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整与变形,优化单元视域下的外国名著阅读教学

2023-08-10 21:40吴丽娜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6期
关键词:统整变形教学策略

吴丽娜

[摘 要]外国文学名著阅读单元教学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名著教学效益最大化,将课外阅读引向更广袤的空间。教师应立足单元主题,将课外阅读教学课型与单元内的课文、“口语交际”栏目、“习作”栏目、“快乐读书吧”栏目等内容相融合,统整变形,相互借力,重构学习板块,建立多元化教学形态,让阅读教学助力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统整;变形;外国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6-007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即以相关联的学习任务为载体,开展连贯、有序的学习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名著阅读单元基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设置,以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栏目、“快乐读书吧”栏目、“习作”栏目等相关联的内容为载体,是一个系统化、课程化的阅读单元,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审美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共安排了两个名著阅读单元,一个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单元,另一个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外国文学名著阅读单元。名著节选进入教材,意味着其教学功能是“引子”,即以名著节选吸引学生阅读整本名著。教学“引子”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涵咏,将课文当作经典名篇来教,引导学生诵读积累,品读文字,侧重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创造;二是欣赏,以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为主旨,侧重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情实际来分析,中国古典名著阅读单元教学的功能定位为文学性阅读,外国文学名著阅读单元教学的功能定位为实用性阅读。无论是何种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最终都指向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

在当前的名著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虽能围绕单元阅读主题,紧扣语文要素展开常态化教学,但往往存在单篇阅读教学功能定位不准确,导致教学目标空泛化;单元内篇与篇联系不密切,导致阅读任务笼统化;单元内各栏目不相通,导致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教学泾渭分明,教学效果不佳等现象。单元阅读目标不统整、不聚焦,没有形成连续、有效的学习任务群,则无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单元视域下的外国名著阅读教学应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改变单课时碎片化教学形式,以交给学生阅读方法为核心目标,在单元视域下对单元内各栏目进行统整与变形。现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为例,谈谈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功能定位:统整单元整体,锁定关键要素

(一)单元课文解析,明确教学重点

本单元编排了三篇外国名著节选,包括一篇精读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两篇略读课文《骑鹅旅行记(节选)》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口语交际”栏目的内容是“同读一本书”,单元习作是“写作品梗概”。本单元还增设“快乐读书吧”栏目,主题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旨在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引领学生阅读整本書,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个单元紧紧围绕“外国文学名著阅读”这一主题,按照知识逻辑有序编排,强调内容的关联性、连贯性。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三:一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二是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三是学习写作品梗概。精读课文《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故事梗概,第二部分是文本节选。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思考鲁滨逊是个什么样的人,契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人”的品质由情节折射,可见“人”是关键。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感悟人物形象。略读课文《骑鹅旅行记(节选)》通过“变成小人儿”“被动物嘲笑、捉弄、教训”“骑鹅离家 ”几个富有变化的情节,让学生体会小男孩尼尔斯的心理变化,感受想象的神奇。因此本文的教学侧重点在赏析情节的曲折。略读课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中“归来后”的三个情节,通过幽默夸张的语言,让学生与生活实际产生联系,感受人物形象,因此教学侧重点在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虽然三篇课文都描写了关键人物与情节,但各自的作用与教学侧重点不同(见表1)。

(二)单元栏目解析,明确教学内容

本单元“快乐读书吧”栏目中的引读部分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谈到它的价值、学者的评论等,还介绍了了解写作背景、做读书笔记等阅读长篇名著的方法。依据这些提示,教学本课应涉及两个关键词:激趣、阅读方法。

单元习作内容是“写作品梗概”。《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梗概就是一个优秀范文,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完整、优秀的梗概是什么样子的。因此,立足单元习作,本课教学指向一个核心概念:课文即为写作范例。

本单元“口语交际”栏目围绕话题交流读书心得,涉及阅读策略,如借助批注梳理思路、引用原文等。结合这些内容,在本课教学中要渗透、运用阅读策略并进行阅读交流,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此可见,《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涉及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多个领域。为使教学目标更精准,教师可以结合课外阅读教学的三种课型,对本课教学进行统整、变形,用个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见表2)。

