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勇
摘要:针对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类型进行简单论述,主要表现在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客观风险及道德风险等方面。基于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现存问题,提出企业财务会计风险规避的意义与具体措施。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控制和规避的能力,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发展能力。国有企业需要强化风险识别、防控的重视程度,紧跟时代的步伐,科学调整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方案,切实发挥财务会计工作的价值,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增长。
关键词:国企改革;企业财务会计;风险
资本运作的能力会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应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伴随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国企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复杂。但是结合当前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现状来看,多存在着专业人才较少或者是财务会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难以全面彰显财务会计管理的作用,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需要充分积极分析风险类型与诱发原因,制定明确的风险规避策略,持续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增长与国企的持续发展。文章将结合国企改革背景下该企业财务会計的风险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风险规避的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国企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带来参考作用。
一、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的风险类型
(一)技术风险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中的技术风险,主要指的是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掌握情况、职业道德素养等等,对国企的整体财务会计管理能力能够产生重要影响[1]。技术性风险,具体包含财务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业务能力、工作经验及获得的工作成就等等,基于此判断财务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上岗工作的条件[2]。在国企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或者知识掌握不全、操作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则可能会增加各类财务数据失真、缺失问题的发生率,也会影响财务会计相关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为国企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参考作用。
(二)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影响国企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常见风险类型,主要表现在内部环境风险与外部环境风险两个方面。其中内部环境风险,具体指的是国企内部控制体系的全面性,内部管控制度的完善性等[3]。在相关财务会计制度欠缺的情况下,则难以对相关人员发挥约束作用,阻碍国企的发展[4]。在外部环境风险方面,主要指的是外部市场环境等,在市场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则会致使企业生产材料成本价格的大幅度增长,或者致使企业产品滞销等等,均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收支平衡状态,也是国企发展中面临的常见风险问题。
(三)客观风险
客观风险指的是国有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中的客观影响因素,比如会计理论风险、规范风险等等[5]。理论风险主要指的是会计理论能够为会计实务提供的理由,为会计工作能够提供的理论支持等等[6]。根据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可将会计理论划分为规范性理论和实证性理论。规范性理论主要是在明确财务会计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财务会计管理方案。实证性理论主要是基于假设进行分析,对相关工作进行验证和测试。
(四)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指的是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所坚守的职业素养、道德精神等等。财务会计每日面对的资金数额较大,其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会直接影响国企内部财务管控的质量[7]。在财务会计人员自身思想不坚定,安全防控意识不足等等因素影响下,则会造成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
二、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规避的意义分析
(一)提升财务会计工作质量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工作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财务会计风险要素的分析,能够强化会计管理工作质量,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且能够为国企各项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国企改革背景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防范,能够确保各类资金的合理应用,预防各类资金或者资源滥用的问题发生,对国有企业的规范化建设、持续性发展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
(二)增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评估与规避管理,有利于增强国企的风险防控能力,确保会计账目的真实性,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预防资金滥用的问题发生,确保国企改革的质量与整体效果。国有企业财务会计风险控制,是全面提升内部成本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且能够不断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强化其风险防控意识,构建专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团队,使国企各项工作能够处于良性循环的模式中。
三、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发生的诱因分析
(一)风险防控意识薄弱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发生,与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会计风险防控意识密切相关。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密切关注市场环境与企业内部管理的现状,强化风险评估、预测与规避管理的重视程度。但是基于当前国有企业财务会计风险控制的现状来看,多存在着风险防控意识不足的情况。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尽管制定了明确的财务会计管理要求,但是对实际落实效果的关注不足,整体企业内部也未能够构建明确的财务会计风险防控氛围,致使各类风险问题发生,难以切实彰显财务会计管理的价值。
(二)风险监管体系不全
风险防控与监管的体系不全,相关管理制度缺失,也是国有企业会计风险诱发的常见原因。比如一些企业内部未能够构建风险监管体系,财务风险的专业化防控能力较差,则难以对日常企业资金应用的情况进行动态监管,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部分企业尽管构建了财务风险防控制度,但是未能够结合不同时期国企发展的要求,创新财务会计风险防范的内容与制度,也会影响风险监管体系应用的成效。一些国企内部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对自身的工作责任认识不够清晰,在面对相关问题后,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也会影响整体企业内部财务管控的质量。国企内部的监管制度难以真正彰显出约束与防控价值,使得相关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长时间问题的存在会严重阻碍国企的发展。
(三)专业防控人才缺失
国企内部财务会计人员的风险评估、预测能力,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但是基于当前国企财务管理的现状来看,多具有专业财务会计人员较少的情况,或者财务会计人员的风险评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差等等。難以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检索大量信息,对市场环境与风险的评估不够科学,难以全面掌握国企发展中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而也会影响国企相关决策制定的科学性,不利于国企的持续化与科学化发展。
