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时代”下的汽车产业新增长趋势

2023-08-11 09:35郑雪芹
汽车纵横 2023年8期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文 / 本刊记者 郑雪芹

“探索中国汽车产业新增长趋势”主题论坛现场

目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外需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市场需求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优势、平衡国内外两个市场等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2023 年7 月5 日-7 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3 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以“新时代 新使命 新动能——助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设置“1 场闭门峰会+1 个大会论坛+16个主题论坛+N场发布”共18场会议及若干发布、展示、推广等活动,旨在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发展共识,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汽车行业的智慧和力量。其中,在7 月7 日上午举办的“探索中国汽车产业新增长趋势”主题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及企业高层从产业政策、宏观经济、供应链协同、市场发展等多维度多层次出发,全方位热议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为行业提供参考。

宏观经济向好拉动汽车消费

近期,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运行保持恢复态势,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环比增速不同程度改善,工业生产基本平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毅分析认为,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恢复向好,但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加力。其中,汽车市场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汽车行业经济运行依然面临较大压力,行业企业效益水平处于低位。

一直以来,市场消费与宏观经济的表现密不可分。从宏观经济来看,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仍将是一抹亮色。IMF 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反弹到5.2%的水平,2024 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认为,中国经济正由“恢复性增长”转向“内生性增长”,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经济恢复呈现出分化态势。从需求端看,前期因疫情扰动,出口、投资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后期消费将重新成为支撑经济回暖的主要动力。今年以来,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所减弱,促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只能靠扩大内需。因此,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政府部门也看到了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二级调研员宋英杰认为,从我国汽车市场发展阶段和特征来看,已经走过了快速普及期,进入了增速换档、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新阶段,市场供求关系发生着重要的变化,汽车市场由增量市场步入存量市场。尽管结构可能会变化升级,会有新的增长点出现,但从总量上来看,确实面临着一些压力。

在汽车市场发展的新阶段,行业企业需要转换发展理念和思维,汽车生产企业、汽车销售企业都要充分认识到汽车市场总量、汽车市场结构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对生产经营活动做出调整优化,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出囚徒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政府部门来说,要树立拉动增量、盘活存量、畅通循环带动关联的思维,加快形成高效流通、梯次消费、内外联动的全国统一汽车大市场。基于此,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恢复和扩大消费中,继续抓住汽车领域重点发力,会同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尽管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的拉动下,实现了可观的增长,但标普全球汽车中国轻型车销售预测经理林怀滨依旧认为,汽车行业现在已经进入了剧烈变动的趋势中,其中95%的企业随时都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据标普预测,2023 年,中国乘用车销量预计在2200 万辆左右,到2024 年可能会达到2300 万辆左右的水平,到2030 年左右基本接近2700 万辆。其中,2023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会达到37%-38%左右的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讲,长期判断新能源渗透率会达到75%的水平,PHEV 总量基本会在2026 年或2027 年见顶。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尹欣驰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认为,考虑到市场将来对电动车的需求仍在快速扩张,同时碳酸锂价格在当前位置大概率也不会跌太多,插电混动车型仍然有着很强的市场优势,能够缓解当前阶段充换电基础设施还不是特别足的情况。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也认同上述观点。他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去年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依托于混合动力市场的快速发展,但混动并不是替代纯电动,而是更快地加速了由传统纯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变的节奏。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带来了一些新的增长机会,比如谁能重新定义未来的高端豪华,未来的智能豪华,就能在这样的市场格局里进一步释放竞争力,并且能够基于时间和技术的积累重新定义高端豪华,那么现在这部分以跨国豪华品牌为主的高端市场格局就存在被打破、被挑战的可能。

与此同时,随着汽车社会的逐渐普及,增换购市场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增长机会。比亚迪汽车集团方程豹汽车销售总经理熊甜波认为,从消费行为来看,乘用车市场确实已经从增量市场开始向存量市场转化,增换购人群已经成为目前消费主体。预计到2025 年,整个首购市场份额应该会下滑到20%甚至以下。而且这部分增量是由15 万元以上市场并且是新能源车型带动的,不仅带动了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长、不同级别城市的增长、成交价格的增长,还有一个受益最大的群体——中国汽车品牌。可以说,通过新能源产品的带动,中国汽车品牌真正实现了弯道超车。

基于汽车之家对新能源消费用户群体的研究,汽车之家新能源业务VP 范鑫敏锐地洞察到,“更年轻、更多元、更开放”是当前用户的主要特征,体现在30 岁以下购车人群比例大幅度提升,女性用户占比显著提升,中国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的喜好度和接受度明显高于全球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对于市场的洞察来看,在燃油车时代,汽车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但是在新能源市场却出现“赢者通吃”的趋势。从渠道布局来看,四线以下城市有非常大的增长和想象空间,但是渠道覆盖只有12%,想要实现全面覆盖确实难度很大。

