中应用,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身临其境、流连忘返。北方要营造南方的景观,可设计色彩明丽的三角梅,芭蕉铁,棕榈,设计美轮美奂、错落有致的温泉、瀑布、泳池、人工沙滩、热带乔木等,在养护到位的基础上,效果很好。
(3)注重植物起伏和韵律的配置
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起伏和韵律是表现主题绿化的最有效的形式,利用植物 有规律的变化,达到突出主题和整体生态园林景观有效衔接的效果。这种手法在花境狭长地带应用得较多,空间的变化和地形的起伏,立体轮廓线都使起伏和韵律更加突出,例如,高大乔木,小乔木和矮小花灌木高低错落,有规律的种植,使树形,叶色,花色交替变化,韵味十足。
(4)突出植物生态功能的配置
在植物配置时,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功能,配置时将各种植物的生态功能相互补充,协调配置,尽量利用原有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在原先已经存在的自然植物、自然地形条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地形条件、气候条件进行植物改造,人工造景,将生态元素融入,呈现出生态多样性的效果,这样不但工程造价低,植树的成活率更高。
5 结论
综上所述,植物的配置是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但有的园林景观设计,在突出地方性特色、体现主题文化不足,重草轻树,品种色彩单一,植物配置效果不太好,重观赏轻功能,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充分发挥大树在配置中的作用,力求品种色彩多样化,注重植物艺术效果、植物趣味,注重植物起伏和韵律的配置,将生态功能的配置放在重要位置,建设生态型园林,才能保证生态园林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许昊峰.浅析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问题[J].工业b,2015(26):71-72.
[2] 朱朝.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3):1599-1600,1603.
[3] 何修俊.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科协论坛,2010(6):104-105.
[4] 刘欣.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6(9):11-13.
[5] 许文睿.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植物配置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15(14):29-30.
[6] 石琛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4):12-14.
[7] 程伟斌.生态园林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分析与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10):213-21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