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皓 袁超
摘 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镇幼儿园建设是提升农村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乡镇幼儿园建设能促进农村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关乎新时代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有利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镇幼儿园建设目前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不够合理、乡镇幼儿园办园条件不足、乡镇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农村幼儿家长教育观念小学化等方面。对此,文章提出优化农村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布局、改善乡镇幼儿园办园条件、加强乡镇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转变农村幼兒家长小学化的教育观念的建议,以期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镇幼儿园;现实困境;优化路径
基金项目:2022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昭通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J0963)。
作者简介:张皓(1989—),女,昭通学院。
袁超(1987—),男,昭通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也指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1]。农村学前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起步较晚,乡镇幼儿园建设相对滞后。
乡镇幼儿园建设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要途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给乡镇幼儿园发展带来了机遇,明确了乡镇幼儿园建设的价值,理清了乡镇幼儿园建设的现实困境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路径,有助于提升乡镇幼儿园保教质量,实现农村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镇幼儿园建设的价值
(一)促进农村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起始部分,能够奠定一个人学习成长的基础。在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儿童占据着重要地位,一切制度设计都应以儿童的幸福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2]。农村幼儿进入乡镇幼儿园生活和学习,能保证农村幼儿的膳食营养、体格锻炼、健康检查和学习发展等,教师关爱呵护、教育引导幼儿,有益于农村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乡镇幼儿园公共教育服务不仅直接关涉农村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在后续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生源质量与教育效果[3]。
(二)关乎新时代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农村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农村家庭的幸福,子女教育直接关乎民生。解决子女教育问题可以让农村居民安心务工,满足农村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农村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指出:“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经济负担、婴幼儿照护和女性职业发展等经济社会因素已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乡镇幼儿园提高农村普惠优质学前教育能降低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减轻农村居民经济负担,让农村幼儿得到更好的照护。而农村女性也能因此平衡家庭和职业发展,有利于农村居民家庭和谐,增进他们的幸福感。
(三)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镇幼儿园建设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作为乡村公共服务内容之一,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回归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明确政府配置普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职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学前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4]。乡村学前教育是乡民幸福生活的起点与归宿[5],做好农村公共学前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能提高乡镇幼儿园保教质量,满足农村居民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镇幼儿园建设的现实
困境
(一)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不够合理
近年来,国家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主要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和乡村幼儿园,公办和民办并举,有效缓解了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农村幼儿入园率得到提升。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城乡流动人口大幅增长。在应对人口流动和变化带来的挑战时,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仍存在一些问题。乡镇中心幼儿园主要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居民及周边村民的幼儿入园问题,但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部分偏远乡村的幼儿入园接送困难。有的幼儿家长选择在乡镇上租住以接送子女,有的家庭联合互相帮助接送,但仍有部分幼儿因接送不便无法及时入园,享受不到乡镇学前教育资源,入园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
(二)乡镇幼儿园办园条件不足
幼儿园办园条件主要指幼儿园拥有的物力资源。全国教育统计数据认定的办园条件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及其他用房,以及园舍占地面积、图书册数等;《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设置了空间设施、玩具材料两项关键指标。近年来,乡镇幼儿园在园舍用房、占地面积等方面增长较快,新建园舍用房场地空间、占地面积充足,但使用效益较低。此外,部分乡镇幼儿园还存在教育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环境创设单调,室内外游戏活动材料种类和数量较少,幼儿图书达不到配备标准,区域游戏创设和材料投放不够丰富,室内外区域自选活动较少等问题,难以满足乡村幼儿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乡镇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仍需完善
目前,部分乡镇幼儿园教职工配备不足,且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完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园长、副园长、教师、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炊事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等岗位,配足配齐教职工。”一些乡镇幼儿园编制教师配备不足,临聘教师难以保证学历和教师资格要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要求幼儿园应根据接收儿童数量配备符合相关资质的卫生保健人员,但一些乡镇幼儿园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不足,膳食营养、卫生消毒、疾病预防、健康检查等卫生保健工作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