具体到一家企业、一个品牌,是做极致性价比,追求规模,还是做高品质的产品,树立好的口碑?小红书商业耐用消费品行业群总经理李昂发现,小红书用户在做购买决策时,会将“产品品质”排在第一位,而且今年87%的比例对比往年增加了5%。排名第二的是“愉悦自我”,包括让自己花得开心、用得开心、分享得开心,也包括让身边的人、朋友、亲友们用得开心。而与价格相关的性价比和纯价格因素则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七位,没有那么靠前。所以,小红书的用户就是现在市面上对产品品质和体验本身要求最高的用户。

中国汽车出海迎来最好时机

“与其内卷不如出口”,从目前国内的竞争形势和出口市场的表现来看,中国汽车“出海”已经迎来最好的时机。但看清自身的问题,明确“走出去”的定位,仍然值得所有车企去思考。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认为,尽管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但从金额排名的角度来看却只排在三四位的水平,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中国汽车“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中国汽车“走出去”的规则协调问题也需要未雨绸缪,尤其是欧洲出口的规则非常多,主要以绿色、降碳为主。其中尚未生效的欧盟电池法,就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影响较大的法规,其要害是引入了电池护照概念,如果拿不到电池护照可能就无法进入欧洲市场。其次,欧盟碳足迹的核算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加诸多限制。因此,企业要重点研究欧盟的法规,建立汽车领域互利平台,构建稳定互信的产业链合作机制。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预测,2023 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增速将达到40%的水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提升至35%,纯电动乘用车对整车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有望突破50%。

随着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方寅亮认为,现在是改变、重塑中国汽车品牌形象最好的时间点,不仅仅是一个车企,而是中国汽车行业整体需要在全球共同建立的品牌形象。现在中国汽车出海,抓住这次新能源、智能化的机会,在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上如果能一次性改变全球市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印象,对于未来中国车企整体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时间窗口。

从欧洲市场对新能源消费接受程度的调研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非常快速的增长期,可能2023 年或2024 年就是欧洲市场对新能源产品接受程度最高的几年。要想牢牢抓住这个时间节点,车企只有真正地把完善产品之道坚持到底,进一步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之间形成更强的创新,才会有更大地“走出中国”的机会。此外,海外化、国际化有更多的能力挑战仍待突破,不论是研发能力、跨国管理能力以及更加复杂的跨文化、跨价值链的统筹能力,都需要有更强的能力进行支撑。同时,中国车企还需要提前对“双碳”进行规划,避免未来潜在的碳贸易壁垒,才能让“出海”走得更远更稳。

值得关注的是,商用车企业近几年国际化步伐走得特别坚定,效果非常大,捕获了很多国际市场新增量。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资源与数据处副处长谢国平介绍,从海关数据来看,2022 年我国卡车在部分国家销量规模已经达到了六、七万辆,卡车出口已经覆盖到了全球178 个国家。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强势表现,自然会使得它在国内企业排名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像中国重汽、北汽福田、陕西汽车等企业以出口拉动其在整体商用车市场的份额增长1.4%或0.7%不等,市场地位显著提升。

车企如何应对“丛林时代”?

现在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开始进入细分化、多元化,比如时尚个性化的比亚迪海豚,硬派越野的代表——长城坦克,还有豪华猎装车腾势N7,以及主打高端商务的腾势D9,这些细分领域都在加速兴起,成为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选择。

面对这些结构性变化,熊甜波认为,每个车企都需要保持着持续的创新突破,同时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寻求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持续探索多元销售模式,全面提升消费者的购车体验,建立和消费者之间更深层次的关联。

另外,从车企自身的特点来看,每个车企都有自己不一样的优势,以比亚迪为例,因为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所以才能持续做好技术迭代,构建自身技术和品牌的护城河。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坦克品牌CEO 刘艳钊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大平原时代”进入到“丛林时代”,企业需要在品牌力、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等全方面构建竞争体系,才有可能在品类创新基础之上满足快速演变的消费需求。“丛林时代”就是零和博弈的环境,只有通过品类创新,才能更贴近用户需求,才能在未来竞争过程中获取主动。而竞争越是激烈,越要回到原点思考,从用户根本需求出发找到更合理的创新解决方案,基于创新解决方案才能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品牌向上、产品向上、技术向上、品质向上等等一系列长久发展的基石。

面对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非标产品和非标化服务成为消费新趋势,以汽车设计而言,目前一系列的专属定制,包括智能化的系统适配个人习惯,功能设计的丰富选择,都已经成为行业的基本门槛,所有的这些创新都是应该基于场景去开展的,以解决用户的真实痛点,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才能赢得用户的青睐。

猜你喜欢
新能源汽车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还需要多久?
汽车的“出卖”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3D 打印汽车等
会飞的汽车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