二、文体导向:变换教学形态,确定教学策略

教学领域的“变形”强调的是“形”可变,但有所“限”。即教师根据单元编排意图、单元语文要素、教材内容、文体特征、学生需求以及教学实际,对单元课文进行拆解与选择、拼接与组合,使阅读课由一种课型变为多种课型结合的教学新形态。课外阅读教学的课型有三类:激趣课、推进课、交流课。推进课是在学生通读整本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走出“阅读盲区”,通过阅读视角或主题的选择,引导学生关注更多文本细节与内涵,适时点拨阅读方法,达到“以篇达类”的效果,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提升。因此,推进课的教学难度高于其他两种课型。下面聚焦《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推进课,谈谈在课中如何使隐性的阅读策略、方法显性化,让学习变得可见、可感、可触摸。

(一)小说文体解析,明确教学核心

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的核心。小说家杰夫·格尔克认为,“情节是从人物展开的,小说类型、背景和时代皆是为强化人物而设置的”。因此,解读人物性格密码是本节课的教学核心任务。《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人物至上的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是冒险、乐观、勇敢的代名词。如何让学生抵达人物内心深处,洞悉人性,深刻领悟形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和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聚焦人物形象,明确教学流程

情节围绕人物而设计,人物形象在情节中凸显,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将人物不可见的思想具象化。《鲁滨逊漂流记》描述了“流落荒岛”“定居荒岛”“畜养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五件事,通过关键事例可以推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通过推想,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在波澜起伏的情节中、在具体生动的事例中得以初步呈现。

要想深入挖掘人物形象,不能止步于小说的情节。鲁滨逊是乐观、勇敢、积极向上的人,但他的性格不是天生的。通过他流落荒岛前后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以及他与“星期五”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在不断成长,走向成熟。以文本内容为始,以解读人物性格为终,通过矛盾冲突分析,我们就可以走进主人公的内心深处,与他同呼吸、共命运,还原出一个深刻的鲁滨逊。

由此,推想、对比、分析是解读人物性格密码的三大阅读策略,亦是教学流程的三大板块(见图1)。

(三)重构学习板块,推进层级落实

有序的教学思路是促进学生由浅入深思考问题、进行深度阅读的重要保障。从推想到对比再到分析,学生的思维经历三个阶段,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象,再到感性具体,由虚入实,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推想】

1.理清情节,初识人物

图示导引,复述大意→展示群像,理清关系→初识主角,漫谈印象

任务:鲁滨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2.推想性格,初获印象

任务:一件件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事件,组成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坚强、乐观、聪明的鲁滨逊。通过具体事例推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获得对人物的初印象。

【对比】

1.入境解读,知心识人

入境品读乐观→分析人物性格变化→小结阅读策略

任务:《鲁滨逊漂流记》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出色的心理描写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色。通过鲁滨逊前后心理变化、行为变化,体会主人公真实、多样的性格。

2.遇见配角,进行对比

配角出场谈印象→主配角对比→小结阅读策略

任务:在你们心中,“星期五”和鲁滨逊的形象一样高大光辉。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星期五”当成主角来写呢?重读文本,找出鲁滨逊和“星期五”共同经历的事件,观察他们的不同反应。

【分析】

1.遇见“反派”

找出“反派”→介绍小说中几种常见的矛盾冲突(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

2.正反较量,凸显个性

任务:每组围绕一个矛盾冲突话题,找出相关的内容进行品读分析,想想鲁滨逊是怎样与“反派”较量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矛盾冲突。在感受深刻的细节旁做批注。

3.以围读会的形式交流

4.小结阅读策略:分析矛盾,凸显人物个性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阅读推进课以“推想—对比—分析”完成研读阶段,接着运用阅读学习单等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深度的二次阅读,再进入展示交流阶段,完成“口语交际”栏目、“快乐读书吧”栏目等阅读任务,实现学生思维广度、深度的交互,达成高阶思维提升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单元视域下,基于课程内在逻辑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单元内所有栏目相融互补,趋于一体化,相互借力,就能冲破既有的“课程惰性”,重构学习板块,建立多元化教学形态,让阅读教学助力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陆志平.重新设计课堂[J].全球教育展望,2022,51(4):10-11.

[3] 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2015.

[4] 格尔克.情節与人物:找到伟大小说的平衡点[M].曾轶峰,韩学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5] 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刘文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

[6] 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责编 韦於坊 韦 雄)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读思达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在读写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2-559)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统整变形教学策略
统整教学的策略研究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我”的变形计
对小学数学学科统整的探索
例谈拼图与整式变形