四、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风险规避的措施分析
(一)强化风险规避意识,拓展风险防控范围
国企改革背景下,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深刻认识财务会计风险防范的重要影响。基于国企发展的现状与规划,积极学习财务会计风险的诱发原因、规避的必要性及相关措施等内容。在日常工作中,由管理人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建立财务会计风险防控意识,且将风险防控意识与各个部门工作内容相互融合,拓展风险防控的氛围,让每一位国企工作人员均能够时刻保持风险规避的意识,全面提升企业风险防控的能力。
国有企业可以开展财务会计风险防范的相关科普活动,介绍不同部门与岗位工作涉及的财务会计风险内容,讲解风险防控的必要性等相关知识,在企业内部形成全面、全程防控风险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还可以建立专门的投诉通道、举报途径等等。比如在发现相关人员违规操作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电话举报、写信举报或者在公司投诉网站举报等等方式,检举相关不良行为。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降低国企发展中的财务风险发生率,预防企业资金的损失,为国企的持续与规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健全风险规避体系,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国企改革的浪潮下,经营规模不断拓展,各类财务数据与信息量随之增长,对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也带来了更高的难度。为了有效规避风险问题,国有企业需要不断建立、健全内部财务会计风险管控体系,强化企业内部的风险防控能力。结合国企内部经营的现状,合理性、专业化设计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目标,比如可以设置短期管理目标和长期管理目标,还可以设置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等。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内容,设置不同阶段的风险防控方案,综合分析资金的时间价值与投资的风险,通过目标反应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克服管理中片面性与短期性问题,充分应用和配置各类资源。
国有企业会计风险的规避,是一项专业性、持续性且系统化的项目,需要与国企各项工作相互融合。在企业运行与发展中,任何一项问题均可能诱发较大的风险问题,故而可以通过完善财务会计风险监管体系的方式,全面管理、动态监管各项工作内容,健全内部财务会计监管工作流程,在事前评估、风险识别,事中风险防控、动态监管及事后风险评判、总结反馈的基础上,切实发挥财务会计工作的价值,也能够确保国企各项工作有序、规范的开展。国有企业需要明确财务会计监管的目标,设置明确的财务风险监管责任,且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比如可以明确制定各个部门工作的内容、责任等,每一位相关工作人员均能够各司其职,确保工作完成的质量。
国企需要基于市场环境、内部控制环境等,设置财务会计风险要素评估机制、预警机制和防范措施等,且在风险管控期间重点关注资金应用的情况。成立专门的财务会计监督部门,对日常财务会计管理的情况进行定期性与随机性的抽查。若发现各类问题,则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问题严重且性质恶劣的情况下,需要移交相关机关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还可以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在给予违反规定的人员处罚的基础上,可以给予工作积极性较好,专业能力较强或者职业素养较高的人员奖励。比如奖金鼓励、晋升资格奖励或者休假奖励等等,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日常国有企业也可以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达成工作目标的人员嘉奖,对未达成目标的人员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对工作态度较差或者工作质量较差的人员进行处罚等,营造积极且专业的工作氛围。
(三)培养专业财务团队,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是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风险规避意识等等,则会直接影响财务会计管理的质量与国企的风险防控能力,故而需要强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能力培训,培养专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团队,确保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专业性。
国企具体可以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在内部主要是通过定期培训、考核的形式,为国企中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讲解专业知识,讲解常见的风险内容与规避意义等,引入国内外相关财务会计的风险案例,强化每一位工作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在财务会计人员接受完成考核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考核与测评,在考评合格的基础上方可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在外部人才聘用方面,则主要是聘请专业能力较强、职业素养较高且经验丰富的人才,进而全面、动态分析国有企业潜在的财务会计风险,将先进的工作技术与理念带入到国企财务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国企财务管理的总体质量。
国有企业还需要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构建会计信息系统。从技术层面分析为管理会计提供保障作用,促进国企内部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比如在原有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基础上,升级与改进软件、硬件措施,充分应用AI技术、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等,全面检索市场与行业内的风险信息,动态掌握国企内部各项财务资金应用的情况,发挥财务会计智能化管控的优势[8]。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内部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技术培训重视程度,预防发生设备先进却无人会用的问题。同时可以定期组织相关人才外出参观、学习,保持国企内部财务会计工作的先进性、专业度与有效性,进而更好地应对国企改革背景下各项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还需要强化信息技术安全风险防控的关注力度,成立专门的信息安全防控小组,且对每一位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安全操作的指导,尽可能降低财务信息泄露、企业信息被盗取等问题的发生率,保障业务工作所需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五、结束语
资本运作、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是企业正常运行的基础,需要合理控制三者之间的平衡性。在市场环境持续变化的背景下,财务会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发明显。国企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需要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明确财务会计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完善管理体系及强化重视程度等方式,发挥财务会计的优势,增强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性、持续性开展,助力国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芳芳.浅谈如何做好国企转型升级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J].全国流通经济,2022(34):142-145.
[2]朱莲华.国企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J].商讯,2022(22):72-75.
[3]余芳.国企转型升级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分析[J].财经界,2020(28):188-189.
[4]张婉莉.国有企业财务会计风险的规避路径及化解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2):133-135.
[5]吴辉然.国企转型升级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研究[J].财经界,2021(26):121-122.
[6]吴辉然.基于国企深改视角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变革措施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6):206-207.
[7]王立章.国企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2021(04):30-31.
[8]陈常帅.国企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影响因素及措施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1(0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