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睿
陕西开放型经济行稳致远
今年以来,陕西省在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上展现出了旺盛的活力:2023年1—6月,与中亚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总值达到23.8亿元,同比增长1.7倍;经贸“朋友圈”遍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7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集聚陕西;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扬帆起航,在投资改革、贸易监管、人文交流、产业发展、金融创新、通道建设等多领域形成725项创新案例,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区的作用,成为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陕西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己任,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陕西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
7月15日,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的自动化无尘车间里,一片片银色单晶硅片经过制绒、刻蚀、镀膜等工序后,变成深蓝色的太阳能电池片。
2022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硅片产品出口额达26.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4%。
光伏產品出口快速增长只是陕西贸易出口稳步提升的一个缩影。在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陕西省积极作为,持续推动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合作大提升。近年来,对外贸易规模大幅增长、对外贸易主体持续壮大、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陕西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在生产制造方面,陕西产业集群持续扩大,加速迈入中高端水平。通过引进、培育出口型生产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吸收了大量全球高端要素,产业规模和产品技术含量跃上新水平。
特别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引领下,陕西充分发挥陕西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鼓励延长石油集团、陕鼓集团等本土企业“走出去”,抓住沿线关键国家、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积极推动参与境外资源型投资项目,促进成熟技术装备对外转移,在国际上打响陕西品牌。如石油装备和轮胎等装备制造,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在推进制度型开放方面,陕西省通过市场准入、营商环境、要素配置改革,加快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改革新高地、开放平台升级版,在全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改革创新成果。2023年1—6月,陕西省自贸试验区新设市场主体30423家,同比增长88.4%。其中新设企业15479家,同比增长63.3%;西安综合保税区与西安铁路口岸一体化建设基本完成,西安关中综合保税区、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在全国147个综合保税区中分列第18和20位;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口岸项目建设,已运营国际客货运航线25条。
目前,陕西拥有5个国家级经开区和24个省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达到7个,数量居全国第六、中西部第一,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工贸易产业园、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服务出口基地等国家级试点相继获批,指定口岸达到8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达到13家。
5月16日,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261辆陕西本地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在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站换乘,约18天左右到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国产新能源汽车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出口,这趟旅行意义非凡。陕西开行的中欧班列汽车出口专列已经实现常态化运输。截至5月16日,陕西今年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汽车出口专列33列,平均每月6列以上。
不只汽车,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进出口的产品涵盖了汽车、家电、服饰、食品等多个领域。
前不久,西域美农溯源考察队在毗邻黑海的土耳其港口城市奥尔杜寻找当地口感最好的榛子。西域美农品牌创始人李春望对记者说道:“那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榛子生产加工中心,俄罗斯、美国等地的客商都在那抢货。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万里挑一,从中找到最好吃的一家,并把产品运回中国。”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隆基绿能光伏产业园。
“通过中欧班列回程列车运输货物,货物少、成本低、效率高,同时还能享受一定政策补贴。西域美农进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特产品在国内销量不错。”西域美农国际贸易负责人苏博说,“相比海运,中欧班列能帮助企业更高效地与原产地对接。”
汽笛声声、班列轰鸣,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经成为畅通亚欧贸易、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的“黄金班列”。今年1至6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2619列,较去年同期增长46.2%;运送货物总重249.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4.1%。其中,中欧方向开行2340列,中亚方向开行279列。开行10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不断实现新突破,目前班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东南沿海300余家外贸类企业、300余家物流企业已落户西安港,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货物在这里集散分拨,西安港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站。
如今,在古丝绸之路上演绎新丝路奇迹的不只有“长安号”。第五航权货运航线累计达3条,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获批,临空经济产值突破120亿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4条国际客货运航线、39条全货运航线,5个月内实现西安至中亚“五国六城”航线全覆盖。今年1—6月,西安咸阳机场完成国际(地区)运输起降架次2292架次,同比增长144.6%,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152862人次,同比增长3667.9%;完成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2.1万吨。陕西已初步构建起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客货运航线网络……
与此同时,高速公路网络持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形成连霍、京昆、包茂、福银、沪陕等高速快速辐射网;高铁路网格局不断优化,郑西、宝兰、西成、西银等高铁先后开通运营,西延、西康、西十、延榆鄂高铁建设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高铁营业里程达到1019公里,实现了西安至北京、郑州、成都、兰州、银川等城市快速直达。
空中航线纵横交错,陆上运输往复驰骋,国际商贸互联互通——拥有了开放与合作,距离便不再遥远。
高水平“走出去”,扩大国内国际“朋友圈”。“2022年,我省先后出台支持海外仓建设、培育外贸新业态、扩大贸易融资、用好RCEP新规则、鼓励技改研发和进口等系列稳外贸政策。”陕西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我省举办了2022中国(陕西)—RCEP区域经贸合作圆桌会,并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服贸会、进博会,线上线下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近年来,陕西外贸进出口规模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2017年、2018年、2021年先后跨越1000亿、2000亿、3000亿、4000亿元4个台阶,2022年达4833.6亿元。2012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17.9%,2022年外贸依存度达14.7%,较2012年提升8.1个百分点。
高质量“引进来”,不断夯实发展信心。1—6月,陕西省实际使用外资8.6亿美元,增长23.3%,比全国增速高31.8个百分点;实际到位内资8858.12亿元、增长13.2%,其中制造业占比38.2%。
陕西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出台《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全面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计划》,制定《陕粤产业精准招商工作方案》,加快建设陕西省招商引资信息系統,拟定跨国公司直通车机制和邀请加入的首批企业。
召开陕西—新加坡中国商会座谈会、霍尼韦尔智慧供应链一体化建设项目专题座谈会,组织参加商务部“投资中国年”西部专场活动项目路演。陕西务实举办重点产业链县域精准招商“两进两出”活动,指导开展知名企业商洛行、榆商回乡发展大会等重点招商活动;建立省内重大招商项目跨区域统筹机制和重大招商引资流转项目报告制度,搭建招商项目“共享池”。上半年,陕西省招商引资356个重点建设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7.6%。
同时,聚集市场主体难点、痛点、堵点,提供精准化、全覆盖的优质服务,让企业少跑腿、得实惠,让国际贸易更便捷、更经济。陕西着力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协同一体的高效招商引资机制,实行招商优惠政策审慎承诺和刚性兑现制;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建立健全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保护外资合法权益;推动服务业、制造业、农业扩大开放,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
目标清晰、举措有力、脚步坚实。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陕西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平台载体、硬件软件、外贸外资一起抓,推动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开放陕西必将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5月18日,陕西西安至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国际航线首飞。此条中亚航线开通之后,西安机场实现了对中亚五国通航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