此外,部分乡镇幼儿园园长、保育员、教师等职工的专业素养仍需进一步提升。一些乡镇幼儿园园长是从乡镇小学转岗过来的,缺乏幼儿园从教经历和管理经验,对学前教育办园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当前,乡镇幼儿园新招教师占比高,新幼儿教师工作经验相对欠缺,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四)农村幼儿家长教育观念小学化
农村幼儿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但部分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育活动的认同度较低,认为幼儿要为上小学做好准备,要求教师为孩子讲授識字、拼音、算术等小学化内容,希望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知识而不是去玩游戏。这些幼儿家长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缺乏科学认识,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幼儿社会性、情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发展,认为幼儿学习要以读写算为主,不理解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学习方式。幼儿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园的教育方针,不利于农村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镇幼儿园建设的优化
路径
(一)优化农村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布局
县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承担着发展和管理农村学前教育的职责,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县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优化农村公共学前教育资源布局,构建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办好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依托乡镇中心幼儿园举办分园、村独立或联合办园、巡回支教等,真正解决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让农村幼儿享有教育公平。县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调研农村人口变化和城乡人口流动,结合国家政策和地方实际,提高公共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建设与当地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幼儿园,满足农村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对于偏远乡村未设村幼儿园,幼儿入园接送困难的问题,建议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配备校车安全接送幼儿,从而提高幼儿入园率,解决幼儿入园远、难接送的问题。
(二)改善乡镇幼儿园办园条件
乡镇幼儿园办园条件改善主要靠县级政府财政投入和保教费用。县级政府财政投入受经济发展制约,幼儿保教费用取决于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所以乡镇幼儿园办园条件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影响。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能为改善乡镇幼儿园办园条件带来机遇。县级政府应加快推进乡镇公办幼儿园园舍建设,依据《幼儿园建设标准》《幼儿园标准设计样图》等政策法规,修建装修乡镇公办幼儿园并投入使用,保证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幼儿园。同时,增加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证乡镇幼儿园办园经费充足。乡镇幼儿园要使用好办园经费,有效改善空间设施设备,创设适宜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环境,购置并投放种类丰富和数量充足的玩具材料,配备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图书,支持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等,从而促进农村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加强乡镇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
乡镇幼儿园要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配足配齐乡镇幼儿园教职工,保证教师持证上岗,根据服务类型、在园人数和班级规模设配备园长、副园长、教师、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炊事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等,补足补齐教师、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保障乡镇幼儿园良性运行与发展。
乡镇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应增加农村教育研究、乡土文化等内容,研讨农村幼儿教育实践问题与解决对策,从而增强幼儿园教职工职业胜任感。城乡学前教育应融合共生发展,由区域内优质幼儿园引领带动乡镇幼儿园教职工队伍建设,双向合作和互动提升乡镇幼儿园保教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协调区域内优质幼儿园帮扶共建乡镇幼儿园,通过优质幼儿园教师支教指导、农村幼儿教师跟岗观摩学习、区域教研、联合教研等方式引领帮扶,完善帮扶激励机制。乡镇幼儿园应学习优质幼儿园的园务管理、环境创设、班级管理、保育工作、教育活动、家园共育等工作,乡镇幼儿园园长提升管理水平,保育员规范改进保育工作,教师提升班级管理、教育活动、家园共育的能力,卫生保健人员完善卫生消毒、健康检查、疾病预防与控制等工作,以此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从整体上提升乡镇幼儿园保教质量。
(四)破解农村家长小学化的教育观念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宣传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负面影响,加大对乡镇民办幼儿园小学化的治理力度,农村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和入学适应教育,以缓解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焦虑。乡镇幼儿园要在家园共育过程中逐渐转变家长的小学化教育观念,让家长感受幼儿身心各方面的成长变化,意识到幼儿发展不只是以知识学习为主的智力发展,而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农村幼儿家长重视幼儿入学准备教育,乡镇幼儿园要认真按照《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提升入园准备教育质量,引导幼儿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三年全过程有机渗透入学准备教育,使得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教师在班级群中应经常推送优质幼儿教育资源供家长学习,并借助家长会、日常家园联系等帮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与方式,从而使幼儿家长认同并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学前
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21-12-14)[2022-01-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7053/202112/t20211216_587718.html.
[2]朱晓斌,蒋一之,郑报.从社会保障伦理视角看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构:以浙江省16县市区为例[J].教育学报,2020,16(1):55-62.
[3]杨雄,杨晓萍.乡村振兴战略下幼有优育的实践逻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4):31-36.
[4]张彩云.习近平关于学前教育重要论述的意蕴、实践推进和教育价值[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115-124.
[5]罗超.从自我表演到促成他者:示范性幼儿园示范辐射价值的重构[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1,37(5):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